為什麼亞洲人的音樂,尤其是流行音樂,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沒有影響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麻煩幫我去答案里也點個贊,這篇答案我用業餘時間查資料寫了三天,只是為了搞清楚這件事。

鏈接:為什麼亞洲人的音樂,尤其是流行音樂,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沒有影響力? - 搖滾死兔子的回答 - 知乎

說實話,這是個非常大的課題,我回答這篇答案參閱的資料囊括到了很多領域。

這不僅僅是剖析一首歌那麼簡單的事情。

先說結論

亞洲人的音樂並不差,但亞洲的國家的音樂文化高度在歷史上一指都在歐美國家的文化高地之下,導致亞洲國家的音樂文化無法達到入侵其他國家的效果。

關於日本音樂,我想說的是,之前的日本音樂一直在模仿中成長,但近些年他們已經開始通過動漫產業的高力輸出開始出現文化高點了,同時音樂人層面也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更有感染力的音樂人,(比如因為 PPAP 被大家看做小丑的 Piko 太郎但我認為他的作品非常棒、one ok rock 樂隊的英文發音連我老婆都不覺得是日本樂隊了、初音的全球風靡等等)讓我看到了亞洲音樂文化入侵的曙光,如果有一個國家可以用音樂產業達到文化入侵歐美國家的話,我相信是舉國之力致力於文化入侵的日本。我不認為入侵是壞事,只是一個民族想要在歷史上繼續更有影響力的生存下來的手段而已。

當然港台一些獨立音樂人也不錯,但中國的主流音樂話語權還都在奇怪的人的手上。

關於音樂在全球影響力一點拙見:

一種音樂是否在世界形成影響力,要看很多因素,而多個因素的結合促成了全球影響力:

1、這要看各國的文化是否在本國形成潮流並成長,並且產生了響應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商業化的健康發展。

2、除了音樂本身,意識形態也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音樂除了輸出歌詞,歌手和歌詞還會輸出價值觀,。

3、本國文化是否相對周邊國家強勢,形成文化高地和文化入侵。

4、形成跨國地區性的影響力,例如電子舞曲、搖滾樂風靡全世界、和宗教、皇室息息相關的古典樂很多作品都和宗教相關等等。

5、時代性,任何領域都有各自的風口期(表現最明顯的是互聯網),音樂也有風口期,中國已經錯過了一些風口,錯過了就很難再重來,這是文化浪潮不可逆決定的,如果中國有一群音樂人和美國英國的搖滾樂手們混在一起接受當時文化浪潮的衝擊,聽著艾倫金斯堡念自己的嚎叫,中國的音樂也許會和現在不一樣。

上面那 5 點因素我覺得大家一個一個對比歐洲國家和中國在音樂領域的狀態就可以大概有些明白了。而中國音樂大多數主流音樂(我相信有一些還是走出去了的)走不出國門,讓人感覺亞洲人的音樂不行,是因為國內的主流音樂人和唱片公司乃至娛樂節目仗著中國是一片音樂的文化低谷,熱衷於賺錢和糊弄國內歌迷/觀眾造成大眾的鑒賞水平普遍低下的結果,而且最致命的一點,國內的大多數音樂很少改變人的生活方式,這裡的人是廣義的,特指人這個本體,並不單單指的是中國人。

目前我們已知的,流行音樂(包含搖滾樂、電子音樂、嘻哈樂等等)和古典樂是比較明顯的帶有跨國地區性和潮流性的音樂形式,所以這兩種音樂的商業化和發展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全球範圍的影響力。

如果花耐心讀完下面的音樂史,我相信大家可以進一步理解我上面的結論。

---------------- 下面是長篇大論 對整個音樂史不沒興趣的話就可以去點贊了 ---------------------

如果說到音樂史和音樂的影響力,只說爵士和布魯斯是不夠的,往前還有古典樂宮廷樂,因為音樂作為文化之一,生態和本土的土壤很重要,這些會直接影響了音樂在一個國家會如何發展。

前言

說實話,我寫很多答案的時候並不是因為我知道答案是什麼,而是我知道怎麼去找答案,而我回答問題的唯一動力是我也想知道答案,所以我就去自己查了,所以你看到的我的答案大多其實只能算是分享,因為在調查完成之前我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麼。

一些音樂史的簡單整理

一個文化的影響力要看這種文化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程度,wiki 中,我對比了中國、日本和法美英德四國的詞條,中國是唯一在文化詞條中不包含音樂的國家,這是一個很糟糕的事情,中國不是沒有音樂的國家,但當我想添加詞條的時候我又愣住了,中國的音樂詞條應該怎麼寫呢?

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說,中國和埃及的音樂在記載中被提及是在 3000 年前,古希臘、古羅馬和聖經內容提到音樂都是 1000 年前("David with his harp" Paris Psalter,c. 960, Constantinople)。希臘音樂理論最終成為西方宗教和古典音樂的基礎。 後來,羅馬帝國,東歐和拜占庭帝國的影響改變了希臘音樂。 The Seikilos epitaph 是歷史上第一個保存完整的音樂作品,包括樂譜,是世界上最古老得以保存的音樂作品。

The Seikilos epitaph 最早是這樣保存的:

<img src="<a href="pic2.zhimg.com/v2-e47e1"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pic2.zhimg.com/v2-e47e1</a>" data-rawwidth_="540"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_="540" data-original="<a href="pic2.zhimg.com/v2-e47e1"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pic2.zhimg.com/v2-e47e1</a>">

中世紀,樂譜由天主教教會引入,除了神聖的傳統教會音樂的,還存在著一種充滿活力的傳統的世俗歌曲(非宗教歌曲)。這一時期宗教樂曲作曲家的例子是 Léonin,Pérotin 和Guillaume de Machaut。

Léonin Pérotin 和 Guillaume de Machaut 的作品試聽: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1 - From Gregorian Chant To C.P.E. Bach

xiami.com/album/yhsSXDd

Le Roman de la Rose: Musiques medievales, 13-15 siècle

xiami.com/album/dQCp5j1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c.1400 至 1600 ),音樂更側重於世俗(非宗教)的主題。在 1450 年左右,發明了印刷機,這使得印刷的樂譜變得更加便宜和更容易大量生產(在印刷機的發明之前,所有注釋的音樂都由手工抄寫)。印刷工藝賦予了樂譜的可複製性後,幫助音樂更快地向更廣的區域內傳播。音樂家和歌手經常為教堂,法院和城鎮工作,這個時候音樂人的職業在社會上已經有一定的地位和收入了。教會合唱團的規模越來越大,教會仍然是音樂的重要贊助人。到 15 世紀中葉,作曲家創造了更加包含豐富層次的神聖(宗教)音樂,將不同的旋律線同時交織在一起進行演唱或演奏。這個時候蒙古人種中文明程度最興盛的中國當時是明朝。隨著音樂活動從教會轉向貴族法院,國王,皇后和王子爭奪最優秀的作曲家。許多重要的作曲家來自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北部。他們被稱為 Franco-Flemish composers 。他們在歐洲,特別是義大利擔任重要職位。其他有活躍音樂活動的國家包括德國,英國和西班牙。

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從 1600 年到 1750 年,因為巴洛克的藝術風格在歐洲盛行,在這段時間裡,音樂的範圍和複雜性不斷擴大。第一部歌劇的完成,代表著巴洛克音樂時代的開始。在巴洛克時代,使用多個獨立的旋律線的復調律音樂同時演奏的方式仍然占很大的比重。德國巴洛克作曲家為小樂隊演奏,包括弦樂、管樂器、合唱和鍵盤樂器,如管風琴,大鍵琴和低音提琴等。在這一時期,幾種主要的音樂形式已經形成,當他們進一步擴展和進化,最終形成沿用至今的:賦格,Invention(這個沒找到好的翻譯),奏鳴曲和協奏曲。巴洛克時代的重要作曲家包括 Johann Sebastian Bach,George Frideric Handel,Georg Philipp Telemann 和 Vivaldi 。

在 19 世紀,越來越多新的作品湧現,樂譜成為眾所周知的音樂銷售的形式之一,中產階級的業餘音樂愛好者會在家裡彈奏鋼琴,小提琴等其他常用樂器。但樂譜和樂器直接限制了對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人群掌握音樂的數量,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樂器和技巧可以彈奏或吹奏的。

隨著 20 世紀的技術革新,電子技術的發明,如無線電廣播和市場上大量流通的唱片留聲機意味著聽眾聽到的歌曲(無線電或在他們的唱機上)成為欣賞和了解音樂作品的主要方式。任何有收音機或唱片機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客廳里聽到歌劇,交響樂和樂隊演奏。這讓低收入的無法承歌劇或交響樂音樂會門票的人,聽到這種音樂。這也意味著人們即使他們不能到這些地方旅行,依舊可以聽到來自同國不同地區,甚至世界不同國家的音樂,這大大加強了音樂在平民中的傳播。

20 世紀藝術音樂的重點是探索新的節奏,風格和聲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恐怖氛圍影響了許多藝術,包括音樂,一些作曲家開始探索更黑暗,更嚴肅的作品。傳統的音樂風格,如爵士樂和民謠音樂的創作觀念,也被古典樂作曲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Igor Stravinsky,Arnold Schoenberg 和 John Cage 都是 20 世紀藝術音樂的有影響力的作曲家。

錄音的發明和編輯音樂的能力產生了古典音樂的新的子類,包括 acousmatic(直譯為幻聽或流動聲音,但從詞意釋義來看是特指的是藏在揚聲器後無法被看到的聲音,存疑) 和 Musiqueconcrète(源自法語,意為包含自然聲響剪切出來的音樂流派) 流派的電子樂結構。錄音對流行音樂流派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為它使得歌曲和樂隊的錄音被廣泛分發。多軌錄音系統的引入對搖滾音樂產生了重大影響,因為它可以勝過記錄樂隊的表演。使用多軌系統,樂隊和他們的音樂製作人可以覆蓋許多樂器軌道和聲樂層,創造新的聲音,這在(當時的)現場演出是不可能的。

20 世紀後半段,爵士演變成為一個重要的音樂流派,搖滾音樂也在同時期異軍突起。爵士樂是一種在美國發展的音樂藝術形式,起源於 20 世紀初在美國南部的非洲裔美國社區,由非洲和歐洲傳統音樂混合而成。這種風格很明顯的借鑒了西非流派的布魯斯編曲,即興演奏、多節奏、尖銳音和搖擺節奏是其特點。從早期的發展到現在,爵士樂也收錄了來自 19 世紀和 20 世紀美國流行音樂的音樂。爵士從 20 世紀初開始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子類型,從 New Orleans Dixieland(1910年代)到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的爵士 - 搖滾的融合流派。

搖滾音樂是流行音樂其中的一個重要類別,發展於 20 世紀 60 年代。從 1950 年代開始,搖滾樂,rockabilly(通常被稱作鄉村搖滾樂但我認為不準確),藍調和鄉村音樂。搖滾樂的主旋律通暢使用電吉他或原聲吉他演奏,輔以電音貝司,鼓和鍵盤樂器(例如鋼琴,電子琴等,甚至還有手風琴和風笛,例如凱爾特朋克和一些鄉村搖滾樂)來負責演奏節奏部分、伴音和強拍,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模擬合成器、數字計算機的音效也加入到了輔助伴奏或主旋律的伴奏中, 90 年代後,木吉他、鍵盤、薩克斯管和藍調式口琴開始被更多的用作獨奏樂器,比如 86 年開始嶄露頭角的薩克斯風演奏家 Kenny G 的作品等等。

在搖滾樂的「最純粹的形式」中,應該有三個和弦,強烈穩定的背拍(就是大多數貝斯在演奏中的節奏擔當+鼓手節奏擔當的混合體)和一個漂亮的主旋律(一般是主音吉他或主唱完成,也有個別曲目是由貝斯、鋼琴、風笛或其他樂器擔當)。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它分為不同的子類,從車庫、重金屬和朋克搖滾,以及更古典的影響類型的另類搖滾和幾種類型的實驗搖滾。

內容太多了,我近期要準備一場關於音樂的知乎 live ,所以這篇答案只能先寫到這裡了。

待續。

我不是音樂史專家,甚至五線譜和簡譜都還給我的音樂老師們了,所有的答案內容都參考自 wiki 或其他文章,我重新組織和豐富了語言,添加了獨立的配圖,如果有遺漏或錯誤請指正。

部分內容來源:

Mongoloid - Wikipedia

Music - Wikipedia
推薦閱讀:

世界有多大?
世界玩具大!聯!萌 !丨兒童節了沒
有哪些「視生命如兒戲」的故事?

TAG:音乐 | 文化 | 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