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當代漢地佛教建築研究》第10章 結論與展望:佛教建築的現代化挑戰

1.1 歷史的經驗:

1從中國漢地佛教建築的歷史發展可知,整個傳統佛教建築的面貌,首先建立在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寺院經濟基礎之上,這是建築產業自身規律所決定的,直到當代依然如此。而具體的三種佛寺類型:城市、山林、鄉村佛寺,則是經濟形態與社會功能、地域環境、信眾基礎等因素共同決定的。這一基本的分類至今仍然有效。

2傳統中國佛教建築形式是被當時的禮制建築體系所決定的,其形制並無太強的獨創性。這也是中國建築文化的主體性和保守性造成的必然結果。

3 中國佛教建築的發展就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除了適應世俗建築產業的狀況,佛教建築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演化、創新以適應新的社會條件的歷史。這種隨著時代條件變化而不斷變革的「契理契機」的創新精神,正是當代佛寺建設需要繼承和發揚光大的根本思想。

4 佛教建築要避免過度消耗社會資源,應控制適度的規模,否則可能成為社會負擔。

1.2 當代的現狀:

1 在現代專業分工、市場經濟以及知識經濟的條件下,佛教才有可能從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解脫,也才可能不僅僅限於慈善教育文化的社會功能,進而致力於發揮心理和倫理的核心精神功能。信息時代會更加強調精神產品的價值。作為精神性最強的宗教建築,在信息時代勢應更加重視建築的精神價值。而物質功能應當已經妥善解決。新寺院經濟的結果,是使佛教及其建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遠離純經濟因素的束縛,在一個新的時代向佛教最初的理想回歸。

2 中國當代佛教建築發展的動力是佛教經濟基礎和社會功能的現代化。目前寺院經濟活動以旅遊、香火為主,佛寺規模與旅遊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建築布局絕大多數模仿古制。多數佛寺主要殿堂和修行生活部分規劃不協調,後勤服務空間不足,布局整體性差,往往過於強調殿堂的數量和軸線長度,忽視了功能分區的合理性。建築形式是傳統或者更復古的,建築技術材料是傳統或者現代的,宗教功能和活動是現代的甚至未來的,這是當代中國佛寺建設的基本現狀。

3當前佛寺建築有過度追求宏大規模、豪華裝修、軸線對稱、復古形式的傾向,不但造成了巨大的土地、資金的浪費,也使佛寺的文化品位不高,建築空間貧乏枯燥,功能使用不便,造成諸多問題,其根結在於建築布局形式與當代社會的文化藝術、建築技術、寺院功能脫節,而這正是本文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矛盾。

4 佛教建築是佛教修行、傳播活動的物質載體,其形象也是佛教自身的物質體現。現代形態的佛教建築是現代佛教發展的必然要求,創造現代形態的佛教建築勢在必行。

1.3 當代佛寺的設計策略

1宏觀規劃層面:佛教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深刻的受到社會整體經濟和制度的制約。佛寺的整體面貌都是由主流的社會經濟形態和建築面貌決定的。當代佛寺的規劃應充分考慮現代經濟與社會形態的多元化和知識化趨勢,以及現代法制的人本和民主思想。新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功能所需要的佛教建築已經不可能局限於傳統佛寺的佛殿系統,而是要求功能全面均衡的佛寺建築格局。這種格局演變的方向,無疑是人本主義的,僧人的主體性地位將得以真正的提升。從佛的殿堂到僧的道場,佛寺建築將會迎來巨大的變化。

在規劃選址上,佛教寺院不僅要成為旅遊參觀和宗教活動的場所,更應成為慈善、文化和信仰的生產地,成為所在地區的精神聖地。

因此,根據功能和地域、信眾、經濟等因素,本文把佛寺分為城市、山林、鄉村三大類型,分別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建築形態。城市佛寺宜採用現代形式與城市環境融合,並提供更多更強大的現代功能;山林佛寺應以保護自然環境為第一要務,以靈活的建築形式適應風景區建設要求;鄉村佛寺宜採取鄉土民居和地區主義建築的思路,成為鄉村文化的有力支撐點。只有順應當代社會的整體發展趨勢,結合不同地域的具體情況,才能找到適宜的佛寺建設策略。

2 建築功能層面:當代中國佛寺,以合理安排功能布局為首要問題,應不拘泥於傳統形制,力求全面完善的寺院布局。要綜合考慮祭拜、研修、起居、管理、後勤、接待、園林等七大功能,組織合理,比例適當,才能創造功能合理的寺院建築群。

建築空間應以大空間多功能化、小空間多樣化為方向,殿堂設計為多功能空間以利於提高大型的建築功能合理性和使用效率,中小型研修建築以及後勤服務部分,則應探索更多樣化的可能性,豐富寺院空間,完善建築功能。尤其要注意區分禪定與教理研修兩大類空間的差異,區別對待。

應當積極嘗試以現代建築理念和形式創作佛教新建築。在此基礎上,還應注意佛教的圓融思想,不拘泥於現代主義建築理論,尤其在裝飾風格上,應當既注重材料、結構自身的內在邏輯之美,也講求以裝飾、裝修、器物陳設等傳統輔助手段創造佛教氛圍。

3 哲學思想層面:佛教思想雖然對傳統佛教建築的影響是間接的,但這種深層次的精神力量卻具有穿透歷史的永恆價值,將會在當代以及未來對佛教建築發揮出最主要的影響。佛教的空間觀因為緣起性空的基本思想,並不局限於某種固定的模式,而是流轉變化無常無住的,其中蘊含的不斷變革創新永無止息的精神值得我們繼承。佛教建築原型分為凈土和禪兩大傳統,各具特色。

佛教的環境觀以平等無我和慈悲利他為基礎,必然指向與周圍環境的融合統一,並應進一步主動承擔社會功能,改善周邊環境。

佛教美學尤其是禪宗美學極具特色又深入人心,對中國傳統美學意義重大。佛教建築的審美意象以空為核心,包括寂靜、清凈、圓融等諸範疇,以此為原則進行佛教建築創作能更深刻的體現佛教文化的內涵,創造高品質的建築空間。

佛教倫理在佛教建築中也有重要的意義,因果、護生、無欲等核心倫理觀,要求佛教建築對周圍環境承擔更大的責任,服務社會,這在當代佛教建築實踐中應當大力推廣。

4 設計手法層面:佛教影響建築,建築也影響佛教,佛教建築是佛教組織形象的最突出表現。在當代社會,佛教更多的藉助建築師的專業技,能使佛教建築本身也可以輔助性甚至主導性的為佛教文化服務。給予建築師更大的自由度,這應該也是現代專業分工社會的一個基本趨勢。建築手法上,當代中國佛教建築的設計應注重回歸樸素純粹的建築風格,探索更加多樣的形式,發掘現代材料技術的宗教表現力,使用現代建築形式滿足現代宗教功能。

1.4 未來的希望與挑戰

1 當代社會是物質的社會,消費主義的社會,因而也是最需要佛法來平衡的社會。然而中國佛教界的狀況還遠不足以承擔起這樣的重擔。無論是組織體制還是僧人素質。歷經兩千年的中國佛教雖然充滿希望,但是不是真正能夠實現復興,在這個已經祛魅的社會裡依然是個未知數。即便佛教終於可以改造自身適應現代社會,那樣改造過的佛教,還能保持其不可替代的價值么?

2 當代佛教寺院千篇一律的面貌顯然需要創新。但是建築師們又是否能承擔起創新的重擔呢?寺院可以採用現代的建築形式,但是現代建築形式本身又何嘗不是充滿問題。而中國的佛教建築和西方的建築理論如果真的結合,那會不會以傳統的死亡為代價?或者說,是不是真的存在一條中國佛教特色的現代建築道路?還是其實只存在西方現代建築理論在中國佛教建築領域的應用,而中國佛教終究只能扮演非現代的那部分?問題在於,真正有說服力的建築實踐,目前還沒有出現。

3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佛教建築以及中國建築,總是在流轉變化中,任何固定模式都不可取,只有不斷創新,不斷嘗試。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無常」。任何創新,都必須基於種種客觀條件,因緣和合,待緣而生,待緣而滅,契理契機,這也是佛教說的「緣起」。以緣起對待無常,以方法的創新對待條件的變化,這就是佛教建築發展所應遵循的最核心的思想,也是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最有力的武器。

佛教建築不會一成不變,也不會成為混亂的試驗場。它總是在嚴格的基本思想的指導下,逐步嘗試各種差異極大的方法。從借用現成的現代主義之殼,到主動創造真正屬於佛教的建築藝術,其結果將會如何,都還有待實踐去檢驗。

1.5 本文研究的困惑

中國當代佛教建築應當如何去設計,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具體問題,曾經多次以委託任務的形式出現在筆者面前。這也是研究這一課題的最初原因。然而佛教本身是複雜和綜合的,而建築學本身也是複雜和綜合的。一個單純的現實的問題,因此變成了一個高度複雜的綜合問題群。雖然一度發覺本題已經複雜到不適合作為一個博士論文課題來研究,但是筆者最後還是認為,由於最原初的那個問題的簡單性和實際性,這一課題也應當有可能指向一個不那麼複雜的結論。畢竟,就在本文寫作的過程中,中國就若干佛教新建築已經實實在在、簡簡單單的被建造出來了。本文最終採取的辦法是,將問題分解為數個主要部分後,每一部分只討論到一定程度。而這種這種的方法,筆者以為是符合建築學特點的。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中談到,「因為建築師的職務對於所有知識都要求受到訓練,而且它們的項目過於廣泛;所以必需的並不是最完善的而只是普通的學問上的知識,照理來說就算可以了。」這樣一種近乎泛泛而談的結構,在一個實際的建築問題還沒有被深入研究的時候,應當是必要且有價值的。只有在概述性的研究框架具備之後,我們才能夠選擇一些單純而深入的課題進行透徹的研究。而華嚴宗法藏曾說:「初義者,圓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分解後的子問題群與原初的單一問題,畢竟是統一的。希望本文能夠具有這樣概述性研究應有的價值。

所以,本文的結論並不是一個命題,而是如各章分別論述的,關於當代漢地佛教建築的諸方面子命題的集合。這些問題並不總是同時出現在一個佛教建築創作的過程中,但是多數情況下,需要解決的主要子問題,基本都在這個集合里了。並且本文也認為,一項的建築實踐活動的完成,也常常是以多方面問題分別解決的方式進行的。這一思路是否正確,還希望專家學者共同來探討。

1.6 回歸建築基本原理

佛教及其建築的現代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建築的現代化的一個部分。本文研究當代佛教建築,也是作為中國現代建築研究的一個部分。一般地,我們通過文脈主義、地區主義等思想尋求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之路。而佛教建築同時包含有文化的傳承、地區的特色等內涵。通過研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的佛教文化如何作用於佛教建築從而創造佛教新建築,本文認為,也可以同樣研究其他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在現代化中影響對應的中國新建築。本文更認為,並不存在一個整體的現代化之路。各地區、各領域的各具體形態的建築文化的各自因地制宜地現代化,才是中國現代建築創新和尋求自我認同的基本途徑。

最後,如果一定要給這篇論文一個總結性的簡短結論,那麼就是我們或許可以借用青原惟信禪師那樁著名的公案:

「老衲三十年前尚未修行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略有修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如今修行在身,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梁思成先生也有一段名言:

「建築之始,產生於實際需要,受制於自然物理,非著意創製形式, 更無所謂派別。其結構之系統及形式之派別,乃由其材料環境所形成。」

如此,佛教建築之初,本無特別之處,只是在歷史長河中演繹出種種變化,更形成定製習慣,難以更改。當我們如今再重新審視歷史與當代,剝去種種思維定勢和傳統習慣的外殼,也許可以穿越隨緣任運的機巧,達到一個回歸建築本原的境界。

袁牧

2006年1月24日開題

2007年9月9日初稿

2008年4月18日終稿

共計21萬字

————————參考文獻——————

思想類

[1] 斯特龍伯格.西方現代思想史.劉北成,趙國新,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2] 羅素.西方哲學史.馬元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3] W.C.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 李珩,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4] 布羅代爾.文明史綱. 肖昶 等,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5] 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胡景北,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6] 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7] 波德里亞.消費社會. 劉成富, 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8] 王逢振.詹姆遜文集:現代性、後現代性和全球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9]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3:現代化理論、進程與展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0] 韋伯.宗教社會學.康樂,簡惠美,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5

[11] 包爾丹.宗教的七種理論.陶飛亞等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 彭羅斯.皇帝新腦.許明賢、吳忠超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美學類

[13] 黑格爾.美學. 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

[14] 丹納.藝術哲學.傅雷,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

[15]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16] 宗白華.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7]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8]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9]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20] 王振復.中國美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1] 張法.中國美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2] 葉朗.現代美學體系t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3] 張節末.禪宗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4] 皮朝綱.禪宗美學思想的嬗變軌跡.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25] 吳言生.禪學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1

[26] 張法.詢問佛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27] 祁志祥.似花非花?佛教美學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8] 門羅·C·比厄利斯.西方美學簡史.高建平,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369

宗教類

[29] 慧.壇經校釋.?郭朋,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983

[30] 李英武.禪宗三經.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版

[31] 弘學.凈土宗三經. 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版

[32] 宗賾.禪苑清規.蘇軍,點校.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33] 慧舟.佛教儀式須知. 1944年版.上海佛學書局, 2002

[34] 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校釋今譯. 周振甫,校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35] 曹中建.中國宗教研究年鑒1996.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8

[36] 曹中建.中國宗教研究年鑒1997-1998.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

[37] 曹中建.中國宗教研究年鑒1999-2000.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38] 曹中建.中國宗教研究年鑒2001-2002.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

[39] 曹中建.中國宗教研究年鑒2003-2004.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40] 呂澄.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1] 陳兵,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42]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3] 杜繼文.佛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44] 姚衛群.佛學概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45]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北京:崑崙出版社,2006

[46] 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論儒佛道.南寧:廣西師範大學.2004

[47] 季羨林.季羨林論佛教. 北京 :華藝出版社,2006

[48]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 北京 : 中華書局, 1989

[49] 鈴木范久.宗教與日本社會.牛建科,譯.北京 : 中華書局, 2005

[50] 王月清.中國佛教倫理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1] 張洵, 江燦騰.當代台灣宗教研究導論.北京 :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

[52] 霍韜晦.現代佛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53]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54] 韋伯.儒教與道教.商務印書館,1995

[55] 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56] 韋伯.中國的宗教.宗教與世界.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

[57] 王秀美,等.基督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58] 龔學增.社會主義與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佛寺研究類

[59] 謝和耐.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60] 李映輝.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61] 張弓.漢唐佛寺主體建築之型制的演變//鄭學蒙.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2] 游彪.宋代寺院經濟史稿.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

[63] 何孝榮.明代南京寺院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64] 段玉明.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聖與凡俗之間.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65] 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巴蜀書社,2003

[66] 覺醒.都市中的佛教: 上海玉佛禪寺紀念建寺120周年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

[67] 胡素馨.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68] 河北禪學研究所.古佛道場柏林禪寺.河北柏林禪寺內部印製,2007

[69] 普仁.西園寺.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1

[70] 沈培新.九華山大辭典.合肥:黃山書社,2001

[71] 葉可信.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4

[72] 謝維喈,周贇.九華山志. 官修,1900(清光緒庚子年)

建築類

[73] 王貴祥.東西方的建築空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8

[74] 戴儉.禪與禪宗寺院建築布局初探.//星雲.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75卷).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75] 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佛教建築研究發展中心.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台北: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1998

[76] 王武烈.佛教與建築文化. 內部發行版本.台北:台灣佛教正見學會,2002. wisdomox.org

[77] 王鏞.印度美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78] 香港志蓮凈苑仿唐建築營造.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79] 白化文.漢傳佛教與佛寺.北京出版社,2003

[80] 永明.香港佛教與佛寺. 香港大嶼山寶蓮禪寺, 1993

[81] 邢福泉.台灣的佛教與佛寺.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82] 劉敘傑.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一卷.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83] 郭黛姮.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三卷.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84] 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85] 潘谷西.中國古代建築史.第四卷.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86] 孫大章.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五卷.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87]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1-2007

[88]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

[89] 王魯民.中國古代建築思想史綱.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90] 張十慶.中國江南禪宗寺院建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91] 克魯夫特.建築理論史:從維特魯威到現在.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92] 卡彭.建築理論.王貴祥,譯.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93] 塔夫里.現代建築.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

[94] 柯林斯.現代建築設計思想的演變.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95] 弗蘭姆普敦.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張欽楠 等,譯.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96] 詹克斯.當代建築的理論和宣言.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97] 王受之.世界現代建築史.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98] 劉先覺.現代建築理論.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99] 吳良鏞.國際建協《北京憲章》:建築學的未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00] Liane Lefaivre,Alexander Tzonis.Critical Regionalism:Architecture and Identity in a Gloablized World.Prestel Verlag.Munich-Berlin-London-Newyork,2003t.

[101] William J.R. Curtis.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phaidon,1996

[102] 布薩利.東方建築.單軍、趙焱,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103] 拉普普特.文化特性與建築設計.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104] 希爾特.阿爾瓦·阿爾托: 設計精品.何捷, 陳欣欣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5

[105] 建築思潮研究所.寺院建築:本堂?書院?庫里?お堂.東京:建築資料研究社,1999

[106] MEISEI出版公司.現代建築集成:宗教建築.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107] 吳耀東.日本現代建築.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期刊論文

[108] 劉敦楨.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中國營造學社彙刊, 1932,3(3)

[109] 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築雜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 1932,3(4)

[110] M.C.約什.印度岩刻佛教建築概觀.楊富學譯.敦煌研究.1995,(2)

[111] 三門建築師事務所.高雄紫竹林精舍.台灣《建築師》雜誌.1997,269(5)

[112] 白文固.八十年代以來國內寺院經濟研究述評.世界宗教研究,1998,(2)

[113] 王貴祥.佛塔的原型、意義與流變.建築師,1998,52

[114] 張勃. 漢傳佛教建築禮拜空間源流概述. 北方工業大學學報, 2003,(04)

[115] 麻堯賓.當代台灣佛教寺院經濟的社會資源述略.宗教學研究, 2004(1)

[116] 聖凱. 佛教僧人的禪七生活. 中國宗教. 2004,(3)

[117] 帥峰.重視宗教自養工作的引導和規範//中國宗教.2004(3)

[118] 沃爾夫岡·讓·施托克.從裝飾簡樸到建築雕塑:1950~1990年間歐洲基督教堂的建設.世界建築.2005,(12)

[119] 俞宗翹.上海留雲寺設計隨想.香港佛教. 2001,496(9).

[120] 袁子瑤,龐文堯.康藏聖地,莊嚴佛土:從南無寺談藏傳佛教之特色//宗教·建築·勝境藝術論壇論文集.北京,2006

[121] 李潔、路秉傑、路海軍.原生態的叢林:峨眉山金頂景區改造總體設計.華中建築.2005,(6)

[122] 邱建 等.峨眉山金頂景區規劃設計.建築學報.2005,(8)

[123] 濟群. 漢傳佛教修學次第的思考. 西園戒幢律寺_戒幢佛學教育網

[124] 黃廣明.當代神州高僧何處尋.南方人物周刊.2006,(9)

[125] 李向平,楊靜.當代中國佛教的社會學研究述評//曹中建.中國宗教研究年鑒:2003-2004.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126] 李幼蒸.符號學全球化和跨文化符號學的認識論意義:朝向人類理論實踐的一個全球新啟蒙時代.山東社會科學.2007,(4)

非正式出版物

[127] 王路:浙江地區山林佛寺的建築經驗和利用.[碩士學位論文].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1986

[128] 劉銓芝, 吳讓治.台灣佛教寺院空間之研討:以顯宗寺院為題進行宗教空間現代化之初探,[碩士學位論文].台南:成功大學,1986

[129] 蕭默.敦煌建築研究 [博士學位論文] 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1991

[130] 張勃.漢傳佛教建築禮拜空間探源.[碩士學位論文].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1996

[131] 江權. 山嶽型風景區中寺院文化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03

[132] 傅朝卿.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台灣戰後新竹地區佛寺建築風格之初探.[ 碩士學位論文].台南:成功大學,2004

[133] 黃愛月.香積敘事:漢地僧院裡的廚房與齋堂. [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台灣中央大學,2005

[134] 庄芳榮.台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博士學位論文], 台北:文化大學

[135]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嵩山少林景區核心地段整治規劃文本.2004

[136] 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4-2020:說明書.2001

[137] 天津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九華山柯村地藏菩薩大銅像景區詳細規劃.2002

網站類

[138] 中華佛教信息網buddhism.com.cn/

[139] 佛學數點陣圖書館暨博物館.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Digital Library & Museum of Buddhist Studies

[140] 佛學研究網.佛學講座 禪學講座 禪宗智慧 禪與管理 【佛學研究網】 吳言生說禪

[141] 香光資訊網.香光尼僧團 香光資訊網

[142] 峨眉山佛教網. 峨眉山佛教網

[143] 趙縣柏林禪寺網站.柏林禪寺

[144] 蘇州西園寺官方網站.西園戒幢律寺_戒幢佛學教育網

[145] 揚州大明寺官方網站.jianzhen.net/

[146] 中國佛教制度研究中心.菩提一葉-首頁


推薦閱讀:

這樣子的尖頂建築是什麼緣故?

TAG:建筑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