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食品有毒;我們會變超人嗎?

你是否有一個熱衷轉發《震驚!水中發現致癌PM2.5!》、《這樣的大棗/大蔥/香蕉/牛羊肉千萬不能吃!》、《暗拍XXXX,這樣的XX你還敢吃嗎?》這類朋友圈的老爸老媽?

我是沒有的。恰恰相反,我的母上大人,對這些從來都是嗤之以鼻:「這不吃那不吃,還有什麼能吃的?」「哎呀,有毒的東西多了去了。吃一點有什麼啦!早就適應了!」。

當然,母上大人的話必然是偉大的正確的,至少部分如此——人類的確不斷在進化,變得更加且越來越適應環境。比如說,隨著家畜被馴化飼養,奶製品成為游牧民族的重要食品,一個令乳糖酶持續存在的突變被「進化」出來,這使得人類成為唯一能夠在斷奶後持續分泌乳糖酶的哺乳動物。而另外的研究證據則表明,單眼皮、塌鼻樑、小短腿這些在我們今天看來「不夠美」的特徵,很可能是我們東北亞民族的祖先為了適應好冷氣候所做出的「優化」。(有興趣的戳這裡:東亞人種的優勢是什麼? - 生物學 - 知乎)

那麼,有沒有什麼突變能夠令我們更從容不迫地笑對污染?同樣暴露於污染的環境,為什麼有的人活得好好的,有些人卻沒有?答案或許要到長期暴露於污染環境下的特殊人群中尋找,例如從事特殊工種的人群,有著某種共同進食習慣的人群,甚至是是生活在同一污染地區的人群。(沒錯,霧霾再這麼嚴重下去,僅北京就要有數千萬可供研究的對象啦!)

栗子一:裝修污染?

「裝修」是公認的污染源,其釋放出的苯和甲醛可以造成DNA永久的、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引發白血病。然而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參與苯類物質代謝的髓過氧化物酶MPO基因上的特定突變似乎使人們避免患上白血病——正常人中,約有61%的人群為不攜帶突變的GG型,而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則高達79~82%。

栗子二:致癌食物?

在另一個例子中,可以引起胃癌的食物中亞硝胺被認為是泡菜、腌肉致癌的罪魁禍首,其代謝酶細胞色素P450(CYP)參與了亞硝胺的激活作用。福建省長樂市是胃癌高發地區,一項研究對比居民中胃癌患者與健康人後發現,不攜帶CYP2E1基因上兩個特定突變的人群的胃癌發生率是攜帶者的3.58倍。

那麼,既然已經找到了一些這樣的「突變」,是否意味著我們很快就可以「百毒不侵」了?

如果你的初中、高中的生物書還沒有完全扔回給體育老師的話(我知道你有!),那麼你大約還會記得這個故事:英國的一種樺尺蛾在19世紀50年代幾乎是灰色的,僅有不到1%是黑色的。但是隨著英國的工業化把數都熏黑了(囧),灰色的蛾子失去了保護色,很容易被鳥類吃掉,於是黑色的蛾子「適者生存」,成為了主流。到19世紀末已經佔據90%以上。

看樣子,蛾子只用了50年不到的時間就適應了污染的環境。不過這裡還需要考慮幾個問題:第一,蛾子一年繁殖一代,50年不到時間夠繁殖幾十代了。第二,蛾子交配產卵後就自行死去。如果在此之前就不幸被鳥兒吃掉了,根本沒有機會留下後代來。

人類的情況則要複雜一些。人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孕育第二代,而從大規模的環境污染,到黑心食品企業奇招疊出,還沒有超過一、兩代人的時間——至少我們的小的時候,奶粉還沒有三聚,河裡也還是能下水撲棱的。還有一點更為重要,環境污染和黑心食品不會立刻讓人退出基因接力賽,而是往往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才引起癌症和其他疾病(裝修污染引起的急性白血病算是個例外)——這時的人們往往早已結婚生子,把自己的、不那麼適應環境污染的遺傳基因傳遞下去了。

結論?

如果環境污染和黑心食品持續存在的話,或許人類真的能夠突變出某些「百毒不侵」的特質來。不過,這需要很長、很長、很長的時間。

而在那一天的到來之前,尤其是當你知道自己並不攜帶保護性的突變的時候,關注朋友圈的各種養生知識和黑幕並非杞人憂天——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又從一個極端,蹦躂到了另一個極端,陷入到一個又一個謠言中不可自拔。

作者還有話說:

有道是:「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謠言似乎永遠比科學更能直擊人們內心的恐懼和貪婪(是的,相信「黃瓜+海鮮=自殺」是恐懼,相信「綠豆+鍋=包治百病」則是貪婪。)

而科學,則像一個靠譜卻不善言辭的男人:既不會張嘴就來,也不會滿口答應;既不能立竿見影,也不能包治百病;只會啰啰嗦嗦地,說著你理解不了的話。

就像這篇文章,直到末尾,我也不能告訴你,到底會不會變超人,以及什麼時候。

推薦閱讀:

進化論如何解釋染色體數目的改變?
基因檢測真的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研究熬夜憑什麼能獲諾貝爾獎?看完你就知道牛逼在哪了!| 維他狗

TAG:基因 | 环境污染 | 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