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慾望的對決!如何克服「手機上癮」?
忘帶手機就沒有安全感,這是現代人的共性。很多人都發現,自己中了手機的「毒」,時不時的總要看一下手機,刷新一下各種軟體。哪怕是幾秒鐘,也想劃兩下屏幕,都成強迫症了。許多人都在批評這種現象,但臣妾也不想啊,這都是大腦神經系統惹的禍!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我們時不時的就想刷手機?我們又該如何克服呢?
Gif: giphy
一. 獎勵系統讓我們沉迷
要解釋總刷手機的秘密,我們得先了解大腦一個重要功能,獎勵系統(Reward System)。看名字就能猜出來啦,獎勵系統的作用就是在做一些特定的事情後給予一些獎勵,鼓勵我們去做。那它和刷手機有啥關係呢?
當我們的某種行為符合大腦的認知時(覺得自己做的棒棒噠~),大腦的特定區域就會分泌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這個東西大家都不陌生吧,它就是一種讓我們會產生愉悅感的物質,我們戀愛的時候覺得「幸福」就是因為它。多巴胺就像是給大腦的天然獎勵,讓我們產生「甜蜜」、「美好」、「開心」的感覺。
Photo: humanvta
刷手機也是如此,當我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好玩有趣的內容時,大腦就會認為這個行為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價值,符合我們的認知的。於是它就會釋放出多巴胺讓我們感到快樂,讓我們喜歡上刷朋友圈這個舉動。多巴胺的作用不僅於此,它的刺激還會讓我們產生強烈的渴望!也就是說,當有過一次美好的經歷以後,我們就會特別想再次得到這種愉悅感,從而產生再玩一次手機的念頭。
Gif: giphy
多巴胺刺激給我們帶來的渴望就會像是一個小惡魔,不斷的在耳邊誘惑我們「再刷一會朋友圈吧,再玩一會消消樂吧……」。唉~真的是罪惡的源頭啊。但是,還是很奇怪,按理說人類是有理智的啊,為什麼我會在明知任務繁重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玩一下午的手機呢?
Photo: livingstingy
二. 大腦決策的放任
人類確實是有理智的,掌握理智決策大權的就是大腦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它會像家庭教師一樣會不斷的提醒我們,咳咳,不能再玩了,不然你工作就完不成了啊!前額葉皮質會整合腦海中所有的記憶、目前的環境、以及認知等因素,全面的權衡短期利弊和長期影響,最後判斷和決定是否應該做出一個動作。比如,閑得無聊→玩,任務沒完成→不玩,想歇一下→玩,老闆在看我→不玩。
Gif: giphy
這樣看來,讓我們產生愉悅和渴望的多巴胺就像是一個任性的小孩,直截了當的提出它所有的要求,而前額葉皮質就像是理智的大人,要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滿足這個要求。所以我們在某個時刻是否會玩手機,一方面要看多巴胺刺激伏隔核發出的慾望有多強烈,另一方面則要看前額葉皮質對整體情況的認知是怎樣的。
事實上大多數人控制不住的玩手機,都是在比較寬鬆的情況下。前額葉皮質在整合信息的過程中會發現——只是想刷新一下熱門話題用不了多久嘛,老闆開會廢話太多又跟我沒關係。就這樣,前額葉皮質就像是心軟的家長又給哭鬧的孩子買了塊糖一樣,對玩手機的想法進行了放任。唔,這些情況貌似都不是很嚴重,但為什麼有的人會手機上癮,甚至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呢?
Photo: reddit
這是因為多巴胺同樣會作用在前額葉皮質上,影響我們對行為的認知和控制。作為我們大腦的決策和控制中心,前額葉皮質上有很多對多巴胺敏感的神經元。長期的刺激會讓它逐漸的失去活性,失效,有時就沒有辦法全面的評估利弊和影響,就很有可能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這樣一來,大人變得不再理智,多巴胺任性的想法就更容易被縱容,我們就容易產生一些上癮和依賴的癥狀。不僅如此,除了上述多巴胺對渴望的激發和對控制能力的降低,手機本身還有一個非常有特性的吸引力。
三. 隨機性的誘惑
大家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消消樂、瘋狂的小鳥、Candy crush這些遊戲,我們能一口氣玩好久。除了每次過關會給我們的大腦帶來「獎勵」,這些遊戲還有一個共性,就是「隨機」。玩這些遊戲時候,我們不確定下一關是什麼花樣,我們也不知道下一關自己是否還能通過,這種不確定會不停的刺激著我們。不只是遊戲,社交軟體、新聞客戶端同樣會給我們帶來這種時有「時無的驚喜」。
Gif: giphy
20世紀初,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之一,B. F. Skinner,做過一個偉大的實驗,叫做斯金納箱。試驗中,小白鼠被放置在一個大盒子里,盒子一側的牆上放有拉杆,當小鼠拉動拉杆時,就可以有食物掉到下面的食槽中,整個設置就像是不用投幣的自動販賣機。參與實驗的小鼠被分成兩組,一組小鼠無論怎麼拉動拉杆,都會有相同的獎勵(食物)出現,而另一組小鼠得到的獎勵是不確定的,時大時小,有時甚至沒有獎勵。
Photo: qcc.cuny試驗的結果顯示,兩組小鼠都學會了拉動拉杆,但相對於固定獎勵的第一組,隨機獎勵的第二組小鼠拉動拉杆的頻率明顯要高很多。也就是說,這些隨機性的獎勵會更加讓人痴迷。即使獲得獎勵的概率越來越低,小鼠們對拉杆卻仍然保持狂熱。而時刻捧著手機的我們,就像這些期待食物的小老鼠,期待著手機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小驚喜。這就讓人們覺得細思極恐,會不會有一天我們對手機的狂熱嚴重到像吸毒一樣,不計較後果,每天只是捧著手機?
Photo: huffingtonpost
好吧,目前看來,手機上癮確實不會像毒品一樣猛烈。很多人對手機的依賴也只算是濫用的級別,還沒嚴重到上癮的程度。但是沒有節制的玩手機,還是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工作的效率和與人的情感交流,所以這裡我們也根據手機上癮的原理推薦大家幾個克制自己的方法。
四. 如何克制對手機的依賴
1. 當一段時間沒有玩手機時,給自己一些獎勵,讓大腦對不看手機產生愉悅感。這樣做其實相當於給自己設置了另一個獎勵機制,讓大腦對你的剋制力進行獎勵。可以從目前情況的基礎上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比如每兩個小時看十分鐘手機,一旦完成這個目標就吃一塊自己最喜歡的零食。另外,最好在這每個兩小時內都讓自己完成一個小任務,這樣會給我們的大腦更多的獎勵。
Gif: giphy
2. 刪掉那些浪費時間的遊戲APP,關掉沒有用的推送。沒錯,我說的是沒有用,是指除了來電鈴聲及重要人士信息以外的所有推送,這樣就會很大程度上減少手機給我帶來的間歇性的驚喜。很多軟體推送是沒有意義的,很多信息也不是需要馬上就回的,更沒必要在聊天中一定讓自己說最後一句話,這會耽誤很長時間。
3. 試著找出自己喜歡不停看手機的原因。我們每個人究竟是為什麼總是看手機?是無聊,孤單,還是對當前學習或工作的厭煩?找到原因後要明白,只是不停的刷手機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的,我們可以試著找一些其他的方法來緩解。
Gif: giphy其實與藥物上癮相比,我們前額葉皮質受損的幾率比較小。會一直玩手機,大多數情況下是剋制不住自己的慾望,給了自己太多的借口。手機讓溝通更快捷,信息的獲得更方便,是無法阻止的時代浪潮。但畢竟它只能是方便我們生活的工具,不應該反過來左右我們的生活。希望我們能合理的利用手機,不要讓它成為我們直升CEO,贏娶白(gao)富(shuai)美(fu)道路上的絆腳石哦~
Reference:
1.Goldstein, Rita Z., and Nora D. Volkow. "Dysfunction of the prefrontalcortex in addiction: neuroimaging finding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NatureReviews Neuroscience 12.11 (2011): 652-669.
2."Reward System." Wikipedia.Wikimedia Foundation, n.d. Web. 21 Aug. 2016.
3.Schultz, Wolfram. "Neuronal reward and decision signals: from theories todata." Physiological Reviews 95.3 (2015): 853-951.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承認【我很懶】,好過【我有拖延症】
※用「看心情,做決定」的態度生活了30天,這是我學到的...
※做了五期番茄戰拖活動,總結出這些經驗,做出了兩個重要的決定……
※哪來什麼拖延症啊,都是沒人愛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