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消費「情緒」的時代,只有「歇斯底里」的態度才能活么?

文 | 麥青Mandy

這大概是每個品牌、每個營銷人在思考的問題。

這個時代越來越浮躁喧囂,一睜眼一刷屏,滿滿當當要溢出來的小紅圈,到底點開哪個小紅圈呢?今天的我們,如同舊時的天子一般,嘴裡嘖嘖,手裡翻牌,腦子空空,心裡落寞——後宮佳麗三千,朕選不出來哪!

君不見,微信微博熱文榜中,永遠把持首位的,不就是「歇斯底里」的態度文/情緒文么?

要不要消費「情緒」?要不要隨大流、做這種「歇斯底里」的態度文?要不要請情緒性大號做營銷合作?這大概是每個品牌、甚至每個寫手琢磨的問題。

比如很多品牌,傳統都比較喜歡傳遞正能量,但是,往往一塵不染的正能量作品,得不到大量轉發(水軍操作除外),品牌就很苦惱,怎麼才能讓更多消費者看到呢?但又擔心一旦消費情緒,容易帶歪品牌調性。當然也有很多天性就「歪」的品牌,在如今喧囂的時代更容易有聲音。

又比如很多寫手,如果你不寫一夜暴富一年讀完哈佛貓狗打架剩男剩女鳳凰男等能充分調動人情緒的文章,就很難有影響力嘍。那到底要不要改變性子、做做情緒文?

哎呀,情緒文,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的。情緒營銷,也不是品牌想做,就能做好的。

它首先取決於你的本性與價值觀,以及品牌的調性與價值觀。

如果你本性是非常理智、冷靜,價值觀很少走極端,不是非要向世界證明什麼,就很難做情緒文。

如果一個品牌的品類屬性、或者自身調性,是非常理智冷靜的,那也很難做情緒營銷。有很多高逼格的品牌,寧可不要知名度,也不願自掉身價。

其次,取決於你的慾望大小,以及品牌的操盤人慾望大小。

品牌背後也是人,每個操盤人的慾望與風格,決定了一個品牌當時的狀態。很多表面看起來冠冕堂皇的官方事件,背後都是一個個的人在操作,人性的慾望與特點顯露無疑。慾望越大,越容易促使人或品牌去隨大流。

最後,取決於能力。

能力這個詞得要小心界定,當今社會推崇的能力和過往迥然不同,整個社會都在走向「娛樂化」的深淵。娛樂能力,比一切傳統意義上的能力更重要。而鮮明的情緒與態度,往往是娛樂大眾的殺手鐧。那麼傳統的能力還有用武之地嗎?也許有吧,但結果可能就是——除非向娛樂能力歸降,否則就只能是小眾群體的消費品。

這個時代和以前任何時代沒什麼區別——人總是在和時間作鬥爭,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報酬。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溝通媒介方式不同,所以讓「情緒」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備受吹捧,讓「有名」比「有名聲」更受推崇。

人類社會的真相永遠都是——少部分在騷動,大部分人在仰望,然後新陳代謝、代代相傳。當今時代的種種歌舞狂歡,早在上世紀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中白紙黑字的寫明。也許,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這時代車碾的轟隆聲中,盡量獨立的生存。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號【麥青雜文鋪】(ID:mqzwp2015)——只分享最真實的職場管理、營銷經驗與美妝真相,偶爾心血來潮,也會碼點情感雜文。如要轉載,請聯繫mqzwp2015@126.com. 麥青Mandy, 北大才女,資深的品牌營銷專家,歷經世界500強外企與私企,現SEED UNIED互聯網營銷公司合伙人。)


推薦閱讀:

【楊腔楊調說營銷4】覺得某個品牌越與眾不同,你越可能購買它嗎?
宇見 | 大創意要守住用戶認知的中位
「尷尬」的互動營銷(二)
技術帖:營銷是不是一種下降頭?
為什麼波司登非要強調自己是世界名牌?

TAG:品牌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