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期] 絲綢之路·天山道關鍵地段路網綜合考察」第一天:巴侖台古道
01-30
文章出處:中國考古網 作者:巫新華
圖1、巴侖台黃廟主殿(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隊江玉傑攝) 黃廟是主體建築,整個建築結構嚴謹,軒宇昂然,並與卻金庫熱等14座廟宇組成氣勢森嚴的喇嘛寺廟古建築群,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現有的黃廟、卻金庫熱、蓋干拉吾龍等殿堂尚保存完整,198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對於我這個已經在新疆生活了50多年的考古人而言,黃廟這裡並不陌生。也許是自己文化背景中天然的佛教因素,建議大家首先進入寺院參觀、瞻仰。圖2、和靜縣巴侖台黃廟白塔(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隊江玉傑攝) 不少學者是第一次來。工作團隊分頭忙碌時,科考隊領隊新疆文物局副局長李軍與大家溝通交流。下意識中,我們注意到西域佛國的香火傳承實際上從來未曾離開或者遠去。且不說整個東亞的佛教始於西域(尤其是藏傳佛教,藏區佛教的前弘期無論經典還是佛教藝術均來自西域),整個中國佛教都有著西域佛教深深的印記。比如漢地佛教的大雄寶殿建築就脫胎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綠洲古代佛教寺院建築的回字形佛殿。更有甚者,現代塔里木盆地諸綠洲民居中最具中亞綠洲民居建築特點的開放式大藻井客堂——阿依旺,也是西域佛教建築主殿回字形佛堂的傳世。圖3、和靜縣巴侖台鎮黃廟山崖上用彩幡連線構圖而成的蒙古包圖形(巫新華攝)
圖16、阿拉溝天山坡地藍色的草花圖17、歸途斜陽。返程已是黃昏,最後到達住宿點已是夜半。文章出處:中國考古網 作者:巫新華
絲綢之路天山道,是一條就在我們眼前,卻又古老直到遠古的亞歐大陸古代文明區域之間相互進行文化交流的大道。這樣一條有著斑駁歷史色彩古道的多學科綜合科考,是新疆文博界的一件大事。
這件事情,大到了啥程度?!我們到達和靜縣東歸賓館的午餐居然是縣委趙書記親自陪同,當然餐食標準是符合規定的。即便如此,大家心裡還是有些小忐忑,因為時至縣委縣政府、各級鄉鎮領導換屆;還有當下季節恰好是和靜縣旅遊旺季,賓客如雲,而我們適逢其會。更沒有想到的大事,還在後面:晚餐時間,縣委政府四套班子領導全部親臨探望我們。得意之下,我都有些忘記了:是我們搭乘了「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文化先行的東風,還是和靜縣這個擁有天山南部大綠洲和天山腹地大草原的地方自古以來就尊重學者、喜歡老九(幾十年前知識分子的舊稱)。 科考正式啟動。2016年8月3日早10點,和靜縣四套班子及工業園區領導全部到場,在文管所、博物館、文化館廣場前一個莊重簡約的儀式後,科考隊9輛越野車依次出發。滿載著和靜人民的重託,科考車隊向西北方向駛出縣城,經過30多平方公里的城北綠化園區,便進入天山古道與現今國道共同經行的巴侖台山谷。 老巴侖台溝古道 50多公里的山谷彎道之後,進入一條大致東西方向走向的天山谷地,老巴侖台溝出現在眼前。老巴侖台是今天巴侖台鎮的前身,這裡最著名的人文景觀是巴侖台黃廟。始建於乾隆年間,落成於光緒十四年,建成百餘年來,一直是土爾扈特、和碩特蒙古人藏傳密宗佛教徒朝覲聖地,也是新疆藏傳佛教黃教四大廟宇之一。黃廟建築群由27座廟宇組成,東西綿延2.5公里,蔚為壯觀。細想下去,西域也只是塔里木盆地南疆地區的佛教香火曾經陸續斷絕。但是以和靜縣黃廟為代表的佛教文化在天山一線,尤其是天山北麓並未真正離去。實際是從未離去,絲綢之路天山古道科考第一日便來到和靜黃廟,也許是冥冥中註定。
全年,幾乎每天前來黃廟育經朝聖的佛教教徒絡繹不絕。巴侖台黃廟香火極旺,每逢宗教節日更是熱鬧非凡。老巴侖台溝不僅是宗教聖地,還是一處天然森林公園,在東西長20餘公里的綠色谷地中,楊柳果木蔥蘢。盛夏季節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冬暖夏涼。溝谷向東延伸通向北部的阿拉溝和南部的和靜綠洲,只是沿途溝谷逐漸變窄,必經的隘口山崖較為陡峭。地理環境給予的交通條件不如巴侖台溝直接對接的北部阿拉溝南部和靜綠洲。圖4、和靜縣察吾乎溝口墓葬遺址出土彩陶1(網路圖片) 絲綢之路天山道是古道,古老到啥時候呢?目前看來圖4察吾乎溝口墓葬群遺址出土的彩陶罐,以及圖5、圖6莫呼查汗墓葬群遺址出土青銅器可以說是確鑿的歷史年代證據。目前我們可以找到最早活動在天山巴侖台南部溝口一帶的居民,大約早到距今3000年左右。也就是說,3000年前和靜的巴侖台人就已經通過絲綢之路天山巴侖台古道出現在新疆。 老巴侖台溝青銅時代墓群遺址,同樣說明巴侖台溝古道年代悠久的物證,還有位於和靜縣北部山區中的老巴侖台溝南一條沖溝兩側的坡地上的青銅時代墓葬群。圖5、老巴侖台青銅時代墓葬群遙感影像 古墓地地表有明顯的石堆與土石堆標誌,共有墓葬近百座,多為數座或十餘座一組呈南——北向或東南——西北向的鏈狀排列。其中東側的一排墓葬排列最為規整、形制最大,最大的墓葬封堆直徑達20米。封堆的北側還有一排或兩排東西排列的小石堆。墓地中部還散見17處近方形的石基土台,似為祭祀台。是一處地表形態較為特殊、祭祀或原始宗教文化色彩較為濃厚的青銅時代墓地。圖6、和靜縣莫呼查汗墓葬群遺址出土銅鏡(網路圖片)
圖7、和靜縣莫呼查汗墓葬群遺址出土銅梳(網路圖片) 阿拉溝古道 西域絲綢之路天山道之巴侖台古道中,阿拉溝通道不可不提。阿拉溝位於和靜縣北部天山之中,是一條彎曲的山溝,地勢險惡,最窄處僅能過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迄今還有一座石頭構建的烽燧戍堡矗立在阿拉溝東口。 阿拉溝又稱「四季溝」,由西向東,從巴侖台溝北口經過奎先達坂一路到阿拉溝出口(魚兒溝)竟能領略到一年冬、秋、春、夏瞬間的四季風光。其中奎先達坂是此處山谷通道最高山嶺隘口,也是阿拉溝溝谷水系的分水嶺。圖8、和靜縣巴侖台鎮阿拉溝奎先達坂全景(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隊江玉傑攝) 阿拉溝和巴侖台河都是與烏魯木齊河源地相鄰,發源於天山天格爾峰山結南側的常年河流,冰雪融水在其流量中佔有一定比例,聯合由奎憲大阪分隔,阿拉溝向東流進入天山最大的山間盆地,吐魯番盆地並匯入世界第二低地湖泊——艾丁湖;而巴侖台河則從發源地一直向南流進入天山另一山間盆地,焉耆盆地並匯入博斯騰湖。兩河源地區是第四紀古冰川作用地區,開闊筆直的「U」型谷、冰磧壟、谷坡三角面和羊背石等(冰川刨蝕)地形隨處可見,現代冰川也依稀可見。圖9、阿拉溝第四紀冰川「U」型谷
圖10、正在快速消融的現代冰川(懸冰川) 同時,阿拉溝這片廣大地區還是亞高山草甸草原,之上是高寒荒漠,是重要的夏季牧場所在地。夏季草地鮮花不斷,風光美麗;冬季雪地潔白,天空碧藍,曠野無垠。由源區向下游,河流下切,河谷呈現「V」型,河谷變窄。在早先冰期時期冰水淤積和側谷衝出物淤積的河谷中形成階地,或河谷中的殘留台地。隨著海拔降低,降水減少,氣溫升高,山坡上隨之出現高山草原和荒漠草原,河谷階地則形成草地和以榆樹、柳樹和楊樹等為主的河谷林地。較開闊的地段也成為重要的冬牧場所在地(也是眾多古代遺址分布地帶和現代人定居地帶)。再向下游,降水進一步減少,山坡植被稀疏,或呈裸岩荒漠。之後,河流進入盆地平原,形成綠洲,然後匯入湖泊。圖11、阿拉溝中游「V」型河谷、階地及草原景觀圖12、奎先達坂敖包 反向從吐魯番市西北部沿阿拉溝入山,經烏拉斯台查干牧場,翻越天山奎先達坂,經赫爾根塔塔爾,入烏拉斯台溝南行,經巴侖台、和靜,可抵達焉耆。如自烏拉斯台斜向西北,可進入鞏乃斯河谷,進而進入伊犁河谷。明代陳誠奉旨西使,便曾從吐魯番經由此路進入鞏乃斯河谷,再西行抵達依烈(伊犁)河。圖13、阿拉溝東口魚兒溝戍堡(網路老照片)
1929年,新疆考古的先行者黃文弼先生在新疆進行考古工作時曾經由阿拉溝山谷前往焉耆。大致路線是:出托克遜,至亦拉湖、托爾密湖,入阿拉溝,經巴爾克斯圖溝,過塔斯干達坂,再經可根托羅蓋、察汗通格、曲惠入焉耆(《塔里木盆地考古記》第一章)。現在南疆鐵路線路與從阿拉溝經烏拉斯台、巴侖台、和靜至焉耆的公路線大致一致,而這一公路路線與以往的古代交通線基本相同,同時目前也有公路自烏拉斯台和和靜兩地沿鞏乃斯河通往新源縣。並且成為溝通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地區的重要交通路線。圖14、阿拉溝唐代戍堡 阿拉溝烽燧石堡遺址已確認是唐代遺址,我個人的研究表明該遺址極有可能就是唐鴝鵒鎮。另外,阿拉溝內還有不少唐代烽燧遺迹,這些都說明唐代阿拉溝是一條重要交通路線。而其目前溝通伊犁地區與吐魯番和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的交通地位,對其自古便是一條重要交通路線的事實也可算作一個旁證。 鴝鵒鎮見於大谷文書3354號,鴝鵒烽見於阿拉溝烽燧遺址出土文書168。同載於文書的還有白水烽、死水烽、黑鼻烽、名岸烽、礓石烽、阿施烽、青山峰。前文述及的阿拉溝烽燧遺址實際是一城堡式建築,根據遺址地扼阿拉溝的出入口(從吐魯番盆地西部進入焉耆地區和伊犁河流域地帶的唯一孔道)的形勢來看,阿拉溝烽燧遺址很可能就是唐西州鴝鵒烽之所在。另外,進入阿拉溝內13公里和31公里處(夏爾溝戍堡)還有兩處石壘烽燧遺址,據當地老鄉介紹當年三線建設開始前山谷中還有類似的烽燧遺址。這些烽燧遺址很可能是阿拉溝烽燧遺址出土文書記載的死水烽、黑鼻烽、名岸烽、礓石烽、阿施烽和青山烽等烽燧。不過確證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資料。圖15、夏爾溝唐代戍堡因修建公路翻堆大量沙土影響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渾氣勢。 夏爾溝戍堡 戍堡位於阿拉溝鄉東約15公里處的夏爾溝與阿拉溝相匯處的河溝南岸。夏爾溝城堡座落在阿拉溝南岸邊緣、向河床伸出的一座小山樑上,東、北、西三面均為懸崖陡壁,形勢險要。城堡依地勢而建,整體以土石壘砌而成,平面近方形,面積約420平方米,牆基寬2米,殘高(最高)4.7米。根據遺迹遺物判斷,為唐代時期天山道吐魯番至伊犁河谷中的一處軍事城堡。推薦閱讀:
※[第0013期]北京大學東非肯亞陸上考古記
※城牆、城樓為什麼是稍稍向里傾斜的?
※[考古日報Vol.76]陝西鳳翔發現秦漢時期「皇家祭天壇」
※[考古日報Vol.91]山西陶寺北墓地發現2座大型春秋晚期墓葬 均為大夫一級的貴族夫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