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沒有幾個人知道自己餓了還是不餓

版權申明

本文首發自為什麼我不知道自己餓了還是不餓?微信公眾號:瘦龍健康,死磕中國肥胖問題,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維權騎士_一個為原創者提供版權管理和保護服務的網站)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後台

本文編輯時間(2個小時),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如果沒時間認真閱讀,請不要輕易點開,謝謝支持。

========================

我從留言中看出,大多數人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吃,很多時候我們一點都不餓,就是要吃,吃,吃,很多人飽受這種狀態的煎熬,總是走不出節-暴-節的惡性循環。

不知道多少人已經忘記了飢餓的滋味了,以前人類總是挨餓,但是現代社會裡,有飢餓感彷彿是一件不應該的事情,或者說一件罪惡的事情,稍微感覺到餓,我們的心理就會有一萬種聲音告訴我們,趕緊去吃,不吃就有一萬種不對,其實,偶爾讓身體有飢餓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有利於減肥,更有利於健康。

其實,有時候感覺,現代社會中,飢餓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品,或者忍受飢餓變成了一種超能力試想下,為什麼僧人能辟穀,而我們俗人卻只會暴食呢,區別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內心,我們沒有僧人那種淡定的內心,我們每天面對太多的誘惑,焦慮,壓力,我們無法平靜下來,所以,我們雖然不餓,但是比任何人都更加需要食物。

這幾天我問周邊的朋友,你們多久沒有看書了,他們很多人都說,畢業之後基本上沒有看過一本完整的書,我問,為什麼呢?他們的回答是,事太多,心太亂,根本看不進去,這讓我忍不住思考,這個社會,能靜下心來已經成為一項超能力,能不受食物,各種誘惑的擺布,已經能了一種特殊的能力。

所以,今天,我想好好和大家說說飢餓感這個事情,希望大家能更加認識自己的飢餓感,希望能有助於你們控制自己的食慾。

我們為什麼有飢餓感?

飢餓感,我們應該曾經都有過,肚子餓得咕咕叫,腦袋缺氧,眩暈的感覺,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其實科學對這個解釋是不一致的。

傳統的觀點認為飢餓感是因為身體能量供應下降導致的,一方面腦子中部的下丘腦給身體發送血糖過低的信號,同時胃壁肌肉收縮讓你知道它已經空了,有時隨著胃部肌肉收縮,肚子發出的響聲連附近的人都能聽到。

因為是血糖過低,所以你會大腦會渴望多糖的食物,當你攝入食物時,血糖升高,飢餓感就會自動消失。

但是,這個觀點,也會引起質疑,根據這個理論,如果你一直不吃食物,你會感覺到越來越餓,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子的,我們很多人都體驗過,【餓過了】的感覺,也就是說,你扛過一波飢餓感,你就不會感覺到再餓了,第二波飢餓感會來得比較慢,如果你再扛過一波,第三波會來得更慢,慢慢的,你就感覺不到飢餓了。

我當然不是推薦你們這樣做,很多人控制食慾,走了這條極端的路徑,最後得了厭食症,因為他們永遠都感覺不到飢餓了。

有關飢餓感的其他觀點

所以,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飢餓和食物匱乏的關係不是很大,這個觀點認為,即使你很苗條,你的體內仍存有足夠可以維持一個月的能量,對於身體肥胖的人來說,不吃飯只喝水,僅僅依靠自己身上的脂肪,有人的生命甚至可以維持一年之久。

這種觀點認為,造成飢餓的原因不是營養匱乏,而是因為你想到你要吃食物時,你的身體激素髮生了變化當你知道就餐時間到了,你的大腦程序會告訴你,這個時候你該吃東西了,而一旦你意識到這個問題,你就會想吃,只要你一想到好吃的,胰島素就開始被釋放,轉移血液中的葡萄糖,你就會接收到血糖過低的信號,然後你就會感覺到飢餓啦。

這個原理解釋了幾個問題:

1,為什麼我們很多人,一到吃飯點就感覺到餓。

2,為什麼有時候因為工作太忙,腦子裡沒有考慮吃飯的事情,從早上忙到晚上,都感覺不到餓,因為大腦太繁忙,程序自動屏蔽了【到點要吃飯】這個信號。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位博士paul rozin做了這樣一個研究,兩個因腦損傷導致嚴重健忘症的男子,他們甚至記不起前幾分鐘發生的事情,他們在進食午飯後,不到半個小時,再喂第二頓,雖然他們中午飯已經吃得很飽,但是他們誰也不記得剛剛吃過中午飯,他們又高高興興的吃了第二頓。

此研究表明,飢餓感不是他們進食的原因,只要他們滿足幾個條件,忘記自己剛剛吃過,看見了食物,或者聞到了食物,他們的大腦會發出錯誤的信息,刺激胰島素釋放,導致他們有明顯的飢餓感。

雖然飢餓的精確機制尚未明確,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飢餓感至少有一部分是因為心理因素,很多時候我們因為習慣性飲食,無聊時進食,焦慮時進食,憤怒時進食,基本上這些進食行為,都不是因為生理性飢餓,而是心理性飢餓。

也許餓餓更健康?

其實有時候,我們的身體需要體驗飢餓感,也就是說,餓餓更健康。

我們一直以為,一日三餐必須正常吃,千萬不能餓肚子,餓肚子就是壞事,在知乎的一篇文章評論里看到一個評論,很有意思:

一日三餐或一日兩餐,來源於以前上層階級為了方便管理勞動人民而定下的規矩,並不符合人體激素的分泌規律。

我們暫時不考慮這句話的科學依據,但是我覺得,如果一個人長期保持飽腹狀態,肯定是不利於健康的。

所以,餓肚子一定是壞事嗎?不一定。其實,偶爾餓肚子反正有利於健康,我在你到底要不要嘗試間歇性斷食?一文中提到過一個原理。

第一類生長素(Auxin)原理,就是我們常說的排毒(detox),我們吃的食物里有一種生長激素,叫做「第一類生長素」,這種生長素能讓我們成長,也能起反作用,影響我們的健康。

第一類生長素怎麼工作的呢?它藏在食物里,我們吃了食物之後,它就會刺激我們不停地生長,讓我們的細胞不停地分裂。但是如果我們一直能吃飽,身體就會不停地生長,沒法進行自我修復和自我調整。

要知道,生長的時候,我們的細胞可是會產生大量的雜質和垃圾的,如果沒了這個修復、調整過程,身體就會處於一種比較粗糙的狀態。更糟糕的是,只要你繼續吃飯,這種生長激素就會一直讓你成長,細胞里的缺陷就永遠也沒法修復,所以身體會變得越來越差,甚至影響我們的壽命,反過來,如果我們停止吃飯,斷食一段時間,身體的細胞就會停下來,修復自身的缺陷。

先不要著急質疑這個理論的真實性,很多研究表明,間歇性輕斷食,能大大提升很多健康指標,減肥只是間歇性斷食的副產品,還有很多研究表明,每天進食時間控制在8小時內,會更加有利於健康,減肥。參考BBC又一巨作《禁食與長壽》,主持人親測,結果非常嚇人。

我現在會有意識的隔一段時間來一次【24小時斷食】,我是為了健康,我的主要目標已經不在減肥上了,因為我很淡定,我不會在斷食之後暴食,我不會在斷食期間覺得難受,有時候我可能更多的是享受,享受這種飢餓給我帶來的清醒,給我帶來的健康。

但是,如果你為了減肥而斷食,風險還是很大的,如果你無法擁有一顆平常心,你有太多的功利性或者太強的目標感,你不享受斷食給你帶來的清醒,健康,快樂,你只會想靠斷食能讓你瘦多少,如果你還在受暴食的煎熬,你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慾,你可能還不適合,我請你不要嘗試。

你餓了還是不餓,到底誰說了算?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我之前說過一句話,教你如何區分,生理性飢餓和心理性飢餓。

【生理性飢餓】——輕緩,伴隨著胃部肌肉的收縮,有時候會發出旁人都能聽到的響聲。

【心理性飢餓】——急促,伴隨著心理的不安,焦慮,無聊等負面情緒,你想立刻馬上吃東西,有時候你可能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吃東西】這個行為。

所以,有時候,當你無意識的拿起東西的時候,你可以突然停下來,很嚴肅的問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吃?

或者當你明明不餓,也想吃東西的時候,你好好想想,是不是真的餓了,或者細細品味自己此刻的感受,嘴裡可以碎碎念出,【哦,原來,這就是焦慮想吃食物的感覺,原來這就是心理性飢餓,我要記住這種感覺。】

感謝您花時間閱讀,希望對你們有用

往期經典回顧:

國外這個【勇士減肥法】簡直毀你三觀,直擊最頑固脂肪

這老外發現這個超牛逼的減肥方法後,瞬間引爆了......

大寫的牛,這老外又推出一個超快的增肌減脂法

國外這個超級神奇的EFT減肥法,只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本期相關閱讀:

講真,你可能從來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

減肥是金字塔,底層是情緒,中層是飲食,上層是運動。

如果你不能進入自己的內心,你將一無所有

哈佛大學教授:如何做一個快樂的減肥者

小心,《不瘦十斤,不換頭像》其實是個陷阱

這是世界上最舒服的減肥方式


推薦閱讀:

TAG:减肥 | 健康 | 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