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經濟政策將如何影響美國農業、世界農業格局
移民政策會加劇美國農業勞動力的短缺嗎
在葛底斯堡演講中,特朗普稱「將遣返超過兩百萬非法移民,倘若對方國家不願意接收,則取消對方國家的簽證。暫停從有恐怖主義傾向的、且移民審查失效的國家接受移民。所有來美國的移民必須接受極端嚴格的審查。」
目前,美國60%以上的務農人口是以墨西哥等拉丁裔為主的移民或者移民後代,本土居民從事農業的人很少,現有的基本是家族農場的繼承。對於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主張,彭博社曾有報道稱:「由於美國黨派偏見以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針對移民的激進言論影響,美國一直缺乏有效的移民改革,這導致美國的農業勞動力短缺情況加重,農作物成熟卻無人收割。」該報道指出,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0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30萬美國農業勞工沒有正當的移民文件,大約佔總數的1/4。而其他研究顯示,沒有合法移民文件的農業勞工可能超過100萬。在需要人工採摘的果蔬行業、園藝行業及大型乳牛場,非法勞工的比例更高。
美國移民政策在2013年本已出現了一次鬆動,有3.7萬農業勞工因此獲得簽證,根據美國勞工部的近期數據,超過半數的美國農場工人都是非法移民。然而,即便這部分人,數量也在迅速減少。皮尤研究所近期的一次調查發現,離開美國的墨西哥移民人數(合法非法均包括)已經超過了新來者,這主要是因為移民法規得到了更嚴格的執行,以及美國經濟復甦遲緩等。
美國當地媒體BuzzFeed在2015年曾報道過美國農場非法勞工的遭遇,指出部分農場工作辛苦、繁重,美國本地人不願意做,農場主只好僱傭外來非法移民。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果得以實施,將會有大批非法移民被遣返,空出的崗位都是些「臟活、累活」,有多少能如川普所願「幫助解決美國本地人的就業需求」呢?移民的大批遣返,預計將加劇美國農場勞動力短缺的趨勢,進一步推高農場工人工資,進而推高農產品生產成本。
撤回TPP 美國農業的貿易紅利一腳踏空
在葛底斯堡演講中,特朗普稱將「 把美國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中撤回」,「更關注貿易執法,而不是談判新的貿易協定。」這些主張為奧巴馬在任期內大力推動的TPP協議帶來更多變數。
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協議內容中,美國國內一致公認的最大收益行業將是農業。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測算,TPP各成員國將為美國農業和食品行業提供亞太地區約5億人口的海外消費市場。「世界上95%的人口居住在美國國境之外,在這個龐大的海外市場中,未來增長最快的將是以肉類為主的食品市場,由於這個海外市場中有成長最快的經濟體和最多的成長中的中產階級,他們肉、蛋、奶的需求要比美國本土多得多」。
美國希望藉助TPP成為亞太市場貿易規則的制定者,其所提出的消減關稅和市場准入政策,將大大增加美國農業發展活力,提高美國農民收入的同時為各州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如果TPP在亞太地區推廣成功,伴隨更多國家的加入,美國在其中的農產品市場份額將會不斷擴大。這也是金融危機後奧巴馬「國家出口行動計劃」(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的重要目標。
如果原有的TPP協議得以廣泛實施,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將在協議成員國範圍內大幅提升,將會對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而如果最終中國也加入TPP,則將對中國國內農業相關產業也產生負面影響。
在影響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方面,此前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劉志雄曾研究指出,我國與美國的農產品出口,互補性在逐年提高,競爭性正在降低。如果這一趨勢得以延續,那麼TPP對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負面影響將小於預期。而四川大學張新春、洪文超等人的研究則指出,「我國與TPP的農產品貿易往來與TPP內部往來相似度較高,產品替代性較強。隨著TPP協定的逐步實施,TPP成員國之間的農產品貿往來將更加頻繁,繼而會對我國農產品在TPP市場的出口產生顯著的擠出。」
而在對國內農業產業的影響方面,情況就更不樂觀,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十二連增」,但由於國內糧食市場成本高企,上半年,大米、小麥、玉米等主糧價格均超過國際市場的50%,本已缺乏競爭力,導致農產品進口不斷增加,如果加入TPP後實施進口農產品關稅減免政策,將使國內相關產業的競爭弱勢格局進一步加劇。
而鑒於特朗普對TPP協議中具體內容的態度尚不明朗,目前很難預測在其任期內TPP協議的推廣將會遭遇哪些變數。如果TPP因此而難產,倒是在短期內對中國農業產業消弭了一大威脅。
反對巨頭兼并,海外併購不確定性增加
在葛底斯堡演講中,特朗普明確提出反對巨頭兼并,還點名舉例:「AT&T馬上就要把Time Warner買下來了,而作為子公司的CNN自然也就屬於AT&T了。我當選總統之後,我將阻止這筆收購,因為這種高密度的極權集團對國家來說就是一場災難。……這樣的收購行為摧毀了美國的民主制度,我們一定會阻止他們。這樣的交易一定不能被批准,因為這些極權實體的所作所為,只為控制民眾的思想。」
而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世界農化領域的幾大巨頭兼并正酣。
2015年12月11日,美國最大的兩家化工公司陶氏化學和杜邦正式宣布合併,合併後的公司將被命名為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兩公司表示,合併後的公司未來將尋求拆分為三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分別專註於農業、材料和特種產品。
2016年2月3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宣布與先正達達成收購協議,中國化工集團以每股465美元現金的要約價格收購先正達,總價430億美元,為中國企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海外收購。而這一項目如今一再延期,各方猜測頗多,據稱目前「正在受到歐盟更加嚴厲的審查」。
2016年9月14日,德國拜耳公司宣布以660億美元的價格(每股128美元)完成對美國孟山都公司的併購,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的種子及肥料公司。業內認為,作為農化巨頭的拜耳和作為種業巨頭的孟山都合併為一家公司,將加劇巨頭壟斷,使行業集中度空前提高。
如果這三筆併購交易均能順利完成,那麼世界農化領域原有的「六家爭霸」將演變為「三家鼎立」,剩下的一家巴斯夫可能將跌出第一梯隊,而來自歐洲、美國等國的反壟斷審查將成為上述交易的主要障礙。而特朗普對巨頭兼并的強勢否定,使交易最終成行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
對中國而言,收購先正達將得以在美、歐兩大巨頭的逼仄形勢下,擠入第一梯隊,形成美、歐、中各有一巨頭的鼎立之勢,為農化種子行業的未來發展布局,打下良好的戰略基礎。而特朗普併購政策是否會使這一交易出現變數,值得引起業內高度重視。
推薦閱讀:
※淺析阿根廷農業崛起之謎:阿根廷被轉基因毀了嗎?
※「東方之旅」:最新研究揭示主糧如何全球化
※這5類「共享農場」國家將重點扶持,你的農場符合嗎?
※11年,他只修一棟老屋,卻點亮了一座山城
TAG:唐纳德·约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 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