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師說|為什麼面膜總是黏糊糊的?你需要了解成分真相
日常使用面膜時許多姑娘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面膜用起來總是黏糊糊的?到底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面膜?敷面膜真的有效果嗎?今天,美妝博物館將通過對面膜成分的專業解析,幫助大家揭開這些疑惑,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面膜。
目前市面上各色各樣的面膜很多,面膜的主要種類有貼式和塗抹式兩種,按配方結構,貼式面膜又分為乳化型和非乳化型(又稱增稠型),今天本文主要以貼式面膜中的增稠型面膜為對象為分析其成分構成。
一款增稠型面膜貼中的精華液,成分構成主要有水,保濕劑,防腐劑,粘度調節劑,植物提取物,舒緩成分,穩定劑,以及香精色素等等,這些不同成分各自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將為大家一一講解。
1、保濕劑
保濕劑是面膜精華液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面膜中保濕劑的含量僅次於水,其主要作用就是保持水分滋養皮膚。常見的保濕劑成分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此外還有一些不常見的保濕劑成分,如:透明質酸、氨基酸、膠原蛋白等。
在面膜中最常使用的保濕劑是甘油,甘油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保濕劑,在很多護膚品中都有添加。但甘油添加量過多,會有粘膩感,這也是面膜給人黏糊糊感覺的原因之一。
2、防腐劑
很多姑娘對防腐劑的認識都存在誤區,實際上在談論面膜成分時,防腐劑是無法繞開的話題之一。我們必須建立這樣的意識:面膜中適當防腐劑的增加是必須的,因為面膜中水含量非常多,其原料中還含有油脂、氨基酸等,容易受微生物污染,另外,面膜生產環境也要求高,對防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目前我國為已批准了32種防腐劑的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面膜中最常使用的防腐劑是羥基苯甲酸酯類,如苯甲酯也就是常說的尼泊金酯,是用量最多的防腐劑。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防腐劑成分會引起皮膚過敏,典型代表有:甲基異噻唑啉酮。
3、粘度增稠劑
粘度增稠劑可提高面膜的黏稠度,賦予面膜黏潤的觸感,使面膜看上去更厚實一些,加入粘度增稠劑的面膜會看上去更有料同時也可以避免精華液流到身上。目前中國批准使用的增稠劑品種有39種。增稠劑都是親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稱水溶膠。
在面膜中使用的較多的粘度增稠劑成分主要有,卡波姆、黃原膠、羥乙基纖維素、丙烯酸(酯)類等。粘度增稠劑是造成面膜粘膩感的最主要成分,同時它也是你使用面膜後出現搓泥現象的重要原因。
4、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指採用適當的溶劑或方法,從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質,目前面膜中的植物提取物一般有蘆薈葉提取物、小黃瓜提取物、海藻提取物、綠茶提取物、人蔘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仙人掌花提取物、當歸提取物等。植物添加量在面膜中是很重要的配合宣傳的成分。具體有什麼效果還有待考證。
5、舒緩成分
舒緩成分主要作用是舒緩刺激調節皮膚,面膜作為一種高滲透性的產品,在有效深入皮膚的同時也會將一些外界的刺激物帶入皮膚引起皮膚刺激,因此面膜中舒緩成分的添加必不可少,面膜中最常見的舒緩成分為尿囊素。
6、PH調節成分
面膜中的成分較多,為了保持面膜中各個成分的PH值保持在適當範圍,PH調節成分的增加必不可少。面膜中常見的PH調節成分有一般包括三乙醇胺、檸檬酸、氫氧化鉀、乳酸、氫氧化鈉、氨基酸等。
PH調節劑在面膜中的添加量小,添加進面膜後一般也被中合成鹽和水了,因此對皮膚基本沒有傷害。
【挑選面膜實用指南】
u 不選廉價面膜。價格太便宜的面膜,其主要成分除了水和防腐劑,就是一點甘油和增稠穩定劑。
u 面膜成分表中,通常排在防腐劑,如卡波姆、透明質酸後面的成分添加量都低於1%,可以忽略不看,著重看這些標誌性成分以前的有效成分,靠前的有效成分越多,面膜效果越好。
u 要警惕具有快速美白功效的面膜。二氧化鈦、熒光增白劑等可以讓皮膚短期內「變白」,這是因為皮膚上殘留了這些化學成分而導致的視覺假象,之後就會恢復原樣。
u 遠離刺激成分。在選購面膜時盡量避免具有刺激性的成分,比如一些高濃度去角質成分,另外,面膜成分中易引起過敏的防腐劑成分也需要關注。
u 見效太快的面膜要小心。在面膜中添加重金屬或激素類成分的面膜見效奇快,能在短時間內祛斑美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一些複發現象或者過敏等皮膚問題,因此對於見效奇快的面膜產品一定要保持警惕。
u 面膜服帖效果更好。以無紡布材料作為面膜紙的類型中,半透明的隱形面膜貼合度最佳,對產品的吸收效果最好。
面膜已成為許多姑娘日常護膚中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很多姑娘敷在面膜上花費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在不斷攀升。希望通過這篇文章的了解和學習能夠幫助大家在良莠不齊的面膜市場,正確挑選出性價比高又適合自己的面膜。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美妝博物館】,歡迎關注【美妝博物館】(ID:meizhuangbowuguan)——中國第一美妝博物致知平台,全方位解密美妝。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繫:meizhuangbowuguan@163.co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