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以AA、GSD為代表的景觀設計作品集創作Ⅲ

作者:徐師姐

HArt藝術留學大咖

哈佛大學GSD景觀設計在讀,本科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擁有中美名校學習經歷與跨文化交流經驗。

今天重點跟大家聊三個話題,第一個是大家在做作品時,關於生態和城市這兩個問題應該怎樣去協調;第二個是全球化的設計模式;第三個問題是關於設計的時間維度這個話題。

一.怎樣協調生態與城市

先從最基礎的開始,關於生態和城市。

首先很多同學在做申請時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就是我的作品集中是不是需要有一個比較城市的或者生態的景觀,對於生態大家傳統意義上理解是一個自然保護區或者河道的改造或者比較大尺度的規劃設計,從哈佛的整個課程設計來看,討論課是比較偏向於城市生態這一話題的。

其實整個生態話題的討論在哈佛或美國的很多名校里都是基於城市化過程或者城市大背景來討論生態。主要想告訴大家的是在思考生態性設計項目的時候不要局限于思考純自然性質的生態,要與人結合起來,思考怎麼樣把人的生活環境生態化,令其作為一個城市的肌理;也就是說在做生態問題和城市問題結合時可以有兩種基本且好入手的思路:一種是生態作為一種城市的肌理支撐起整個城市的構架。

不只是種幾棵行道樹和一些小廣場上的綠色用地,大家可以把整個區域看作為一個需要被生態化的場地,我們在這種場地上可以將整個生態看作是支撐起這個場地的結構的一個過程,將整個場地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肌理去思考怎樣去構建這個生態系統。大家在作圖時可以把現有的整個場地思考成一個大環境,在這個大環境下大家需要對這個場地進行結構性的生態構架。

之前說的是把它構建成為一種基礎設施是從整個城市的肌理進行思考,另一種思路相當於生態系統的構建擠壓形成了城市不同場地的功能性。就是在構建場地結構的同時思考生態系統,但是生態系統作為先決條件。

這個思路怎麼進行呢?當我們的植被或水體、草地、整個水體凈化設備也好、這些過程也好,當這些東西開始進入到場地的結構當中,這種結構會對場地整體的功能性設施產生影響,比如說我們在構建生態廊道或者是城市農業時,它的農業不會只是一塊,大家在畫圖時有可能會感覺就是畫了圖上一個色塊兒被表示為城市農業,或者是一個長條表示城市綠道。

大家換一種思路想一下,當你去構建城市綠道時,它會對周圍是會有影響的,如果說在城市綠道周圍進行建築的分布,那麼很可能你的建築就會從低層到高層過渡;如果你要構建開放的空間系統,那麼你對開放空間功能性的定義很可能就是從人少到人多。

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在構建任何一個綠地或生態性的基礎設施在城市這樣一個大範圍尺度上時,你需要思考的是你所構建的這些綠色基礎設施對周邊的環境都會有相應的影響,比如說你在這個城市中間或者某個位置構建了一個偏農業性的景觀,那麼它周邊整個的地形分布的要求或者是對整個地形周邊活動性的要求都會有所改變,大家在設計時一定要把整個綠色的基礎設施對周圍的一些影響都思考進去

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假如有一條道路,在兩邊構建了一排行道樹,有了行道樹人可能就會願意在這個道路的兩邊行走,因為有樹蔭,這是對人的行走比較有利的先決條件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下一步可能會選擇在馬路的兩邊去構建人行道,有了人行道就有了人氣,有了人氣後就可能有商業跟過來有了商業後可能就需要一些倉庫或簡單的住房,那麼這個城市就這樣輻射狀的展開了。

大家在思考這種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思考到生態與其他元素之間的聯繫和相互的作用,而不是說生態是單獨存在於城市場地上

二.全球化的設計模式

再來聊一聊下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全球化設計。

在做作品集時可以嘗試去思考一下自己的作品,不管是大尺度還是小尺度,都發生在特定的場地上,場地本身會有一些特性,這些特性是不是可以被提煉出來成為未來設計的一種參考

因為這個世界上雖然有很多地方不相同但是卻相似,我們所說的全球化設計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當這個場地被設計以後,在未來遇到特徵類似的場地時,可以用自己曾經設計過的一套方法對類似的場地也進行設計,進行衍生性的思考。

在做作品集時不管你做一個很小的場地還是大的場地,都用這種思路去思考你的作品,思考的是一種體系化的設計,設計這個場地應該是從方法論到實踐的過程。

在全球化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把你的邏輯線梳理清楚。一般大家在做設計時都會糾結於平面圖的美觀性等類似問題,但是如果站在全球化角度去思考,平面圖只是反映你在這個場地上的邏輯思維的體現,其實設計的重要程度要遠遠低於大家對邏輯化思維的展現這個需求。

在你做作品集時,可以換一種思路可以先從提取這個場地的特徵開始做,做完後你需要對這個場地的邏輯進行深入分析,抓住這個場地中的某一特性(最具代表性的),根據這個特性進行衍生化的設計。我建議大家在做尺度比較大的設計的時候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更多的是去思考怎樣使這個場地本身的潛力發揮到最大。

三. 設計的時間維度

最後跟大家聊一聊關於時間的話題。

時間是與以上兩個話題相關聯的,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都會畫時間軸。比如說5年、10年、20年後場地會變成哪樣,大家會發現我們在設計時設計的不是一個場地,更抽象一點的話就是在設計「時間」,究竟怎樣讓場地設計在時間維度上產生一個比較好的效應,這是我們需要設計的一個點

怎樣去深入挖掘時間維度上的設計,大家可以有一種思路就是倒回去想一想,我們做設計很多時候不知道怎樣把分析歷史內容運用到我們現在的設計當中去,大家如果把時間軸再拉長一點,我們現在的5、10、20年的規劃分析其實可以倒退回去5、10、20年,也就是說整個時間軸不是在從零開始,而是從-5、-10、-20年這樣一個年份開始,整個場地的變化過程一直都是持續的,不管我們未來做出怎麼樣的設計,都是在一個時間連續性變化的過程當中。

大家可以把時間維度放大到比如50年以前,從以前的場地開始一直連續性變化到現在,把你對未來的設計放到這樣一個大的時間維度中去,尤其是在做一些小的模塊化分析時

另外我們在思考設計時間這個話題時可以思考一下時間中發生的很多事件,我之前講到做設計的核心應該是人。我們之所以去做設計是希望這個場地變得更好,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可以讓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另一個角度是大家在考慮時間軸化的設計的時候也需要把人的事件添加進去,就像上面的圖片一樣,從最開始人們開始建設這個場地或者從某個時刻起,它開始發生一些變化,其實都和人類社會中的一些大事件或是整個人類在思想意識上的進步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例如當時美國經濟大蕭條時,在這個大背景下城市的進程非常緩慢,因為城市建設其實是基於人們的經濟狀況或者是國家經濟運行良好的前提下才會有資金去建設、發展這個城市。這樣的一些歷史大事件都會影響到未來城市的變化。

今天我們講的內容就是這些,很多同學現在都是進入到最後一個月的衝刺階段了,希望今天講的能夠讓大家進一步深化自己的作品,對深入思考作品思維的層次會有幫助!

————————————————————————————————————————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作品集分享portfolio

  • 有任何作品集或者藝術留學的問題,可以私信我,看到即回復。

  •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 公眾號:作品集分享portfolio
  • 留學作品集資料共享QQ群:190672735
  • 推薦閱讀:

    室內設計專業|Pratt普瑞特藝術學院課程

    TAG:景观设计 | 作品集portfolio | 艺术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