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絕美秋景2016篇:上高地、乘鞍高原和御射鹿池
每一年的這個時候,赤坂都會出門秋遊。寫知乎專欄也一轉眼好幾年過去了,更新的不多,但每一年的秋天總少不了好看的風景。
比如2013年我和大家分享了京都的秋天,那一年似乎是很長一段時間裡紅葉最好的一次,之後的14、15年據說都不盡人意;
在14年,我在專欄介紹了自己最喜歡的一條自駕線路,長野縣的維納斯公路。那篇文章在我今年寫公眾號的時候又翻出來用了一次;
去年,雖然沒有專門為了秋天而寫一篇文章,但在《(多圖)累了,你需要一個湖 》里,我也披露了去年正好是這個時候翻山越嶺趕了個湖邊的晚秋的路線。
剛來日本時,總會去一些之前沒去過的地方,後來沒去過的地方越來越少,到了近兩年,日本所謂的『旅行』就成了翻來覆去把以前的好路線重新換著季節走的活動了。
輕車熟路地從東京往西開,已經連導航都不再需要。到了諏訪湖休息時就已經看到湖邊的樹已經成了五顏六色的,之前覺得是否把行程訂的太早的擔憂也就隨即消散。
從松本市附近拐進山裡,沿著古老的國道158號線邊蜿蜒前行邊穿越一個又一個隧道。因為舊路規格的問題這些隧道非常狹窄,看上去大車都沒法同時匯車。這條路也是我在2012年於日本進行第一次長途自駕時去往金澤途中經過的路,當時還不太習慣日本窄路的自己心驚肉跳地通過的感覺現在依然記得。
這一點頗和國內的『進景區先坐環保車』類似,並且這個巴士不但不環保(並不是電動的),而且還很貴。加上遊客本身很多也都是中國人,每次來上高地都覺得自己是在國內旅遊。
巴士離開對公眾開放的公路路段,駛過一段隧道就到了豁然開朗的上高地,如果是春天,無疑會有進入了桃花源的感覺。秋天山上尚未積雪,景色稍遜,但也絕不會讓被部分人稱為日本最美之地的上高地丟面子。
下車後沿著河邊林間的唯一步道走,半個小時便可到達上高地的中心地區。
從河童橋可以繼續往峽谷裡面前行。在經過一段漫長無聊的林間道路之後,你就可以到達上高地基本瀏覽路線的最後一站,穗高神社奧宮了。
這個神社本身其實很簡陋,但它的境內擁有風景十分具有藝術感、且據說很有靈氣的明神池。去看一眼明神池是要另外交錢的,絕大多數已經至少步行了兩個多小時的遊客都會乖乖就範。
神社外面的茶莊也是理所當然地生意興隆,絲毫不用擔心提價會讓人望而卻步。
因為上高地區域內的幾個賓館都很貴,也完全算不上有特色,所以這一次和之前2014年6月一樣,預定了附近乘鞍高原的住宿。
上高地位於乘鞍高原和奧飛彈溫泉的中間地段。這兩個地方都算是日本有名的旅遊勝地,尤其是後者,赤坂至今已經去過3次,一直是很中意的溫泉。
而乘鞍高原雖然沒有那麼有名,卻也是風景非常不錯。翻出一張之前拍的照片,看著就覺得心曠神怡。
乘鞍高原的民宿外觀和房間都很簡樸,讓我一度懷疑網上的評分是刷出來的。不過,晚餐和溫泉已經體驗,就不覺得有半點違和感了。
隨便在一個賣土特產的地方停留都能看到如此艷麗的紅葉;
從乘鞍高原的度假村往山下步行,整個人都會被秋色包圍。路上的行人也很容易融入風景,讓人心中倍感溫暖。(雖然跟著他們我差點走錯了路)
往山裡頭走,天氣不再是左右景緻的主要因素。走在金黃色的山林中的台階上,回頭一看,便是畫中的場景。
往常,這樣的地方總會被攝影愛好者擠滿,但在乘鞍則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這一天並沒有再去乘鞍高原的其他景點——根據過去的經驗,也不會再有多少驚喜了。於是開車一路下山,只在山下的大河谷邊捕獲了點還算壯觀的景象。
之後,我穿過了松本市區極其所在的平原地區,一頭又鑽進了另一頭的山區里。
雖然依然沒有藍天,但這邊山裡的能見度比乘鞍要高很多。這樣,終於能看到『層林盡染』的恢弘大氣的景象了。
位於八之岳山下的御射鹿池被譽為日本最漂亮的池子,那裡的紅葉一定也很美。
我感到有些遺憾沒能看到維納斯線上的陽光,但這些遺憾馬上轉變成了對接下來將看到的風景的期待。
根本不用跑大老遠去北海道的青池和青森的蔦池,這個離東京車程兩個多小時的地方已經能讓你不用去任何類似的地方了。
為期兩天的2016年秋遊到此划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作為和愛車的最後一次旅行,回想起來,刻在記憶里的除了對美景的震撼,當然也還有沉重和傷感。
但就像在以前寫的一篇名為《一日游》的文章里表達的一樣,平凡而美好卻又擁有深刻含義的旅行,總是人生中不得不落筆一記的篇章。
推薦閱讀:
※使用安納塔拉(Anantara)度假會預訂酒店的體驗如何?
※遙遠的相似性
※這19個景色秒殺全球著名景點的地方,就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小眾旅行攻略
※啤酒喝不完沒事,留著來做碗肉菜吧
※在路上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