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花筆記」具體而微:密葉水田白
物種ID
Mitrasacme pygmaea var. confertifolia
馬錢科 Loganiaceae 尖帽草屬 Mitrasacme
學名解析
Mitrasacme: 有爭議。
Labillardière (1804) equates ?κμη with the Latin flos (flower), and states the etymology is in reference to the flower having the form of a mitre. The gynoecium of the type species, Mitrasacme pilosa Labill., is distinctly mitre-shaped and can be easily seen without dissection, the corolla being shallowly campanulate. Later authors have assumed the etymology of Mitrasacme refers to the shape of the capsule (Don 1837; Leeuwenberg & Leenhouts 1980; Dunlop 1996a, c). 『Highest point』 and 『flower』 are essentially variations of the same meaning of ?κμη (which can also include prime and zenith), because the flower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the 『highest point』 in the lifecycle of the plant (Liddell & Scott 1940).
兩種說法:一種指花外觀如同主教的冠冕,雌蕊不經解剖,也能顯著看出冠冕的形狀。另一種解讀則是源於對-acme的不同解釋,認為不應解釋為「flos」而是指「highest point」,最高點(這兩種意思起源相同),指的是子房最高點形態為冠冕狀。
pygmaea: draft, πυξ, πυγμαιο? (the size of a fist, some say the length from elbow to fist) 矮生的,矮小的,侏儒狀的。
confertifolia: with dense foliage, with crowded leaves, confertus-folium 即「密葉」。
講述,以及照片
有那麼一些不起眼的植物,即使你已經認識不少花草,如果不去細看,同樣會忽略掉。譬如這一篇筆記里的水田白,中文名非常簡單,外觀也是走的極簡風,而其纖細的身姿又如同放大了的蘚類一般。如果不在花期,大概掩藏在草叢裡,也沒有什麼人能夠分辨出來吧。
說起來,南方的朋友很可能有意無意見過水田白這個物種——生於曠野草地,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省區,基本上華中華南甚至華東一帶都有機會碰到。
水田白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花朵喉部疏生的髯毛:
不過相對於它直徑只有3-4mm的花冠,如果不靠近觀察,是一定不會注意到的。
潔白的4片花瓣(準確地說,是4個花冠裂片),倒是很有十字花科的氣質,遠遠看上去,也會覺得像是某種碎米薺。
(碎米薺屬某種 Cardamine sp.)
然而這兩類東西實在是疏遠得很,從外觀上也可以看出來,碎米薺有6個明顯的雄蕊,4個長,2個短,稱作「四強雄蕊」,是十字花科植物比較普遍的特徵;而水田白這東西,4個雄蕊內藏在鐘形的花冠裡面,並不出現。雌蕊倒是很奪目,佔據了花蕊最顯眼的位置。
果實沒拍到很好的照片,只能夠讓大家腦補一下,「主教冠冕」大概是怎麼一個形狀了。
所謂的「密葉」,其實是相對於原變種而言的。
水田白的原變種,葉子在地面成蓮座狀(其實蓮座狀不正好是密集的意思么?),而莖上則稀稀拉拉,看不到幾片;照片里的密葉水田白,葉子在莖上的分布則比較密集而均勻。
另外一個比較奇怪的是花期。我有一些朋友也拍到過這個物種,大致是在春季四五月份;而植物志當中的記載,花期是6-7月;然而這幾張照片,都是在12月中旬,也就是前幾天拍到的。
或許是北回歸線以南的天氣,已經讓它分不清是冬是夏了吧。
馬錢科的東西,平時遇到得不多,鉤吻、馬錢,都是十分出名的毒物。再有一種臉熟的是灰莉,常常用於栽培,南方的城市也有機會見到。它的名字讓人誤以為是灰色的茉莉,實際卻並不相干。
推薦閱讀:
※「繁花·野史」或許是見證者:皺子白花菜與黑奴貿易
※【節氣手帖】雨水:其甘如薺
TAG: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