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在印度的VC們:所有人用高溢價買這個國家的未來

編者按:本文作者為國內知名投資機構險峰長青K2VC管理合伙人李黎和分析師羅晨曦。在印度的一周多時間裡,兩位專業投資人走訪了40多家初創企業,近10家VC同行以及多家孵化加速機構,全方位地與印度創業生態展開了深度對話,從專業的視角重新審視了眼下極為火熱的印度市場。在有乾貨有數據的同時,還有很多故事與細節,對於所有關注印度市場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這都是一篇價值連城的文章。竺道有幸與兩位同行並獲授權轉載此文,希望能與諸位分享。在建立對印度市場正確認知的前提下,一起發掘新的價值投資機會。

在印度的VC們:

所有人用高溢價買這個國家的未來

Nishit Garg 穿著整潔的藍色襯衫,深灰色西褲,鐙亮的皮鞋,頭髮一絲不苟。即便是印度馬路上時常揚起漫天灰塵,但他的皮鞋仍然光亮鑒人,這讓 Garg 和印度的普通白領有很大區別。談話的時候,他表情嚴肅,似乎每句話都是深度思考後的結果——很像是他所在基金的投資風格,對於每個項目,印度老虎風險投資基金(以下稱 Tiger )在其商業邏輯上的思考深度超過了很多同行。

Garg 的名字在印度是一個高級的種姓,優越的家庭環境令他有機會受到最頂尖的本土和海外教育,豐富的企業實戰經歷也為他做投資奠定了堅實基礎:過去的6年間,他歷任了德勤諮詢顧問、印度版京東 Flipkart 的高級商務經理、軟體部總監、零售部總監等職位,2015年 Garg 加入 Tiger,成為高級投資經理。 「我們的偏好是能在極度分散且巨大的市場中,用可持續的方式來進行整合。」Garg告訴我們,這個邏輯貫穿了 Tiger 在印度市場上投資的主旋律。他在 Tiger 投資了Nestaway(印度版蘑菇公寓)、HelloEnglish 等公司。

從2005年進入印度市場以來,Tiger 在10多年間銳意進取,在印度共投資了45家公司,合計25億美金,並實現13家公司的退出。幾乎TMT每個賽道上的頂尖選手都被 Tiger 下注了,其中的獨角獸包括 Flipkart(印度京東)、Ola(印度滴滴打車)、Quikr(印度58同城)、Hike(印度微信)、Shopclues(印度電商平台,偏低端用戶)。

▲ Tiger在印度的投資統計,2015年是非常激進的一年,Tiger出手很快。

在我們和 Tiger 等基金訪談的同時期,英途公司帶領著一支彙集創業工場、玖富、好貸網等數十位創始人的考察團浩浩蕩蕩來到印度,在班加羅爾和新德里進行了為期10天的互聯網公司拜訪,主要目的是考察印度的投資機會。「去年以來,我們已經接待了很多來自國內的投資人考察團,每個月都有很多人過來。」竺道創始人黎劍說。去年他從印度華為出來創建了竺道,在德里成立了一個孵化器,將中國的模式拷貝到印度,尋找優秀的印度本土團隊進行孵化。這個過程中,竺道也成為連接中國投資圈和印度創業界的超強紐帶。

在這之前,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早已在印度布局,重倉這個國家的未來。而一些進入印度較早的互聯網公司,如UC、Yeahmobi等,也紛紛在出手。

▲ 印度的公交車站的白領和貧窮的人,其創業環境也是混搭了各種生態。

以Tiger、紅杉、DST、光速為代表的國際化VC,以騰訊阿里為代表的中國巨頭,以Kalaari capital為代表的印度本土VC,以UC、Yeahmobi為代表的中國創業公司……各路資本在印度這片熱土匯聚,令印度的創業生態急劇膨脹,每個投資者都隱隱擔心有泡沫,卻總也抵擋不住其謎之魅力的誘惑。 「大家賭的是這個國家的未來,是否會出現下一個阿里巴巴、京東、支付寶、騰訊、唯品會……」共建創投(CoBuilder Partners)創始合伙人程華傑說。他投資的Yeahmobi、鼎開、洋蔥移動已然在印度成為巨大的移動流量入口。

高出中國6倍以上的估值

我們這次在德里和班加羅爾訪談了超過40家印度創業公司,幾乎每一家公司都能找到對應的中國標杆。印度滴滴(Ola)、印度支付寶(PayTM和PayU)、印度蘑菇街(Wooplr)、印度分期樂(Krazybee)、印度頭條(Dailyhunt和Hotoday)、印度辣媽幫(Tinystep)……像是穿越回5年前的中國,一切才剛剛開始,我們卻仿若知道它們的成長路徑。

「中國模式、印度故事」成為近年來印度創業主旋律。所不同的是,從A輪開始,印度公司的估值橫比中國市場,至少是高出6~10倍估值。VC們透支了未來2~3年的估值。

Amarendra Sahu長著一張娃娃臉,大眼睛在他黝黑的面孔上忽閃忽閃,透著精神氣。他創建的Nestaway類似於印度版蘑菇公寓,為白領提供長租服務。創立2年多,目前Nestaway每月交易額230萬美元。今年初時候,在月交易額30萬美元時,Nestaway獲得了印度Tiger的B輪投資,估值1億多美元。而在中國,月交易額15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垂直人群長租公寓,估值大約1億人民幣。

▲ 印度蘑菇公寓Nestaway的創始人Amarendra Sahu畢業於印度頂尖的理工大學,創立的公司獲得了Tiger的投資。

Sahu大學畢業時有過很不愉快的租房經歷,於是他自己創建了一家服務好的租房公司。在印度,租房是個萬億的大市場,每個城市充滿了租房的小商戶,並沒有行業巨頭也沒有大的整合者,也沒有可信賴的租房服務公司。Nestaway的目標人群是大學剛畢業的白領們,在印度前10大城市中充斥著8000萬年輕人,其中大約5000萬人有租房需求。他們的月工資收入大約500美元。

在Nestaway租房的白領們每月平均付房租120美元,往往是Nestaway的每個新店剛開1個多月就住滿了,因為這是比其他租房公司更有品質的租房平台。 現在Nestaway在印度的6個城市有大約7000間房,共有3萬張床,已經租出去了2.3萬張床位。一般是談下一個房源後,Nestaway會花2000美金來改造房間,房東也可選擇自己改造,然後Nestaway會從租金中抽取25%作為傭金。

Sahu 畢業於印度頂尖的理工大學IIT,他的很多同學投身到這波創業浪潮中,並獲得了資本的青睞。Sandesh.C創建的Masala Chai的外賣下午茶品牌 Chai Point 前不久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投資;Shadhank ND創建的互聯網醫療平台Practo獲得了騰訊8000萬美元投資;Madhu創立的大學生消費金融平台Krazybee(類似中國分期樂)獲得了100多萬美元的天使投資……

▲ 印度知名創業加速器竺道創始人黎劍(左)和王超(右),他們致力於成為中印創業交流的橋樑。

我們在印度拜訪了多家創業公司,並統計了他們的收入、業務數據以及上一輪估值,與中國類似模式的同階段公司類比,在2015年或2016年初,印度公司的估值幾乎是中國公司的6~10倍。比如印度支付寶PayTM宣稱1.3億用戶,日交易100萬筆,市場傳言近期估值是60億美金。 「我們的成長是非線性的!」Nestaway創始人Sahu說。工程師出身的他畫了一個類似於安卓操作系統的圖,或許可以部分解釋印度市場的高估值。Sahu認為Nestaway在搭一個標準化、開放可擴展的底層平台,一旦建立起底層的服務標準,今後可以長出各種針對白領、針對學生、針對藍領的「APP」。而在中國,長租公寓的市場上,白領人群有蘑菇、寓見;藍領人群有新起點,針對每個垂直人群,都已經競爭白熱化了。

在印度,這一切才剛剛開始,沒有壟斷者,沒有強有力的競爭者,有可能萬億的租房市場,全部是Nestaway的。誰敢說不呢?一切都充滿了想像力。這,就是印度的魅力之源。

中印時光穿越者

如果走進新德里的印度光速風險投資基金辦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portfolio 的Logo牆。儘管都是印度本土的品牌名,但是說到背後的商業模式,仿若回到熟悉的中國市場——印度版大眾點評、印度版滴滴、印度版嘟嘟巴士……

▲ 印度光速的辦公室前台,是 portfolio 的LOGO牆。

光速的隔壁,就是紅杉基金印度辦公室,這家全球聞名的大牌基金也頻頻在印度出手。加上 Tiger、IDG 等基金,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熟練地在美國——中國——印度這些有時光差的市場上,把他們熟悉的商業模式投個遍。

▲ 印度VC市場的大玩家,紅杉非常激進;DST在過去10年只投了兩家,但是出手卻是重注。

以Tiger為例,從2000年起,Tiger在中國市場上投資了噹噹後,在電商跑道下了重注,投資了阿里巴巴、京東、途牛、58同城、凡客、樂淘、唯品會等選手;在印度,Tiger至少投資了16家電商公司,包括Flipkart、Shopclues等電商平台。似曾相識的路徑,在不同的國家地區上演。 「2015年我們共投資了10多家公司。」Tiger高級投資經理NishitGarg說。Tiger在印度市場的偏好是在極度分散且巨大的市場中尋找資源整合者。在這個邏輯下,Tiger在一些垂直行業中尋找玩家,比如城市間的物流、租房、訂房、醫療、電商等。「教育市場也很大很分散,它們會很賺錢,但是不會出百億美金級的公司;約會市場也大,但是由於印度的風俗偏保守,Tiger傾向于謹慎。」

印度光速也是一支活躍的基金,投資經理Akshay Bhushan去年以來已經去了中國三次,拜訪中國的多家基金,了解中國市場上湧現的最新商業模式。他和中國多家基金的投資人保持著密切聯繫,也曾通過其找到中國創業者直接交流。比如2016年初他通過險峰介紹了嘟嘟巴士創始人劉逸洵,回印度後,投資了一個類似嘟嘟巴士的創業項目。他還投資了一家類似分期樂的印度公司Redcarpet,這是YC在印度孵化的一個項目。

▲ 印度光速投資經理Akshay Bhushan近一年來多次到中國取經,活躍於中印投資市場。

在印度的全球知名VC品牌中,印度IDG也是較為活躍的一支。IDG印度投資經理Karthik Prabhakar也是印度蘑菇公寓Nestaway的投資人,他們不僅投資了一批類似於中國模式的創業公司,同時也在激進地尋找中國市場的LP。據稱,印度IDG近期的一支基金,只有25%的資金是印度本土的LP出資,還有75%是希望能在中國市場上尋找LP,因為中國在過去的兩年中有很多公司上市,中國股市也是在高漲狀態,市場上的熱錢較多,因此他們強烈希望中國的LP能進入印度IDG,同時這對於印度IDG充分和中國市場互動是很好的角度。當然,在印度市場的傳言是,今年上半年,印度VC的資金已經快投完了,本土的「彈藥」不是很充足。

在中國科技商業的英文資訊平台AllChinaTech上,接近65%的流量來自印度。這家自媒體主站為PC版,同時在Facebook、Twitter、微信等多新媒體發布信息,用英文報道中國的科技創新和最新商業模式。顯然,中國模式已成為印度科技創投界的重點研究對象。無論是Tiger、光速還是IDG,以及印度活躍的VC們,對標中國模式,用時光差的方式來印度市場上進行觀察和尋覓,不失為絕佳的角度。

來自中國的淘金者

不僅是印度的VC們——包括本土基金和全球的品牌基金都非常活躍,近兩年來,一支新的資本力量正在進入印度,其中不乏巨額投資,似乎是從未來穿越而來,對於印度當前的創業公司,他們能提出非常有價值的戰略意見並敢於下重注。這支力量就是來自中國的投資者。

9月下旬,在班加羅爾一個科技孵化器里,印度大學生消費金融公司Krazybee召開了第一次中印董事會,中國的分期樂,以及險峰長青基金和印度移動流量公司Yeahmobi都參加了討論。Krazybee的模式和分期樂類似,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儘管兩國國情不同,但印度大學生們的需求同樣非常旺盛。Krazybee在2016年初獲得分期樂、險峰長青和Yeahmobi的聯合天使投資。

▲ 印度大學生消費金融公司Krazybee的創始團隊和中國的投資者。

Krazybee的創始人Madhu和萬洪來自前印度華為。董事會上,分析完數據後,分期樂創始人肖文傑提醒Krazybee在沒有欺詐風險出現前,信用風險的尺度可以放大一些,這樣公司可以積累更多的數據。而我們作為從分期樂創立就伴隨成長的險峰長青基金,針對他們的風控系統和數據模型提出來很多建議。Krazybee的發展,讓我們仿若回到分期樂的早期階段,但不同的是,分期樂的每一步是前無古人的探索,而現在,分期樂的經驗可以快速複製到Krazybee上。分期樂甚至派出了地推的負責人前往印度指導Krazybee如何獲取高校地面流量。

Krazybee只是一家初創的小公司。在印度,一些巨頭公司Snapdeal(印度版淘寶)、Flipkart(印度版京東)、PayTM(印度版支付寶)、Hike(印度版年輕人的微信)都獲得了來自中國阿里或者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的投資。阿里在印度市場下了極大的重注,投資了Snapdeal以及PayTM,並且頻繁從中國派團隊到印度指導交流。 在PayTM的印度辦公室,其高管SAURABH介紹,PayTM用戶1.36億,日支付100萬筆,是印度最大的在線支付工具。與之對應的是,PayTM令人咋舌的估值,上一輪估值48.3億美金,近期市場傳言PayTM在以60億美金估值融資。

PayTM的有力競爭者PayU的背後則有騰訊的影子,因為其投資人包括Naspers,而Naspers是騰訊的大股東,在多個項目上與騰訊進行了很好的聯動,近期印度OTA市場排名第一的MakeMyTrip和Goibibo的合併背後也有這對組合的聲音,騰訊與Naspers加起來佔到了合併後的MakemyTrip 40%的股份。

更昂貴的是Snapdeal和Flipkart:Snapdeal上一輪65億美金估值,Flipkart在上一輪是150億美金估值。儘管兩家沒有公布過自己的業務數據,但據摩根斯坦利報告以及印度媒體的報道,預估2015~2016財年Snapdeal的GMV為38億美金,Flipkart 的GMV為100~120億美金。Hike在上一輪騰訊和富士康投資時,日活250萬,估值14億美金。

▲ 好貸網創始人李明順(左)和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右)在印度德里一家咖啡館討論考察見聞。

「如果以1/10的估值,是否有機會投出一個PayTM的市場第二?」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問。在中秋節的德里,來自中國的投資考察團熱烈地討論這個假設。儘管目前印度兩大電商巨頭Snapdeal和FlipKart的在線支付比例都不到30%,但非常熟悉印度的竺道創始人黎劍卻堅持看好PayTM,他介紹說,PayTm在印度近期推廣非常迅猛,很多tutu車的背後都貼著PayTM的二維碼,很多電影院線等電商以外的支付場景也在大力推廣PayTM支付。新創業的公司很難追上有先發優勢的PayTM。

與PayTM相差較為懸殊的是印度第二大在線支付PayU。PayU 併購Citrus的時候付出了1.3億美元的現金,印度媒體猜測合併後的PayU估值應該在10億美金左右。收購Citrus後,PayU擁有3000萬用戶,年交易數量達1.5億次,與印度FreeCharge幾乎同樣並列第二。PayU背靠Naspers,儼然騰訊系的portfolio。「大家都知道貴,但是有個巨大的機會是,你在買這個國家的未來,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阿里、京東你還進得去嗎?可是在印度,這些未來的阿里、京東、支付寶,你現在還有買單的機會。」好貸網李明順在德里的一家咖啡館激動地說。

高估值是否能有高回報的退出

和去年的投資熱潮相比,進入2016年以來,印度本土市場的投資在趨於冷靜。 今年3月,摩根斯坦利把他們持有的FlipKart股份估值下調了。而對比印度市場2015年與2016年的Q1~Q2投資金額,2016上半年印度市場投資金額同比減少40%。今年已有幾家曾經大規模融資的公司都爆出不好的消息,或轉型、或倒閉,如Peppertap(曾融資5000萬美金,印度最大的雜貨配送平台)、Tooler、Amber Wellness等。

▲ 印度近10年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圖中涉及金額根據2016年10月30日盧比與美元匯率折算)

造成這樣的局面除了印度基礎建設落後等等因素之外,最核心的莫過於印度人民收入水平低,且兩極分化過於嚴重,從下圖的表格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印兩國之間的差距。

▲ 印度與中國在收入上,整體上差距很大。

印度有2億多人口年收入只有647美金,2億多人口年收入2000~3000美金,他們佔據了工作人口的80%;而中國,佔比最大的則是3億多人口年收入2000多美金,2億多人口年收入6000多美金。整體上完全是一個數量級的差距。

▲ 印度貧富懸殊

近10年以來,VC們前前後後向印度市場的2000多家公司投入了150多億美金,而截至2016年初,獲得退出的僅有價值40多億美金的200多筆交易。較大的退出案例包括Snapdeal以4億美金收購FreeCharge等。

▲ 2006~2015年印度VC投資數量掠影

▲ 2007~2015年印度VC退出的項目數和金額。

仍以Tiger為例,Tiger 最好的退出包括JustDial、MakeMyTrip的上市。自2007年起,Tiger持續在JustDial投入2300萬美金,2015年JustDial的上市為其賺得了18倍的回報;Tiger仍持有MakeMyTrip的部分股票,但自MakeMyTrip 2010年以11億美金估值上市以來,曾一度掉到了近8億美金。

而在今年7月,Tiger將珠寶電商公司Caratlane的 62%股份以5300萬美元出售給塔塔集團下的Titan Co Ltd的這筆交易中,Tiger幾乎沒有賺到回報。Tiger在2011年投資了Caratlane600萬美金,後續總計投資5222萬美金。2015財年,Caratlane收入約1.4億人民幣,比前一年增長約1400萬人民幣。

從前例來看,這一波在印度出手的VC們,離退出還遙遙無期。但是誰又能抵擋投資一個國家的未來這樣的巨大誘惑呢?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險峰長青」,版權歸原作者羅晨曦、李黎所有,轉載需獲原作者授權

推薦閱讀:

TAG:印度 | 风险投资VC | 中国互联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