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看書單,還能這樣找到好書

讀書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所以多花些時間在找好書、選對書上,其實是在節省時間。尤其是,當你選擇非虛構類讀物時,常見的如教材、經管類、技能方法論的書,更是應該精挑細選慎重起來。因為,一本爛書,可能會給你錯誤的信息、劣質的方法、思維模式,或讓你對一個領域失去興趣。

因此,我們需要掌握一些甄別「好書」的方法。當然你可以去找書單,但那些所謂的「大眾情人」,並不一定適合你。

太長不看版:

1. 什麼是好書?:如果一本書行文嚴謹,有參考文獻,再版次數多,豆瓣、Goodreads下的評分高,作者具有寫書的專業性,那麼很可能是一本好書。同時,知識教材類的書盡量讀原版,讀 「著」,而不是「編著」的書

2. 渠道:通過搜索主題詞尋找推薦、書單,通過已有的好書,去豆瓣等網站順藤摸瓜,看評論/ 同類推薦,關注你欣賞的人在看些什麼書,靠譜的作者寫的一系列書

-------------------------------

一、好書的定義

對於非虛幻類讀物,個人認為好書的標準是行文嚴謹、有邏輯,結構清晰,簡潔不羅嗦,循循善誘,有趣(重要程度依次遞減)。

其中的嚴謹有邏輯,結構清晰是一本非虛幻類讀物應該達到的最低標準,也是最重要的兩個。嚴謹有邏輯,能讓書所闡釋的事實可靠,觀點論證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結構清晰,多用序號分級,加粗等方式,能讓讀者理解更順暢,讓讀者所花的時間成本大大減少。

-------------------------------

二、如何判斷?

太長不看版:如果一本書行文嚴謹,有參考文獻,再版次數多,豆瓣、Goodreads下的評分高,作者具有寫書的專業性,那麼很可能是一本好書。同時,知識教材類的書盡量讀原版,讀 「著」,而不是「編著」的書

具體來說

1. 行文嚴謹,參考文獻

嚴謹的文章,一般都會在引用數據、證據時,給出參考文獻,或者出處。非虛幻類讀物就像論文一樣,通常情況,你能想像一篇不帶任何引用、參考文獻的論文嗎?這時候你就會懷疑作者不能給出參考文獻,是否是因為文中的數據是捏造的、曲解的,文章的可信度自然就打折扣了。所以,僅僅憑藉一本書有沒有參考文獻,就可以篩掉大部分不靠譜的書(事實就是,中文書很少出現參考文獻,甚至譯製版會刪掉原版書的參考文獻)

而行文嚴謹,更多還體現在論述的方式上,是否有在推論中出現邏輯漏洞、錯誤。同樣的,推斷、論證一旦出現錯誤,結論也就不可靠了。想了解一些具體的不嚴謹的例子,推薦看下《對偽心理學說不》這本書,看完之後,你也能基本識破身邊的大部分謠言了(此書翻譯精良,原版是國外critical thinking的教材,已經更新至第十版,中文版為第八版,豆瓣9.2分)。

2. 版次。

一般來說再版次數越多,質量越好,說明這書經久不衰。尤其是你想自學,想找專業些的教材時,第十版的一般都會比第二版的評價高。

3. 看評分。豆瓣讀書、Goodreads 。

中文書去豆瓣讀書,英文書去Goodreads。個人認為,豆瓣8分以上優秀,7.5分良好,Goodreads 4星以上優秀。如果一本書打分的人很多,並且分數也很高,那麼很有可能是好書。如果打分的人數少,但評分高,這時候可以仔細看下評論,是不是書托、水軍刷出來的。尤其是最近出版的書。

另外,網上書商的評分,參考意義並不大。豆瓣6分的書,你在某當一搜索,全是滿5星的好書,評分形同虛設。

4. 看書評。

還是在豆瓣讀書,Goodreads ,看評分的同時,也可以順帶看評論。很多人會寫上讀書筆記,能讓你快速了解書的內容。會和同類別其他書比較,這也是你挖掘其他好書的渠道。

5. 作者是否具有專業性

搜索下作者,看看他們是否具備本專業知識來寫這本書。比如,如果是一個文學背景的記者出了本生物學的科普書,那麼內容的可靠性就打折扣了,雖然語言可能很有煽動力。同樣也可以看看作者其他的書評分如何,對其寫出的質量也就個大致了解。

6. 少讀「編著」,多讀「著」

「編著」和「著」的區別,有點像是「轉載」和「原創」。 編著就是大部分是拼湊整理的,因為是不同出處拼湊整理出來,很有可能編者是在斷章取義,行文論證不嚴謹,前後難以自洽,不能自成體系,有時就會結構混亂,給讀者理解造成障礙。

7. 有能力,讀原版。

首先翻譯的過程,幾乎都會有信息的丟失,或者不精確、啰嗦的地方。而且有些出版社為了趕進度,翻譯質量差強人意,在豆瓣你有時會遇到,明明原版高分的書,中文版的評分就很普通了,讀過原版的讀者就會指出,這是翻譯問題。

其次,原版書時效性更好。翻譯過來中文版的書,往往是在國外已經出版一兩年後才引進的。如果想最便捷又省錢地在第一時間讀原版書,可以去Amazon Audible買有聲書,可某寶自己搜「audible credit」。

最後英文書中,你也更容易遇到優質有趣的圖書,尤其是教材方面,很多英文教材,循循善誘,更能激發你學習的興趣,作者真的是從學生的角度寫書,比如在會在你想問問題的地方自然而然解決你的問題,給出加粗標記,小結等,真的是嘔心瀝血,甚至都會給你編寫軟體、遊戲帶著你邊玩邊學。

比如我之前學的《化學反應工程原理》,隨書附帶軟體,作者結合化工知識,做了個化工廠兇殺案的冒險解密類遊戲,讓你來運用知識,推理出兇手;還設計了像娛樂節目那種闖關答題,選擇不同難度的題目得分不同,非常刺激,真的是遊戲化學習。這麼好玩的書,當時就是在廢寢忘食地學啊!

(我在豆瓣分享了部分很有趣的片段,化學反應工程原理 (豆瓣))

國內很少出現這種教材,大多枯燥無味,都是作者一個人在自嗨,羅列出結論和證明過程而已,這就枯燥很多,並沒有告訴你,他當時怎麼想出來的,怎麼試錯的。

雖然很多英文書的質量優於中文,但還得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看英文書的所耗費的時間更長,如果只是為大致了解信息,或者當消遣娛樂的,完全可以選擇中文。

-------------------------------

三、 是否適合自己?

除了之前講的如何發現、甄別一本好書,還可能的情況是,書是好書,但不適合自己,或者不滿足自己目前的期望/目的。所以,時刻問自己,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我希望得到些什麼,這本書是否能滿足我想要的。

因此,

  1. 並不是每本書都得讀英文原版。

  2. 並不是每本書都要從頭讀到尾,精讀。

  3. 可以先看目錄,節選滿足自己的部分。

  4. 如果看到一半,覺得不適合自己,不符合自己預期/目的,果斷捨棄。別因

為花錢買了爛書就心疼錢而硬著頭皮看,已經花的時間和金錢都是沉沒成本。

-------------------------------

四、哪些渠道可以發現好書?

以下渠道,只是介紹了一些有可能出現好書的渠道。到底是不是好書,是不是適合自己的書,還得根據前面所述來判斷。而且常常在判斷好書的過程中,會發現其他好書(比如查看書評,同一個作者的其他著作等)

1.t搜索引擎直接搜索主題關鍵詞+推薦,會出現別人的書單、推薦。

2.t網站的同類推薦,書評。

根據已有的一本好書,去 「豆瓣讀書」,「goodreads」尋找同類書。比如豆瓣的「喜歡XXX的人也喜歡…」,亞馬遜的里有同類別的書推薦。同時可以看看書評,別人會提到同主題的書,並作出比較。

3.t通過靠譜的人推薦,動態。比如你認可、欣賞的人,想成為的人,看看他們在看些什麼書,有哪些推薦。

4. 靠譜的作者寫的其他書。

5.t一本好書中,推薦了其他的書。比如劉未鵬的《暗時間》。

之前我曾在公眾號中也給出過筆記:

暗時間(上)| 將思考成為習慣

暗時間(下)| 挑剔看書 主動回顧

個人的例子,一開始是在一個講座中,主講人推薦了劉未鵬的《暗時間》,買回來看後發現是好書。這本書中本身就推薦了一些認知偏差、思維主題下的書。同事我在豆瓣查看這些書評的時候,發現「今天_晴」這位友鄰已經把《暗時間》所說的大部分書看過了,而且這位友鄰的打5星的好書,都非常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很認同她在日記中表現出的一些價值觀念,於是關注了她,之後很多全5星好書也是從她那兒發現的。

(完)

-------------------------------

其實,這篇關於「讀書」的答案,實際上是公眾號上,「實用閱讀組」小組成員的一次學習內容(這些學校不教的,咱們自學去 | 實用閱讀組 報名帖)

公眾號內回復 「電子書」,可獲取《對偽心理學說不》的英文原版鏈接,以及有效易用的搜索原版教材、書籍的資源站介紹。

微信公眾號ID:FreeGrit

理性,高效,英語

可點此鏈接:關於FreeGrit

-----
推薦閱讀:

《思維的利劍》——認識人類的愚蠢與智力
日本戰國史原版書籍資訊——2017年6月
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日本、歐美國家的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何不同?

TAG:阅读 | 书籍 | 书籍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