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社交媒體時代:如何才能成為大咖?

移動社交時代新浪潮已經席捲而來。相比PC端,移動端已經完全佔據優勢。據BestFreeOnline報道的關於中國社交媒體的組圖顯示,國內(91%)訪問社交媒體流量超群出眾,遠高美(67%)、日(30%)、韓(70%)。中國現成為社交媒體活躍度最高的國家,但鶴立雞群的社交「營銷達人」卻屈指可數。社交營銷越來越成為中國企業圈人掘金的重要門徑。

把粉絲當家人

社交時代,社交媒體已融入生活,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社交媒體平台不再是人們純粹記錄生活的回憶錄、溝通交流的通訊錄,而是商業泛濫的重災區,掘金者蜂擁至之,不亦樂乎。

想必大家的朋友圈裡定有不少天天發廣告帖的無效圈友吧。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很少鼓宣,但能賺的盆滿缽滿,而有的人天天堅持不懈、廢寢忘食的刷屏廣告,卻顆粒無收。原因很簡單,後者的溝通方式不對,功利心太強,訊息接受者心理自然差評負分,甚至難逃被拉黑丟粉的命運。

互聯網時代的本質是粉絲經濟,最優質的消費者便是粉絲。丟粉絲就等同丟掉客源。你一定不想丟掉這麼好的經濟來源。想要收穫,總是要有所付出,社交營銷企業需做有血有肉的活品牌,而不是冷冰冰的招牌。像杜杜(杜蕾斯)、小米一樣抓住粉絲經濟,在意粉絲,及時互動反饋,把粉絲當家人,粉絲自然會心甘情願的為你買單。試想,誰會不願意為自己的家人買單?

找到keyman是社群經濟的關鍵

為什麼蝴蝶找蜘蛛當男朋友?因為蜘蛛有網。可見,互聯網時代套房不如套網,套網不如套群主,朋友圈是座新金礦,套住群主就套住金龜婿,套住金龜婿就套住了未來。

隨著社群商業化興起,現在的群主迭代了曾經論壇時代的版主,備受企業追捧。作為掌握群成員生死大權的掌印者,是陌生個體間的連接者,是將弱關係轉化成強關係的直接橋樑。18世紀,英國自開發北美殖民地以來,試圖為維護本土的壟斷利益,頒布和採取高壓政策遏制殖民地經濟發展。1765年頒布的《印花稅條例》徹底激怒殖民地人民,釀成「波士頓慘案」,致使殖民地民怨沸騰,矛盾進一步激化,後發生波士頓傾茶事件。以至於英國殖民政府派軍隊到康科德搜查反英秘密組織的軍火倉庫,並計劃逮捕北美爭取民族解放的秘密組織領導人。殖民地民兵戰士保羅·里維爾得知此事後,連夜奔走相告並找到當地民兵領袖(群主),由各地民兵領袖再將消息散布出去動員其他民兵,短短10餘個小時,消息就傳到了最西端的阿什貝鎮。

次日,突襲列剋星敦的英軍被早已埋伏好的殖民地民兵反擊的措手不及。當日,在康科德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由於提前備戰,民兵取得空前的勝利。找到群主,找到keyman,是此次戰役成功的關鍵。若未找到群主,分布在各地的精英散兵,就是一盤散沙。事實上,戰役爆發前一晚同樣奔走相告的還有威廉·戴維斯,然而他並沒有將途徑各地區的民兵動員起來,因為他沒有找到keyman,民兵領袖並未有所警惕,最後他僅僅只號召到了幾個人前去應戰。

同理,社交媒體時代找到keyman是企業社交營銷的關鍵。海量的弱關係,雖容易進行信息宣傳和曝光,但引發購買的可能性較小,而強關係數量雖少,但更容易引發購買和推薦,成功的轉化率更高。這也正是當下眾品牌一改以往明星大咖的代言策略,開始尋覓keyman代言的主因。PS:歐萊雅、倩碧等化妝品品品牌紛紛簽約網紅美妝博主代言。因為網紅美妝博主相較於非專業領域的名人大咖更具自帶精準的潛在消費者。因此,企業社交營銷需要找到keyman解決轉換強弱關係難題。未來群主將會成為社交新社群時代的香餑餑。

解決信任問題才能得到消費者認可

如果說傳統媒體時代企業還有可能通過某些途徑截胡對自身不利或負面的信息,那麼社交媒體時代,你就甭做夢了。人人皆媒體,任何一個自媒體發聲都有可能得到最大化的曝光。因此問題來了,企業的一言一行都赤裸裸曝光在消費者雪亮的眼睛裡。

面對消費者的反饋互動,企業禁言、刪帖等品牌管理方式已不再適用當下。

2008年《美聯航弄壞吉他》事件便是小抱怨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最好舉證。加拿大歌手Dave Carroll(戴夫.卡羅爾)曾乘坐美聯航航班,期間他名貴的吉他在美聯航為其運輸的過程中因隨意拋擲造成損壞。投訴索賠未果後,他將此次經歷自製成音樂MV並發至網路吐槽,始料未及一時間獲得百萬人次的關注度,不僅申明了委屈,最終在眾輿論聲壓下卡羅爾也獲得了美聯航的關注和賠償。理所當然,美聯航為此付出慘痛代價,為本不必要失去的1.8億美元市值買單。一失足成千古恨,丟錢事小,丟臉事大,儘管事後彌補,但無力回天,「不負責」的標籤已與美聯航關聯,甚至紮根。

一直存在信任問題的社交媒體時代,一個你忽視的小抱怨、一個無心的不恰當回復,都有可能成為痛擊你的尖銳兵器。企業務必轉換營銷思路,重視並關注消費者的感受,近距離平等交流,建立互信互動。解決信任問題,社交營銷難題將迎刃而解。

社交營銷不能再是傳統的自顧自的賣場式營銷,社交時代拒絕只做營銷,應秉承廣結天下客互信互利的同理心,先社交,後媒體,再營銷,才是中國企業發展的正途。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台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推薦閱讀:

周朝陽:社群安全
一個英語類社群,通過怎樣的形式打卡簡便,效果又好?

TAG:社群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