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的心理學陷阱

標題圖片來自網路

作者 王坤宇

貧困一直是經濟學家很關注的問題。2013年, 世界上還有15 億的人口生活在世界銀行劃定的每日1美元的貧困線以下。在非洲,貧困問題尤為明顯。非洲人的平均壽命比歐洲人少21年,非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文盲,有三分之一的兒童營養不良。貧困是如何產生的,貧困帶來哪些後果,如何有效地削減貧困,這些研究對人類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以往的經濟學研究著重考察貧困的外因,例如地理區位、政治制度、歷史問題等。大量的貧困成因研究不在此贅述。而貧困的內因往往沒有引起經濟學家的重視。本世紀初,隨著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學科融入經濟學的研究,經濟學開始對貧困的內因感興趣。所謂貧困內因是指,觀察貧困本身,它是怎麼影響人們的內心活動和經濟決策的。通俗來講,窮人和富人的心理狀態、風險的認知和決策方法等等的微觀活動會有區別嗎?有的話,這一區別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嗎?也就是,窮人會因為貧困導致他做出的決策比富人缺乏理性嗎?如果答案是Yes的話, 那麼窮人可能會因為貧困本身,改變了對事物的認知,做出非理性的決策,而進一步惡化自己的處境。經濟學界有「貧困陷阱」理論,這一理論更多的指向貧困的外因,我把內因驅動的一類理論稱為「貧困心理學陷阱」。

兩位著名經濟學家Haushofer 和 Fehr 在其2014年 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文章中系統的闡述了關於這一問題的當前研究。首先,對現有研究的綜述表明,貧困會讓人們變得更加厭惡風險,對未來的折現率也越高。這一現象尤其在發展中國家突出。例如,在埃塞爾比亞的農場的田野實驗表明,貧困的家庭的對未來的折現遠高於富裕的家庭。這一類的研究面臨內生性的問題,比如因果倒置的問題:有可能更低的風險厭惡整體上導致更高的收入或財富。研究者通常用對收入的外生衝擊來解決內生問題,從而在因果關係上推斷出,貧困的確影響了窮人對待風險和未來折現的看法。

這一類研究可以表明窮人決策時考慮的和富人不同,但是窮人和富人的區別仍然可能是由外因導致的。可能窮人和富人本身有著相同的偏好,但是由於外部因素,他們做出不同決策。例如,不完善的金融市場,即窮人很可能接觸借貸市場的能力遠低於富人,他們需要借貸時不得不依靠親朋好友或者高利貸者,不完善的金融市場導致窮人往往面臨著高額的利息,從而導致了他們在投資方面比較保守。因此,上述研究並不能表明窮人和富人在偏好上有本質的不同。

不止步於此,Haushofer 和 Fehr 進一步推進了貧困內因的研究。他們發現貧困會深刻地影響人的情感狀態和生活壓力。研究收入和幸福感的經濟學文章不在少數。以往的實證研究大多發現,收入和幸福不一定有相關性。大量的新的文獻利用更豐富的數據進行跨國研究發現,儘管收入的對幸福的效果是邊際遞減的,但是幸福與金錢呈明顯正相關性。富人生活的確實比窮人更開心。除了幸福感,更重要的是貧困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根據2003年世界健康報告,窮人的焦慮是富人1.5倍到2倍。

多項研究利用在美國的實驗發現,給予更多的保障性收入,引入養老金機制,甚至是在賭場開局直接發錢等一系列的增加收入的行為,會導致心理疾病的住院率下降,人們服用更少的抗焦慮藥物,以及自我報告的心理健康狀態的提升。

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狀況對個人風險偏好的影響,一項研究對參與實驗者隨機地進行了高強度或者低強度的電擊(電擊會給人帶來恐懼和壓力)。研究發現,在高危的恐怖危險的情況下,人們呈現更高的風險厭惡。在另外一項類似的研究中,學者給參與實驗者不同的處理,實驗組觀看一個恐怖電影(電影放映了一個年輕人被殘忍的非人道虐待)。控制組觀看一個普通的正常電影。同樣地,他們發現恐懼會導致人們更高的風險厭惡。之後,學者對實驗組進行了認知的重新評估,這樣做可以減少他們的恐懼感,結果發現減少恐懼感同時會降低風險厭惡的程度。

另外,負面的情緒和壓力也會導致人們改變對時間的價值判斷,也就是對未來的折現的偏好。一項研究繼續用給實驗組看悲劇電影的方式引發他們的負面情緒。電影過後,他們有兩個選擇,選擇1:立即獲得一筆小金額的錢。選擇2:等待一段時間獲得較大的一筆錢。看了悲傷電影的實驗組的人往往會選擇立即獲得一筆小金額的錢。研究發現悲傷的情緒會導致人們降低自己的耐心。

利用隨機實驗的因果關係推斷,學者發現貧困確實會導致窮人處於生活的巨大壓力,進而導致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的風險偏好以及對現在和未來的取捨偏好。這些研究從根本上證實了貧困的內因也是貧困持續甚至加劇的重要因素。

以往的扶貧項目往往致力於解決貧困外因,卻忽視了因貧困造成的貧困人口的心理負擔。關注貧困的內因對於消減貧困的政策和項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解決貧困人口的心理陷阱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貧困。

參考文獻

Haushofer, Johannes, & Fehr, Ernst. (2014). On the psychology of poverty.(Author abstract). Science, 344 (6186), 862.

推薦閱讀:

TAG:经济学 | 心理学 | 行为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