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懼怕鴻海收購夏普?
日本JDI與鴻海正在展開對夏普的爭奪
目前全球的液晶面板市場主要是在韓國、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日本之間競爭,在產量方面日本落後前三個經濟體,在技術上日本則和韓國居於領先地位,因此如果鴻海收購夏普的話就可能導致日本剩下的技術優勢部分喪失,甚至徹底敗落。日本率先商用液晶但逐漸衰落
1961年美國RCA公司發現了液晶,1968年RCA才將這項成果對外公布。1971年瑞士發明了扭曲向列型(TN)液晶顯示器,不過卻是日本企業率先將這項技術逐步成熟並降低成本導入工業應用。
1973年夏普推出了第一台使用液晶顯示器的計算器,1973年日本聲寶公司首次將液晶用於製作電子計算器的數字顯示器,1981年日本EPSON推出第一台採用液晶顯示器的攜帶型計算機,1989年NEC推出第一台筆記本計算機。在這一段時間,日本一直都領導著全球的液晶技術發展。
1980年代液晶技術逐漸從初期的TN-LCD發展到STN-LCD(超扭曲向列相液晶顯示器件),1990年代TFT-LCD(薄膜晶體管顯示器件)開始導入,1992年TFT-LCD液晶技術開始大規模生產,當時NEC、松下、三洋、夏普是TFT-LCD的主要生產企業,1994年的時候這幾家企業擁有9條TFT-LCD生產線,佔有全球絕大多數的產能,月產能超過25萬片。據1995年的報道指日本企業當時擁有全球近九成的產能。
1990年代末,隨著韓國和中國台灣的崛起,日本的液晶面板產業開始逐漸落後,不過在技術上卻依然擁有領先的地位。到2009年的時候在大尺寸液晶面板上產量前五已經沒有日本企業,夏普也只是在電視、公共顯示細分行業上進入前五之內,而在顯示器、筆記本電腦、上網本這些細分行業則沒有進入前五。日漸衰落的日本液晶企業索尼、日立和東芝與半官方的產業革新機構(NCJ)在2011年組建了JDI(Japan display Inc.即日本顯示公司)公司致力於中小尺寸顯示屏的研發,與夏普一起位居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一二名。
韓國和中國台灣崛起在1980年代末期韓國的LG和三星開始研發液晶技術。三星1993年正式開建第一條2代線不過費了些時間直到1995年才建成,至此三星開始了在液晶產業的征程。1996年建設3代線,1998年搶先建成全球第一條3.5代線至此在生產工藝上領先日本企業,並在這一年以近19%的市場份額超過日本的企業成為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第一的企業。
韓國另一巨頭LG display在1999年與Philips合資成立LG.Philips.LCD公司(LG持股55%,Philips持股45%),率先建成第5代和第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後來由於液晶面板價格下跌導致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虧損而導致Philips逐步減持合資公司的股份,2008年該合資公司改名LG display,2009年初LG display發表聲明指Philips方面已經售出全部股份。
2004年三星與索尼合作成立S-LCD液晶面板工廠,索尼方面派出工程師進入合資企業提高液晶面板品質,並共同合作開發出S-PVA液晶面板,不過有意思的是短短2年後三星卻在液晶電視業務上擊敗索尼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企業,而到了2011年索尼由於自身業務虧損等原因被迫將S-LCD的股份全部賣給三星,而三星則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企業。到了2012年LG則超過三星成為最大的液晶面板企業並保持至今,三星則位居全球液晶面板出貨第二。
中國台灣大概在1990年代末期開始建設TFT-LCD液晶面板生產線,崛起了奇美電子、友達光電等企業。中國台灣的這些液晶面板企業主要強調購買日本和美國的技術,通過大規模建設生產線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來搶佔市場份額。在強力投資下,台灣迅速從2000年的佔全球TFT-LCD液晶面板的5.2%市場份額躍升到2002年的34.9%,逼近韓國的37%。台灣一度喊出要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生產TFT-LCD液晶面板最大的經濟體,2003年韓國現代出售了自己的液晶業務,而台灣資本則入股了日本的IDTech,形勢對於台灣來說可謂一片大好。
不過中國台灣和韓國的產業布局在此時發生了作用。韓國的LG、三星等企業不但生產液晶面板,還生產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數碼相機、手機等產品,而台灣的液晶面板產業主要是為自己的代工業務服務,因此韓國企業的液晶面板業務利潤較高,而且當液晶面板業務虧損的時候,LG、三星可以用其他業務彌補,而台灣液晶企業卻只能自己忍受產業低谷的折磨。2006年全球液晶面板產業三星小賺,LG兩個季度就巨虧6億美元導致合資方Philips萌生退意,台灣的幾個面板巨頭由於那幾年大量投入更是虧損嚴重。
2008年金融危機,三星、LG繼續逆勢投資,而台灣的液晶面板企業無力投資,這進一步拉大了與台灣液晶產業與韓國的差距,形成至今的韓國在技術和產量上領導全球液晶產業,而台灣以產量居次和技術上落後於日韓的情形。
中國迅速趕超
2003年中國大陸的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的液晶業務獲得了液晶技術,自此大陸的液晶產業開始起步,不過步履蹣跚。2003年開建第一條5代線,2005年這條5代線開始量產。2009年開建中國大陸最先進的液晶面板生產線--第一條6代線,同年開建也是大陸最先進的液晶面板生產線--第一條8代線,自此大陸的液晶面板產業開始高速發展。
同是2009年TCL的華星光電籌建,匯聚了中國台灣、韓國等業內頂尖技術人才,2010年華星光電開始建設其第一條8.5代線,2011年這條生產線投產。2013年華星光電啟動二期項目建設並在2015年投產。
在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大陸液晶面板企業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刺激下,韓國、日本和中國台灣的液晶面板企業紛紛進入大陸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產量也迅速增長,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大陸地區的液晶面板生產面積將達到7000萬平方米,超過中國台灣成為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生產經濟體。
中國大陸不但在液晶面板產量上追趕日韓和中國台灣,在高時代生產線建設上也在趕超。京東方正建設的10.5代線是全球最領先的高時代產線,此前最高世代的產線是夏普的10代線—也是唯一的10代線,另外華星光電也在考慮建設更先進的11代線。
在先進技術研發方面,AMOLED液晶面板市場超過九成由三星佔有,LG則主要研發大尺寸OLED液晶面板目前已經擁有兩條OLED液晶面板生產線,韓國這兩家企業都有計劃大力擴張AMOLED產能。大陸的京東方和上海的和輝光電已經研發成功LTPS(低溫多晶硅)和AMOLED技術,並正投入量產中。
鴻海如果併購夏普有助追趕日韓的技術優勢
目前在技術上來說,中國台灣的液晶技術要落後於日韓,而夏普恰恰是掌握液晶先進技術的企業之一,甚至可能會落後於大陸,所以如果鴻海能成功併購將有助於中國台灣追趕日韓的技術優勢。
其實在2006年的時候友達光電是最先量產如今被三星視為技術優勢的AMOLED液晶面板的,不過由於成本過高以及2006年全球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下跌帶來的業務虧損而不得不解散AMOLED研發團隊。到2008年的時候想再追趕已經難以跟上,而且2008年金融危機對於台灣的液晶面板產業造成了重擊,在時間和資金上難以追趕。
鴻海旗下的群創光電成立於2003年,藉助鴻海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優勢,群創發展迅速。2003年群創光電與統寶光電合併,2010群創光電宣布與台灣中國台灣兩大液晶面板企業之一的奇美電子合併並且保留奇美電子的名稱,2012年奇美電子正式改名為群創光電。
鴻海2012計劃入股夏普,看中的正是夏普的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 銦鎵鋅氧化物)技術,IGZO被視為唯一可以與三星的AMOLED相比拼的技術,如果鴻海能併購夏普將能迅速拉近與三星的技術差距。
同時鴻海作為蘋果的代工廠也希望蘋果能採用自己的液晶面板,這樣將能為自己在爭取下一代iPhone的訂單帶來優勢,也能增加利潤。據了解iPhone7尚未確定會用AMOLED還是IGZO液晶屏,如果採用AMOLED液晶屏就只能採用三星的液晶屏。
中國台灣在產量上已經難以與中國大陸競爭,眼下中國台灣擁有的技術優勢相比大陸也很微弱,而且大陸在強力投資下在AMOLED和LTPS技術上正在緊追日韓,鴻海如果成功併購夏普既獲得了IGZO技術,也因此一躍成為中小液晶屏市場份額第二的企業,幫助台灣在技術和市場份額上都獲得優勢。
不過日本JDI公司也正是擔心技術外流,很可能併購夏普,不希望夏普被日本以外的企業收購,日本方面稱IGZO是日本液晶產業的希望,JDI的最大股東日本產業革新機構(NCJ)及其背後的經濟產業省也不希望日本的技術向海外流失,因此鴻海併購夏普案依然存在較大變數。
先說結論,主要是JDI擔心鴻海利用夏普的IGZO技術攫取JDI的市場份額。目前與JDI的LTPS技術能夠抗衡的,主要是夏普的IGZO技術。這兩家日本公司加上韓國的兩家公司,構成了蘋果屏幕的主要供應陣營。夏普受困於經營業績,難以對技術和市場進行投資等重大經營變革,這當然對JDI是一件好事。而一旦鴻海收購成功,不僅可以憑藉其財力迅速擴大IGZO產品生產規模和降低成本,還有可能靠著和蘋果多年建立的良好關係,蠶食JDI的市場。所以JDI肯定要慎重考慮,甚至放出點消息,至少讓鴻海多出點血。不過有消息稱下一代iPhone會選用OLED屏幕,這樣的話,夏普在IGZO技術上的競爭力會被大打折扣,企業價值也需要重估。
1. 日本名族固有的排外性,作為一個百年老字號,日本這個民族非常不願意鴻海收購,甚至是希望夏普這個品牌和公司就算死也要死在日本。2. 鴻海收購後必然裁員,日本夏普的機構過於臃腫,這是日本企業通病。不要以為鴻海跟夏普簽什麼不裁員的協議就行了,這個協議必然是有有效期的,養一堆不幹活的員工幾年,回頭再全部裁了,不會造成特別大的損失。日本政府擔心的就是這點。3. 不要以為夏普做不出OLED,這不是一個特別難的東西,只不過現階段成本太高,並且沒有對IGZO構成根本性威脅。當然,不排除夏普公司在有錢的前提下會研發,但現階段暫時沒有必要。一旦鴻海收購夏普,對日本的液晶行業(現在主要是夏普和JDI)將是毀滅性打擊,日本公司的生產成本跟鴻海比真是天壤之別。鴻海的終極目標是三星,雖然他不可能所有產業都跟三星比,但是一旦吃下夏普,他在全球面板及相關產品的生產方面絕對可以與三星有的一拼。幕後那個叫蘋果的大哥大,也肯定樂於見到如此。但是日本的相關企業就慘了。4. 日本作為一個技術強國,是不願意見到自己的衰落的,這是每個民族都有自尊心,但是現實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產業漫談:從液晶產業談中國崛起
※中國製造再創佳績,將超越韓國成全球最大液晶面板生產地
※乘面板之長風,產業鏈小市值牛股即將起航
※IC晶元、液晶屏面板、MEMS微機電等半導體製造工藝能否用噴墨技術代替光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