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學院春季群展──淡入:重鑄畫廊 FADE IN: INT. ART GALLERY – DAY

本文刊於《典藏投資》,第103期,2016年5月號

一年一度的紐約藝術周期間,除軍械庫及幾個重要年度展之外,各大美術館及藝廊也推出了可看性頗高的短期展覽。其中位於蘇活區的瑞士學院(Swiss Institute)以推進通過創新展覽和具有前瞻性思維的實驗藝術創作聞名,是致力於當代藝術的非營利性機構。由於它經常作為新興藝術家的展示平台,並免費向公眾開放,在藝術專業的學生群中廣受好評。瑞士學院探討如何從國家的角度促進視覺和表演藝術,以及設計和建築領域的國際對話。主要贊助來源於兩國的政府部門,如瑞士文化基金會(PRO HELVETIA, SWISS ARTS COUNCIL)、紐約州藝術委員會(THE NEW YORK STATE COUNCIL ON THEnARTS)、紐約市文化部門(THE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CULTURAL)等的公共資金,其他贊助商包括LUMA基金會、安迪·沃霍爾視覺藝術基金會(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nTHE VISUAL ARTS)、瑞士學院學報(FOSI)以及著名瑞士刀生產商VICTORINOX等。

「淡入:重鑄畫廊(FADEnIN: INT. ART GALLERY – DAY)」是瑞士學院的春季群展,將畫廊整體作為一個作品呈現。策展方將畫廊空間以不同媒介的藝術品重新塑造,作為一組正在進行的戲劇性場面,探索藝術在電影和電視敘事中的作用。作品在有限的空間中相互組合,並有機的生髮出作品本身之外的共性,為作品提煉出新的解讀方式。展覽囊括了25位著名藝術家的作品,並且在展覽期間平均每周舉辦一次座談會,讓觀者與眾多藝術家互動。

群展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至少必須囊括一個藝術明星。從藝廊書店中商品的失衡比例可以看出,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 1954-) 這個響亮的名字自然是當仁不讓。她的作品《邪惡分身》(The Evil Twin, 2016) 並置於恩里克·梅迪納(Henrique Medina)的等身大肖像畫作品《道林·格雷的畫像》(Portrait of Hurd Hatfield asnDorian Gray, 1945)左側,尺幅與其相同但以黑色布幔掩蓋。《道林·格雷的畫像》出於1945年的同名電影,此電影又是跟據文豪王爾德1890年的同名小說進行的改編創作。

HenriquenMedina, Portrait of Hurd Hatfield as Dorian Gray, 1945, Oil on canvas

CindynSherman, The Evil Twin, 2016, Hidden painting, blacknvelvet

《邪惡分身》觀照原作品及原作的意圖,表現出多層次的對話───在西方大眾文化的概念中,〝邪惡分身〞普遍意指一個跟自己外型完全相同、能力也一樣的分身,但是個性和價值觀卻完全相反的存在。在王爾德的原著中,肖像畫的藝術之美震驚了主角格雷,令他許下交換靈魂以維持畫中的俊美,讓畫作代他老去的諾言,最終因畫作忠實地呈現了他原本應有的醜惡,他將畫作割裂時,俊美回歸畫作,他以醜惡之身死去。畫作在文學作品中即佔據重要的「啟動-結束」地位,而在電影中,此幅畫作是全片唯一呈現出色彩的畫面。《邪惡分身》不以醜惡的肖像畫來做對比,而是將畫作遮蔽,表現人物隱瞞自己逐漸猙獰的性格的行為,取代電影或小說中直接呈現外型醜惡的方式,更加貼切的傳達故事中「肖像畫是靈魂的顯示」的概念,同時讓觀者思考關於藝術與凝視、慾望的在場與缺席、自由與表演之間的微妙關係。辛迪·雪曼的《邪惡分身》與《道林·格雷的畫像》畫作、電影與原作之間產生的張力,在意義上能突顯出作品之間的互文性,而從技術層面來說,她不僅僅是以不同的藝術手法講述、呼應同一個故事,並在不失去自身風格的同時,成功的將其更進一步。

ChristiannMarclay, Made To Be Destroyed, 2016,

Video,ncolor, stereo, sound, 16:9 ration, mp4 with an H264 codec, 24 minutes

最受矚目、最多觀者駐足的作品是美籍瑞士藝術家克里斯蒂安·馬克雷(ChristiannMarclay, 1955- ) 的《為破壞而生》(Made To Be Destroyed, 2016)。在這個24分鐘長的影像作品中,藝術家使用了與他最著名的作品──長度為24小時的《鍾》(The Clock)──類似的手法,對豐富的採樣進行了大量的剪輯。他將許多電影中破壞藝術品的畫面剪接在一起,以一系列的敘述突顯了藝術是文化暴力中的受害者。無論是噴(蝙蝠俠,1989年),燒(重裝任務(Equilibrium),2002年)或搗爛(詩人之血(Le Sang Dun Poète),1932年;笑彈龍虎榜(The Naked Gun),1988年)等。作品研究了藝術品的被破壞,在電影中如何有效的幫助、支撐劇情的行進;這些電影劇情包括遷怒對自己或他人的憤怒、宣洩損失的痛苦、尋求摧毀的快感、國家或政治權力的鬥爭、打鬧事故或叛亂等,都能作出完美的襯托。

藝術品基於其崇高的美學地位,在存在上凌駕於其它功能性的「物」,被視為精神與文明的載體。藝術家以畫面中直接的暴力,展現了他對歷史上與現有的藝術破壞運動的批評與思考,同時也探究藝術品存在的意義。藝術品的破壞(尤其是古典藝術品)是對菁英主義、理想主義、唯心主義等多方面的挑戰,能傳達出更加強烈的痛苦與目的性;藝術品承載的精神與意義,在被毀壞的同時才真正的消亡,因此藝術品毀滅時帶來的衝擊與痛苦的強度,是衡量作品價值最好的標準。然而作品標題「為破壞而生(Made To Be Destroyed)」在聖經中亦有以下參照:「但這些人好像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的。他們毀謗所不曉得的事,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彼得後書 2:12)若藝術家是有目的性的引用,則反駁了被破壞藝術品是無辜受害者的觀點,而是天命如此。

BertrandnLavier,

WaltnDisney Productions 2001-2016 (ThePrincess Diaries),

2016nAcrylic on canvas, balloons, darts

貝唐·拉維耶(Bertrand Lavier, 1949-) 是既杜象之後,另一位使用日常生活對象做創作的重要法國當代藝術家。而和杜象不同的是,杜象是直接以現成物表達,而拉維耶則是做「商品」與「物品」的二元對立。拉維耶在《迪斯尼製作》(Walt Disney Productions) 這個知名的系列作品中,以各種抽象及現代藝術的方式,重新創造出針對以卡通人物米奇和米妮在動畫、電影等的劇情中相對應的繪畫和雕塑。在本次展會上,拉維爾挪用真人迪斯尼電影《麻雀變公主》(The Princess Diaries)(2001年,由加里·馬歇爾執導)的橋段。電影中的少年主人公蜜亞(安海瑟薇飾演)心情不好時,與她的藝術家的母親一起射飛鏢紓壓,這個場景有別於一般的母女談心,作為突顯這對特殊的母女與眾不同的溝通方式。蜜亞的母親將各色顏料灌在氣球里,再將氣球固定於畫布上,被兩人以飛鏢射破的氣球便會緩緩流出顏料,讓負面的情感經由藝術行為轉化為具有審美功能的作品。

拉維耶重現了電影場景中產生的結果,一如系列中其它作品,他抓住迪斯尼影片中的一個小細節,照著其中的描述做出作品,用以反諷美國的波普藝術。然而這項作品尚有另一層的探索意義(在電影中既已存在);這個「氣球畫」的概念源於對60年代初法國藝術家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1930-2002)的「射擊藝術」的致敬。這項被稱為「沒有死者的謀殺」的創作結合概念與行為,在木或金屬結構里藏顏料袋,然後以熟石膏覆蓋,之後會用點廿二口徑步槍進行射擊使油漆濺出,已同樣的手法做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迪斯尼借用了這個手法,轉化為嘉年華會攤販中的遊戲,以娛樂性解構了原本的作品意義,一如童話故事皆脫胎自殘酷的現實原型。

除上述三位重量級當代藝術家之外,著名觀念藝術家艾倫·麥考倫 (AllannMcCollum,1944-)的作品是11楨源於CBS曾獲艾美獎的連續劇陰陽魔界(Twilight Zone, 1959-1964)中的場景截圖;被藝術品交易平台ART SY列為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16位新銳藝術家之一的多拉·布多爾(Dora Budor, 1984-),展出由複合媒材創作的現代化石。其它尚有關注政治與社會議題的伊朗藝術家奈麗·巴格拉米恩(NairynBaghramian, 1971-)、身兼作家與藝術家的卡里薩·羅德里格斯(Carissa Rodriguez)、新加坡藝術家張奕滿等,展品包含裝置、雕塑、繪畫、影像及複合媒材,展期到五月初。

藝廊/展覽信息

Swiss Institute /nCONTEMPORARY ART

18 Wooster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

Tel 212.925.2035. 917.677.7622. 917.677.7620

Fax 212.925.2040

info@swissinstitute.net

Gallery OpeningnHours: Wednesday to Sunday, 12 – 6 PM

Free entry


推薦閱讀:

令人驚艷的紐約聖誕櫥窗大回顧 | FiFi逛北美
另一隻眼看紐約
夢幻與現實:徐累紐約首次個展
米其林星級餐廳回憶錄——紐約【1】

TAG:当代艺术 | 展览 | 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