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可以依靠精神力量來預防甚至治好嗎?

作者:丁超

某位微博認證為「抗癌協會理事」的主任醫師這樣認為:

有愛就不易患癌。美國霍金斯博士說:「很多人生病是因為沒有愛,只有痛苦和沮喪,振動指數低於 200。」振動指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磁場。最高 1 000,最低為 1。喜歡抱怨、指責、仇恨別人,指數只有三四十,不斷指責別人過程當中就消減自己很大的能量。

這位醫生的邏輯是這樣的:有愛,就不會有痛苦與沮喪,就不易患癌。

有「愛」能不能防癌、抗癌呢?

他所要傳播的觀點,代表人類自古以來企圖用精神力量來控制疾病的美妙空想,非常符合小清新們的胃口。

只可惜,再美妙,仍舊只是空想。

直到今天,仍有一些醫生會會告訴患者,癌症是由他神經質、內向的個性引起的,要他保持積極樂觀態度,想像藥物正在殺死癌細胞、免疫細胞正在吞噬癌細胞,跟巫術一樣神奇。

癌症患者的病床邊也經常會出現一些宣傳宗教的小冊子,彷彿信了教,就能陶冶情操,宗教的「大愛」也能幫忙殺滅癌細胞似的——醫院邊上的小教堂里,人滿為患。

實際上,這並不符合事實。

科學家曾爭論多年

從 1962 年第一項相關的現代研究開始,大部分研究都提示,人的性格與癌症發生沒有關係;有另一部分研究提示,個性與癌症風險有關係。

但所有這些研究的質量都差了點:

要麼是樣本量很小(113 到 1 898 人);

要麼是沒做好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均質化」,無法排除偏倚。

科學家們吵來吵去,誰也不能說服誰;但「個性不好,會導致癌症」的傳言,像魔咒般一直籠罩在每個人頭上。

「你不好好聽話做個乖孩子,將來就會生癌的!」這樣的恐嚇,比起「馬上就會被狼叼走」可要震撼得多!

大型研究橫空出世

雄心勃勃的科學家不能滿足亦於現狀,對任何人類未知的好奇心是科學前進的永恆動力。

於是,丹麥的科學家設計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大研究——一項囊括將近 6 萬人、隨訪長達 30 年的大型人群隊列研究。

研究的設計之嚴謹、對照組之間均質化的程度,都達到這個領域的新高度。

丹麥科學家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想給爭論划上一個可以終結的句號。

該研究採用艾森克人格問卷,用兩個獨立的維度來衡量人的個性:外向型-內向型,以及神經質-沉穩型。科學家們發現,無論人的個性是外向還是內向,是神經質還是沉穩,都與癌症的發生風險無關,跟患癌後的死亡率也無關。

「癌症性格」是對癌患的傷害

因此,我們必須明確告訴每一位癌症患者: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你得了癌症與你的個性有關係,你治療癌症的預後,也與你的個性無關。

總有人自作聰明地把性格與癌症聯繫起來,發明出子虛烏有的「癌症性格」,實際上,會給癌症患者帶來罪惡感,誤認為是自己性格差、沒有愛才得癌。

癌症患者也就更沒必要為了「改變個性」,拿著那些花花綠綠的小冊子,被一些宗教粉唬去參加什麼宗教活動。

好性格能「抗癌」嗎?

那麼,不幸患上癌症後,良好的情緒、積極的態度能不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呢?

答案同樣讓小清新失望。

2007 年,科學家研究了 1 000 多名頭頸部惡性腫瘤的患者,給他們的情緒狀況打分,情緒狀況越好越積極,得分越高。

結果發現,情緒狀況的得分高低與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長短無關。

也許,良好的情緒、積極樂觀的態度能夠讓患者更順暢地接受治療,更好地減少治療過程中的痛苦、不適,但事實上,與最終療效好壞卻沒有一星半點的關係。

心理治療能「抗癌」嗎?

還有人認為,心理療法,能緩解癌症患者的壓力,從而結束精神上的應激狀態,能通過神經-內分泌機制調節,也就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這方面的研究結論是相當糾結的。

1989 年戴維 · 斯皮伯格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參加病友組織獲取精神支持(心理療法的一種),與癌症生存期延長有關。他絕對想不到,自己的研究會引起科學界此後長達 20 年的爭論。

戴維 · 斯皮伯格的研究結論似乎沒有得到其它科學家的支持,2004 年、2007 年兩項研究顯示,心理治療與癌症生存期長短無關;戴維 · 斯皮伯格在 18 年後也重複了他的研究,方法與 1989 年一樣,只是研究的病人換了一組,這次的結論也是「無關」。

就這樣,把自己過去的研究結果給否定了。

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是,戴維 1989 年的研究發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2007 年否定自己的論文發在權威腫瘤期刊《癌症》——自己否定自己、都能發在頂級期刊,戴維斯皮伯格也是神人!

現代醫學是目前最優的「抗癌」之選

科學家根本不懼怕否定自己,只是讓邏輯和實證說話。只有那些陰陽五行之類的奇妙理論,才怕自己被否定了。

因此,根據目前的科學證據,無論是個性、情緒、心態還是其它什麼精神狀態,跟癌症的風險、預後都無關。

愛也許能「來電」,但愛卻不能抗癌。

如果你不幸患癌,不必為自己過去的個性自責,也不要刻意為此去保持良好的情緒,更不必為此去參加什麼宗教組織。

保持平常心,堅持走完規範的現代醫學療程,才是最重要。

病魔兇險,抗癌之路異常艱辛,那麼在艱難的抗癌鬥爭里,如何儘力才不會後悔?

對癌症的治療需要科學的醫療手段,可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相信偏方能治癌?

那些在朋友圈被各種炒作的抗癌食品,是健康救星還是營銷炒作?

想了解更多關於將抗的科普知識嗎?來看看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丁香園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的轉載。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參考文獻:

  1. Nakaya N, Bidstrup PE, Saito-Nakaya K, et 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ancer risk and survival based on Finnish and Swedish registry data. Am J Epidemiol. 2010;172(4):377-85.
  2. Coyne JC, Pajak TF, Harris J, et al. Emotional well-being does not predict survival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a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study. Cancer. 2007;110:2568-2575.
  3. Spiegel D, Bloom JR, Kraemer HC, et al. Effect of psychosocial treatment o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Lancet. 1989;2:888-891.
  4. Chow E, Tsao MN, Harth T. Does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improve survival in cancer? A meta-analysis. Palliat Med. 2004;18:25-31.
  5. Kissane DW. Letting Go of the Hope That Psychotherapy Prolongs Cancer Survival. J Clin Oncology. 2007;25:5689-5690.
  6. Spiegel D, Butler LD, Giese-Davis J, et al. Effects of supportive-expressive group therapy o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 Cancer. 2007;110:1130-1138.

推薦閱讀:

「致癌物」的致癌機理都有哪些?
分享本人患膀胱癌的經歷心得,求高人指點人生?
媒體熱議的「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到底啥回事
中國癌症現狀

TAG:癌症 | 宗教 | 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