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招財寶各方的問題是啥?
本文首發於聚秀社區,閱讀更多文章可關注聚秀社區CLUB(訂閱號:juxiushequ)
第一, 招財寶的責任多大?
在招財寶的論壇上很多人要求招財寶先行賠付,事實上招財寶的本質一直是信息撮合的平台,是沒有賠付責任的,招財寶的本意就是搭建一個金融資產流轉平台,所有的資產都可以到他的平台上流轉交易,他就負責撮合,賺錢了你們賺,虧了你們自己虧,他旱澇保收的賺點辛苦錢,貌似也很低,這種情況下讓招財寶兜底的確是說不過去的事情,但是問題在哪裡呢?
問題在招財寶的主要客戶是中國最為龐大的屌絲群體,什麼是屌絲,屌絲就是手上沒有幾個錢,所以虧不起的群體。而且屌絲是世界上最不講道理的群體,也沒有感恩度的群體,他們所有的想法就是只想獲得而不想付出或者承擔風險,淘寶的主要群體往往就是這類忠誠度度很低的群體,他們逐利而來,沒利而去,讓他們要自我扛風險,那還真不如殺了他們,於是問題就出現了。
就如我很早跟招財寶的朋友談過招財寶的致命問題講的,平台依賴自身信譽吸引了大量的屌絲流量,他們是看著你的名聲來的,也就是相信你的能力和專業性,也就意味著出了問題,大家也是要相信你的能力和專業性,自然就很容易把責任就推到招財寶身上,所以哪怕招財寶真的沒有責任,但是他們也是不會聽的,如果這個事件借款人,擔保人都不願意還錢,扯皮的話,壓力就到了招財寶身上。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招財寶幹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這個事情也是絕大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平台都面臨的問題。實質並不是風險的承擔者,也不是風險的受益者,但是卻承擔了很大的風險。你不擔這個風險就會有很多屌絲鬧事,你也扛不起。所以,我一直覺得做所謂的屌絲理財,普惠金融,壓根就是偽命題,這個群體第一無財可理,第二這個群體沒有契約規則。
這裡也印證我之前說的另外一個觀點,金融流量跟商品流量有著極大的差異,商品流量只要賣出去了都是利潤,金融不是,賣出去越多,其實風險是更大的,而且是滯後的,在你蓬勃發展的時候你是看不出來的,他就像地震,總會在某一天爆發,爆發的時候,才是看你能力和運氣的時候,現在就是招財寶的一次地震吧,所以市場都在看招財寶的應對能力。
當然這個事件上招財寶有沒有責任,我感覺也是有一些責任的,我感覺招財寶的風險提示是不夠的,招財寶的商業模式並沒有在非常顯目的位置里標註出來,其實我一直 建議很多APP,如果你不想承擔風險,那就首頁都寫出來,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信息中介,是不承擔任何風險的,你們要來買理財產品,風險一定要自負,別想著找我。
天下沒有那麼好的事情,賺錢了,你要賺走,虧了,他媽的讓我來承擔,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
但是沒有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敢這麼寫,為什麼呢?因為這麼寫就沒有人來了。於是都藏著掖著,期望著出風險的時候在來說這個話,其實出了問題在說這個話其實就晚了,因為來不及了,從金融風險的角度來看,儘可能的把風險在最早的時候給屏蔽出去是非常重要的,把那些不合格的投資人趕出去,而不是吸納進來,這個問題上招財寶是有責任的。
我也想起來很多年前招財寶剛成立的時候,有員工自信滿滿的跟我說,我們只做風險極低的機構項目,只做國資的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金融機構的產品,別的我們不做,這樣我們就沒有風險了,可以快速做規模了。
目標是做到一年三千億,我當時跟他說,你知道貝爾斯登么,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你知道雷曼么,頂尖的投行,你知道AIG么,全球最大的的保險公司之一,他們都死了,你知道么?不知道,那你知道河北融投么,中國最大的擔保公司,誰跟你說這些機構靠譜了呢?他們坑死的人數以千萬計。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是不會死人的,讓你死人的一定是那些你覺得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於是你就死了。打德州的時候,讓你死的一定是超級好牌,你覺得你一定贏了,然後你就死了。
招財寶的商業模式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把屌絲想的太好了,也把借款人想的太好了,我曾經說過,按照國內的這種民眾素質來說,招財寶每做一筆業務,那就意味著招財寶在借款給這些公司,所以真的要好好想想這個商業模式,賺的都是白菜錢,操的都是白粉心。
事實上,我自己覺得違約其實並不可怕,很正常,以後每天都會有違約,但是問題是違約以後怎麼辦,現在放在招財寶面前的尷尬是如果別人都不兌付,他也不兌付,估計一堆人會在也不敢購買招財寶。如果別人不兌付,他來兌付,真金白銀十幾億,辛辛苦苦賺幾年的錢,一下沒有了還承擔極大的輿論壓力。所以,招財寶只能去找保證人借款人溝通解決。這次的保證人是個保險機構,借款人是個牛逼的大佬中的大佬。兩個感覺都是自帶光環的牛逼主,怎麼就違約了呢?
世界太複雜,我們來看看。
第二,傻逼才會去做的保證保險。
保證保險這個東西,聽著拗口,本質就是擔保,擔保這個東西,我干過兩年,我在09年就寫了擔保業必死的文章,沒有任何的生存可能性,為什麼,商業模式有缺陷啊,收益盈利極度扭曲的商業模式,又缺乏流動性支持,怎麼可能活呢?按照找個邏輯,所有保險公司干擔保的事情,結果我都不用想了,一定死,我在香港碰到一個非常有名的保險公司老大跟我說,他們今年的任務就是大量做保證保險,那我說你離死就不遠了,不知道他們現在如何了?
當然,嚴謹點說,保險比擔保稍微好點,因為保險是事後確定保險責任,擔保是事前確定擔保責任。簡單說吧,保險是你先交錢,交錢了以後,你出了問題找我,我在來看,這個問題,我要不要賠付,因為我有豁免事項,有很多東西是不賠的,所以,跟保險公司打交道一定要小心,你錢交了可能是打水漂,他一定想盡辦法來逃避他的保險責任,賠出去的都是錢,拒賠的理由也很多很多,厚厚的一疊協議,你就知道裡面藏了多少的貓膩,一幫人壓根看不懂。所以我在這裡也在想浙商財險面對那麼大的一個賠付責任,會找出什麼理由來。
目前的理由是說材料不合規,不知道下一步的理由是什麼。
我們且不說這個,我們就簡單的說一個很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就是這種擔保,明顯就是一個風險極高,收益極小的事情,為什麼會去做。一般的保險費撐死了也就3%-5%,十個億的保險費最多就是三千萬五千萬,但是出了問題,你就要扛10個億的風險,這業務怎麼都是不划算的,為什麼會有人去做?
看過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說過神仙其實也沒有能力進行風險定價的,一個公司會不會出風險,往往很難進行預判,不然的話,我們專業從事信貸工作的銀行這個能力一定是最牛逼的,但是現實是銀行壞賬逐年遞增,銀行都做不好的事情,你非銀金融機構憑什麼做的好?比他們能力更好?我是不信的,比他們運氣更好,那我就不知道了。我記得我們某個領導說過不要讓券商大力發行債券業務了,銀行都做不好企業的風險排查識別工作,你一個券商能做的好?債券違約了,怎麼辦?我是很認同這個觀點的,除非你真正做成了一個交易市場,購買者自己認,否則你還是別做,一定做不好風險控制工作的。
壓根不要問我理由,這個是肯定的。
既然風險控制工作並沒有突出優勢,還去做保證保險,那真的就是傻逼中的傻逼了,我去年寫過一篇很長很長的文章,關於次貸危機的,裡面提到引爆次貸危機的真正罪魁禍首就是CDS,而我想說的保險公司的這個保證保險,本質跟CDS是一樣的,也是有保險公司發出來的無條件對別人風險進行擔保的產品。我們其實要去考證的還是為什麼會有人去做這種風險收益明顯不成正比的產品,浙商保險,不會是中國唯一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美國也有傻逼保險公司干這個事情,然後就死的很慘,那家公司叫AIG,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這裡我到是可以貼一個章節上來,自己看:
第六、另外一個「偉大」的金融創新,CDS的前生後世。
CDS的最早出現其實是為了規避巴塞爾協議對銀行業較為嚴格的資本要求而出現的,據說是1993年艾克森石油公司發生了原油泄漏而面臨50億美元的罰款,埃克森公司找到了它的金融老客戶J.P.摩根銀行要求貸款。但是,這筆貸款只有很低的利潤,如果貸了,不僅沒多少賺頭,關鍵它會攫取摩根銀行的信用額度,銀行還要為這筆貸款留出大筆的資本儲備金。
1988年的《巴塞爾資本規定》規定,所有銀行的賬面都必須保留銀行貸款總額8%的資本儲備:每借出100美元就要留存8美元的準備金。J.P.摩根認為這一規定相當不合理,因為它的貸款都是針對可靠的企業客戶和國外政府,違約率非常低,每借出100美元,就要保存8美元的準備金似乎完全是一種資源浪費。由於J.P.摩根的貸款風險幾近於零,因此收益率也低。這樣一來,J.P.摩根已經感到了業務發展的危機。如何既貸出這筆款,又可以不影響J.P.摩根的信用額度呢?
J.P.摩根銀行的金融衍生品部門,想出一個辦法,他們找到了歐洲重建和發展銀行的官員,提出了一個即將創造歷史的建議。
J.P.摩根提出,每年向歐洲重建和發展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而歐洲重建與發展銀行則承擔埃克森公司這筆貸款的信貸風險,以有效保證J.P.摩根的這筆貸款沒有任何風險。如果埃克森公司違約無法償還貸款,歐洲重建和發展銀行則承擔J.P.摩根的損失;但是,如果埃克森公司沒有違約而償還貸款,歐洲重建和發展銀行則會取得不錯的收益。
歐洲重建於發展銀行業認為埃克森這樣的大公司,違約的可能性為零,因此會穩賺一筆擔保傭金。因此答應了這筆交易。按照當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方案,這筆貸款雖然貸給了埃克森公司,但是由於它是沒有任何風險的。因此,它不影響J.P.摩根公司的內部信用額度。
J.P.摩根用很小的一筆保險金大概是五百萬美金付出,就獲得了50億美元的額外信用額度,這個信用額度,本來是需要4億美元的資本金來支撐的,但J.P.摩根並沒有為之準備4億美元的資本金。可見,這個信用額度完全是依靠歐洲重建於發展銀行的擔保創造出來的。它的本質是銀行通過購買信用保險,創造出了一筆50億美元的貸款。
結果證明,這次發明創造給各方都帶來了收益,埃克森獲得了貸款,J.P.摩根獲得了利息收入,而歐洲發展與重建銀行則沒付出什麼,就輕輕鬆鬆獲得了一筆保險傭金。信用違約互換(CDS)由此而來。
所以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CDS本質其實是一份違約保險合約。他可以保障你持有的債券在受到損失之後,風險可以由賣出CDS的金融機構承擔,他可以是銀行,也可以是保險公司,這就很好的解釋了前面提到了對沖基金去銀行抵押的時候,銀行為什麼會接受,投行為什麼會持有一些CDO頭寸,那是因為他們都給這些CDO購買了一些CDS合約,從而使得風險得以轉移,這裡的問題其實就出現了。
為什麼有金融機構願意來為這些明顯很垃圾的CDO承保么?因為保險很大程度上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保費是固定的,但是承擔的風險是無限的,誰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這個問題事後解釋是很容易的,但是身處在那個浮躁的世界,身邊不斷有人發大財的年代裡,要去看清楚本身是不容易的事情,當然還有一些別的因素在裡面,我們放到後面去談。
這裡還是先談下CDS具備的幾個特殊的地方,很有意思,CDS看上去是保險,但是他跟保險是不一樣的,他最早起源於目的是規避資本金要求,相當於用衍生品來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同時的確具備避險的作用,例如你持有某公司的債券,然後再買進它的CDS,你就可以通過付出一些金錢作為代價,讓別人替你承擔公司違約的風險。
但是CDS跟傳統保單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在於他是沒有具體的被保險的標的的,一般保險,你需要擁有被保險的東西,即保險標的。例如壽險,擔保的是你的生命。火險,擔保的是你的產業。你不可能沒有汽車卻去買汽車失竊險,沒有房屋卻去買房屋地震險。
但CDS不同。沒有某公司債券,你也可以購買該公司債券的CDS,並支付保費給CDS賣出者。當該公司債券違約時,CDS賣出者必需償付你的損失,彷彿就像你持有這些債券一樣。
還是以傳統的壽險為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買一份或多份壽險,標的是我們的生命,但不能針對他人的生命買壽險。CDS則不同,和我毫不相關的人,也可以買我的壽險,因為大家認為我的工作性質危險,一旦出事,所有購買我壽險的人都將獲得賠償,所以簡單把CDS看成保險,其實也並不是很合適,因為實質角度來看,保險的本質是以多數的幸運來彌補少數人的不幸,但這個業務從購買方角度來看,少數人最大損失只是保費,他並不會因為標的物出現違約而遭受損失。
但是這個特性的存在,使得市場很多機構把CDS當成了投機的工具。例如CDS可以用來做空。假如你看準某家公司的債券無法兌付本息、就要違約了,而其他人還不知道,那麼你就可以大肆買進該公司債券的CDS。等到這家公司如你所料的資金周轉困難時,賣給你CDS的人所償付的金額就是你的收益,過去幾年歐債危機過程中,許多人在賭希臘違約,於是購買了大量的希臘違約相關的CDS,等待希臘違約,以期獲得巨額盈利,這個也直接使得很多歐洲銀行面臨很大的風險。
CDS另外一個特性就是基於他是不需要你是利益相關方,就可以購買這個合同,所以CDS的數量不受標的數量的約束,只要有人願意買就可以無限量供應,所以金融機構則拚命地銷售CDS,以賺取巨額的保費收入,在次貸危機中,CDS是深度參與者主要是雷曼和AIG,前者大概持有了4400億美元的CDS,後者大概是5000億美元的CDS。一旦相關的債券出現違約,他們就要承擔保險賠償的責任,這直接導致了他們的危機。
當然跟他們危機正相關的可能就是一部分人提前看到了美國次貸危機可能帶來的巨大破壞性,利用CDS的具備投機功能而大賺特賺了一筆,最近一部很值得看的電影《大空頭》講述的就是通過做空在次貸危機中巨額盈利的過程,裡面主要的做空工具就是CDS,他們都是有原型人物的,在2007年的次貸危機中產生了幾個巨牛逼的人,保爾森和史蒂夫·艾斯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2006年,保爾森通過做空次級債券市場大賺37億美元,一舉超越投資大師、量子基金創始人喬治·索羅斯,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而他管理的另一隻規模較小的基金2007年的回報率近590%,被認為是歷史上年回報率最高的對沖基金。史蒂夫·艾斯曼也是很早就看破了次貸市場隱藏的危險,並從2006年秋天開始通過購買CDS做空次貸證券。
2007年9月,當華爾街因雷曼破產而陷入絕望中時,他和合伙人收穫了豐厚的回報。但是這樣的人畢竟少數,絕大部分的金融機構在這次次貸危機中卻泥足深陷。
剩下的問題就是解答,為什麼這種風險極大的CDS,會有金融機構願意發行,他們腦子進水了么?事實上,這個結論肯定是不可能的。華爾街的精英一定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群之一,說他們笨蛋典型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
要解答這個命題,我們得還是仔細看看CDS的一些更細節的東西。
CDS一般分為兩個種類,純粹的基於現金流擔保的CDS,可以是對一家公司的債權違約保護,也可以對一攬子公司債的違約保護,很多機構喜歡CDS是因為成本低。
從某個角度來看,你去購買公司債和你去給他做擔保,尤其在普遍低利率的情況下,可能還是擔保更划算,因為前者需要實際出資,而後者不需要,現金流還穩定,但是本質的風險其實是一樣都是最終的借貸風險,從這個角度來看,CDS可以用來提高投資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水平。
還有一類就是結構化的CDS了,主要針對一些受到注資協議限制無法直接投資衍生品的機構投資者,一般由SPV發行保證高利息;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在次貸危機中頻頻露臉的synthetic CDO 基礎上的CDS,就是這類CDS的典型代表了,基於CDO基礎上的CDS為什麼能被設計出來,這裡還不得不提到一個中國人的名字,這個人叫李詳林,大量次貸危機中的CDS里的模型主要數學公式高斯連接相依函數(Gaussian copula function)的發明者。
2000年他在摩根大通銀行工作時,在《固定收入雜誌》發表論文「聯結函數的違約相關分析」(On Default Correlation:A Copula Function Approach)。
論文中,李祥林巧妙藉助於他在精算學和保險學以及對心碎癥狀的知識,試圖描述和解決華爾街定量金融家最棘手的問題:違約相關性。
這篇論文中論證的公式和方法,被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如此廣泛地運用於風險管理和衍生產品的設計。給了當時苦於介入CDO業務,卻又不敢介入的投行們一個良好的理論依據,他的模型幫助CDS的投資者在特定情況下準確計算回報、定價、計算風險及應採取什麼策略以降低風險,等於為結構化的信貸衍生產品的估價和風險控制提供定量化的有效工具,有了這一風險定價公式,華爾街的精英們看到了新的無限可能,他們馬上著手創造大量新的3A證券,CDS發行及成交大增。
這些高風險的衍生產品,在新的評級標準下,被包裝成了高等級的3A投資品。由此使得與次貸相關的衍生產品市場在短短的數年間出現了幾何級的飛躍。2001年年底CDS的規模約9200億美元,到2007年底飛漲到62萬億美元;CDO的規模則由2000年的2750億美元,增長到了2006年的4.7萬億美元。
從債券投資者到華爾街的銀行,從評級機構到監管機構,幾乎每一個人都在使用李祥林的公式。很快,利用這一公式來衡量風險的方法已經在金融領域深入人心,並且幫人們賺到了大量金錢,使得任何對此公式的局限性的警告都被人們忽視了。
金融危機發生後,李祥林也曾受到一些責難,但正如李祥林的導師Prof. Harry Panjer教授所言:怪李祥林摧毀金融市場,就好像怪愛因斯坦摧毀廣島一樣。他沒有燒毀美國經濟大廈,他只是提供了火柴。因為「他不負責整個金融界,他只是寫了篇文章」。
事實上,我自己也能感覺美國對於量化的模型極為的渴望和依賴,走到矽谷去,幾乎所有的人都告訴你他們有一套模型,可以有效控制風險,然後會跟你闡述很久的數學方面的問題,聽得雲里霧裡,對於風險和不確定的極度厭惡,使得美國人花了很長的時間期望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模型來降低這種不確定性的發生,他們天然認為許多事情都可以被量化起來,可以用數字解答很多東西。
譬如烹飪,他們會告訴你幾分鐘幾秒鐘放多少克鹽,但是即使如此精確量化的情況下,每個廚師燒出來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因為太多東西是不可以被量化的。
Robert Jarrow教授說過,華爾街所有投行和金融機構的模型都是錯的,此話不假。30年前的LOR就是有問題的,20年前的Black-Scholes也是有問題的(如果不是說這兩個模型是錯的話)。
模型中都忽略了在極端市場環境下的流動性問題。
10年一個輪迴,次貸危機時候華爾街上的模型已然被證明問題極大,所以,在不確定性無處不在的世界裡,一隻蝴蝶扇動下翅膀都可能引起風暴的世界裡,你如何把相關和不相關的變數都計算在內?這個本身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事實上,大量的頻繁的程序化模型背後的數字,是永遠無法穿透人心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經濟學本身就是偽命題,為什麼呢?因為經濟學的基礎是建立在人都是理性的基礎上的,但是顯然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不理性的其實恰恰是人的本身。邏輯基礎如果是錯的,構建在這個之上的科學很難是科學。
另外一個角度看,也很重要的是,我們其實也需要發現,李的公式恰好碰到了大量的投行或者對沖基金,需要把CDO產品給尋找風險的避風港的時間同時,又有大量的低成本資金,又無處可尋找較高收益的資產進行配置,他們需要理論給他們提供依據為他們去更好的資產處提供一個極好的理論支持,而在這個時候,李出現了,所以,建立在數據模型基礎上的這個CDS最終導致全球金融危機並不在於公式本身,而在於利用公式基礎上大肆包裝金融產品的投行家們,沒有李,他們也會找到別的公式和理論來論證他們的合理性的。
只是恰巧這次是個中國人,所以很多人後來開玩笑說李是中國埋在華爾街的卧底。
所以,真正回到最後CDS大量發行,其實也很難歸咎到因為一個演算法或者模型的出現,而最終其實只是市場需要一個理論而已,這個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那麼多的保險公司,僅僅AIG受到了牽連,而其他保險公司並沒有太多的損失?所以很難把責任推到CDS身上,所以,在很多認為CDS是臭名昭著的金融產品設計,我倒是覺得其實風險並沒有想像那麼高。
事實上,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夕,以貸款為證券為參照物的CDS規模,高達60萬億美元左右,而其中80%左右的CDS在金融機構之間進行,銀行既購買CDS,也發行CDS,這些交易都是場外交易。次貸危機對CDS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導致CDS在到期之後,金融機構不再發行,規模迅速縮減,並更加集中到一些資質高的金融機構手裡。
不過,風險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大。這一點,美國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發布的《美國金融危機調查報告》做出了自己的判斷:「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從來沒有找到證據表明不規範的衍生品,尤其是信用違約互換,由於相互關聯而導致了金融危機。」實際上,在整個次貸危機當中,美國倒閉了近百家中等規模以上的金融機構,只有美國國際集團(AIG)是因為CDS而倒閉。
2007年年底,AIG發行在外的CDS名義總額為5800億美元左右,與整個60萬億的名義總額相比,還是很小的。這意味著,AIG擔保的參照物包括2300億美元的公司債,1490億美元的優先順序住宅抵押貸款,此外還有780億美元的混合了優先順序與次級抵押貸款的CDO產品。而最後擊倒AIG的,則是這780億美元中的621億美元CDO出現了問題。
在AIG被政府接管之後,根據信用違約互換,AIG向它的交易對手,付出了621億美元,也就是以名義價值贖回了它當初為之提供信用擔保的621億美元的CDO,這些CDO中,大部分是以證券化的次級貸款為基礎構造的,房價的下跌,讓這些CDO的實際價值幾乎歸零。而貝爾斯登的倒閉,CDS都沒有扮演關鍵角色,它們的倒閉也沒有給相關的交易對手帶來重要的損失。
可見,CDS對美國金融市場的衝擊是有限的,這60多萬億美元的CDS,其中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牽扯進了美國次貸之中,也就是為大約1萬億美元次貸為基礎構造的CDO,也就是說最多的賠付,也不過1萬億美元,由於美聯儲的介入,實際賠付規模在2000億美元左右。
所以,結論就是,CDS本身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危機,但是因為CDS把AIG拉了下馬,於是大危機就出現了。
因為CDS,2008年AIG四季度單季度虧損617億美元,在次貸危機之前,AIG無限風光,幾乎一夜之間轟然倒下,最終美聯儲多次方案重組將其國有化,為什麼會如此的原因,已經可以寫上厚厚一本書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造成AIG損失慘重的主要業務就是他在倫敦設立的AIGFP公司,這個公司核心業務就是為CDO產品提供CDS擔保的,2008年四季度AIG整個虧損的617億美元里,這個產品虧損400.74億美元。
在次貸危機之前,這個公司在2005年的時候給AIG的整個盈利貢獻大概達到了20%左右,營業收入35億美元左右,但是在次貸危機發生之後,他給AIG帶來的虧損至少在七百億美元之巨,使得AIG滅頂之災,這裡就不闡述為什麼會如此了,誰也不知道,知道了的都是馬後炮。
真正關鍵的問題是AIG自身倒閉真無所謂,美國不缺大的保險公司,關鍵的問題是AIG在美國市場的地位太重要,重要到了too big too fall的地位,在次貸業務之外,AIG的保險業務是當時世界保險業No1,AIG簽發了8100萬份保單,承保總額達1.9萬億美元。1.9萬億是什麼概念呢?即美國一年GDP的13%左右,大於本次金融危機美國政府為救市擴大赤字規模的上線1.85萬億。
AIG財險業務向全美18萬家企業提供保險,超過一億美國人在這些企業工作。全美有97%的「財富500強」和81%的「福布斯2000強」公司是AIG客戶。
如此業務規模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影響都非常大。當年風聞AIG出事兒,其子公司香港友邦門前排起的長龍便是例證。迫使香港公司連夜聲明維穩。
再看退休養老業務。美國社會保障體系由國家、集體、個人三方承擔。拋開聯邦統籌一塊,以401退休計劃為代表的企業年金和個人退休儲蓄大部分進入商業保險業。AIG管理著全美670萬個人賬戶,資產總額高達1470億美元,其中很多賬戶的主人已經退休,指望這些錢養老送終。
任何風吹草動,輕則給退休養老帶來災難,重則動搖全社會保障體系,影響整個社會安定。
倘若國家不出面干預,導致市場過分渲染潛在危機,人們意識到退休養老有虞,可能誘發社會、政治危機,後果不堪設想。於是美國朝野,從總統多次指責,到議會緊急立法,再到媒體口誅筆伐,一邊叫罵著AIG慰平民心,一邊祭出一攬子計劃,拯救這個每股市值曾超100美元、最低跌到過33美分的病狗。
最關鍵的還有AIG手頭持有的超過大量CDS如果出現違約,那麼意味著幾乎所有跟他交易購買了CDS的對沖基金、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家族基金等等都面臨極大的敞口風險,最終使得本來就岌岌可危的金融業,隨時可能坍塌,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只能出面拯救,最後的結果就是將其國有化了。
但是我前面說了,CDS的出現並非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上,CDS只是被AIG給濫用了,而由於AIG的業務地位,才使得金融系統處於動蕩之中,CDS本身並不是讓市場發生極大危機的根源。相比較起來,在CDS基礎上,出現的合成CDO,才是真正讓大量投資機構拖入噩夢的一個來源。這裡面評級公司又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
看這個章節,大家想想,是不是跟這次事件很想,美國很多人購買了AIG出具的CDS,他們都認為他們買的產品如果不能兌付了,AIG這個龐然大物會來兌付,所以是沒有風險的,然後就放心大膽的買了,結果那些理財產品出了問題,去找AIG,發現AIG壓根擔保不起了,要破產了,於是市場恐慌了,美國華爾街麻煩了。
這次的事情其實是很像的,屌絲們去招財寶買了產品,都覺得反正招財寶會審核,保險公司會賠付,結果發現保險公司的賠付能力未必可以,於是開始恐慌了。
所有的事件核心看上去是保險公司出了問題,歸根到底其實還不是借款人出了問題,所以我們下一步要看借款人的問題了。
我餓死了,先去吃午飯,回來繼續談這個話題,順便把CDS這個問題也在深化下,為什麼那麼多傻逼會去賣CDS,那麼多擔保公司會去做擔保的事情。晚上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新微信jnfqlp;微信聊哈,午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