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改老一套|儒學辨義 論語 學而篇第一 11

原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釋義:先生說:「父親在世時看做兒子的志向,父親去世後看兒子的行為。三年不改父親的行事之道,可以說是孝了。」

孔子說的這段話爭議也很大,按照一般的解釋就是說:一個人父親在世的時候什麼主都不能做,因此只能看他的志向,父親去世了以後終於能主事了,但頭三年還是得按照父親在世時的規矩辦,這樣才能算孝子。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彆扭?老大一個人,有父親在什麼事都主不了,不僅如此,父親沒了都不得自由,還得按老一套去辦,否則就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可悲啊!這麼一個封建家長制的僵化意識竟然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背景,從春秋那個年代來看,社會形態還非常落後,知識可以說是稀缺資源,不是哪都能學到的,長輩的知識和經驗總會比年輕人多些,所以老人常說自己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這個理兒似乎還是可以說的通的,於是就有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古諺,甚至覺得父親去世三年後兒子都趕不上他。這種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因為當時知識、經驗、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的,而且孔子的確很聽媽媽的話,有這樣的想法雖然比較迂腐但還是可以理解的。

也有可能是孔子當時針對某人的事迹有感而發的,因其「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而誇獎那個人是孝子也未可知。

但是歷代儒家大多忍氣吞聲的屈從於孔子這一點謬論,並將「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發展為「守孝三年」,不光是規矩不能變,而且三年內啥大事都不能幹,有的還得在父母墳墓旁邊守陵,以致於有些村莊就是這麼形成的。就是到了現代,仍然有些地區延續這樣的風俗,三年內不能婚嫁宴飲等等,耽誤了多少事。

我們說孝敬父母、尊重逝者固然可取,但不該如此執迷。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知識的普及,本該逐漸解放的思想卻被這一教條牢牢的捆綁了那麼久,到現在應該是徹底解綁的時候了。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儒家 | 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