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我們來玩捉迷藏吧

最近翻看微博和微信,發現了一些人氣超高的圖,比如

再比如:

我們的小朋友捉迷藏的時候,他們都好認真地把自己的頭藏起來,然後就不管了。

弄得玩遊戲的爸爸媽媽哭笑不得。

今天寫這篇文章n是想來解釋一下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

「客體永久性」最早由兒童心理專家皮亞傑提出,是指兒童理解了物體是作為獨立實體而存在的,即使個體不能知覺到物體的存在,它們仍然是存在的。好像有點難懂,其實,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講,我們的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從各個方面來完善自己的身體以及心理。那麼「客體永久性」對於小朋友最大的意義在於他們知道了:爸爸媽媽不會憑空消失。

在座的可能要笑了,活生生的人怎麼會突然消失呢?但是,當我們剛剛降生的時候這個世界有點不一樣:一句話:我看不見的就是沒有的。

所以,我們在小時候會那麼害怕,害怕一個人睡,害怕關燈,害怕爸爸媽媽離開家,甚至在嬰兒時期,會一直渴望有母親的懷抱。

很多家長不能理解,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但是,我們可以想像,當他從媽媽的身體里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有母親是跟自己有關係的,其他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當閉上眼睛時,一切都消失了。這樣的環境,換你也得被嚇壞。

而捉迷藏的遊戲可以很好地幫助小朋友們戰勝分離的恐懼。

從出生到7個月,孩子們從剛開始的「看不見即不存在」,到發現藏在媽媽身後的玩具是不會完全消失的。

這七個月我們可以開始最早的捉迷藏遊戲。可以把它喜歡的玩具放在地上,小朋友們肆意地爬行,找到了玩具,這個時候一定要給他鼓掌。或者,不用要玩具,用爸爸媽媽自己也可以玩,你可以藏在門後,窗帘後,發出聲音,讓小朋友來找你,找到後一定要鼓掌哦。或者我最喜歡做的是用手把自己的臉擋住,打開的時候輕輕叫他(她)的名字,這個時候的小朋友一定會哈哈哈地大笑。他們的爸爸媽媽覺得我好有辦法,其實啊n,道理特別簡單,他看不見我,就覺得我不見了。但是我一下就出來了,所以他覺得好驚喜。同理可證,為什麼「開門」比「多喝熱水」有用。

1歲,是一個分水嶺。我們的小朋友終於明白,自己和爸爸媽媽是不一樣的東西。從發展的角度看,他終於開始站在你的角度來看問題。所以,他開始喜歡捉迷藏的遊戲,我看不見你,就相當於你看不見我了。所以才有了爸爸媽媽忍俊不禁的照片,小朋友們覺得我看不見你,你也找不到我了。這個階段一般要持續到3歲左右。

小學時候,我們都超愛玩捉迷藏。沒藏好的人都會被發現。反正我小時候就是經常被抓住啦。現在想來,那些抓住我的朋友們都應該體會到了個人獨立的快感。自己抓住了另一個客體。但是比起抓住別人,我們更喜歡被人尋找的過程,同理可證,為什麼你女朋友一生氣就玩消失。n希望你去找她。

想起小時候的捉迷藏,我們特別喜歡躲在被子裡面啊,好像是自己搭了帳篷似的。小朋友也是有壓力的,這種行為就是在逃避外界世界的壓力。然後有些小朋友特別喜歡蒙著頭睡覺,說的這是我,到現在都是,看來我壓力好大。同理可證,為什麼你男朋友一生氣,就喜歡蒙頭大睡。

捉迷藏對於全世界的小朋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兒童遊戲,它對建立客體永久性有著非凡的意義。所以,希望各位已經是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你們都能夠陪小朋友多玩玩捉迷藏哦~~~~


推薦閱讀:

讓兒童學會說不,從家裡每個角落開始
發現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怎麼辦?附送遊戲玩法!
三歲多的寶寶患上了地圖舌,到底應該怎麼治?
沒這幾樣,竟然還敢說自己是個寶寶

TAG:儿童 | 心理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