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和為什麼要「做學習」的思考

每年的九月都是要花錢的日子,蘋果、moto、魅族、鎚子都在這個月有新品發布,似乎是瞄準了大家的錢袋子。

對於某一群人來說,九月還有更大的一筆開銷:交學費!

九月是我國大、中、小學開學的日子,以前大家在開學這天都是排著隊去財務處交錢,現在應該都可以直接網銀、支付寶甚至微信支付了吧?家長在這個月要給孩子準備好學費、生活費和新裝備,孩子們則只要帶上暑假作業和自己的iPhone去學校就可以了。

我也上過學。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媽媽帶我去報到,幫我交了錢,但因為我年紀太小沒到年紀,老師說不收,讓我們明年再來。我媽媽可不是一般人,她軟磨硬泡讓校長接收了我,但我必須自己帶椅子和書桌去上課。於是我過上了自己帶椅子和借二年級哥哥的書上課的日子。

二年級開始,我就自己報到了,報到那天小朋友早早地來喊我,我們背上書包,拿著大掃除用的掃帚、抹布,以及媽媽給我的7塊錢就去學校了。我們二年級的學費是七塊錢,沒有雜費,因為雜費都是隨時收取。今天看起來七塊錢不多,但在當時一袋零食只要5分錢,一顆糖果只要2分錢的年代,七塊錢對一個7歲的孩子來說,絕對是一筆巨款。後來中學報名費到了200多,高中到了500多,學費越來越貴。

從高中開始,由於家裡遭遇了一些變故,學費負擔對我爸媽來說越來越重。雖然我高一開始就每個學期都能拿到獎學金,但顯然還是不足以讓我的高中過得很舒服。在這麼大的壓力下,我曾經想過,放棄學業,和其他朋友一樣,賺點錢吧。

我曾經問過我媽一次,我為什麼要讀書?媽媽說的很簡單,她說她吃了太多不讀書的苦,希望我們能夠通過讀書變得更好。

其實怎麼能變得更好,以及變得好成什麼樣,我們都不知道。但我從此還是認認真真的,踏踏實實的,除了踢足球,就是學習。應該說,學習在那個時代成了我的習慣。

1.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呢?這個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在我們閑的蛋疼的大學生活里偶爾也會冒出來。顯然,我媽媽說的讓我們過得更好已經不足以讓我信服,因為很多沒上大學,沒太多學習的同學,過得比我還好,生活得比我還好。

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惑我,但在大學裡遇到的所有問題,其實都可以通過大學的學習獲得答案。

為了獲得一些啟示,我開始聽大量的講座,在大學4年內,我大概聽了100場以上的演講,從郎咸平到馮友蘭,從閭丘露薇到席慕蓉,我把能聽的故事都聽了。有一天,我聽到了一位葉嘉瑩老人的演講,她朗讀唐詩和宋詞的語調與我以前聽到的人完全不一樣,太美了!

她讀李清照的詞,讀柳永的詞是那麼的溫婉曲折,並且一直在微笑地享受著。這種感覺,只有現場親耳聽過的同學才能感受到。

在這一天,我幾乎感覺到了讀書的意義,一種讓你的精神生活更美好,更舒適,與自己的對話更加自由的感覺。

再後來,我聽了很多吉大哲學系的課,我的哲學啟蒙老師孫正聿先生給了我很多啟示。他給我們上課的時候已經是滿頭白髮,但說話卻還是鏗鏘有力。

我們很好奇他如此高齡為什麼還在為本科生上課,他說,好的老師就應該給本科生講課,本科生是大學生里最重要的學生,資深教授、終身教授一定要給本科生講課。

有一次,我在課上問他,我們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學習呢?他的回答奠定了我對教育的最基礎的認識。他引用馮友蘭先生的話說:哲學是讓人稱其為人,而不是某種人。大學是先讓你成為人,再讓你成其為某種人的地方。

這就是學習的意義。哲學是讓我們成其為人,而不是某種人。專業是讓我們成其為某種人。

可是我們生來都是人啊,為什麼還要成其為人呢?其實,我們生下來只有人的形體,還沒有人的智慧和知識,也沒有常識。我們無法把信息、數據和知識聯繫起來,我們無法了解規律和神的關係。

後來,再看李慎之和李澤厚兩位先生的書,我才發現,除了哲學,法學和美學也是讓我們「成其為人」的很重要的渠道。李澤厚老師《美的歷程》和《中國思想史論》讓我基本知道了我們人類對美追求的歷史和我們國家的歷史。

最後,他們說,哲學的最終問題,是教育的問題。但這些,和我們的生活,其實沒有太多關係。讀完這些東西之後,我的性格變得淡然,心境也很平和,並且能夠相信「腹有詩書氣自華」。

學習,讓我變得更加充實,沒有太多戾氣,也更加平衡。

2.我們為什麼要做學習的事情?

讓人成其為人而不是某種人,說的其實是通識教育,或者叫素質教育。而成其為某種人,說的應該是技能教育,或者叫職業教育。其實在中國,這兩件事都沒有被做明白,或者說做的很糊塗。

初高中教育其實擔負著讓人稱其為人,而不是某種人的重任。大學職業教育應該是讓人稱其為某種人的重任。

邏輯上應該是這樣的:

但事實上,我們卻做成了這樣:

我們的初高中都在接受應試教育,所以我們的大學承擔了雙重責任:成為人+成為某種人。所以這些教育最後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既沒有讓我們成為合格的人,也沒有讓我們成為某種人的工作。簡單來說,大學的學習讓我們無法面對市場,也無法面對自己。

反觀國外的教育,由於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普世性價值觀培養、通識和常識培養、邏輯和思考方式培養完成的比較好,所以,大學開始,就可以為成為某種人而做準備。

我很喜歡的一個外國的產品,叫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可汗用了很多很有趣的手段和方法,幫助大家學習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和金融學等知識。

Coursa為首的Mooc希望在上圖中左側(也就是興趣、常識和邏輯)給大家帶來通用能力,但其實,通用能力過了一個年齡段(比如18歲)後,思維接受度就會越來越封閉,很難再有好的效果了。所以,其實Mooc發展的壓力很大,而且在線的方式也未必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也因此,我們現在正在做的這個互聯網人學習社區——三節課,以及像三節課一樣的團隊,其實是解決不了人成其為人的問題的,我們更想解決上圖中兩圈中間這個職業能力的問題。

這個問題還是要依靠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甚至是學前教育去解決的。這是個大問題,也是國家需要認真仔細對待的問題,就像奧巴馬在美國中小學開學時發表的演講:

《奧巴馬開學演講》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能否強,取決於我們的中小學教育能否充分讓人成為人,而不是某種人。

我們學了很多種三角函數的解法,但我們不知道華表作為一種圖騰和瑪雅人的圖騰是多麼地一致,人類文明可能是有同一源頭的?

我們知道了很多物理定律和化學公式,但其實世界上那麼多美麗的地質地貌和日出日落也許是讓我記憶最深刻的。

我們愛上語文課,但不是死記硬背一些古詩詞,而是希望讀懂裡面感人的故事或者美麗的韻律。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我們一輩子都要為這樣的教育短板補課。

1.在成為人這件事上,我們一直要學習、閱讀,讓自己「愛智慧」的能力提升起來;

2.在成為某種人這件事上,我們需要不斷的input,這樣我們每天output的時候才能夠「能量守恆」,保持內心的平衡。

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看,三節課是希望你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給你input,就像充電站和充電樁一樣,讓你在output的時候,不會時常感覺「身體被掏空」。

作為三節課的一名講師,我和三節課都一直在強調:行勝於言。有時候,三節課不會給你任何skill,而是會給到你收穫感,這種感覺會讓你在面對無數的挑戰和困難的時候,有信心能夠走下去,因為你自己會有一種很明顯的感覺:我一直在努力在行動,而不是在抱怨!

今天是教師節。我也想要在此感謝那些我的授業恩師,感謝我的母校、父校。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無論傳道、授業還是解惑的老師,都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當然,還要我們的父母,他們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愛我們的老師,也祝天下父母節日快樂!!


推薦閱讀:

資本寒冬下,在線英語教育的冰與火
慧科培優:教育如此重要 不能只推給學校和學校里的老師
中和教育公共營養課怎麼樣?

TAG:教育培训 | 教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