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們,於喧囂中走自己的路!
01-30
當下的互聯網金融,始終是報道熱度不減,尤其《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出台,媒體、學者、從業者、投資人、政府、協會等等都從自己的角度、從自己的利益考量進行發聲,正面的、負面的,支持的、反對的,喜歡的、咒罵的,不一而足。但總體來看,感覺對這個行業的報道、討論,負面多於正面,偏見多於理性,指責多於認可。P2P被污名化,這不是一個好現象,也不是一個正常的景象。一、輿論報道中的三個怪現象梳理了一下,怪現象有三:1、和尚不急、太監急。
二、投資者:不用懷疑這個行業的未來,它的發展動能遠未釋放作為投資者,在面對紛紛擾擾的報道時,有必要注意3點:1、安全,核心還是看人、看項目。ICP證、金融辦備案、銀行存管,不需要你天天盯著。天天宣傳這些東西的平台,並不能說明它就是安全的。拿到ICP之後停業的平台,已經有了;做了銀行存管,然後出現兌付困難的,也很快會出現。作為投資者,真正需要花精力去關注的,是平台的項目披露是否充分、相關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真實、平台的股東和管理者是否專業可靠?所謂的借款項目,是真的存在?還是自己拍了一堆照片、偽造出來的?如果僅僅因為平台有了這證、那證,就放心去投,那就會重複e租寶的悲劇。(上央視,也很嚴格,也要央視做審查,這和現在討論的這些證的隱含意思,本質是一樣的,然並卵....)
2、這個行業會持續發展,現在還是初期。漫天的負面消息,使得很多P2P的投資者心生疑惑和迷惘,到底是走是留,是減少投資還是增加投資?其實,暫行辦法的出台,是行業走入新的發展階段的一個里程碑事件,從此網貸行業有了合法的身份,獲得了監管部門的認可。從規模上來說,目前的行業借貸餘額才6000多億,在整個企業債權融資的市場中,僅佔一個很小的份額,未來會朝著5萬億、10萬億的規模發展,空間巨大。(老祝的微信公眾號:老祝說)同時由於行業的洗牌,監管的到位,各種亂象會得到有效治理,投資的安全性也會進一步提升。所以P2P行業只會發展的更好、更健康,這點毋庸置疑。3、無需理會旁人的不解,那是他們缺乏認知。經常會有投資者跟我說,本來好心想推薦一些周圍的親戚、朋友投資P2P,但親戚、朋友們非但不投,反而說P2P風險極高、是騙局,勸她趕緊撤出,結果自己也不淡定了......這種應該是比較常見的。真正的P2P投資者,數量也就在460萬。更多的人,對P2P的了解是通過新聞報道,而新聞報道中負面遠多於正面,這些人對P2P的認識可想而知,絕不會有好印象。
一些人,根本沒有調查,也沒有對行業的深入研究,也沒有從事過這個行業,就敢給P2P下一個結論:都是騙人的。普通人說說也就算了,還有大佬也這麼說,並且自己也搞了P2P。這究竟有何深意?
《暫行辦法》一出台,其中提了ICP,就有人開始極力鼓吹,說這個是隱性的門檻,要卡住P2P的脖子。然後鋪天蓋地的有關ICP的報道就出來了。甚至有人開始說,P2P要死了,監管要整死它......2、P2P概念泛化,一切金融騙局都等同於P2P。P2P原本是一個專有的名詞,有特定的指向,但現在,凡是與理財騙局、金融詐騙有關的,很多媒體均冠以P2P之名。因為不扯上P2P,怕沒有人看。筆者手機上的今日頭條,推送的有關金融理財、P2P的文章,基本下面的評論,都是開罵的,諸如「P2P都是騙子」、「你惦記他的利息、他惦記你的本金」等等。百度有個P2P行業資訊,隨便翻一下,這哪是行業資訊啊,根本就是負面曝光台:P2P行業資訊- 京金聯兌付困難 國資背景或為虛構2016-07-18***負向
- 從紅嶺創投賣房看互金平台的逾期風險2016-07-15浙商網負向
- 19理財街陷入兌付危機 老闆跑路2016-07-14***負向
- 投資者爆料錢多多提現困難
這種情況,很像電商行業剛起步的2000年初,小部分人嘗試網購,但大多數人一提起網購,就會擔心:
安全嗎?付了款,不發貨怎麼辦?東西質量有問題怎麼辦?這就是一個行業發展初期,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一小部分嘗鮮者先進入,然後開始小範圍傳播,逐漸地滲透進入大眾領域,此時行業才算進入成熟期。安全與否,靠譜與否,你是親身實踐者,你最清楚,所以相信自己的判斷!三、P2P從業者:決定生死的,不是監管,而是自身的規範和專業能力行業從業者,也處於一種集體焦慮中,忙著各種辦證,對未來有所懷疑,也想提3點想法,供參考:1、不用擔心隱形門檻,自身規範才是硬道理。現在標題黨盛行,從業者天天被各種驚悚的新聞報道搞的不能淡定,比如「ICP證是P2P的隱形門檻」,「一個ICP證的價格被炒到了80萬以上」;還有什麼「P2P已死,有事請燒紙」,嚇壞了很多人。靜下心來,我們可以想想決定平台生死存亡的,究竟是什麼?
是國家的監管嗎?如果真的是要通過行政手段卡住平台的脖子,那國家大可不必那麼麻煩,直接採取審批制不就得了。現在的監管辦法,做了那麼多細化的規定,包括借款的上限設置,實際上就是目的就是要將行業納入監管視野。監管層擔心的是你不進入這個監管地帶,繼續地下偷偷運作,這種才是風險最大的。本著這一初衷,任何願意積極尋求監管的平台,政府沒有理由拒絕。當然,如果你本身的行為,早就已經觸犯了法律,自融、虛構項目,欺騙投資者,那當然不能指望能夠獲得監管的認可。我們可以看到,近些天來,又陸續爆出了不少有一定知名度的平台的負面新聞,涉及黑社會、項目造假、巨額壞賬等等,這些平台或者上了銀行存管,或者有所謂風投,但一樣出問題。出來混,遲早要還。(老祝的微信公眾號:老祝說)業務規範、風控專業、資產端紮實,做到這些,才能真正長遠地走下去,也無須擔心監管的門檻。2、不要心存僥倖,積極整改。
對照《暫行辦法》,各平台或多或少,都有不合規之處。然後就看到個別平台開始說,「對其中的條款,持保留意見」;甚至有些說,「自己不屬於P2P,不在監管辦法適用的範圍內」,這就有點迴避問題了。如果不屬於網貸定義,不是撮合借貸雙方,而你又無金融牌照,如何能夠通過網路面向大眾募集資金?那不是成了非法集資了?不管規定有多少不合理,但是既然發布了,就是法律,平台就應該遵守,並積極地整改。雖然有12個月過渡期,但是如果不馬上著手調整,屆時備案、銀行存管,都會遇到問題。3、決定生死的,不會是政策,而是你的能力。網貸這個行業,不同於電商,規模越大不代表越安全,也不代表盈利能力就越強。如果能力不足以支撐平台的野心,就容易走上歧路,無法回頭。追求與自身能力相適應的規模,才能生存下來、健康地發展。只有20個億的能力,非要衝到100億的規模,往往就是害人害己。苦練內功、積極擁抱監管,整個行業必然會走過寒冬、走過黑夜,迎來一個明媚的春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