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特刊:「南瓜燈」的意義——在玩耍中,孩子們學到了什麼?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Alice)。本期文章從「萬聖節」和「南瓜燈」的由來講起,解釋了加拿大兒童在「萬聖節」的相關傳統和慶祝活動,也分析了背後蘊含的北美社交文化和教育理念,希望可以引發讀者的思考和理性探討。
文章案例來自本人在加拿大和中國兒童教育工作中的親身體驗,為保護兒童隱私,文中所有的姓名均為化名,人物配圖全部來自網路。
本文章屬於原創,已開通有償轉載。如公眾號想要轉載請聯繫本人。拒絕任何不規範轉載(違者將會被追溯承擔法律責任,並按照作者標準支付稿酬)。個人用戶想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或者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歡迎以探討為目的的留言和提問。
本期文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Part 1:「萬聖節」與「南瓜燈」的傳說
Part 2: 為什麼人人都愛「萬聖節」?
Part 3: 在溫哥華,孩子們怎樣慶祝「萬聖節」?
Part 4: 充滿儀式感的「萬聖節」,讓孩子們學到了什麼?
Partn1: 「萬聖節」與「南瓜燈」的傳說
「萬聖節(Halloween)」是西方國家所認為的最接近「鬼怪」的日子,有點類似於中國的「中元節」。「萬聖節」起源於愛爾蘭。早年的愛爾蘭紅脖農民比較相信鬼神之說(所以愛爾蘭也被稱為「小精靈的故鄉」)。他們對於「萬聖節」的普遍傳(mi)說(xin)是:在這一天的夜晚,千萬不要在外面隨意遊盪;當夜幕落下時,世界將會被鬼魂、喪屍、女巫和食屍鬼包圍。所以,在萬聖節那一天,連最強壯的男人們都會早早下工,平日夜間熱鬧的酒館也會匆匆閉門,人們為了躲避可怕的異世界生物,會大氣兒也不敢出的躲在家裡。同理,人們對萬聖節的迷信會帶來很多衍生的心理負擔,比如出生在萬聖節的孩子會被認為是「不詳的魔鬼的化身」。
(~~作者的插嘴時間:以上的知識皆來自於亞歷山德拉·里普利的作品《斯佳麗》,這本書是作為世界名著《飄》的非官方續篇出版的,人物還原度和情節還是很精彩的。《斯佳麗》裡面提到很多愛爾蘭人們的文化、歷史和生活哲學,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看。插話完畢~~)
提到「萬聖節」,就不能不說到「南瓜燈」。「南瓜燈」也被叫做「傑克南瓜燈(Jack-o-lantern)」。它由南瓜製成,內里中空,外部被雕刻成各種與萬聖節相關的形狀(鬼臉、巫師、怪物、動物圖案等)。人們通常在空心的南瓜中間放上一盞燈,點亮後雕刻的南瓜圖案往往栩栩如生,鮮亮非常,完美地烘託了萬聖節神秘的節日氣氛。
關於「傑克南瓜燈」,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是這樣的:傑克和魔鬼打賭,一起去酒館喝酒。在傑克的花言巧語之下,他說服了魔鬼化身為六便士來付酒帳。可是,傑克卻沒有讓魔鬼恢復原型,而是戲弄了它一番,並強迫它立下「一年之內都不能回來報復自己」的誓言後才還它自由。後來,在傑剋死後,天堂和地獄都不收他,因為他「既待人吝嗇,又戲弄魔鬼」。無處可去的他,只好漫無目的地向前走,提著一隻空心的白蘿蔔,蘿蔔里放著魔鬼給的炭火來照明,渴望最終能找到一個地方來休息。他就像這樣永不停歇走下去。
後來聽過這個故事的人就開始在白蘿蔔上雕刻圖案,用以慶祝「萬聖節」,希望驅走惡魔,獲得神靈庇佑。漸漸的,大家發現和白蘿蔔相比,南瓜是更好的雕刻材料,所以從此大量使用「南瓜燈」來取而代之。
現在的「萬聖節」已經和起源時的意義不同,漸漸演變成了一個在西方世界全民狂歡的節日。「萬聖節」的主題仍然是關於鬼魂和喪屍,人們會將自己化妝出一張張可怕的鬼臉,本意是「將真正的鬼魂嚇退」或者「迷惑它們將自己視為同類」。
不過,也有愈來愈多的人願意在「萬聖節」這一天裝扮成自己喜愛的人物,例如迪士尼公主、動漫角色或者自己痴迷的奇思妙想。
(配圖說明:《老友記》里的「萬聖節」妝扮。中間的瑞秋打扮成「一個熱愛血拚的女人」,最右的菲比扮的是「神奇女俠」,而科學狂羅斯解釋說自己是「斯波特尼克衛星」,雖然所有人都認為他扮的是「馬鈴薯」或者「一顆糞球」)
Partn2: 為什麼人人都愛「萬聖節」?
「萬聖節」是我最喜歡的西方節日之一(另一個是聖誕節)。根據我的觀察,「萬聖節」也是大家都喜愛的節日,雖然不放假。
為什麼人人都愛「萬聖節」?
小朋友們尤為喜愛這個節日,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穿上自己喜愛的服裝,帶上大口袋,大叫「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挨家挨戶地討糖果。這對於他們而言,可是一年一度的可以大口吃糖而不受約束的「糖果狂歡節」,不少孩子都是一路討糖果一路吃,越吃越興奮(血糖飆升導致的精神極度興奮和手舞足蹈,被形象的稱作「Sugar high」)。最後拿回家的糖果,都是一次幾大口袋的搬回家。
小孩子喜愛「糖果節」可以理解。可是,對於已經失去討糖果資格的成年人來說,對「萬聖節」的喜愛又是何解呢?
只因為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在這一天釋放出內在最真實的自我。每個人的人格都是複雜而立體的,鑒於各種考慮,我們平時表現出的個性和風貌,都只是真實自我的冰山一角罷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座潛藏在黑暗中的冰山蠢蠢欲動;而「萬聖節」恰好給了這座冰山浮出水面透口氣的機會。
(配圖翻譯:「你也許認識我……但你根本不了解我是誰」)
我上一期文章的主題是關於父母和孩子的「內在小孩」的(感興趣請戳「歷史消息」或者「全部文章」)。從這個角度來看,「萬聖節」恰恰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的「內在小孩」不被評判、不受苛刻,充分玩耍的一天。
以我自己為例:
nnnnnn2011年的「萬聖節」,我扮的是「兔女郎」,展示的是我內心任性、天真、好玩的一面。
2012年的「萬聖節」,我扮成了《蝙蝠俠》電影里的「貓女」,想展示的是自己堅韌、勇敢與神秘的一面。
2014年,我決心好好慶祝「萬聖節」,於是精心裝扮成《小黃人》動畫電影里的大反派「Scarlet Overkill」。
2015年,我和學校的孩子們共同慶祝「萬聖節」。於是,我扮成了一枚「專門使用魔法幫助好孩子的微笑女巫」,類似《魔女宅急便》里的琪琪。
是的,我終於「改邪歸正」了,為了要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LOLJ)。
(可我最想扮演的其實是又美又瘋的Harley Quinn~)
我想,現代的「萬聖節」其實為人們傳遞出這樣一種氣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任何人。」即便大家都知道這不過是一種錯覺、一種夢想,但偶爾做做白日夢,也很快樂。
我們的人生,其實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楷模角色來推進的。「代入感」很重要,通過裝扮成自己想成為的人,我們仿似從他們身上獲取了一部分他們的力量。
nnnn例如,2013年的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Frozen)》大火,到了2014年「萬聖節」的時候,滿大街都是扮成冰雪女王Elsa的大姑娘和小姑娘們。
女孩們為什麼個個都想當Elsa女王,不願做Anna公主?她們其實是想藉由冰雪女王Elsa的角色來體驗和感受自身的「女孩力量(Girl Power)」。
和孩子一起工作了這麼些年,我常常會發現,在3歲之前的兒童身上,性別意識確實還不是那麼明顯。「萬聖節」前夕,常會有小男生跑過來跟我說:愛麗絲老師,我今年想當公主;也會有小女孩說:我要做超人和蝙蝠俠什麼的。
「兒子想穿公主裙」和「女兒羨慕男性角色」這樣的事也許會讓一些家長感到彆扭。可是,過早的把性別意識帶入孩子的「自我身份認同」中,未必是件好事。因為,我們首先是作為一個被親朋好友和社會所接受的「人」而存在,在此之後我們才或者是男人、或者是女人、或者是跨性別群體的一員。
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有一部冷門的作品叫做《單戀》。其中,關於人的性別認同意識,他藉由角色之口是這麼說的:
「我並不能剝奪他們想要解放自我的渴望。可悲的是,當今社會上老是規定男人要這樣,女人要那樣,甚至連外表也不放過。這就難怪從小在這種社會規範下成長的人,會一心認為自己的外表不是應有的模樣,厭惡渾圓飽滿的乳房。我認為性別認同障礙這種疾病並不存在。應該治療的是試圖排除弱勢族群的社會。」
或者說,我們應該極力消除的,是支配人心的不寬容。為什麼人人都愛「萬聖節」?因為在這一天,我們內心那些平日會被認為「奇奇怪怪的癖好」全部被合理化,我們能夠光明正大的將自己真實的內心特徵展示在陽光下。
這是一種在安全情境下的「自我暴露(Self- disclosure)」,而健康的心靈需要一些安全適度的「自我暴露」。
Part 3: 在溫哥華,孩子們怎樣慶祝萬聖節?
今年的「萬聖節」,我們在學校是這樣和孩子們共同慶祝的:
(1)去農場親手摘南瓜:
在「萬聖節」前夕,學校組織了一次實地考察(fieldtrip),小朋友們由家長陪同,乘著校車去了溫哥華市郊農場的南瓜田。除了學校里小小班裡兩歲以下的小朋友,大家都一同參加了這項活動,並且收穫滿滿。
孩子們通過觸摸和比對南瓜的大小、形狀和顏色,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幾隻南瓜,並奮力將其抱起來裝進自己的小推車或者口袋裡。
爸爸媽媽和老師會在一旁協助,最終大家滿載而歸,回到學校。
(2)裝飾南瓜,布置教室
下午,在小朋友們午睡醒來之後,老師會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布置教室,讓教室看起來更有「萬聖節」的氣息,為即將到來的節日做準備。
然後,老師會幫助小朋友將南瓜打開,並請小朋友將南瓜子和南瓜瓤都摘出來。南瓜子在洗凈後,烤箱烤一烤就能吃,大家都吃得很香。
另外,老師們還會用多出來的南瓜煮南瓜粥,作為小朋友們的下午點心。
(3)孩子自己決定節日服飾,和家長溝通
眾所周知,「萬聖節」那天小朋友們都會穿上各式各樣的節日裝扮去挨家挨戶的討糖果。
在此之前,小朋友們都會和父母商量「今年我想扮成什麼」。
為了鼓勵小朋友們的言語表達能力,我會在早晨的「晨圈活動(Circle time)」時為小朋友展示許多不同的「萬聖節」妝扮圖片,並邀請他們挑出自己最喜愛的妝扮,並講講自己喜愛次妝扮的理由。
在此期間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有一個小姑娘沒有選擇公主或者小動物的妝扮,而是選擇了消防隊員的妝扮。當我問她為什麼喜歡消防員服裝時,她回答:
「因為他們救了許多人,還有小動物。」
從她斷斷續續的敘述中,我了解到,她將來也想去當消防員,因為這樣就可以在整條街巡邏,幫助別人。
(4)「不給糖就搗蛋」和「萬聖節」聚餐派對:
在「萬聖節」到來的那一天,學校舉行了一場「萬聖節」聚餐和妝扮派對。
家長們早早地把孩子們妝扮好,送到學校,讓孩子與自己的朋友們玩耍。
上午的時候,老師會帶領孩子們挨個兒去到學校大樓里其他的教室和辦公室,大叫「不給糖就搗蛋(Tricknor treat)」!結果當然是每個人都收了一大把糖果,開開心心的回到自己的班級,準備吃一頓美味的午餐。
下午三點,在小朋友們都從午睡中醒來後,參加「萬聖節」聚餐派對的家長們也陸續抵達學校。每一位家長都帶來了一些自己親手做的點心或者食物與別人分享,這樣的聚餐叫做「美食匯(Potluck)」。不少家長自己也為了 「萬聖節」而精心妝扮了一番,與他們孩子的妝扮相映成趣。
我認識一位父親,在「萬聖節」派對上將自己裝扮成了一台洗衣機,他小小的女兒則笑逐顏開地被父親扮成了一籃臟衣服(這對父女也是腦洞蠻大的~)。
Partn4: 充滿儀式感的「萬聖節」,讓孩子們學到了什麼?
(1)摘南瓜的意義:認識大自然
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認識了農場是什麼樣的,南瓜田是什麼樣的,南瓜是如何從泥土中生長的……當他們努力掙扎著從一片泥濘中將南瓜捧起來、擦乾淨、放進袋子里的時候,他們才會真正意識到「這是屬於我自己的南瓜」。
通過自己勞動得到的東西,總是會特別珍惜,並且為之感到自豪。在後面雕刻南瓜的過程中,小朋友們會很興奮的向朋友們展示:看,我的南瓜燈多美!
(2)布置教室和處理南瓜的意義:承擔作為集體中一員的責任
在此還是舉一個事例說明吧。
在摘過南瓜之後,我們班上一位可愛的小姑娘M邀請她爸爸來學校,給大家雕刻南瓜燈。M的爸爸為大家在南瓜上雕出了一隻可愛的貓頭鷹。小姑娘自豪極了,抱著大南瓜不撒手,還邀請別的孩子過來觀賞。她驕傲地對每個孩子直說:「看,這是我爸爸給大家做的。」
通過參與學校的活動,在大家面前「露一手」的家長能給予孩子充分的自豪感。
當孩子們在幫助老師布置教室的時候,他/她是在真正的參與活動的,並且將自己視為集體的一分子。
儘管孩子們年幼,他們也能理解到自己不僅僅是享受和被服務的一方,而是構成集體的一部分。孩子們心裡很明白,他們作為學校的一員,每個人都要遵守集體中的規則並承擔好自己的責任,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因此,大家都能積極的參與到學校的活動中,以自己的勞力換來「萬聖節」樂趣。
(3)與家長老師討論「萬聖節」妝扮的意義:
為什麼我們鼓勵孩子和老師家長們討論「萬聖節」妝扮呢?雖然讓父母直接決定孩子的妝扮是更簡單的事情,但我認為,「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對於他們獨立的人格的發展更有好處。
我希望孩子們在年幼的時候就能習慣主動做出選擇,並接受選擇的後果,而非習慣於依賴他人的判斷力。通過自主挑選「萬聖節」妝扮,孩子們能夠學會和父母、同學和師長溝通,並清晰的表達自我意見。
對於父母而言,和孩子就「萬聖節」妝扮進行溝通,不僅加強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也給予了孩子更多的自由選擇。溺愛孩子的父母很多,但是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的父母,就很不容易了。
(4)「不給糖就搗蛋」的意義:不成文的社交守則VS個人需求
當孩子們去挨家挨戶討糖果的時候,他們真的只是在玩耍而已嗎?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種首次接觸社會的預熱和練習;孩子們通過「萬聖節」討要糖果的活動,學會了(或者是逐漸意識到了)如何禮貌的遵守社交規則來滿足個人需求。
例如,當孩子們開口討要糖果的時候,他們需要先禮貌的先向對方問好,表明來意(使用「不給糖就搗蛋」的口號),在收到糖果後要真誠的向對方表示感謝。如果小朋友們忘記了任何一個環節,老師們都會在一旁溫和的提醒他們。
正是像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社交練習」,讓孩子們慢慢意識到,人際交往是有規律和套路可循的,從小就建立起對於「社交界限(Social Boundary)」敏銳的感應力。
(5)「萬聖節」聚餐派對的意義:抓緊培養孩子的「社交脫敏」
在詳細講解這一條之前,我想先分享一段自己親身的體驗。
我從小在中國長大。在成長過程中,「和陌生人打交道」這件事,總是會為我帶來無法言喻的社交壓力和輕微焦慮。因此,我一般不太熱衷於參加學校的學生會啦社團啦之類的,而寧可自己一個人安靜的泡圖書館。當然這也和個性有關。不過,據我的觀察,哪怕是再外向的人,對於「沒有熟人出現的場合」,也多少會產生社交焦慮感。
在出國之後,曾經念過一段時間的商學院,於是在很多場合都不得不強迫自己去和不熟悉的、甚至完全陌生的人打交道。那段時間一度緊張到想吐,我的「社交恐懼症」完全發作了。不過,通過那一段時間密集的「社交脫敏」,至少我現在對於「和陌生人攀談」這件事已經毫無壓力了。
並不是說我真的改變了自己的個性,而是我漸漸的觀察和總結出了「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幾種「套路」。
我發現在加拿大土生土長的孩子們都在這一點上表現出色。對於他們而言,「和陌生人相談甚歡」簡直像吃一塊蛋糕一樣簡單。原因很簡單,他們從小就是這樣被放在「社交脫敏」的環境下培養的。換言之,他們的「社交脫敏期」比我來得早二十年。
就拿今年的「萬聖節」聚餐派對做例子吧。
當所有的家長和小朋友們齊聚一堂時,家長們都自顧自的互相聊天和找老師聯絡感情去了,他們的孩子不得不處於一個「自己照顧自己」的狀態。當自己朋友的爸爸媽媽走過來與自己攀談時,孩子需要自行應對,保持禮貌。久而久之,小朋友們學會了用一臉陽光的笑臉迎人,開開心心的享受充滿「陌生人」的聚會。
在今年「萬聖節」和大家分享美食的聚會上,我突然意識到,美食即人生。我們攝入的食物應該豐富多彩,而我們所經營的人生也是。嘗一口自己從未嘗試過的食物需要勇氣,開啟一段從未經歷的人生冒險又何嘗不是。結果是喜歡或者不喜歡都不重要,只要付得起代價,有何不可。
「萬聖節」就是這樣的一個契機,每一年都讓我多探索到一些關於我自己、關於孩子們的新的美好的體驗。「自我探索」之路,真是漫長又有趣。
祝大家像孩子們一樣,懷抱赤子之心,珍惜每一次成長和自我實現的契機。
~~希望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萬聖節~~這一次有遺憾也沒關係,永遠都還有下一次~~
THE END
推薦閱讀:
※簡單系統家庭教育
※應聘兒童遊戲策劃需要注意些什麼?
※兒童性格內向,怕陌生人,怎麼教育?
※該怎麼樣對待感統失調的孩子? www.1555210797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