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要執著

我偶爾會接收到一些知友的問題,經常會問我:我遇到了怎樣的困境,請問我該怎樣做?

看到類似的問題,我一直都試圖避免直接回答「你該怎樣做」,而總是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話闡明其中的邏輯, 而希望發問者下次遇到問題時能夠自己解決。

可是,後來又發現,類似的問題實在太多,每次專門打字又很麻煩,於是想到了開通專欄,寫文章,於是就有了現在複製粘貼的習慣。

最近有朋友私信我,提到了執著的問題,所以我想開篇文章詳解一下。

不要執著,很多書籍乃至宗教的典章都會強調類似的語句。可執著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做到呢?難道說不要執著,就不會有執著了嗎?

執著是什麼?

執著是:當事物消失後,我們繼續渴求,甚或憤怒、生氣、懊悔事物的消失。

舉個例子:當我們在構思一款產品的設計時,突然有了靈感,眼看作品就要呈現,不巧的是,這時突然有人打斷了我們,而且打斷的原因也非常的重要,而當我們忙完這件事情時,靈感消失了。我們因為靈感的消失,就會開始憤怒、怨恨,誹謗那位打擾到我們的人。

而因為靈感的消失,我們產生了憤怒、怨恨等諸多情緒,這就是執著。

是所有的人都會因為這樣的事情憤怒、怨恨嗎?並不是,有些人會微微一笑,繼續努力。當靈感消失時,我們可以選擇製造情緒,製造憤怒,也可以選擇微微一笑,接受事實的發生,這是我們的心,可以控制的部分。如果你說,為了不讓自己繼續產生執著,所以你決定從今往後不再構思產品,這樣可行嗎?

當我們或看、或聽、或嗅、或嘗、或觸、或想到一件事物時,不懂修行的人,就會隨著心的喜好而產生喜歡或厭惡的反應,在心產生出厭惡或喜歡的反應後,當喜歡的事物消失了,當厭惡的事情持續時,他們會持續的產生出情緒。這就是執著。

情緒(也就是業習) 的產生有兩種,一種是過去庫存的,一種是我們主觀意志在當下造作的。修行則是:在主觀上不產生憤怒、怨恨,同時去凈化過去庫存的煩惱。

例如:我品嘗到了一種美食,非常的美味,雖然我吃飽了,但我還是想要繼續品嘗它。吃飽了,是身體發出的信號,而想要繼續品嘗,則是過去庫存的貪念所呈現的,這時我清楚的覺知、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通過方法,凈化掉了內心的貪慾,這就是修行,當下我沒有產生執著。

(什麼是覺知呢?什麼是觀智? - 覺悟之路 - 知乎專欄,這篇文章有詳解,這裡不贅述。)

而如果我想要繼續品嘗它,可是我身上錢不夠了,或者因為種種其它原因我無法繼續品嘗美味,我開始不開心、情緒低落、開始憤怒、開始怨恨父母不是有錢人,這就是執著。

衡量你知否執著的標準在於:事物消失或持續後,你的心有否因此主動產生出情緒!(當憤怒產生後,也會有我們控制不住念頭,總是去想這件事,我們想要脫離這些念頭,可是控制不住的想,這種情況不算在此列!)

你經歷了這件事情之後,你的心主動的製造了情緒才是執著,而你為了不執著,而不去經歷所有的事情,不也是執著嗎?

石頭只有經歷水的沖刷才能圓潤,一顆平等、不隨世事變遷而起伏的心,也必須經歷世事的磨鍊!

佛陀教導的「觀」是凈化過去庫存煩惱的有效方法;但你說,為了不讓自己產生執著,從今往後,我吃飯要觀,工作要觀,睡覺還要觀,這也是執著。

佛陀確實不斷的在教導弟子:要精勤覺知,時時澈知無常,也就是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觀的狀態,但這樣是針對出家弟子而言。對於在家人來說,你有學業,有工作,每件事情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來完成,這時你分散注意力去觀,那什麼事情可以做的好呢?

出家人有他們的責任,精勤覺知時時澈知無常,不斷面對心中的念頭,面對心中的魔考,是他們的責任,是他們必須經歷的過程,但對於在家人來說,經歷世事的打磨也是你的責任,是你要經歷的過程,這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但不管走哪條路,都不能執著!

對於在家人而言,什麼是修行?

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該工作工作,每天早晚拿出時間,凈化心中庫存的煩惱,就如給房間做每日的掃除一般。遇到任何的事情,儘可能全力以赴的應對,同時不執著,這就是修行。而做這些的基礎則是:五條最基本的戒律,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煙酒。


推薦閱讀: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引言(二)
宇宙及人類起源之我見
如何真正地抉擇善知識
看到了一篇關於無常的文章,題目還說正因為無常我們才有希望,但是還是有疑惑?
如何開始學習佛法?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