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起於街頭的「亞馬遜蝴蝶」,會掀起潮流的「颶風」嗎?

時尚,是商業世界最頂級的上層建築之一。高端的時尚是對人心和社會歷史文化最精到的提煉,它永遠發端於少數人,卻又對大多數人產生著影響。一旦它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那就變成了「潮流」。

多數商業人士喜歡談論並追隨潮流,但真正有眼光的人會去捕捉時尚,因為今天的時尚苗頭可能就像那隻「亞馬遜的蝴蝶」,它扇動翅膀有可能引起後天太平洋對岸的颶風(當然,更大的可能是什麼也沒有發生,只是扇動翅膀而已)。

「街頭范兒」,就是一個正在生長的時尚苗頭。這裡所說的「街頭范兒」,並不是大眾喜愛的「休閑范兒」,而是指那些曾經小眾的、「不入流」的元素。不知您注意到沒有,如今一些原本被大眾視為「邋遢、隨意」,甚至是「胡亂對付」的元素,不僅成為時髦人士的鐘愛,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商業空間中。那種叛逆中帶有洒脫,小眾化卻頗為獨特的感覺,不但為「先鋒」人士所享受,也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欣賞。

誰能說,明天世界,就不會是這些「街頭元素」的天下呢?

「滑板味」的香水:荷爾蒙的味道

香水,也許是離街頭最遠的物品,它精緻、誘惑的味道與街頭的粗礪感覺格格不入,但是「街頭范兒」已經入侵了香水領域。不久前,Goshan nRubchinskiy就推出了俄式風情的街頭香水,靈感是莫斯科的滑板和街頭文化。這款香水擁有瀝青和橡膠的氣味,暗示滑板輪在地面上加速升溫的味道。

相對大眾來說,「瀝青和橡膠」味兒與香水應該處於兩個世界。但是這正代表著一類小眾商業的趨勢,因為在它們的背後,有著龐大的一群更「格格不入」的年輕人在瘋狂地對其追捧。

當代年輕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在襁褓里就握著手機,用信用卡買早餐,在互聯網「秒殺」新款牛仔褲,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如魚得水。就是這一代人,逐漸成熟,佔領市場主流消費。他們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有著很強的表現欲,追求個性與創新,並且忠於自我。他們普遍過著方方面面都被照顧周到的生活,追逐潮流,對於流行時尚更為敏銳,因此他們會經常購買別人羨慕的新潮商品。

這些「年輕人」群體選擇產品或品牌的準則不是基於「好與不好」,而是基於「喜歡或不喜歡」,對於傳統時尚品牌的忠誠度很低,很難成為某品牌的忠誠粉絲,願意為「喜歡」買單,注重消費的過程感受和內心感受,追求產品或服務與自己情感體驗的一致性。他們追求個性並忠於自我,一些「街頭化」的設計恰好能滿足這一點。

所有的時尚都是小眾的。喜歡不喜歡「滑板的味道」並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在這瓶香水背後的意義。當精細、苛求的生活成為大眾的喜好,那麼正如工業時代的廢棄廠房已經成為眾多藝術家的摯愛一樣,也許會有一些年輕人懷念那種工業時代的粗糙與荷爾蒙的味道。

快閃店鋪:真正的「街頭商業」

香水只是一個個案,但背後的原因卻有普遍性,那就是人們越來越願意為小眾的產品買單。而小眾產品有其自身的銷售規律,它區別於大眾商品的穩紮穩打,快速形成潮流,又快速消失,是一種普遍現象。這也促成了一種新的店鋪形式的出現。

近幾年來,以時間短、效率高著稱的pop-up(快閃店)模式在國外迅速躥紅。與傳統的實體店相比,這種只在街邊、商場內甚至室外空地上限定存在幾天、幾周或者至多幾個月,且只銷售限量產品的快閃,其發展具有更多令消費者悸動的元素,快閃店的出現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用一波又一波的驚喜刺激消費者的中樞神經,捕獲了新興消費群。

快閃店鋪悄無聲息地突然出現在人群中,又很快消失或者轉換形態,這給零售業帶來了新鮮和驚喜。

愛馬仕、阿迪達斯等著名品牌都對這種「快閃店」情有獨鍾,藝術與商業完美結合,透過快閃店的新鮮感,讓消費者感受到不同的氛圍,為實體商業引流。

而以快閃店的短時間銷售,測試商品是否受歡迎,也成為國外品牌進軍中國市場的主流方式之一。相對於傳統實體店,這種「街頭」快閃店短平快,投入成本低、佔用空間小,並能利用品牌和明星效應迅速提升商場的人氣。

成功的快閃店應該是如下幾個因素的綜合體:對於細節的把握,運用出人意料的創意手段,以及對品牌進行準確而強烈的表達。這種閱後即焚的開店方式,會給顧客帶來不一樣的感覺。與其拍廣告大肆宣傳自己的產品,倒不如讓消費者親自來體驗。

「街頭風」購物中心:非主流成賣點

當街邊出現了快閃店,購物中心也會漸漸受到影響,當然購物中心不可能很快消失,但它們在品牌選擇理念上卻會日漸「街頭范兒」。

近幾年,許多購物中心貌似越來越「年輕化」,塗鴉、街頭等「非主流」的風格也逐漸成為趨勢,拿泰國曼谷為例,曼谷的娛樂場所可謂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暇接。但是一直以來,曼谷,乃至整個泰國,卻沒有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全天候」商業項目。這不免讓很多造訪那裡的遊客們感到些許遺憾。而就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年底,由泰國商業巨頭TCC集團斥巨資打造的Then Street Ratchada項目正式開業,依據填補了泰國無24小時營業商業項目的空白。

Then nStreet購物中心在零售方面並未追求品牌性和檔次性,而是更加強調個性化和多樣性。項目引入了一些本地設計師的小眾品牌以及一些淘寶服飾,滿足了年輕客群追求個性,彰顯自我的一種精神追求。同時,Then Street nRatchada因其後現代工業風格的街區、彙集了大型室內極限設施等特點,成為了曼谷市商業項目一大亮點,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曼谷旅遊的一個嶄新地標。

在曾對此項目進行過實地考察的RET睿意德瀋陽公司副總經理夏季看來,Then nstreet與眾多其它商業項目不同的是,該項目在室內與室外的銜接上,巧妙的在項目的外立面與內部的外牆之間,創造了一個「灰」空間。利用地勢的高差,它實現了多首層的商業價值,通過幾節步行梯的平台可以輕鬆的到達商場的B1層和1層;通過扶梯,也可以將人迅速拉動至高樓層。

正是這種自我追求的個性顯示,讓整個購物中心流量不斷,成為繼Central World、Terminal 21另一個出彩的SHOPPING MALL代表。而「24小時」的經營理念,讓夜晚的炫目燈光和敞開大門的店鋪,無疑成為了曼谷街頭最繁華的美麗景色。

蝴蝶的翅膀

越是個性化的東西,就越容易形成獨特的魅力。《小眾行為學》中作者曾舉過一個GAP的事例——雖然曾經輝煌過,但在不斷地細分市場的大環境下,卻依然以全面佔有不同市場為目標去進行細分市場,最終的結局就是失去大部分的受眾。相反的事例則是星巴克——不想霸佔所有的咖啡愛好者,而是針對某一類型的購買者,連鎖店開了一家又一家;或者Moleskine筆記本,吸引了特別喜愛這種筆記本的一群人,讓已經消失了的製造商重出江湖……這些事例都為了說明一件事:這個世界曾經非常喜愛「世界大同」的一致感,但如今人們日益傾向于思考自己最想要的、最想表達的東西。

隨著文化與經濟的並行發展,「主流」、「大眾」將成為過去式,相同喜好的人們將聚集在一起,形成無數多的小文化、小潮流。這些就是每個人都在尋找和自己的喜好、口味相同的文化,或者說存在感。

其實,相對於時尚也好,哲學也罷,甚至在商業中,「我們」都是行走者,在不斷的追索與自我追尋。它們如同生命,也有著達爾文進化論的更迭。曾經發達的、先進的文化,會度過文化進化中的繁華期,慢慢衰落。新生的、稚嫩的,或者說是小眾的文化,最終會度過發展期,走到繁華期。

而我們現在正處在這樣一個時間:文化多樣性呈現為,小眾文化的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接受並喜愛。但從歷史發展角度看,這又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每一個如今如雷貫耳的時尚品牌,當年都曾經是「小眾」的選擇。所以,「時尚」的本質從未改變,改變的只是潮流。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Linda)


推薦閱讀:

準備賣菜的MUJI,告訴我們五條關於「跨界」的經驗
「高」處不易「快」亦艱難,服飾品牌進入第三次權力更迭期
這位老人今年黯然辭職,卻在零售發展史上留下了名字
張家鵬:用大數據賦能實體商業,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玄而又玄的風水之說,怎麼轉化成聽得懂的商業邏輯?

TAG:商业地产 | 招商代理 | 潮流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