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堅守,難說再見

時光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

時光你別催,走遠的仍要追。

奧運會男雙決賽結束的時候,寶哥面對採訪,哽咽著說,這個舞台離我越來越遠,我沒有時間了。當時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不僅潸然淚下。運動員最大的敵人不是傷病,而是時間。就算你曾經稱霸天下,獨步體壇。但是,你終有老去的一天,有走下神壇的一天。每個運動員在奪得奧運冠軍後都興奮不已,四年的時間,誰知道他們經歷了怎樣的磨難,忍受了多大的痛苦,才能走到冠軍的領獎台上。但是殘酷的是,當他們登上領獎台的一刻,就是回到原點的時刻。一切都將清零,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看完了這屆奧運會,有些話放在心裡不吐不快。就趁著夜色,趁著初秋的氣息,來這裡開個帖子,寫寫我心中的碎碎念吧。

【關於混雙】

趙芸蕾已經決定要退役了。

關於賽場外的那些破事,不想多說,畢竟運動員還是要以贏得比賽為目的。

在出征里約之前,國羽計劃是拿兩塊金牌,應該指的是混雙與男單的金牌。

張楠和趙芸蕾的混雙一直都具有奪冠的實力,但是可惜的是,因為男雙拼的太凶,張楠已經沒有力氣去打混雙了。

天不遂人願,雖然堅守了四年,卻沒有等來想要的結果。

不知道趙芸蕾的心中,可有埋怨過張楠,畢竟她放棄了女雙,就是為了力爭混雙這塊金牌。不過就算她心裡有埋怨,但是在場上卻一點沒表現出來。

就像她微博里說的那樣,無悔自己依然選擇做一個大氣寬容的人,不因任何變故而改變自己的初心,這一點比拿金牌還值得為自己驕傲。

以後的賽場上,見不到趙芸蕾了。但我們依然會想起她身為人生贏家的那段日子。

關於張楠,留到男雙里說。

【關於女雙】

曾經是國羽最穩定的奪金點,如今卻連一塊獎牌都沒有得到,寫到這裡,略有點心酸。

田卿趙芸蕾因為各種原因拆散,雙胞胎和於唐扛起了國羽女雙的大旗。

但是看到于洋在銅牌站摔毛巾的那一幕,就能知道女雙隊內的問題已經難以掩蓋了。

奧運之前,女雙嘗試過各種組隊,都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已經埋下了隱患。

于洋作為三朝元老,卻還是在賽場上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見內心受到的壓抑有多大。

四年前的讓球還歷歷在目,四年後于洋巔峰不在,金牌早已不是囊中之物。

四年的堅持,竹籃打水一場空。

無需討論誰背鍋,雙打輸了,兩個人都需要承擔這樣的後果。

論實力,女雙女單我們現在確實技不如人,需要承認。

聽說女雙的後輩們人才濟濟,希望中國女雙早日走出低谷,繼續領跑世界。

【關於男雙】

四朝元老,三進決賽,兩金一銀,華麗麗的數據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這個人對數據不是很敏感,但這個成績,不管放在哪裡,都是金光閃閃。

曾經風雲雄霸天下,如今雲不在,風猶存。

寶哥真是不容易,這麼大年紀了依然在賽場上拼搏。

不知疲倦的跳殺,不知疲倦的魚躍。

而且還需要給張楠鼓勁打氣,有時還需要在前場組織球路,進行連貫。

寶哥已經做到了他能夠做到的最好,這枚奧運金牌,就是對他四年堅守的最好安慰。

從賽後的採訪可以看出,寶哥真的是熱愛羽毛球運動,熱愛這片賽場。

他的熱愛感染了所有鍾情於羽毛球運動的人,不管以後怎樣, 你永遠是我們最愛的寶哥!

(題外話,我非常看好風雲組合以後去推廣羽毛球運動,因為他們的顏值實在是太高了!)

再說說張楠,一屆混雙金牌,一屆男雙金牌,張楠的奧運之路看上去一帆風順。

然而在這屆奧運會之後,卻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就是他的兩個金牌搭檔,可能都要退役了。

記得奧運之前的一個採訪里,看到張楠說過一句話,沒有享受,唯有堅持。

從被人照顧的小弟,到現在成為國羽男雙混雙的獨當一面的大哥,不知道他的心裡,可做好了準備。

中國的男雙,一直都不是強項,如果他繼續打男雙,該如何才能取得突破?如果專攻混雙,以後又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

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以後的道路該何去何從?估計也只有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唯有堅持了吧。

【關於女單】

在李雪芮倒下的一瞬間,不知道有多少球迷心都碎了。

競技體育的目標是更高更快更強,所以羽毛球女隊也在追求男性化的打法。(類似的還有兵乓女隊)

從四年前李雪芮的橫空出世,到王適嫻兩次落選奧運陣容,這種趨勢體現的比較明顯,我就是要用更強的個人能力碾壓你。

但是卻被一個來自西班牙的馬琳給破壞了。

這四年里,女單人才輩出,形成了群雄紛爭的局面。但是反觀中國隊,四年前是二王一李,四年後還是她們。

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的優勢早已蕩然無存。

也許這對羽毛球運動的發展是一件好事,但是球迷心裡還是希望自己國家隊的實力強大。

現在她們三人年紀越來越大,王儀涵的打法對身體的損傷本來就很大,現在加上李雪芮的受傷,中國女單,感覺要陷入一段時間的低谷之中了。

希望年輕的小將們能早點站出來吧。

(再啰嗦兩句我對女單的擔憂)在女單這混亂的局面里,馬琳依靠她彪悍的球風,優秀的身體素質,已經佔據了女單一姐的位置。

三年三個世界冠軍,更可怕的是她才23歲。

這次奧運會的決賽就是在馬琳和辛杜之間展開的,都是依靠自己的個人能力,使用了下壓進攻的打法。

最終,進攻能力更強的馬琳笑到了最後。

本以為,這屆奧運會女單會非常好看,各種風格的選手都有,而且水平很高。沒想到,最後會師決賽的,竟是打法相似的一對選手。

這讓人不禁聯想,這樣的大賽,是否對進攻球員更加有利?

以後女單的發展趨勢,是不是越來越向進攻靠攏,比拼的是個人身體素質,而缺少了一些靈動的美感?

以後的女單比賽,會不會都是高大的選手,會不會看不到細膩的控球?

這次奧運以後,女子男性化的打法必定受到重視,但是我很害怕羽毛球失去了她的多樣性。

於我而言,百花爭艷,好過牡丹滿園。

推薦閱讀:

羽毛球技術的核心「發力」:提起鞭子,抽起來!
羽毛球起跳騰空突擊步法

TAG:羽毛球 | 羽毛球比赛 | 羽毛球运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