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軍事地理角度看紅四方面軍之萬源保衛戰

1933年,日寇的鐵蹄已經踏進長城

全國棋局中的四川

1933年10月的中國政局,用 「亂象紛紜」這四個字來形容恐怕是再形象不過的了。其實,如果我們找來一張當時的政治地圖,就會發現實際情況比這還要不堪!

在東北,日本人所炮製的偽「滿洲國」已經從妄想變成了現實,一度風起雲湧的抗日義勇軍因後援不及而處境艱難;在華北,日本勢力已經跨過了萬里長城,區區一個《塘沽停戰協定》已經不能滿足其越來越大的胃口,他們接下來要在長城以南製造出第二個「滿洲國」出來。

外敵當前,蔣介石決意「攘外必先安內」

就在有識之士發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之感慨時,中國的南方則是戰雲密布!在東南,「一二八淞滬之役」的戰敗之恥雖然令蔣介石在日記中發泄了好一陣,但冷靜過來之後,這位強人決定暫且「忍辱負重」,先去執行那個「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於是,雖然對江西蘇區的第四輪圍剿再告失敗,但他顧不得舔舐傷口便發動了新一輪的圍剿。這次,他竊以為勝算蠻大!

劉湘做夢都想成為四川霸主

當南京政府的剿共戰爭打得難解難分之時,遠在長江上游的巴蜀大地也是激戰正酣。為爭奪全川主導權,自認為「四川霸主」的軍閥劉湘和他叔叔劉文輝之間的戰爭已經打了很長一段時間了。這場叔侄戰爭幾乎把全川各路諸侯牽扯了進來,以致他們誰都沒有注意到,在川陝交界的大巴山區,來了一支紅軍隊伍……

四川視角的川陝蘇區

一路轉戰下來,紅四方面軍來到了大巴山區

大巴山上的這支紅軍隊伍,正是張國燾、徐向前所率領的紅四方面軍。很多人或許會問,他們不是在鄂豫皖嘛?怎麼到四川來了?這,還是源於蔣介石的剿共戰爭。大約一年前,由於未能打破國民黨軍隊對鄂豫皖蘇區的第四次圍剿,紅四方面軍主力開始越過平漢路向西轉移。一路轉戰下來,最終在川陝兩省交界的大巴山區停住了腳步。

大巴山延綿數百里,山勢雄奇,岩懸壁絕,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素有「秦川鎖鑰」之稱,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巴山區的農民深受兵匪之害

紅四方面軍此時出現在這裡,可謂開的正是時候!首先,紅四方面軍來到川北的時機比較好。當時,四川各路軍閥正忙著打他們自己的「內戰」;而陝西方向的楊虎城對「剿共」事業持消極態度,這就為紅軍贏得了一個「喘息」之機。再者,這裡雖然屬於軍閥田頌堯的防區,但其對轄區內的壓榨達到了敲骨吸髓的程度,單田賦一項就已經提前徵到了三十年以後。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專以打家劫舍、綁票殺人為樂事的土匪「棒老二的肆無忌憚」,而普通農民的生活普遍處於赤貧狀態,抗捐抗稅運動此起彼伏。第三個有利條件是,大巴山區山高林密、不僅有無盡的山貨還出產鹽,自然條件不僅適合男耕女織,還可支持共產黨人搞「經濟建設」。

反「六路圍攻」前夕,川陝蘇區已達相當規模

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紅軍當然要加以充分利用,很快開展了創建根據地的工作。等到劉湘擺平各路諸侯,如願當上四川各路軍閥霸主的時候,紅軍已經相繼建立了儀隴、閬南、嘉陵、英安、營山、長勝、渠北、達縣、宣漢、紅勝(羅文壩)、城口(萬源大竹河)等蘇維埃政府。根據地面積超過4.2萬平方公里,人口600萬。紅軍主力也由入川時的15000多人擴大到5個軍,8萬餘人。不僅如此,蘇區還擁有自己的兵工廠、被服廠、造幣廠、造紙廠、印刷廠等軍需及經濟設施。

決戰萬源時的地形考量

為了搗毀川陝蘇區,劉湘下了血本

川陝蘇區搞得如此之紅火,不僅劉湘不能容忍,就連遠在南京的蔣介石都「看不下去」了。1933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委任劉湘為四川「剿匪」總司令,令其務必要搗毀川陝蘇區。10月4日,劉湘在成都召開有各派軍閥參加的軍事會議,宣布接受南京委任。出席這次會議的還有蔣介石代表何成浚,他代表「中央」宣布撥給劉湘軍費200萬元,槍萬餘支,子彈500萬發。另外,蔣介石還調來2隊空軍,共有飛機18架,位於梁山、南充機場,隨時待命支援。接著,劉湘委任鄧錫侯、田頌堯、李家鈺、楊森、王陵基、劉存厚為四川「剿匪」軍第1至6路總指揮。於是,從西起廣元東至城口的1000餘里弧形戰線上,川軍以110個團約20萬人對紅軍發動進攻,頗有些聲勢。

紅軍當然不會為劉湘的洶洶之勢所嚇倒,他們對敵我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冷靜的分析,決定以「收緊陣地,節節抗擊,待機反攻」的積極防禦戰法打破敵人的進剿。

憑藉有利地形,紅軍粉碎了敵軍多次進攻

沒過多久,劉湘就發現自己初對戰局的估計過於樂觀了。雖然擁有兵力與裝備等方面的絕對優勢,但川軍各部在實際作戰中依然困難重重!臨到戰地,各級指揮官才發現大巴山區的山勢具有這樣一個特點,從北而南大多是坡度較緩的斜坡;自南而北則多為斷崖絕壁。而他們的進攻方向恰恰是自南而北,幾乎每走一步都會遇到深澗陡崖的阻擋。在這些天然屏障的背後,還是更難對付的「人」。以能攻善守著稱的紅四方面軍非常講究布陣藝術:他們以主要兵力投放在對手可能進攻方向上作縱深梯次配置,憑藉有利地形構成集團工事和多道塹壕。紅軍還就地取材,將碗口粗的松樹砍倒,排成幾排,埋在陣前。樹枝樹叉朝前,縱橫交錯,擋住敵人仰攻的去路。在那些次要陣地上,紅軍也沒有掉以輕心,以少數兵力結合地方武裝、赤衛隊利用密林險崖,遍樹紅旗,廣布疑兵,假假真真,迷惑來犯者,並適時機動支援主戰場方向上的作戰。

戰鬥打響之後,川軍大搞「人海戰術」,出動整團整旅的兵力大舉進攻。不可否認的是,素以「雙槍兵」聞名的四川兵如在飽吸鴉片之後,打起仗來還是有一股「煙勁兒」的。儘管如此,紅軍打起來不慌不忙,他們先以少數兵力在前沿陣地頑強阻擊,盡量遲滯和消耗敵人;待敵仰攻到幾十米的距離處,步機槍突然開火,滾木雷石齊下,予敵以重大殺傷;趁敵人處於一片慌亂之際,紅軍則不失時機地發起反擊,以白刃格鬥的方式消滅敵人。如此多次反覆,真正做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這樣,直到第二年春季,川軍的三次攻勢均被粉碎,損兵折將3萬多人。增加兵力之後,劉湘很快又發動了第四輪攻勢,企圖攻佔萬源及其以西地區,但實屬強弩之末。

徐向前決定利用萬源一帶的有利地形進行反攻

這個時候,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已經開始積極謀劃反攻事宜了。這就是紅四方面軍戰史上著名的「萬源保衛戰」!

為何是萬源?這,還是由地形和敵情決定。根據徐向前事後回憶,紅軍此前雖然發起過兩次反攻,但因時機不成熟而未獲成功。根據對敵我態勢與地區地理的全面分析,他把目光投向了東線。從地形上看,這裡的山脈南低北高,反攻開始之後,紅軍不僅能夠處於居高臨下之勢,還可以在攻擊開始後可順著山脈走向,直搗敵人縱深,以大迂迴的戰術殲滅敵軍。反觀西線山脈多南北走向,便於敵人節節抗擊。

萬源保衛戰是「反六路圍攻」的決定性一戰

7月11日,「萬源保衛戰」開始。一個月之後,紅31軍93師274團奇襲青龍觀得手,隨即,紅軍主力在徐向前、李先念、程世才的直接指揮下,直插木門以西的黃貓埡、旺蒼壩,向敵人第二路兜擊。經過一天一夜急行軍,紅軍剛到黃貓埡佔領陣地,敵人便潰退下去。徐向前命令部隊旋即展開,迂迴包圍敵人。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殲敵一萬餘人,繳獲長短槍7000餘支,迫擊炮40餘門。至9月22日,北起廣元,南至閬中的嘉陵江東岸地區全部收復,敵第一、二、三路逃至嘉陵江東岸,第四路逃至營山、渠縣地區。至此,劉湘精心策劃的六路圍攻徹底破產,折損兵力8萬多人。

粉碎川軍的六路圍攻之後,紅四方面軍旋即發起嘉陵江戰役。經過歷時24天的戰鬥,紅軍共殲敵1萬餘人,控制了東起嘉陵江,西到北川,南至梓橦,北抵川甘邊界,縱橫300公里左右的廣大地區。紅四方面軍這一積極行動打亂了敵人的戰略部署,為了確保成都,劉湘急忙將主力13個旅北調至綿陽地區,蔣介石也調兵遣將到陝甘邊界設防。換言之,由於紅四方面軍的積極行動,大量敵軍被牽制於川東北地區,從而有力配合了中央紅軍西出雲南,北渡金沙江的行動。

結束語

嘉陵江戰役之後,紅四方面軍繼續西進迎接紅一方面軍北上

1935年夏季以後,在四川的地緣版圖上再次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前邊,徐向前指揮部隊橫掃嘉陵江右岸廣大地區,後邊張國燾卻放棄了川陝根據地,帶著黨政軍各級機關人員來了一個大搬家。再後來,就是紅四方面再次奉命西移,以圖接應從金沙江北上中央紅軍。最終,兩軍會師於川西的懋功地區。

另一邊,剛剛打了敗仗的劉湘發現自己更大的霉頭還在後頭,因為蔣介石的手伸進了四川。現在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蔣介石的心中其實也有一個「四川夢」!一方面,他大施「驅虎吞狼」之計,企圖從紅軍與劉湘的血拚中漁利,為此,不僅參謀團來到了四川,還在峨眉山辦起了一個軍官訓練班;另一方面,蔣介石所云的四川是抗戰的「天然堡壘」、「民族復興基地」也並非全是唱高調。畢竟在八年抗戰期間,四川確實起到了全國大後方的作用。

推薦閱讀:

每一年有每一年的長征
相對於建軍,我更想看一眼長征
長征走出的醫學博士,他開拓了中國神經外科的疆土
台灣歷史教科書描述紅軍長征的歷史與內地宣傳有何不同?

TAG:红军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