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袁大頭的購買力如何?按現在的標準,其價值幾何?

在民國時代,一個袁大頭可以買多少東西?按照現在的標準,相當於多少錢的購買力?現在一個袁大頭大概市面上能值多少錢?


銀幣裡面袁大頭髮行最多,假貨也最多,分別為壹元、中元(五毛)、貳角、壹角4種,一般大家說的袁大頭都是指壹元或五毛。

按照按照鑄造年代的不同分為民國3年(1914年),民國8年,民國9年和民國10年,民國3年的最多,話說我還見到過民國4年和民國5年的,看都不看直接扔掉,因為民國4、5、6、7年因為袁世凱復辟搞什麼洪憲元年的關係弄的全國上下亂七八糟,所有錢幣的鍛造日期還是延用民國3年,根本就沒開那幾年的模具,同樣的關係,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至少到1929年還在鑄造,據說新中國1949-1951年為滿足進軍西藏的需要也鑄造過民國3年的袁大頭。這裡只能說造假的老兄一點都不敬業。。。

目前市面上面五毛的最貴,壹元的流通最廣,根據年代成色品相有較大差異。

集幣市場的行情價一般是普通版本的壹元300-800上下,去年還漲到900多,五毛(中元)的幾K。然後每個年代都有特殊版本特殊品相的版本,比如簽字版,甘肅版,大耳版,異年版等等等,特殊版本的市面上能買到幾萬一枚。

比如簽字版

簽名是幣模的製造者——魯爾智·喬治的簽名。。。

頭像45度右下角有一行小字,目前最貴的版本,10萬還是有價無市。

如果L.GIORGI是小寫,恭喜你,是假貨。。。

甘肅加字版

甘肅大頭含銀量略低,但發行量少

假貨超多,真品也要上萬。。

接著回答民國時期,一枚袁大頭可以值多少錢,老實說這個問題是太難回答了。。。

因為民國時期很長,加上戰亂和當時中國是銀本位的關係,貨幣浮動很大,其他紙幣都有隨時作廢的風險,比如後來的法幣、金圓券就和草紙差不多,老百姓拿到金圓券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換成銀元,而袁大頭因為鍛造工藝好成色特別足絕對不短斤缺兩的關係一直被當作硬通貨處理,查到的數據是壹圓銀幣總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26.86克),含純銀六錢四分八厘(23.9024808克),以銀九、銅一(後改為銀89,銅11)鑄造,含量非常標準,也沒有短斤缺兩的劣行,這點在中國歷史上的各種短命政權里是非常罕見的。

袁大頭的價值一直在變,從最初一枚銀元換180銅板,到後來換300多銅板。考慮到戰爭和貨幣濫發引起的物價飛漲,我覺得拿大米這種生活必須品來算的話要比房地產這種貶值超快的東西來的準確些。。。。

下面的換算只是我的臆測。

按照大米算,現在大米一斤差不多2塊5

1914年的時候,1銀圓可以買30斤上等大米。

所以1銀元=75塊錢

1925年上海大米平均為每市石9.5銀圓,1銀圓可以買18斤大米。

而10年物價漲了一倍基本上是合理的。

所以1銀元=45元

再考慮到現在大米便宜是因為和平年代加上袁隆平老先生的雜交高產水稻普及,當時的大米應該遠遠比現在貴才對,又考慮到糧食還有豐收、歉收和戰爭的因素我就瘋了。。。。

不管怎麼說,1銀元的購買力應該比上面的換算再要高出不少,但是到底高多少我就算不出來了。平時換算的時候從60-300都有,這個確實是沒辦法,因為不同時間和地點物價變換的太快,比如有人考據當時的地價很便宜,工作幾個月即可買一畝地,但是卻沒有把因為軍閥混戰,地主急於脫手的情況給算進去。

以下文字和數據出自陳存仁先生的《銀元時代生活史》,很詳細的民國生活史,推薦閱讀,為了方便我加了日期,大家也可以參考物價用。

民國三年(1914)

從前沒有幼稚園,我初時在緒綸公所的學塾中,接受私塾教育,請的一位塾師是秀才,月薪十二元。

一天,我從學校中放學回家,見到父親與母親都在流淚,說是不久我們就要遷出這個大宅,將來你也不能再在育才讀書,因為育才小學每學期學費三元,以後負擔不 起了。

我家店鋪倒閉後,父親鬱鬱寡歡,認為來日大難,於是不做老闆做夥計,到一家大綢緞鋪去當總賬房,月薪十元。

父親以銅元二枚,購醬豬肉兩塊,吃了之後,患上了嚴重的痢疾。來勢兇險,一日數變。

民國六年(1917)

這三年中,我家的伙食,老是粗茶淡飯,米價每擔三元六角,每天佐膳食品限定四個銅元,以一個銅元煮青菜一大盤,一個銅元購豆腐豆芽之類,二個銅元購「東洋魚」一塊。所謂東洋魚,是紅色的海產魚乾,又稱薩門魚,由日本運來,價廉味咸而耐食。這般的膳食,常年不變,五天吃一次蛋,每月難得吃到一次「炒肉絲」,即使有肉,肉絲也不過寥寥可數的十幾條。如此清寒生活,就養成了我後來見到青菜就厭,見到魚堅決不吃,一心只想吃豬肉。

在我年幼時鈔票早已流行,但是老一輩的人,總是重視銀元,對鈔票是不信任的,認為鈔票只是一張「紙」,而銀元是真正的銀子。尤其是外國銀行的鈔票,中國人吃過兩次苦頭,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的「馬克票」,一次是帝俄末代的「盧布票」,所以對外國鈔票絕不重視,連對美鈔也沒有些兒興趣。有許多大戶人家及一般舊家,家中都密藏一些銀元,少的一兩百元,多的上千上萬,並不稀奇。

民國十五年(1926)

丁甘仁老師卧病一個月,竟撒手西歸,享年五十五歲。這麼一來,對我的刺激很大,那些天我在廣益善堂門診只做一個上午,下午就到丁家去幫忙做各項事務工作。

丁公甘仁是上海第一名紅醫生,家朱瘦菊別署海上說夢人著的《歇浦潮》中形容丁公是一位千萬富翁。在交易所風潮中,《晶報》發表過一個消息,說是:「名醫丁甘仁一夜之間,投機虧折百多萬。」其實這類消息都是言之過甚,實際上,丁公謝世後,檢點家財,只有珊家園一所住宅,是朱鬥文賣給他的,當時價錢是六萬四千元,還有一所在登賢里的房屋,是自己建築的,花了二萬六千元,在銀行現款僅一萬餘元,繼室歐陽夫人有現金十餘萬,此外在他家鄉常州有田五千畝,他的財富只此而已。如此看來,一個人要積一些錢,真不容易。

民國十七年(1928)

這件事實行之時,中醫學會照章收入會費每人二元,年費一元,有許多老會員已積欠會費十年八年的一樣清繳,因此中醫學會多了一筆大錢,否則的話,會中收支不夠,仲英師每年要貼一百多元,因此我在丁家也算立了些微功。

同時我知道衛生局經費極有限,全局人員只得八名,科長薪水為三十元,一個小書記的月薪只得八元,自從發給醫生執照之後,經費大為富裕,全體都加了薪。

PS

大家都知道老毛在北大包吃包住兼職圖書管理員的時候是1918年--1919年月薪為8元。

當時全職的工廠工人月薪大約為14-30元。

而1917年1月陳獨秀致胡適信中,邀其到北大任教,信稱北大「學長月薪三百圓,重要教授亦有此數。」當時一般教授約200—300銀圓。這裡的情況應該是當時大學教授是特殊高薪職業,而不是老毛工資少。。。


食品購買力,再191x年相當於現在100元左右。

在192x到1936相當於80元到60元左右。

那個時候勞動力,特別是非技術性勞動便宜。保姆白菜價,廚師店員也便宜。

男性工人平均收入大約20個大洋,女性和童工低不少,個別行業如印刷造船高點。

知識分子和公務員收入比工人高不少,教授工資高。大學教授工資達到300到500大洋。

北京當時已經是放棄的古城,房價低廉,上海房價當時就很貴,租一個條件很差的亭子間也要10個大洋一個月。

那個年代貧富差距大,富裕一點的家庭就可以僱傭僕人。因為廚師工資低,飯館也便宜,中產的生活品質還不錯。

但是當年的窮人遠比現在的窮人慘。


北洋時期,在北京,大頭兵七塊半銀元每月,街上巡警8塊銀元,小學校長80銀元左右,小學教師30-60左右,北京普通四合院價格400左右,

雖然大洋的購買力隨著地域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終歸屬於「值錢」的硬通貨,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地點,不管是誰,只要幾十塊大洋花出去,一定能買到一大堆好東西。以五四時期曾經跟魯迅齊名的反禮教鬥士吳虞為例,他有妻有妾,有幾個女兒,有四個僕人和一個老媽子,一家十幾口人,在成都市區過小康生活,一個月下來全家買肉買菜只花22塊大洋就夠了(據吳虞1914年6月20號日記)。後來他來到北京,在北京大學做教授,請蔡元培、胡適、周作人、顧頡剛、錢稻孫等同事吃飯,在王府井大街東華飯店大擺宴席,魚翅、鮑魚等名貴菜品應有盡有,一頓飯也只花了25塊大洋(據吳虞1922年2月26號日記)。再後來吳虞去上海旅遊,晚上入住英租界最豪華的酒店「遠東飯店」,要了一所高檔套房,每天房費才5塊大洋(據吳虞1924年6月24號日記)。

民國前期,北大的教授生活優裕,家家都雇聽差、雇保姆,甚至還雇廚子、雇車夫,全部算下來,一個月無非只要花上30塊大洋的工錢(仍據吳虞日記)。魯迅在北京阜成門西三條衚衕買下第二所四合院以後,把母親和原配夫人朱安都接過去住,並雇了三個老媽子侍候她們,每個老媽子除管吃管住以外,每個月的工錢只花兩塊大洋(詳見拙著《民國房地產戰爭》第三章,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版)。這說明大洋的購買力確實很強,也說明那時候老媽子的收入確實很低。


推薦閱讀:

不敢睜眼開槍的士兵是怎麼成為神槍手的?趣談近代歐洲火器軼事
英美法德等帝國主義國家軍隊在世界大戰時是否有類似政委的職務?如果沒有,為什麼?
炎黃子孫,為什麼炎前黃後?
湘軍、淮軍、新軍、國軍……為什麼每隔30年,近代中國軍隊就變得腐敗不堪一擊?
當年中國遭受各個帝國主義國家侵略的時候,有沒有中國人或者海外華人在東京倫敦等地進行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經濟 | 社會 | 冷知識 | 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