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胃癌----說發現你不容易呀

我們經常看到30多歲、甚至更小年齡被發現胃癌的新聞。跟新聞伴隨的是各種對年輕人胃癌的解讀:吃燒烤所致、吃腌制食物所致……很多朋友看完之後感嘆道:趕快點兩個烤串壓壓驚!然而,跟很多人「調侃吸煙致健康問題」不同,燒烤、腌制食物跟年輕人胃癌並無很強的關聯。

(40歲以下確診胃癌跟燒烤食物等的關係沒那麼強的關聯)

胃癌曾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肺癌所超過。目前胃癌發病偏高的國家是:韓國、日本、中國等。根據來自日本、中國等胃癌高發地區的研究證實,絕大多數確診的胃癌發生在40歲以上。然而,卻有一類人的胃癌中位發病年齡是37-38歲(中國2013年報告的中位年齡是33歲),即遺傳性瀰漫性胃癌(hereditary diffuse gastric cancer, HDGC)。

導致胃癌風險增高的遺傳性因素有很多。像: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Lynch綜合征)、幼年型息肉症(JPS)、Peutz-Jeghers綜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都是導致胃癌高發的遺傳性疾病。不過,遺傳性瀰漫性胃癌(HDGC)有其特殊的徵象:

1,平均發病年齡更小;

2,胃鏡很難準確早期識別和發現它;

3,惡性程度高,治療很困難。

相對而言,除HDGC外的遺傳性因素帶來的胃癌發病年齡相對偏大(但比一般人的胃癌還是更年輕),可以胃鏡早期發現跡象,並可以針對性處理來預防惡性病變進展等。

(除HDGC外,其他遺傳性因素帶來的胃癌都可以胃鏡早期發現,並針對處理來降低風險)

1964年Jones 報告紐西蘭Maori(毛利人)一個家族裡幾代人胃癌高發,他就此推測存在遺傳因素。遲到1998年,Guilford等對3個家系的25個胃癌患者進行遺傳學連鎖分析,首次發現HDGC與鈣粘附蛋白基因(E—cadherin gene,CDH1)種系突變有關,由此揭開了胃癌家族易感性的研究序幕。此後,關於HDGC的研究資料越來越豐富。

根據75個CDH1突變陽性的HDGC家系的數據顯示,在80歲前罹患晚瀰漫型胃癌(diffuse gastric cancer, DGC)期的終生累積風險:男性70%,女性56%。HDGC的平均發病年齡是38歲,範圍為14歲-82歲。

不但罹患DGC的風險增高,已知攜帶基因突變的家系成員也有發生乳腺癌(主要為小葉)的高風險。在上述關於75個CDH1突變陽性HDGC家系(包含3858例先證者,其中89例存在乳腺癌)的研究中,女性的乳腺癌風險為42%。在30歲之前該風險開始增加。對於這類女性最佳的乳腺癌篩查策略還不清楚;目前傾向於建議,其處理方法應與其他乳腺癌高危情況的處理方法相似,即從30歲時開始每年進行乳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檢查(可以聯合使用乳腺X線鉬靶攝影),並且應討論降低風險的預防性乳房切除術。

對於有結腸癌病史的CDH1突變受累家系,應採集關於親屬關係級別、發病年齡和組織學(黏蛋白成分和/或印戒細胞)的數據。對於此類家系,目前建議,從40歲時或從比結腸癌最早診斷年齡小10歲時(選擇其中最小的年齡)開始進行增強的結腸鏡篩查,每3-5年重複1次。

(HDGC的相關基因突變者不僅僅胃癌高危,乳腺癌風險增加。乳腺MRI檢查可早期發現)

那麼如何發現這類基因突變者呢?目前認為應該對如下人群抽血行相關基因檢查:

●不論年齡,一個家系中存在2例胃癌患者,至少1例確診為瀰漫型胃癌(diffuse gastric cancer, DGC)

●家族裡存在一例小於40歲的DGC患者

●DGC合併小葉乳腺癌(lobular breast cancers, LBC)的家族史(一級或二級親屬),其中一種疾病在50歲前被診斷。

此外,以下家系可考慮進行基因檢測,包括:

●存在一例雙側LBC的患者,或者至少有2例在50歲前出現LBC的家族史(一級或二級親屬)

●DGC患者存在唇裂/齶裂的個人史或家族史(一級或二級親屬)

●一例胃活檢發現原位印戒細胞和/或印戒細胞paget樣擴散的患者

(相關基因突變者的應在20歲行預防性胃全切除術)

一般而言,由於胃鏡發現早期遺傳性瀰漫性胃癌(HDGC)很困難,並且該病具有高度惡性,治療效果極差,因此普遍認為對於確診基因突變者應該實施「預防性胃切除術」。凡是該基因陽性,則在20歲預防性切除胃,但某些家系的平均起病年齡要小得多。所以,有些專家建議,對於CDH1突變攜帶者,行全胃切除術的年齡應比家系成員中最早發生胃癌的年齡小5歲。即,如果家裡有人在20歲罹患胃癌,那麼其他確診基因突變的家人應該在15歲切除胃。

對於家族裡沒有確定性基因突變者、或者確診基因突變但小於20歲的,一般採用每年用染色內鏡進行多處隨機活檢。常規推薦最少取30個活檢樣本,以下解剖學區域各取5個活檢樣本:幽門前區、胃竇、移行帶、胃體、胃底和賁門。可使用標準活檢鉗獲取標本,理想情況下使用「帶針(spike)」活檢鉗,因為這能採集到固有層標本(印戒細胞可能存在於此)。

隨著關於HDGC的研究深入,可能可以發現更多基因突變點,從而更好早期發現早期DGC。


推薦閱讀:

檢查出胃粘液腺癌,聯繫到北京一家大醫院手術,遇到國慶假期要等20天,等待還是聯繫別的醫院?
為什麼日本是胃癌的高發國家?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胃癌的可能呢?
胃癌晚期能治好嗎?
胃癌做了全胃,胃小彎處(4/18)發現淋巴結轉移,化療該如何做選擇?

TAG:胃癌 | 癌症 | 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