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與憂鬱症---弗洛伊德如何看待抑鬱症

心理學一直在用各種方法來接近和認識心理的本質,從馮特開始用實驗法和心理物理法來探究心理的本質(其實早在馮特之前,各種哲學家已經在開始討論了),從那時候產生的反應時一直沿用至今,而再往後則有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學家用分析的方法來解讀心理,再之後出現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甚至現在很流行的認知神經科學(這也是我在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方向),儘管方法上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我們的目的始終沒有改變。

也許後面我會介紹各種學派對抑鬱症的研究,但這篇文章我想先介紹弗洛伊德對抑鬱症的看法。

精神分析在我國可能看起來有些「玄學」的味道,至少在我們華南師大的申荷永老師身上看起來就是這樣子的,申老師留著弗洛伊德式的大鬍子,經常穿著長袍(據說的),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給大家看看申老師吧哈哈:

(從華師心理學院官網找的)

一不小心扯遠了,來,我們繼續講弗洛伊德和抑鬱症。

為此,我翻到了弗洛伊德在1917年的文章Mourning and Melancholia,這應該是弗洛伊德唯一的專門講抑鬱症的一篇文章(以前抑鬱症經常翻譯成憂鬱症),據我了解弗洛伊德的其他著作裡面也沒有很大篇幅地講過抑鬱症(如果有的話求科普~)。而我也是因為弗老大爺才入了心理學的門(祖師爺好~哈哈),我自己在業餘時間也鑽研精神分析的理論比較多,所以接下來我就傾盡我淺薄的精神分析方面的知識,結合這篇文章來介紹弗洛伊德是怎麼看待抑鬱症的。

弗洛伊德的這篇文章其實主要是通過與普通的哀傷(mourning)的對比來講抑鬱症(melancholia)的本質的。

這裡有必要講一下melancholia這個詞,melancholia在柯林斯詞典上的解釋是「a feeling of great sadness, especially one that lasts a long time」,意思是「一種極大的憂傷,尤指持續長時間的那種憂傷」,在維基百科中解釋說在19世紀,這個詞既指精神上的也指身體上的,因此,它就相當於現在的單詞「depression」,下面我就直接用抑鬱症來同義替代這個詞。

哀傷通常是由於喪失所愛的人,或者一些等同的抽象事物(如國家、自由或理想等),而有些人遭受與此同樣的事情卻可能會導致抑鬱症,弗洛伊德認為這樣的人可能是有著病態人格的。儘管哀傷是與正常的生活態度有著巨大差別的,但它並不是病態的,也不用吃藥,隨著時間的流逝,哀傷會慢慢變淡消失。所謂的「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就是這個道理。但抑鬱症並不是時間就可以治癒的,抑鬱症與之的區別在於,它是深深的痛苦的沮喪感(深深的:原文用的是profoundly,感興趣的可以查查這個詞,它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單詞,我也翻譯不了它的全部意思),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喪失,失去愛的能力,不想做任何活動,對自己的積極評價降低,表現在言語中會透露著一定的自責和自我詆毀,會有負罪感,甚至會想要得到應有的懲罰。而這裡的問題就在於比較嚴重的哀傷也會表現出上面所說的這些特徵,但弗洛伊德認為我們之所以不把這種嚴重的哀傷看成是病態的,是因為我們很清楚要怎麼來解釋它,因為我們很清楚它產生的原因(下面會繼續解釋這些原因)

弗洛伊德用力比多的流向來解釋哀傷。人因為喪失了所愛對象而進入憂傷,此時就應該把力比多轉移開,但是人固有的本能卻不允許人這麼做,所以力比多的轉移通常都要花費很多時間,或許這也是想讓喪失之對象在精神上的存在時間也隨之延長。

這裡我想要解釋的一點是,關於力比多,弗洛伊德認為人從事任何活動都是因為力比多的驅動,當人不再從事某一活動時,也是因為力比多的轉移。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理論的基石之一。

在弗洛伊德的一些案例中顯示,抑鬱症可能也是由於所愛之對象的喪失,不過這種所愛之對象可能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相對於實質上、物質上的),也許這個對象並沒有真的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例如被未婚妻拋棄。而在一些別的例子中,患者可能知道「喪失」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但是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他喪失了什麼,換句話說,患者可能知道他失去了「誰」,但卻不知道他失去了「他的什麼」(原文是he knows 「whom」 he has lost but not 「what」 he has lost in him,這句話比較有意味,可以仔細推敲一下)。因此這裡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抑鬱症在某種程度上是與一種非意識層面的對象喪失,而與之不同的是,哀傷是完全可意識到的對象喪失。

弗洛伊德用ego對抑鬱症的解讀是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

哀傷和抑鬱症都會導致人對自身ego的抑制(inhibition),但抑鬱症患者表現出了與哀傷不同的某些東西,即自尊的大幅降低和ego極大的貧乏。也就是說,對於哀傷,是這個世界變得貧乏和空洞,而對於抑鬱症,變得貧乏和空洞的是ego其自身

處於哀傷狀態的人,他可以克服對象喪失的失落感,這也是因為他意識到了他喪失的是他的對象,因此在哀傷期間,ego的能量就會被慢慢吸收到,ego自身也會調整到正常水平。

而抑鬱症患者表現出來的ego是無價值的,無法達成任何成就,是可恥的,他會自責,會貶低自己,會希望得到懲罰。弗洛伊德對抑鬱症患者的自我譴責所做的解釋就是,他們的這些自我譴責其實並不是指向他們自己,而是指向他們的所愛對象的。也就是說,患者表面上一直在譴責自己,但實際上卻是在譴責他們的所愛對象,所以抑鬱症中的自我懲罰其實是一種敵意的表現,是為了向喪失之對象復仇。

因此就可以說明,患者對所愛對象的內疚(或者說是譴責)已經轉化到ego上,換句話說,就是患者的力比多從所愛對象身上逐漸抽離出來,並施加在自己的ego上,因此,所愛對象的喪失就轉化為ego的喪失。因此抑鬱症就可以歸為ego的自噬。這是非常弗洛伊德式的解讀。

這種ego的自噬也就解釋了抑鬱症患者的自殺傾向。因為自戀力比多的存在讓我們很難想像任何人會自己殺死自己,但當我們知道患者是把自己的ego當成對象來對待的時候,與對象相聯繫的敵意也隨之轉移,所以ego才會選擇殺死自己,進而宣洩對對象的敵意。

這就是力比多的向自戀的退行。

我們知道,抑鬱症包含了一些與哀傷不同的東西。弗洛伊德認為這些東西包括:

-患者具有易感氣質,源自於患者的自戀性對象選擇佔據了主導地位。

(我來解釋一下這一點。對象選擇就是字面上的意思,ego為自己選擇一個對象,而對象認同是這個選擇的初級階段,它既指示著愛的存在,也是癥狀形成(symptom-formation)的機制,比如說它是導致癔症的重要原因。當認同是自戀性的時候,ego對對象的力比多貫注就會放棄,轉而流向ego自身,這就會導致哀傷轉為病態,變成抑鬱症。

-戀愛關係的矛盾情感會產生衝突,這種衝突會把ego與對象之間的關係複雜化,可以簡單理解為患者對對象的愛恨交織(所謂的「相愛相殺」),無意識中的衝突既想把力比多從對象身上分離出來,又想把力比多保持在對象身上。而在哀傷中,這些無意識的衝突可以直接通過前意識進入意識,當這條途徑被堵塞的時候,就導致了抑鬱症。這裡再次說明,哀傷是意識層面的,抑鬱症是無意識層面的。

最後我們可以做個總結:

  1. 哀傷是非病態的,意識層面的;抑鬱症是病態的,無意識層面的。
  2. 抑鬱症的誘因比哀傷更複雜,可以確認的三個因素是:對象喪失、矛盾情感的衝突和力比多的自戀性退行。
  3. 哀傷與抑鬱症在三個因素上的區別在於:對象喪失與矛盾情感的衝突是意識與無意識的區別,而在哀傷中不存在力比多的自戀型退行。
  4. 那麼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我想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關於治療抑鬱症的啟示:

-找回自我和自尊。事情的關鍵並不在於抑鬱症患者的自我譴責是否正確,而在於他是否對自己的心理狀況做出了正確的描述。因為患者確實失去了自尊,而且這是有理由的。這樣說也許很矛盾,因為患者表面是在因喪失對象而痛苦,實際上卻是ego的喪失使他痛苦。

-疏通無意識到意識的通路。因為正是這條路徑的堵塞才導致了病態的抑鬱症,也就是說使患者在意識層面意識到這種譴責,抑鬱癥狀就會緩解甚至消失。而疏通的方法,也許是讓患者意識到他失去的到底是什麼,他譴責的對象到底是誰。

-引導力比多的流向。這就相當於轉移注意力。患者如果能夠把力比多宣洩在別的對象上,而非內流入ego中,這樣就不至於導致ego的極度壓抑。比如說培養個新的興趣愛好,把精力發泄在攀岩、跑步、寫作等等。另外,寫日記是很有效的辦法。

以上です。

Reference:

S.Freud.Mourning and Melancholia.1917


推薦閱讀:

讀《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一)
自私者的痛苦及解決之道
憤怒:一種被誤解的感受
是什麼在阻礙著改變之二——內在關係的力量
印度教中濕婆的地位遠高於梵天,是否象徵著死本能戰勝生本能?為什麼印度教會如此認為?

TAG:心理学 | 抑郁症 | 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