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系列(1)】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我最近投出的一篇稿件,即將在《心理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說起來這篇稿子和知乎還頗有淵源,我今年5月份開始用知乎時,回答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一個相關問題:保持「自控」會消耗人們有限的認知資源,從而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嗎?當時那篇回答已經基本上把我文章的思路講清楚了。

現在準備在專欄把全文內容完整轉述一遍。內容較多,所以計劃分為幾期連載。引用本文觀點請註明來自:

竇澤南, 方圓, 周偉, 喬志宏. (2017). 自我控制的獎勵模型與神經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 25, 86–98.

(1)——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在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組織的一項調查中, 缺乏意志力(Willpower)被受測者列為影響健康的生活方式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大多數人都認為, 如果自己能多一些意志力的話, 會極大的改善目前的生活。

那麼這個意志力是什麼呢?

意志力通常被理解為, 為了實現長期的目標, 抵抗短時誘惑的能力(APA, 2012)。意志力是一種通俗形象的說法,在心理學研究中, 更多的使用自我控制來指代這種能力。「意志力強的人即自我控制能力好的人(于斌, 樂國安, 劉惠軍, 2013)」。

自我控制又是指什麼?

自我控制是一種有意識的, 並且付出努力的自我調節過程, 是個體抑制衝動和自動化的行為反應的能力(Gailliot & Baumeister, 2007)。自我控制包含了對自己觀念、情緒、慾望和行為的控制,使它們和個人的(目標、理想、預期)以及社會期望(社會規範、道德、法律)的標準相一致。

作為自我的核心功能, 自我控制始終是心理學研究中, 備受關注的主題。這個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 (1930/1961)提出來的,他認為, 自我通過抑制本我的衝動, 在環境與自身之間尋求平衡。

Mischel 等研究者的棉花糖實驗(Mischel & Gilligan, 1964), 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 為後續的心理學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從棉花糖實驗開始, 心理學對於自我控制的研究熱情, 已經整整持續了半個世紀。

過去20年關於自控力的研究

得益於Roy Baumeister 和他的同事們具有開創性質的工作(Muraven, Tice, & Baumeister, 1998; Muraven & Baumeister, 2000), 在21 世紀的前10 年, 我們對於自我控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根據Baumeister 等人提出的自我控制的有限資源模型(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自我控制會消耗自我的資源, 由於資源的總量有限, 在資源消耗後, 會出現控制力量的削弱, 也即「自我損耗」 (Ego Depletion); 自我控制力量的作用機制類似於肌肉, 經過休息可以恢復。

針對該模型開展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自我損耗的現象上。大量的研究證實, 自我損耗現象是存在的, 並且會對人的認知、情緒、人際交往、風險偏好產生影響。

元分析發現, 自我損耗效應的效應值(Cohen d)大概為0.62 (Hagger et al., 2010)。研究也發現自我損耗可能與某些生理過程,如血糖的消耗(Gailliot et al., 2007), 存在關聯。這似乎也可以驗證Baumeister 等人的推論: 自我的力量是有限的, 即 Limited Resources Model), 自我資源的消耗會導致個體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想法。

反方出場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 Carter 和McCullough(2014)兩位研究者曾經指出, 在該領域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發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現象, 因此建立在這些已有研究上的結論可能是不穩固的。

註:發表偏倚指的是在學術領域,做出某一類研究(如驗證了某一理論假設)更容易獲得發表。

並號召研究者進行更多的重複實驗。他們隨後進行的一項元分析, 也進一步證實了這個觀點(Carter, Kofler, Forster, & McCullough, 2015)。截止目前, 已經有一些重複實驗結果發現, 自我損耗效應可能沒有研究者推測的那麼大, 甚至可能是不存在的(Lurquin et al., 2016)。最大的挑戰是來自一項24 個實驗室, 2000 多名被試的大型重複實驗, 只有兩個實驗室重複出了研究者預期的結果(Holcombe, 2016; Hagger & Chatzisarantis, 2016)。

理論上的反駁

更多的研究者是在認可自我損耗現象的基礎上, 從理論的角度反駁有限資源模型, 更看重意願(Will)的重要性。Dweck 等研究者認為, 自我控制和血糖沒有關係, 而是由個體的態度和信念決定的(「It is all in your head」; Job, Dweck, & Walton, 2010)。

德韋克認為,一個人自控力的多少取決於他自己對於自控力的看法,如果他認為自控力是一種易耗品,就更不容易做出自控行為。

還有研究者指出, 動機對於自我控制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Muraven & Slessareva, 2003; Ryan & Deci, 2008; Inzlicht, Schmeichel, & Macrae, 2014)。

瑞安和德西的自我決定理論強調,當一個人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充分發揮自主性的自控不但不容易損耗,還會帶來內在的滿足感和活力。

來自行為經濟學的觀點則認為, 自我控制既應該包含認知控制的過程, 也應該包含決策評估的過程——個體會對自我控制的付出與收益進行衡量, 並以此決定該如何付出行動, 是否值得自我控制(Inzlicht & Schmeichel, 2012; Inzlicht et al., 2014; Kotabe & Hofmann, 2015; Botvinick & Braver, 2015)。

敬請期待【自控力系列專題】

(2)有限資源:甜蜜的陷阱

(3)把自控的決定權還給「自我」

(4)你的大腦需要獎勵

(5)自控力是畢生修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沒法「堅持」?
在小公司做運營需要注意什麼?
哲學也能減肥--關於物質與意識底層規則的思考

TAG:心理学 | 自制力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