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有市場嗎?
知識變現這個概念其實並不新鮮,古來便已有之。那些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讀書人,不就相當於把聖賢書里的知識,成功轉化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嗎?多虧了互聯網的發展,在現代社會,知識變現的周期和成本大大縮減了。大批問答網站和內容創業者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這股浪潮中狂歡一把。Quora、Stack Exchange、知乎、果殼、自媒體、在線教育網站……,構成了我們新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知識傳播的介質,也改變了學界對知識的認識。早期的創新理論把知識當作公共品,它具有非競爭和非排他的特性,因此難以直接進入市場交易。知識被認為是生產和投資的副產品,或和普通勞動力結合,形成人力資本,用於提高生產效率,使資本報酬遞增成為可能。內生增長理論挑戰了知識是公共品的認知,因為我們已經能夠把拒絕支付費用的人排除在知識的消費之外,從而知識的非排他性發生了動搖。這時,知識的生產開始獨立成為一個部門,研發成為了一項有目的的經濟活動。經濟學家留意到,企業生產知識最直接的激勵,在於獲取壟斷利潤。鑒於創新的重要意義,專利作為一種保護知識產權的主要方式,得到了學者們的大量關注。有了專利的保護,知識的直接交易(授權),便成為了可能。
在互聯網普及以前,知識的交互方式還很有限,這大大阻礙了新知識的生產。不過,在不同的約束下,人們總是有對應的解決方案。比如,在咖啡館裡聊 idea 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到現在仍然頗受創業者和文學創作者的青睞。網路平台的出現,則徹底打破了知識傳播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平台運營者通過在早期精心營造了一個高質量的知識分享社區,成功吸引了越來越多用戶的加入。在此,網路效應 (network effect) 出現了。知識分享便也在分享經濟的浪潮中佔了一席之地。有意思的是,不僅用戶的需求曲線存在網路效應,知識本身也具有網路效應——比如,越多人使用一門語言,這門語言的價值也就越高。
人們之所以願意進行知識分享,除了分享精神,很大一部分動力來源於學習激勵。教育學研究表明,協作學習是最有效果的學習方式之一。當你需要向別人講解的時候,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將大大加深。此外,共同創造也是知識生產的一個有效手段。諮詢公司不就喜歡採用 「頭腦風暴」 嗎?學術研究也是如此,幾乎每一個導師都會跟自己的學生說,你要和其他老師同學多交流,才容易產生新的想法。
不僅僅是分享知識,知識平台的出現,使知識變現也成為可能。知識的成功變現,常常依賴於提供者通過分享知識所建立起來的聲譽。知識平台可以通過廣告、知識產品的部分利潤以及收取其他服務費用來盈利。對用戶來說,可以把流量導入到自己的公眾號或其他個人平台,從而賺取一些廣告費用;也可以在合適的知識平台上直接推出自己的知識產品,比如在線課堂、出書、提供有償諮詢等等。以上是供給者為主導的變現思路,當然也有需求者導向的辦法,比如問題懸賞。我們都聽說過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的說法,文學小說裡面 「揭皇榜」 的橋段正是這一現象的生動反映。也有人擔心,懸賞可能擠出知識供給者分享知識的內在動機,使解決方案質量下降,特別是在一個分享文化濃厚的社區里。當然,這兩種效應到底誰大誰小,需要進一步的實證研究才能一探究竟。但不管如何,平台的運營者應該採取因地制宜的機制設計,這很重要。
知識變現不僅僅是一個商業現象,也是對原創者的激勵措施。基於知識分享之上的知識變現能否成功,有三個問題需要思考。第一,用戶是否願意為知識付費。這主要取決於:首先,社區文化培養出來的用戶習慣;其次,知識供給者本人的聲譽;當然,最重要的是受眾群體的規模。如果用戶數量足夠多,不管什麼樣的知識,總能擊中部分人的需求。另外,聽眾足夠多的情況下,每個人不用收取很高的費用,也足夠保證主講者獲得不菲的總收入。而如果聽眾人數較少,主講者可能需要收取高額門票來彌補自己的機會成本,進一步地打擊了參與者的積極性。
第二,知識供給者是否願意投入足夠的時間。畢竟,在平台上進行創作和分享,是存在機會成本的。當然,能夠從平台上獲得的東西越多,機會成本效應也就越小。知乎上的經濟學板塊,我認為就比較成功,這裡有大量活躍的貢獻者和高質量的內容,很多答案甚至比教材更加閱讀友好,非常適合初學者。這樣一來,你跟導師報告你在刷知乎的時候,對方就不會認為你在浪費時間。此外,平台運營者應該思考的是,能否提供更多元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我聽說知乎有做數據產品的打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現在做經濟學實證研究的,基本上是誰有高質量的數據,誰就是大牛。如果知乎能夠推出好的數據產品,不管是面向企業還是面向學術的,都將大大提供高質量用戶的粘性。
第三,平台的知識傳播的效果如何?有人擔心長期碎片化閱讀不利於形成深刻理解。但我認為,這一點隨著知識平台的內容逐步完善,會慢慢得到改善。比如,對某一個專業領域,我們可以構造話題樹(索引),通過話題樹,你會清晰地看到自己正在閱讀的內容處於知識體系中的位置,以及除了現有的答案,還有哪些資料和文獻可供進一步的閱讀。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為了充分發揮網路效應,知識平台是知識變現的最佳土壤。在知識平台上分享知識,區別於申請專利的地方在於開源性。因為要獲取網路效應,所以就必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開源性。而開源性帶來的一個挑戰的是,知識產權該如何得到有效保護?前一段時間,知乎砸重金重力起訴新浪營銷號,來維護自己捍衛知識產權的形象,我認為是非常明智的。
想聽更多我對知識市場的討論,還可以戳
知識共享算是分享經濟嗎?
推薦閱讀:
※美國智能製造的路線圖 | 美國製造創新研究院解讀?(13)
※一家飛利浦燈飾公司解散,說明中國製造業環境惡劣嗎?
※在當下,便利店還能有什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