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日本汽車發展史3 日本車何時超過歐洲車?

先放前兩篇文章的鏈接:

起底日本汽車發展史1 美國人都是活雷鋒?

起底日本汽車發展史(2)至黑無敵

前兩篇文章,有點過於黑日本車了,令一些日本車迷不太滿意,套用某位的話就是:誰沒有一點黑歷史啊。確實如此,在同一期的《car》雜誌上,除了日本車的這些黑歷史,更多的是對日本車的褒揚。事實上,《car》在這一期組織了大量人力,製作了一個宣揚日本車的專題:East beats West(日本車痛打歐洲車),一看就是在給日本車打雞血,給歐洲車打預防針。對於《car》的回報呢?本期內有豐田Celica GT(下圖)的三連頁廣告,代價應該不菲。

從這個專題的開篇文章可以看出,在1985年,大部分歐洲人還是看不起日本車的,但是也有很多消費者選擇了購買日本車。汽車記者們發現,日本車確實正在威脅歐洲車,並且這個趨勢還在繼續。《car》大聲疾呼:歐洲人不能再忽視日本車了。

那麼,歐洲人買日本車,是因為物美價廉嗎?《car》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們認為,日本車確實有實用性好、經濟便利、保值率高等諸多優點,但真正打動歐洲人的,是它們也開始具備了「European-ness」。

何謂「European-ness」?它是一個很難量化或具象的概念,可以理解為「歐洲品質」,也可以理解為「歐洲特性」,就是一種感覺——比如,你就是覺得Prado、Gucci的包值上萬元,你就是願意花幾萬元買Burberry的風衣。《car》也沒有解釋何謂「European-ness」,我想,它也許可以理解為「如同歐洲車般的品牌溢價」吧。歡迎大家給出你們的答案。

《car》雖然沒有解釋「European-ness」的具體含義,但是指出,歐洲人之前看不起日本車,不是因為日本車的機械、工程設計不夠優秀,也不是因為日本車的造型不夠時尚,而是日本車缺乏那種具有代表性的設計特色,「令人渴望」的代表性設計特色。我之所以強調「令人渴望」,是想到了紅旗這個反例。一個產品,只有在比較成熟的技術基礎上,才值得去追求那些代表性特色。否則,僅僅是東施效顰而已。

《car》還給出了一個令人頗有啟發的結論:日本汽車的「European-ness」,來自對美國市場的耕耘。如果看過前兩篇文章,你會發現在日本汽車的發展過程中,美國人扮演了重要角色。二戰之後,美國人主導了日本社會,其實也引導著日本汽車的走向。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美國對日本車開放,結果是日本車要想賺更多美元,就得考慮美國人的審美和需求。總之,為美國人設計的日本車,最終達到了歐洲人的要求,從而迎來了更大的成功。關於這一點,可以用日本汽車品牌五十鈴來論證:這個品牌主要在亞洲、澳洲等地發展,在美國則是以與通用汽車合作的方式存在,雖然五十鈴曾經是日本最重要的汽車品牌之一,但現在它的存在感非常低了。

那麼,《car》認為哪些日本車比較優秀呢?文章中列舉了豐田MR2、豐田卡羅拉GT、日產Silvia Turbo、三菱Galant、本田雅閣、豐田Celica GT等,包括跑車、緊湊級轎車和中級轎車,而這恰好是銷量最大的細分市場。《car》對這些車的評價是:比歐洲車的平均水平高一些。

《car》還分析了日本車從落後趕超歐洲車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歐洲車自身的問題,包括產能過剩導致的激烈競爭,還有各級政府機構對汽車行業發展的干預,尤其是各種限制性法規,束縛了歐洲車的潛能。《car》以嚴厲的語氣提醒歐洲汽車行業——日本車是它們在一個世紀以來面臨的最嚴重挑戰。當然,令《car》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年中國汽車市場引進了合資車企,然後僅用24年就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歐洲車得到了中國市場的超額利潤,保持了對日本車的領先地位。

當然,日本車崛起的根本還是自身變強了。《car》發現,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工程師增長速度超過了美國、歐洲的總和。人才的基數,決定了行業的高度,大量日本汽車工程師最終幫助日本車變得越來越有競爭力。

事實上,日本車與歐洲車的競爭中,並不依靠價格戰,因為日本車並非只在廉價車市場具有競爭優勢。雖然,最初進入歐洲市場的日本車確實是廉價車,但是當它們站穩了腳跟,就會追求升級,並且受到市場歡迎。《car》舉了一個例子:在1984年,日本車的普遍定價是8000英鎊,但是在《car》做這期專題時,市場中已經有了1.2萬英鎊的日本車(即各種輕型跑車),並且幾乎沒有人批評它們定價過高。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些日本車(豐田Celica、本田Prelude)已經能夠搶奪保時捷(924)的蛋糕了。

更讓《car》擔憂的是,由於當時的日本經濟強勁,歐洲政府很願意邀請日本人到歐洲建設汽車總裝廠,而這反而使日本車賺更多錢。《car》給出了一位歐洲教授的研究結論:日本車通過在歐洲建總裝廠,每輛車可多獲利200-400英鎊。

《car》還提到了日本車企的雄心壯志。當時只是全球第三的豐田汽車,提出的計劃表明它要超過全球第一的通用汽車,而不是先趕超排名第二的福特。

《car》對全球汽車行業的這種局勢總結為:在日本汽車高速發展之際,龐大的美國汽車正受困於缺乏革新,必須依靠他人的新點子,而歐洲汽車呢,它們反應速度太慢,並且缺乏資金來應對危機。

日本車的崛起,自然要以其他車系的衰退為代價。那麼,日本車到底動了誰的乳酪?這個問題在《car》雜誌上找不到答案,這一次,我需要從其他渠道搜尋線索。如果大家的贊比較給力,我會更努力地去找資料……


推薦閱讀:

汽車文化:賓士130歲了,它的Logo還是不明不白
【諾諾課堂】懸架掃盲02-詳談麥弗遜(1)
汽車歷史畫報:你可能不知道的汽車『三國時代』(2)電動汽車
與AK同源的蘇聯國民車!點評IZH-412
那些說「雷克薩斯ES不就是凱美瑞」的人怎麼破

TAG:汽车历史 | 汽车文化 | 日本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