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與「現在」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與未來都很好理解,那「現在心不可得」該如何理解呢?這個是許多佛學愛好者初學時很困惑的問題。要理解這個問題,需要從「當下」這個概念來理解。

佛教常常說,活在當下。怎麼理解?其實這是需要達到一定悟境才能體會得到。不過有個淺顯的比喻可以有助於這個概念的理解。幾乎每個人都有看書的經歷,當你完全忘我的融入書的意境,靜靜地享受愉悅時,這種狀態可以近似地認為是當下。這種狀態有幾個特點,完全融入到書本的環境中,與書本這個「環境」融為一體;幾乎沒有「我」的意識的存在;念念相續,每一個時間點,點點相連,思緒是無雜亂而清澈地流淌。

這個與對「現在」的感受是不同的。對「現在」的感受,能夠感受到「我」的存在;同環境是對立的,不是想要適應環境就是想要改變環境;「現在」的時間感是一個時間段,而不是念念相續,在這個時間段內,各種情緒都有可能發生。

這個就是「當下」與「現在」的細微區別。修行,就是讓「看書」的心境能夠在很長的時間段內能夠延續,時時都能感受到「當下」。則這種無我的、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狀態,給修行者帶來幸福感。

看書的融入感,可以用《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來理解,「照」即「觀照」,看書時既不是散漫的遊離,也不是咬文嚼字的「著相」。既不偏右,也不偏左。所以說,佛教是中道了義,何為中道?向下到儒家便是中庸,但概念的內涵超過了中庸。悟得「當下」的境界,便明了佛教「空」的概念,「空」若是沒有,便是執空,偏右;「空」若是什麼都有,便是執有,偏左。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悟得真空,便是中道。「空」,分為「人空」和「法空」:人空,是去我執後的無我;法空,是遵循而不執著於規律和規則等環境變數。因此,看書的比喻,只是「人空」,「法」未空,是超凡入聖的初入。

觀照是以空的狀態與環境互動,因為中道,所以這種溝通機制,將人和環境和諧歸一,既成就了人,也成就了環境。從學習機制來看,觀照的狀態學習效率最高,所以,悟到了觀照,悟到了空,便入佛教所說的「般若智慧」。

如何做到「觀照」和「空」?需要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貪慾。貪慾生執著,執著於「我」的存在,將自己從「當下」拉到「現在」,同環境的和諧交流機制一旦遭到破壞,便偏左或偏右,將自己與環境對立起來,而無法做到因勢利導,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如何放下貪愛貪慾?佛教講,「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修行中提起四無量心,而放下貪慾,而悟到觀照和空,如此往複循環,層層遞進。

中華文化有此內涵的例子很多。簡單的說,打麻將,當你用觀照的狀態與牌局融為一體,與牌局溝通順暢,則判斷失誤的可能性減少,勝率增加。牌局通過觀照提高了你的牌藝,你通過觀照贏得牌局;韓國的「石佛」李昌鎬,一代棋聖,號稱十九歲的人下九十歲的棋,他的棋風就是沒有棋風,沒有絲毫殺氣,氣質中透露出慈悲喜舍,卻總能贏棋,而且只是贏一點點。「禪師」菲爾傑克遜在他的著作《公牛王朝:籃球藝術與精神境界》中寫道:「我希望我的球隊,不是在勝利中自陷於小氣的球隊」、「不管賽場如何變化,我要求我的球員對對手保持敬意」。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只有放下了勝負的貪慾,才能通過觀照與環境良性互動,將自己與環境融為一體,而取勝的概率增加。這便是「愛」的力量,用佛教的話說,便是「無為(小無為)」。中華武術源於少林,而少林武術出自中華禪宗初祖達摩,所以,以上的道理,與少林武術的「禪武」相通。

放下了貪慾,去除了「我執」、「法執」,便得「我空」、「法空」。以此狀態通過觀照與環境變數良性互動,人是環境的一部分,無所謂輸贏,無輸贏之分別,則成功之內緣具備。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尤其是人的內緣是成功的關鍵。悟道之人不以功業為成功之唯一標準,隨緣應外緣,當下本自具足,無需向外馳求。而無輸贏之追求,卻已具備功業之勢。但功業也可,無功業也可(大無為),一個詞,隨緣。

慧瀧居士

weixin.qq.com/r/izvI0I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當我們入定時我們定的究竟是什麼?是起心動念前的那個剎那嗎?
在家為亡母念地藏經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
怎樣做到真正的清心寡欲和安靜?
如果世界是幻相,那現實世界中的人也是幻相嗎,自己的爸爸媽媽親戚朋友都是嗎?
妄想和正思維有何區別?

TAG:佛教 | 修佛 | 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