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歷史和現狀----第一章 閱讀的興趣 第四節/共四節

第四節 哲學的歷史和現狀

物理學家霍金在《大設計》的開篇直言:「哲學已死。」他認為哲學已經跟不上科學,特別是現代物理學發展的步伐。《西方哲學史-從蘇格拉底到薩特及其後》在介紹晚近哲學(也即當今哲學)時則說:「當哲學成果更好把握時,我們可以指望像康德那樣的一位偉人改變形而上學,認識論,倫理學,美學和宗教哲學的方向。而現在,最具創造性的哲學家所專攻的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兩個領域而已。產生類似笛卡爾,休謨或康德那樣的巨人的世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總而言之,無論是科學界還是哲學界自己,似乎都認為哲學衰落了。

因為中國在近代受到馬克思的影響,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官方導向,所以本書編寫一個「馬克思給各大哲學家和宗教家講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各派哲學和宗教最基本的觀點。

4.1世界是什麼?

馬克思:大家好,現在開始上課。上午課的主要內容是:世界是什麼?

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是世界變化的基礎。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精神只是運動著的物質的最高形式。(注釋1)接下來---

蘇格拉底:打住!小馬,先別談統一,請你先告訴我物質到底是什麼?(注釋2)小心了,我會採用「助產術法」提問,可能會問得你精神崩潰!

柏拉圖:蘇老師,那種提問方式容易挨揍。應該直接拋出觀點:我認為精神和物質是不一樣的,比如我的「柏拉圖式愛情」這是物質嗎?

洛克:小馬,給你支支招。我們一切的知識都來源於經驗,要弄清楚物質是什麼,只能依靠經驗。

笛卡爾:小馬,我還要提醒你,感官經驗是不可靠的!我可以懷疑有一個「欺騙者」一直在欺騙我的感官,但人的理性思想是可靠的!我只知道「我思故我在」,不管我如何懷疑,我依然能確定:一定有一個「我」正在懷疑。看,通過理性可以證明「我存在」,這才是絕對可靠的!

休謨:我們懷疑一切,包括因果關係

羅素:怪不得維特根斯坦這傢伙死也不肯承認房間里肯定沒有一頭犀牛!原來是笛卡爾你起的頭。

笛卡爾:你說服維特根斯坦了?

羅素:說服?你行你上!你見過導師答辯時看不懂學生論文的事情么?

維特根斯坦:我當時很牛逼地對羅素說,「不要擔心,你們永遠都弄不懂這些問題的。」

羅素:我目瞪口呆,然後就讓他通過答辯了。

康德:扯遠了,大家!小馬,不要煩擾了,我來告訴你:「物自體永遠不可能被認知。」你永遠不會知道物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形狀的概念,我們沒法認識物質;可是有了形狀的概念,物質可以無限再分,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物質的本質是什麼。而「形狀」屬於「先天範疇」,是我們出生時就自帶的。所以,洛克同學,儘管我們的一切知識都以經驗開始,它們卻並不因此就都產生自經驗。

叔本華:我贊同康德,世界是表象

萊布尼茨:我贊同康德,我自己瞎猜的啊:我認為物質是由「單子」組成的,「單子」沒有形狀,它的本質是精神。只有超越形狀的概念,才能了解物質的本質。

黑格爾:舉雙手贊同萊布尼茨,我早說了么,世界的統一在於其精神性,物質的本質是精神!一切都是絕對精神的外在表現

貝克萊:我贊同康德,叔本華,黑格爾,我還要說:存在就是被感知!(遙遠的東方傳來王陽明的聲音:君未看花時,花與君同寂。君來看花日,花色一時明。

康德,羅素,黑格爾:胡扯,就怪你,犀牛的事情就是你搞的!

薩特:貝克萊同學,存在是感知的前提,而不是其後果。笛卡爾同學,我也要提醒你:你在開始懷疑感官經驗之前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你先存在。存在先於本質,「我在」是「我思」的前提,而不是其結果。

耶穌:大家不要吵了,神創造了物質和精神,我們只能愛他,相信他。

穆罕默德:我補充一句,我們無法理解神的本質。不要再問我「神是誰創造的?」這種問題了!!!

釋迦:恩,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

維特根斯坦:恩?這話貌似是我說的,凡不可說的,我們必須保持沉默。

4.2 如何改變世界?

「集體沉默三十分鐘」,下課了,午飯時間到!

馬克思:好了,咱不管物質的本質是什麼成不?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不如我們先來解決眼前的問題:午飯吃什麼?

皮爾士:贊同馬克思,我們不可能有關於實在之整體的概念。關注的是如何使用,因為使用才有意義。

詹姆斯:舉雙腳贊同馬克思,哲學的全部功能應該在於發現:真理對於我們的作用。

大家下課吃飯。

馬克思:趁吃飯的功夫,我先講下下午課的主要內容:如何改變世界?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看到沒,不管說到天去,你們餓了就要吃飯,而吃飯就要生產,生產活動產生矛盾,矛盾推動了社會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極大豐富時,人類將進入共產主義。

亞里士多德:吃飯?你活著是為了吃飯,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耶穌: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還要靠神口裡說出的一切話。

釋迦,拿出了缽盂:你看我就不生產,只靠講道,就能換取食物。不生產,就沒有矛盾。

馬克思:胡扯,你的食物不是別人生產的?

耶穌:其實人們不需要生產,只需要拉屎,植物自己吸收,然後就長出來了。「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要感謝神創造的自然循環。

老子:這就是「貴食母」啊!

莊子:恩,道在屎溺

斯賓諾莎:原來我的想法和耶穌差不多,我認為:自然=上帝

海德格爾:頂耶穌!人類被迫在世間操勞

馬克思:對於勞動,我也認為:勞動不是自願的而是強加給我們的,我們感到痛苦而不是幸福。通過參與資本主義的勞動,我們從我們自己異化了,我們只是在空閑時間才感覺自己像人。

盧梭:贊同馬克思,我認為:科學,藝術和文學,這些東西拋擲花環於人類所戴枷鎖之上,終致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不堪重負,將人類生而追求之本真自由感加以扼殺。

耶穌:我曾對忙於世俗事務的馬大說: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那就是神,人類生來就無需勞動,自然已經給予了人類需要的一切。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慧能:贊同耶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叔本華:所以推動世界的並不是矛盾,而是意志!食慾就是一種意志,人類無法拒絕它。人類可以絕食,卻不能沒有食慾。一個人可以做他想要做的,卻不能意志他想要意志的。

耶穌:自然慾望就是神的意志,順從神旨意的人有福了

馬克思:那我要吃肉,你天天只有土豆,你想吃好的,矛盾就來了!

叔本華:贊同馬克思!慾望的滿足總是受到條件的限制。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間搖擺。

伊壁鳩魯:本華,我來告訴你:我們應該只滿足自然的必要的慾望,一些非必要的過多的慾望則應捨棄。(遙遠的東方傳來朱熹的聲音:存天理,滅人慾。食慾,天理也,滿足之。進一步要求美食,人慾也,應該捨棄之)

尼采:本華,抑鬱症犯了?該吃藥了!生命要追求權力生命是多麼的寶貴~~生命是多麼的精彩~~要激情,要狂放!我是太陽~~~~~~!尼采瞥見旁邊的一匹瘦弱的馬,被主人趕著拉車,抱著馬脖子開始痛哭。

邊沁:恩,大大方方說出來,咱就推崇功利主義

釋迦:叔本華說的對,怪不得人們稱你為西方佛教。慾望是無限的,人生八苦中就有一苦,喚作「求不得」。再多的物質也填不滿人心中的慾望,並且死亡會使人離開物質,要再多物質又有何用?

耶穌:贊同釋迦,不要積累地上的財寶,要積累心裡的財寶。我們要彼此相愛,在我們出生時,愛就在我們心中了。

密爾:舉雙腳贊同耶穌,內心的滿足和物質的滿足一樣重要,功利主義不能只看物質!跟我喜歡的妹子吃土豆比和不喜歡的人一起吃肉更滿足!

康德:說到內心。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們告訴我,上帝在我頭頂,上帝亦在我心中。

馬克思:康德同學,不是你說上帝無法證明的么?你徹底摧毀了神棍們試圖證明上帝的可能性啊!我們認為你「殺死」了上帝啊!

尼采:上----帝----死----了!轉身繼續抱馬。

康德:尼采你閉嘴!你們有必要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你們引用有偏差,是要負責的;我沒說過這個話!我說的是上帝無法證明其存在,也無法證明其不存在。不要想搞個大新聞!

羅素:不能證明的事就不能下結論!我認為康德「愚蠢無知」,不信你們去看我寫的《西方哲學史》。什麼事都要證明才是正確的,我就寫了一大本書《數學原理》,花了三百頁,證明了1+1=2!

馬克思:你吃飯的目的就是干這事?原來真的存在「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

維特根斯坦:羅老師,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研究犯了方向性的錯誤害死人啊!我下半輩子果斷轉方向了!

羅素:是啊,寫完書,我發現理髮師不能給自己理髮。我300頁的書里,每一個推理和1+1=2一樣,依然需要證明。

維特根斯坦:早說了你一輩子也搞不懂的。

康德:這就是我說的「二律背反」么!證明神就和證明1+1=2一樣,必定是不可能的。我認為,上帝的存在是道德的需要

奧古斯丁:說到道德,我很慚愧。上帝要我道德高尚,但我未能做到

耶穌:小奧,不要假冒為善

康德:耶穌你說什麼?神不是適應道德需要而存在的嗎?

耶穌:上次有個人稱我是良善的夫子,我罵回去了,我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之外,再沒有良善的。」小康,你對神的認識是錯的,要正確理解神。公義的父阿,世人未曾認識你,我卻認識你。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

蘇格拉底:知識就是美德!當人們做壞事時,他們總以為這些事在某種意義上是好事。

尼采:是的,善良是奴隸道德!生命就是權力意志!

耶穌:嗯,人類的所有權力都來自於神的恩賜!

馬克思:不和你們扯了,恩格斯又給了一筆錢,我打了一盆肉,吃得好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耶穌:小馬,你看大家都想吃肉,拿出你的愛來吧!我這隻有五塊餅和兩條魚,來我分你一條魚。再說,你一個人也吃不了那麼多肉,存著留到棺材裡吃嗎?

馬克思:來,大家一塊吃肉,咱現在就體驗一下共產主義的感覺!(後來的故事流傳為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了好多人)

4.3 改變世界的方法

午餐結束,下午繼續上課。

馬克思:吃飯時我們已經討論了一些話題。現在我們進一步討論:改變世界的方法。

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

穆罕默德:嗯,這就是聖戰

耶穌:放下刀吧,只有愛才能夠實現天國。

尼采,在窗外抱著馬脖子:我只想說,納粹的鍋我不背!

杜威:社會的變更不應通過革命,而是通過教育。

釋迦:只有內心的覺悟才能到達極樂!

蘇格拉底:恩!認識你自己

慧能:恩,就是識自本心

耶穌:是的,要回到小孩子的式樣

盧梭:對對對,野蠻人是高貴的,相愛的,自由的。要做高貴的野蠻人,人類生而自由。

霍布斯:盧梭大哥,你活膩味了吧。暴民懂不?沒有了政府控制,想想遙遠東方的那次浩劫!啊~~~我呼喚偉大的利維坦(意思是獨裁政府)!

柏拉圖:啊~~~我的理想國,還有國王應該是哲學家!

4.4 改變世界的目的

馬克思:啊~~~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共妻!

羅素:我靠,小馬。我至多寫本《婚姻與道德》,稍微聊了一下性自由,你也太直接了吧?

馬克思:婚姻就是變相的賣淫!

耶穌:小馬說得不錯,天國的人不娶也不嫁。拋棄婚姻制度,真理必使你得以自由!

釋迦:你們現在總算知道「出家」的真正含義了吧?

穆罕默德:你們現在明白「天堂里有七十二個處女」啥意思了吧?處女的意思是潔凈的女子,其實所有女子都是潔凈的,我使她們常為處女。

慧能:何期自性,本自潔凈。

耶穌:我實在的告訴你,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先進神的國。

馬克思:實在感到意外,三位宗教大師,你們不都是禁慾系的么?

費爾巴哈:是啊,你們不就是讓人把希望放在來世么?麻醉人民,好讓他們在現世守戒律!

馬克思:是啊,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

釋迦,耶穌,穆罕默德:這個鍋我們不背,你們有必要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你們引用有偏差,是要負責的。

釋迦:戒色戒肉是梁武帝制訂的,原始佛教並沒有這些戒律。唯一的一條戒律叫「具足戒」,因為自然慾望完全滿足,所以就不需要作惡,也就達成了戒的目的。

耶穌:戒色是聖保羅制訂的,原始基督教在晚餐後還要舉行「愛的盛宴」,你懂的。

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可以娶四個老婆,你們看不見么?

馬克思:為解放全人類的偉大事業而奮鬥終身。

海德格爾:是的,我們淪陷在喪失我們的真實性這一意義上,我們沉淪了。即陷入非真本的生存。在我非本真的生存中,我一直在試圖做不可能的事,即試圖掩蓋我的有限性和暫時性這一事實。

馬克思:請注意用詞,解放,不是淪陷

釋迦:是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穆罕默德:清真清真,清就是指潔凈,剛才講過了;真就是指真本。

釋迦:一睹真本,即為樂事

耶穌:真理將使你們成聖

釋迦:恩?釋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釋迦族的聖人」。

孔子: 我以前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今日我要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叔本華:孔子說得對!人應該放棄生命意志。努力地目的是什麼?只是為了在短暫的一段時間內維持那些轉瞬即逝又痛苦不堪的個體。

尼采放下馬脖子,往叔本華嘴裡灌了一大瓶酒:本華,我給你帶來了酒神精神!別老想著死,既然死亡是註定的,那就要活得痛快瀟洒!幹了這杯翔!

耶穌:我也來!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

海德格爾:我們要向死而生!我想否認我的暫時性,逃避我的有限生存的不可避免性,但最終我必須肯定我的真實的自我,從而豁然開朗地領悟到我是什麼,我是誰。

耶穌:當你走進你自己的裡面去獲悉,然後你就會明了,你將認知---永活的父之子就是你。

釋迦:眾生本是佛。

穆罕默德:我和耶穌都是神的使者

4.5世界的意義

馬克思:最後我再來說下世界歷史的意義:共產主義的實現就是歷史的終結。

黑格爾:恩,歷史就是上帝按時間順序逐漸的自我實現。

費爾巴哈:不對,歷史是人努力自我實現的過程。

耶穌:你們三個都只說了一方面,歷史就是人在上帝意志的驅使下逐漸找回自己真本的過程。「沉淪墮落」的世代會結束,人類將進入下一個世代,那就是神的國。那時人人都已認識到真正的自我,死亡不再有其作用。那時信我的將復活,這就是「末日復活」!你問我什麼時候能實現?我哪知道,只有神知道。

穆罕默德:耶穌說得對,下一個世代就是極樂園,人類在那裡面聽不到惡言和謊話

尼采:這就是我所說的超人哲學啊,新的世代是超人的世代。我呼喚超越的人~~~~

釋迦:我來了!超越生死輪迴,直達極樂彼岸

最後,總結一下本章的內容:第一節展示了現實生活,展現了宗教和生活的聯繫;第二節和第三節展現了基督教和佛教的歷史和發展,如實地展現了基督教和佛教在發展過程中的變化和爭議;第四節用一個小故事串聯並展現了各派哲學和宗教的基本觀點。接下來在第二章中,我們來詳細解讀宗教和哲學。

上一篇:佛教的歷史和現狀 ----第一章 閱讀的興趣 第三節/共四節 - 知乎專欄

下一篇:什麼是神?----公理就是神跡 第二章 闡明宗旨 第一節 神/共十四節 - 知乎專欄

回到目錄:《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書籍和專欄介紹--永久置頂 - 知乎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上半冊(宗旨和基督教部分)已完成,下半冊(佛教與哲學部分)脈絡已完成,正在寫作中。全書約100萬字,售價100元;僅有電子圖片版,通過郵箱發送,沒有紙質實體書。僅購上半冊57萬字,售價50元。購書請加微信號sunonefly,不購書請勿擾,交流可用私信知乎。以上文章出自作者即將出版的書籍《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版權所有,轉載務必經過作者本人同意。


推薦閱讀:

上帝是虐待狂嗎?
【轉載】王敏俐:川普時代,基督徒該歡呼或警醒?
基督徒的爭戰

TAG:基督教 | 西方哲学史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