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誰都不是旁觀者

這幾天有一所名校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所名校以及···發生的事情:12月8日深夜,一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平台流傳,作者自稱是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二小四年級某10歲男孩的母親,自述兒子受到校園欺凌。

這位母親發文稱,11月某日,在中關村二小的某男廁所里,兒子被同學用廁所的垃圾桶倒扣在頭上;垃圾筒里,還含有尿液和沾有排泄物的紙巾。

作者的孩子在廁所受欺回家後情緒激動,大哭,後被北醫六院的醫生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指在遭受到急劇、嚴重的精神創傷性事件後數分鐘或數小時內所產生的精神障礙)。

事情到這裡並沒有結束,但是我們這裡要討論的不是這起事件的走向,而是要說說「校園霸凌」這個行為。遭受霸凌的孩子通常會體驗到:抑鬱和焦慮,深深的悲傷與孤獨無助感,甚至影響飲食與睡眠質量、以往感到愉快的活動也不再有趣,這些影響可能延續至成年。

或許很多人認為校園霸凌現象離我們很遠很遠,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來自美國的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的數據表明,9到12歲的學生校園霸凌的直接受害者占所有學生人體總數的20%,而隨著年齡的持續增高,這個數據逐漸增長到了22%

或許這個數據看起來還是比較樂觀,但是實際上,校園霸凌的受害者不僅僅是包括校園霸凌的直接受害者還包括校園霸凌的觀察者甚至也包含著校園霸凌的施虐者,施虐者本身也未必是一個多麼健康而且滿足了自己所有慾望與訴求的孩子,根據這個數據,保守估計真正的被校園霸凌所影響的而且產生了負面影響的孩子佔到了孩子們人群總數的大概40%

校園霸凌的產生主要來源於心理學上的兩個缺失:

共情能力的缺失:共情就是我雖然不是你,但是能體會你的感受,來自於內廷亨大學的研究者們,挑選了200個研究中的40個進行了深入的數據再挖掘,最終得出來的結論就是:共情能力的缺失直接導致了校園暴力的發生。

替代性學習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來的,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學習他人的行為、動作而學會的一種學習方式。阿爾伯特·班杜拉70年代做了一個波波玩偶實驗,來驗證孩子是否會受到成人攻擊行為與非攻擊行為的影響:班杜拉的實驗是將兒童置於兩組不同的成人模特當中,一組是具有攻擊性的模特,另一組是非攻擊性的模特。在觀察了成人的行為之後,讓他們進入一個沒有模特的房間,觀察他們是否會模仿先前所見到的模特的行為。

實驗證明:觀察攻擊性模特的孩子更容易產生攻擊行為,而孩子之所以在學校會有霸凌行為,是因為孩子們看到了父母在處理矛盾的時候,爭吵和打架成為了解決矛盾的一種方式,於是孩子們看到了這些,就學會了這些,所以在出現矛盾的時候,他們選擇的也就是這種方式。

對於校園霸凌這種事情,不僅僅是存在與中國,但是不同的是,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美國加州洛杉磯發生了一起欺凌事件,根據案發地——美國加州洛杉磯縣地檢署提供的起訴書,被告人章鑫磊、翟雲瑤夥同其他同學於3月28日,將中國女留學生麥嘉怡綁架、軟禁、折磨並毆打,3月30日,他們又用相同手段對另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劉怡然進行施暴。最終的處理結果是這樣的:

再比如,在蘇格蘭一個叫Larkhall的小鎮,有兩個男孩叫Darren和Connor,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不知道出於什麼理由,當地一群不良少年一直在欺負他們,而且,不是語言上的羞辱,而是直接身體上的攻擊。他們會在Darren的自行車上倒燃料,或者拿石頭丟他,又或者拿電源線攻擊他。當時,Darren和Connor的家長試著聯繫那些學生的家長,聯繫了學校,要求他們出面制止這種行為。然而都沒作用...

有一天,Darren出門的時候不幸又碰到了那幫欺負他的人,就在那幫人準備上來欺負他的時候,他們身邊出現了很多騎著摩托車的大人,而且越聚越多,最後一共有接近40個摩托車手!

這些大人二話不說,下車就把這幫不良少年圍住,並進行了警告···

於是Darren的舅舅聯繫了當地當地一個叫「Bikes against Bullies」的組織,這個組織里的成員大多是「暴走族」,他們平時專門出面給那些被欺負的孩子給予支持,幫助他們走出陰影,重拾信心。

反觀國內,發生校園霸凌現象,多半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並很容易被定性為「這是小孩子之間的玩鬧」「開玩笑」之類的,很多人,不管是教育者還是家長都不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太重,而又沒有相關的法律可以作為實施的依據,所以這才會讓校園霸凌如此泛濫···

正確的做法是發生了校園霸凌時間,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學校,都應該進行積極的回應和處理。學校和老師的介入一定要中立,不要偏袒一方和先入為主。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學校的坐視不管或者礙於麻煩的簡單處理,才造成校園霸凌事件的頻繁發生。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遠離校園霸凌,有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推薦閱讀:

「刀砍醫生事件」的背後
約會要被打,開房會被抓,在印度秀恩愛,真的會死得快...
洪論:服務、醫學服務並亂談

TAG:霸凌Bully | 心理学 | 社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