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緬甸來次徒步吧,賞美景,看銀河,住村民家,用瀑布當淋浴

在緬甸度過的半個月,每天都有新驚喜。然而當回憶起那段時光,首當其衝懷念的,則是在撣邦山區徒步的那2天1夜。

撣邦初印象

位於緬甸東北高原,佔據國土近1/4的撣邦,是緬甸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個邦,然而這裡的主要居民卻不是緬甸的主要民族緬族,而是與泰人或者我國傣族同源的撣族。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加之民族分布複雜,至今撣邦仍是緬甸少數未完全和平的邦之一,國人熟知的果敢自由軍(果敢族,也就是緬甸的漢人)和佤邦聯軍(佤族)活動區域都在撣邦。

當然,撣邦大多區域還是同緬甸其它地方一樣,安靜而祥和。自曼德勒出發,經過美麗的殖民度假勝地眉繆(彬烏倫),進入撣邦後第一個重鎮便是此行的昔卜(Hsipaw)了,它有另一個更文藝的譯名:錫袍。

這條公路,正是大名鼎鼎的滇緬公路的延長線,一直通往雲南昆明。我搭的合乘計程車,就像緬甸大多車輛,是一輛日本二手車,右舵的車開在右行的公路上格外彆扭,然而開車的老司機早已適應,在連國內的鄉道都不如的盤山路上他居然飛馳到80公里,根本不管底盤被磨得喀喀響。每過一個急彎都讓人心驚膽寒,全車人的小命可都在他手上呢!

與一路恐怖飛馳相對的,卻是自始至終美不勝收的景色。如果說走路觀景是一步一景,在這飛馳的車上,絕對是一秒十景:一處景色映入眼帘,還沒來得及存儲進大腦,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換成又一幅風格迥異卻同樣震撼的新景。開始我還企圖拿相機取景,可取到的與拍下的根本完全不一樣,索性放棄,端著相機對窗外一通亂按,便拍下了這些景色:

作為背包客中轉站,昔卜小鎮的風貌在緬甸絕不算突出,然而卻在瞎逛時,意外拍到了在緬甸經歷的最夢幻,猶如電影海報般的日落景象。

徒步的一路震撼

徒步深入撣邦山區,是在昔卜最流行的活動,主幹道兩側儘是招徠背包客的攤位。價格與成團人數有關,然而全都低得驚人:例如我報名的2天1夜徒步團,嚮導和全部食宿費用只要約合130元人民幣,而只要再加50元,就能升級成3天2夜。與我同行的是2位瑞士女生和2位德國男生。瑞士女生來自德語區,我正愁他們4人到時只說德語,我肯定要落單的時候,一位德國男生卻用英語跟我說,他的朋友是德國和台灣混血,會說中文。我舉目四望,除了這4張歐洲臉,根本沒有有亞洲面孔嘛!就在這時,另一個德國男生用中文跟我打起了招呼:「你好!我會說中文哦。」

這一聲招呼,可真把我嚇到!其一,如剛才說,他的面孔看不出一點亞洲樣。其二,也是最關鍵的,請不要想當然腦補西方人講中文的口音,改為腦補一下台灣偶像劇的男主角吧——他的台灣腔中文,發音竟比我所有台灣朋友都標準,只有偶像劇的演員能與之媲美了!而那種軟綿綿的口音,放在他一個身高188的歐洲大漢身上,顯得格外反差萌。

他告訴我,他的中文是在德國的華僑學校學的,而因母親來自台灣的緣故,他對亞洲也特別熟悉。去台灣探親多次不說,還曾借著會講中文的特長,到長春的一汽大眾實習過。後來,他成了這趟旅途中最忙的人,總是剛跟我用中文跟我聊完天,轉頭又用德語跟另外三個人聊天。

然而天公不作美,陰雨沉沉彷彿在阻止這次行程的開始,然而沒人有退縮的意思(也許是因為昨晚都交過定金了)。戴好緬甸特色的大斗笠,背起套上防雨罩的背包,出發!

在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泥濘稻田和玉米田裡穿行了近2小時,雲霧才漸漸散去,藍天終於開始露出一條細縫,這時我們已在半山腰,趕緊抓起相機,記錄下陽光灑下的第一個瞬間。

之後的景色便一如前一天來的路上,大片大片玉米地和位置剛剛好的房屋構成了一幅幅不同的風景畫。不同的是,這次終於有時間端起相機取好景,再從容地按下快門了。

回程我們走了另一條路,路過許多山間的茶園。

在快到終點時,嚮導突然故作神秘地說:「那邊有個瀑布,你們可以去沖個淋浴(shower),我就不去了。」在瀑布淋浴?我以為我聽錯了,半信半疑奔過去,卻看到一條足有6層樓高的大瀑布!這真的能淋浴嗎?

還是德國人膽大,衣服也不脫直接沖向瀑布,我自不甘示弱,緊隨其後,根本等不及另兩個女生換好泳衣。當比整個人還粗的強有力水柱直直衝向頭頂的的那一刻,我只想到一個詞:醍醐灌頂。腦海中迎來了難得的空白一刻,根本沒有任何意念還能在如此力量下殘存。只可惜,沒帶台GoPro之類的防水相機記錄下這一刻。

村民的幸福生活

徒步距離不算長,單程15公里而已,午後2點多我們便到達此行的目的地,一座叫Pankam的撣族村落。負責接待我們的是嚮導的朋友,她家已被改造成一座五臟俱全的「徒步接待站」,就連廁所也被按衛生標準修葺一新。晚上我們即將在2樓舒適的榻榻米上過夜。

(最前面的男生就是有一半華人血統的那個,看不出來吧)

整個下午的主要活動是參觀村落。就像緬甸所有其它村落,這裡的核心也是一座寺廟。每到清晨和傍晚,便會擠滿拜佛和給僧侶施齋的人們。這裡十幾歲的小僧侶似乎完全沒有憂愁,用木板搭成的蹺蹺板是他們最愛的娛樂活動。

比起小僧侶,寺廟外的孩子們可要瘋得多了。他們三五成群,嬉戲打鬧,連一副破輪胎到他們手上都成了寶貝,追著我們大喊大叫,似乎跟我們炫耀他們的技術。

村民的房屋都用竹子搭成,再用鐵皮做頂,那都是最便宜的建築材料了。為防雨浸,很多都建成高腳的結構。

玉米和茶葉是這裡的主要作物,9月正是採茶的季節,炒茶的工人忙得熱火朝天,一旁停著的卡車,隨時準備將炒好的茶葉運出村子。

村裡不起眼的小學引起了我的好奇,在這樣一個國家最偏遠的山區,教育會是怎樣?然而這裡不僅教學設施齊備,更讓人吃驚的是這裡的師資:從黑板看,這所只有幾十名學生的學校,卻至少有7位大學畢業生在此任教!嚮導確認了我的猜測,他說這些大學畢業生都是自願來這裡任教,幫助這裡孩子們的。

最震撼的一幕出現在夜幕降臨時:你是否體驗過,用肉眼看到橫亘天空的壯麗銀河?在那天之前我真的以為,所有星空照片里的銀河,必須用專業器材和繁瑣的PS過程才能展現,未曾想,照片里的銀河在這村裡,竟只是每天的日常。我沒有三腳架,也沒有適合拍星空的廣角鏡頭,只是隨意將相機支在地上,設置好長曝光,就拍下了如此壯觀的照片。

嚮導的曲折人生

我們的嚮導是個標準的緬甸中年男人,小小的個子,黝黑的皮膚,精壯的身材。他是我們這一路上快樂的源泉,當我們烈日下步行至幾近虛脫時,他會突然從包里掏出香蕉分給大家,笑著說這是緬甸人的「energy banana」,吃掉之後就會馬上精力充沛;而傍晚他又魔術般變出一把吉他,在夕陽餘暉下彈奏起來,讓人不由得想像他年輕時會是何等風流倜儻。

他不無哀嘆地講過自己的身世:他是昔卜的撣族人,年輕時曾在著名的曼德勒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可學只上了一年,就因為軍政府政變而被迫輟學。後來他做過一段時間公務員,又在函授大學繼續攻讀,終於拿到大學文憑。現在他雖然在給別人打工,但他馬上就要去參加導遊資格考試,通過後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擁有自己的旅遊公司了。

對他的更多了解則來自晚飯後的「圍桌夜話」,他掏出自己的山寨手機,向我們展示他的繪畫。而所有的畫作,都是他用手指和手機軟體在這台山寨手機上完成的——這其中既有細節刻畫入微的寫實風景畫,也有需要細細品味才能領會的「印象派 」,甚至還有一幅寫實與寫意並包,有趣程度不輸蒙德里安的自畫像!說著他便打開軟體,現場給我們演示起作畫的過程:開始看似隨意的勾勒,了了幾筆過後竟然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風景!

我們5人看得目瞪口呆:他的繪畫水平和靈感,在國內開場個人畫展絕對不成問題。問起他是否曾專門學過,他搖搖頭,說一切只是自己無事時用手機把玩的結果。「我就是喜歡畫畫 」,他說。

他就像我在緬甸見到的許多人——哪怕是大半輩子的命運坎坷,依舊沒澆滅他對生活的熱情。

————————

我是侃叔,曾經的技術宅,現在的職業旅行家。我是Lonely Planet中文作者,窮游錦囊作者,知乎專欄「一群旅行體驗師」作者,是曾鼓勵無數人勇敢踏上旅程的自由撰稿人。

有關我的故事,都在這篇文章里了:侃叔:從復旦技術宅到職業旅行家,我想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

~~~~

P.S. 我正在準備我的第二場知乎Live:第一次出國旅行?懂這些就夠了!(點擊參與)時間是12月12日周日晚8點,我希望可以把這些年的經驗和收穫,親口講給正在猶豫是否要出發的你們聽。
推薦閱讀:

官方:澳洲旅遊10年簽證年底發布!中國護照再次升值!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領略全球10家奇妙百貨,看海外百貨如何獨具特色
馬雲一語道破杭州旅遊的問題,這個城市於是有了神奇的發現!

TAG:旅行 | 户外 | 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