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分答聯合創始人朱曉華:分答誕生背後的三個真相

近期一直關注我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們11月26日的時候,在北京前門23號轟轟烈烈地搞了一個活動——「三次元Club.年終聚會」。我們請到了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快刀青衣、分答聯合創始人朱曉華等9位大咖,圍繞著學習和互聯網產品這兩件事情,做了一系列的演講。

今明兩天,我們會陸續將現場嘉賓們的演講進行整理,並分享給各位朋友。希望沒有去到現場的你們,也可以從演講中學到一些知識。當然,如果你當時就在現場,不妨也來回顧一下。

下面,是分答聯合創始人朱曉華在「三次元Club.年終聚會」上的分享——

主題:分答的三個關鍵時刻

演講嘉賓:朱曉華

關於「分答」,外界對我們的評論大多數是不靠譜的,少數是特別不靠譜的,唯有一個,三節課的理論寫的特別好。(三節課之前寫過關於分答的文章,具體可戳→《王思聰們的爆料狂歡,姬十三面前的岔路口》)

要我說,「分答」這個產品誕生在三個時刻。

2015年12月某日 | 被否定的原始創意

第一個時刻是在去年12月某日,我們產生了一個今天「分答」的最原始想法。

去年9月的時候有一個產品叫做Wiselike(一個重PGC屬性的知識分享及問答社區),它是矽谷的一個哥兒們做的,是一個以人為線索的問答。關於Wiselike,它有幾個點讓我感覺很興奮:

  • 以人為線索的回答;

  • 中V願意來互動;

  • 問答內容可以被其他人閱讀;

  • 內容引導控制在專業領域避免八卦;

  • 和在行的定位匹配,我們有沉澱的優勢。

問答這個東西已經做了好多年了,從百度知道,到ask,到知乎等,但是他們大多是以問題為線索。而Wiselike是以人為線索,你在上面可以看到一個一個人的頭像,你點進去可以向他提問題。

而且,它上面居然來了一些中V的人,有一些專業人士,比如說某一個研究人工智慧的大咖,這些人不是大V,但是他們又是很專業的某一個領域裡很牛的人,這些人居然願意在這個平台免費地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這很有意思。由於有了這個專業性,它就不是草根博出位的地方,上面的人都是專業人士。

此外,它的內容可以被其他人閱讀,這個大家覺得很普通,很正常,但對我們分答的人來說,我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兒,它的內容可以被人閱讀,就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它在內容上的引導非常有趣,在嚴格地做引導,沒有八卦類的東西,上面全部都是專業的內容。

這個產品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過,我當時是在36氪上看到了一篇關於Wiselike的文章,我就很興奮,就去研究這個產品,為什麼?因為它和我們在行的定位非常匹配。我們在行是做什麼?我們是以人為線索的知識、經驗、技能的分享,首先是突出人,我們和其它所有產品的區別也就在這裡。

我們面對的問題是,在行的這個產品它比較重,你要見一個人,線下跟他見面一對一地聊,成本是比較高的,同時又是比較重、比較慢的狀態,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它變得更輕、更快一些呢?我們當時一直在琢磨這事兒,所以當時看到Wiselike的時候就很興奮。

而且,由於我們之前都是以人為導向的,所以在運營的團隊實力上,我們是有信心的。如果你的團隊沒有很強的BD能力,可能會不太確信一開始能夠拉來一些大V、中V,但由於我們已經運營一年了,算是輕車熟路,所以我們很有信心。

我們要不要做一個類似Wiselike的產品?

去年10月份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琢磨來琢磨去,業餘時間也做了原型。到了12月份的時候開始討論,研究來研究去,我們到底要不要做?後來在琢磨每一個細節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些可能會面臨的困難:

  • 行家的參與動機不強;

  • 心智定位場景已經被佔據;

  • 太嚴肅,不夠有趣;

  • 傳播來源成問題,沒有轉發動力;

  • 這會是一個慢產品,慢等於死。

1. 行家的參與動機不強

行家參與的動機可能不夠強。為什麼?我們看了Wiselike上面的回答,這些人的存活時間不會太長,中V自己在原有的領域裡面得先成了V才會來,但是成了V,時間就變緊張了,屬於功夫比較值錢,時間成本非常高,要在上面再回答一個人對你的提問,你的動力在哪裡?

對比一下某乎,他上面真正專業的人士屬於少數,留存也不會太長,而大量存在的是草根,在那兒博出位的,或者是一些自媒體,在那兒寫文章。他們大多不是某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而你一旦成為一個專業人士,你的時間成本就很高,再輸出一篇萬字長文,對你來說,成本就太高了。

我們在行的行家有沒有人願意輸出這樣的東西?一開始可能會有,但是不會有持久的效果,因為這個東西不能給他帶來很大的收益,一平衡就很難持續了。

2.心智定位場景已經被佔據

心智定位的場景不是特別鮮明,大家很容易拿它和知乎或者和新浪微博做對標,甚至和某些微信公眾號做對標,這樣就很難活起來。前面已經做成的這些知識分享社區都非常成熟了,我們再去推這個點會很困難。

3.太嚴肅,不夠有趣

Wiselike的內容全是專業內容,專業到覺得不好玩兒了,在這麼一個信息流這麼快的時代,做的東西這麼嚴肅,往往會把自己陷入到一個小眾的環境裡面,如果你想做一個流行的很多人喜歡的產品,就不能太嚴肅。

4.傳播來源成問題,沒有轉發動力

別人願意轉發你的內容,一定是你打動了他心裡的某個點,或者這個東西是超出他預期的,或者是好玩的,他才會願意轉。但是如果只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內容,就沒有一個很好的吸人眼球進來的方法。

5.這會是一個慢產品,慢等於死

事實證明,Wiselike做了一年多的時間,現在流量仍然不高,它是一個慢產品,慢產品在創業領域裡面就會非常難受。有一個理論叫「大爆炸」,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原來做一個產品可以花很多時間慢慢打磨它,但由於現在有了發達的互聯網,發達的自媒體,發達的朋友圈,所有事情都會發展特別快,如果你慢慢做,還沒火起來,新的東西就會把你覆蓋掉,你就沒有機會成功了。

當時我們就想出了這麼一個結論:先不動,繼續想。

雖然最後我們決定先不啟動做這個產品,但我們覺得把這個事情繼續往前推下去,繼續收集,還是很有必要的。

2016年4月29日下午 | 決策時刻

4月29日,我們決定正式啟動做分答。做這個決策,和我們之前獲得的各種啟發有關。

春節前,微信朋友圈有一個花錢看圖的功能,很多人參與進來,玩兒得不亦樂乎,原來朋友之間互相騙點兒小錢可以這麼有趣。接著是2月份下旬,我讀了《必然》這本書。

裡面有這麼兩句話,我覺得很受啟發。一是「答案將變得廉價,而問題會變得更有價值」;二是「在免費過剩的時代,付費模式就包括了即時性、個性化、可靠性、可贊助」。你在百度知道上回答一個問題,回答你的人不一定靠譜,但是如果他是一個行業專家,通常這答案就是靠譜的。

3月初的時候,我們做了一次用戶調研,用研告訴我們,用戶在在行上下單的時候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跟這個行家見面對自己是否有用。

到最後4月份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個大弓的產品,在這個產品里,你可以向一個人提問問題,這個人可以用文字回答你,而且只有你們雙方才能看到這個答案,大弓告訴我們,有用的信息,真的會有人願意花錢去問。在微信里的輕小產品也會大有可為。

這個琢磨的過程就像一個拼圖,你在之前擔心的,沒想明白的問題,經過半年的時間不斷地琢磨,這個時候過來一塊拼圖,再湊一塊拼圖,每一個拼圖出現就討論一次,最後就有了所有的趨勢。

  • 用付費提問代替免費提問

  • 語音比文字更有個性

  • 內容需要可被二次消費

  • 大的趨勢是輕量級,在微信里做

  • 有趣、出乎意料才能有傳播性

4月29號那天決定堅決採取行動,我們拉了一個小團隊,幾個人租了一個四合院就開始幹了。

  • 一晚框架:1個產品經理

  • 一日原型:3個產品經理

  • 一個周末主體:1設計、1後端、1前端、1測試、1運營

  • 一周業餘時間完善

  • 兩天內測

  • 一日引爆

從一個被否的創意,到半年持續不斷的找拼圖,最後拼出來,這就是我們的過程。

2016年5月底 | 初融入在行or獨立品牌

到5月底的時候,我們又面臨了另一個問題:分答到底是和在行合併起來?還是和在行分開?

在那個時候,我們分答的數據是呈爆炸性增長的,但是和我們在行的品牌是分裂的。

一開始的時候,分答是在在行的公眾號裡面,為了保護「在行」這個名字,我們註冊了一個新號——「分答」,分答完全沒有進行推廣,在什麼事兒都沒幹的情況下,分答裡面居然有小十萬粉了。

同時,也有大量的用戶在搜「分答」,下載的卻是在行APP。團隊已經滿負荷,剛開始做的人到這個時候已經持續加班一個月,腦子都有點轉不動了。網頁端的開發,每天會上線好多版本,簡直要瘋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做分答APP嗎?原來計劃是在在行APP裡面增加分答功能,而且已經在做各種產品、設計、開發的準備了。

這個時候團隊裡面有兩種聲音,一種是原計劃,分答放在在行裡面;一種是把分答單提出來放到一個新的APP裡面,我們反覆討論了很多次,第一次開會決定的是不獨立。對外,一個團隊要做兩個產品,這個決策很困難,因為要把所有的人力都分開,原來一幫人乾的事情現在要兩撥人去干,每一部分的力量都減弱了,對當時團隊尚小的我們來說,這個決策是非常困難的。

但有一些現象是我們必須關注到的:

第一,分答用戶體量已經遠遠超過在行。那個時候在行的活躍用戶和分答的活躍用戶一比,只有分答的1/10。

第二,在行和分答的心智場景差別非常大。來在行的場景是要跟他見一面,要付很高的成本,要有效的溝通,但是分答是一個非常快、非常輕的場景。

第三,產品調性。在行調性主打專業化,整個風格非常乾淨,照片都要非常大,要有特別專業的文案包裝,所有的地方都要主打精英范兒。分答相對比較親民,很多地方插了一些搞笑的東西,很多文案也都比較調皮,比如「偷偷聽」。

第四,用戶特徵也完全不一樣。在行有些用戶花了幾百塊錢,感覺不滿會去投訴一下,但是不退款。分答用戶不一樣,社會階層里什麼樣的人都有,客服跟他們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用戶素質差別非常之大。如果這個時候硬生生地把兩個東西綁到一起,就會變得沒法下手了,太複雜了,兩個差距太遠,要綁在一起,每一個都會變得很不爽。

所以,我們最後的決定是—拆開

在這整個過程中,我有幾點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第一,一切創新都是雜交。我們雜交了這麼多個創意源泉,腦子裡帶著自己的問題不斷找創意源泉,找到一塊就放在拼圖裡拼起來,最終雜交出了一個好的創意。

第二,重要的是關鍵決策。而且時機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找開發,我們做的就不是分答,如果開發晚了,大弓下一個版本可能就做了分答。早一點可能就死了,晚一點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第三,探索新產品,需要CEO的決心、魄力。剛開始什麼都不知道,往這邊走可能對,也可能錯,團隊都有懷疑,如果創始人沒有一個很強的信心表現出決斷力的話,大家的懷疑會更多。分答和在行要分開的時候,運營的同學肯定壓力很大,原來幾十個人一起做在行,現在要分開了,原來的事兒還不能減,反抗非常強烈。就算現在,我們內部也還有這樣的爭論。有時候在行要做一個功能,但那邊分答也有優先順序,因為開發的團隊只有一個,中間PK的過程也變得複雜了,即使最後做了決定,後面也還是要承擔矛盾。

大家可能知道,在行分答這周公布了騰訊領頭的pre-A的融資,接下來,我們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產品出來,現在已經內測了一段時間,之後也會有一些比較主動的行動。

具體什麼行動,我們12月份見。

在三節課微信公眾號(ID:sanjieke)後台回復「11283」,即可獲取本場分享的PPT。

本文由「三次元Club.年終聚會」中朱曉華分享的內容整理而成。如需轉載,請聯繫三節課微信公眾號(ID:sanjieke),並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投入,是事業獲得成功的保障!
果殼網姬十三一年前模擬科技媒體寫的關於在行的未來那篇文章,為什麼數據預測竟然一模一樣?
分答是語音版的知乎嗎?
如何判斷在行里的行家值得約見?

TAG: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