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日戰爭——太閣的狂想(上)

文永、弘安之役的失敗,打消了元朝對日本列島的野心。作為獲勝方的日本,由於戰爭損耗太大,國內經濟凋敝,而幕府又無力對有功的大名、武士們做出封賞(抵抗外族侵略贏了也拿不到地嘛,屁大點的日本又不能憑空變出土地來),於是,矛盾鬱積,爭端四起。政治強人北條時宗死後,鎌倉幕府很快就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敗亡之途。之後經歷了南北朝、室町時代,應仁之亂的爆發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戰國大幕,戰國後期,豐臣秀吉發動了侵朝戰爭——文祿、慶長之役(我國稱「萬曆朝鮮戰爭」,朝鮮稱「壬申倭亂」)。

寶寶不開心,寶寶要打仗

對於一場戰爭來說,開戰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青春期跟別班同學打群架,或者是為了女同學,或者是為了兄弟的女同學,總是有個原因的,這場戰爭也不例外。

首先,豐臣秀吉的野心大大的。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離亂紛爭,戰亂的日本迎來了它的第一位「天下人」——羽柴藤吉郎豐臣朝臣秀吉(簡稱豐臣秀吉)。據說他跟著織田信長混的時候,信長命他去經略東中國地區,並且許諾他:「你要是成功了,本老大就把山陰、山陽十幾個堂口的保護費全交給你收。」猴子男大言道:「老大你要是想賞我,就讓我去干對面的朝鮮,那地方打群架弱的很,然後我用朝鮮人當小弟去跟大明搶地盤,靠大哥你的威名,隨隨便便就可以干翻丫的,什麼銅鑼灣啊,什麼尖沙咀啊,以後都是咱的地盤。」

雖然口氣大得很,可他又顯得很自卑。戰國的大名們甚至家臣基本都是出身名門,家譜上都能往前追溯好多好多代,他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都是源氏、平氏、藤原氏這些貴族之後。而秀吉作為「天下人」卻是個農民出身,太低微,在那種封建時代,他產生了極端的自卑心理。這從他喜歡搞那些貴族出身的女人可以看出。

這兩種心理的混合使他產生了可怕的野心,他急需用比統一日本更大的成就來證明自己,並擺脫前老大織田信長的陰影。

其次,豐臣家的天下從根本上看是很不穩定的,基本上是繼承了前大哥——織田信長所建立的格局。除了京畿、北九州、四國、中國西部等地是信長、秀吉兩代親手平定的,濃尾地區則是織田——豐臣系統的老家。而其他廣大地區僅僅是因為秀吉小弟最多,打架最厲害所以共推他做諸侯霸主,差不多也就是當了話事人的銅鑼灣扛把子,而不是一個真正武家政權的統治者。

除豐臣以外,日本國內仍然存在大量實力強大、野心勃勃的小兄弟們,比如剛被移封到關東的德川家康、號稱「奧州獨眼龍」的伊達政宗、東中國霸主毛利輝元、剛剛被壓制的島津義弘等。假如扛把子秀吉不能給他們足夠的利益,這幫荷爾蒙無處發泄的傢伙肯定是要搞事情的。

與其等自己死後,這些小兄弟發難搞掉豐臣家,還不如秀吉自己先下手為強,讓他們出兵出糧去打朝鮮。打贏了可以分給他們土地、人民,自己還能拿最大的一塊,打輸了也正好消耗一下這些傢伙,讓他們短時間內沒辦法搞事情。簡直一舉兩得有木有。

再次,直屬家臣們的利益訴求。秀吉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也是有許多人在背後支持他的,包括原織田家臣,在「清州會議」後追隨秀吉而從同事變成豐臣家臣的那幫人,比如池田恆興。又有秀吉在信長手下打工的時候就跟隨他的家臣,如黑田官兵衛。還有秀吉自己提拔起來的譜代眾,比如加藤清正等。

這些秀吉的馬仔們跟著老大打架鬥毆、收保護費,非常辛苦啊,也希望能得到一份體面的領地,噹噹村長什麼的。但日本島國總共就那麼點地,所以就沒那麼多村子給馬仔了。這樣的話馬仔就會不開心,他們不開心了,秀吉老大的位子就不穩了。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土地來餵飽馬仔們。而土地在哪裡?在朝鮮,甚至在大明!

最後,秀吉的寶貝兒子掛了。跟歷史上的很多封建統治者一樣,秀吉是個極為好色的人,得勢之後妻妾成群,每天也少不了在女人身上辛勤耕耘,可是有的時候吧,付出和收穫真的是不成正比的。秀吉的兒子很少,而且總是夭折,長子石松丸早早去死,此後秀吉便再也沒有孩子,直到年過五旬,他的寵姬淀君才給他生了個兒子,取名鶴松。然而,與這孩子的名字相反,他三歲就夭折了(豐臣秀賴此時還未出生)。

你想想,一個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老男人,好不容易有個兒子,又白髮人送黑髮人,空留下偌大的江山後繼乏人,他該是怎樣的老淚縱橫啊。

所以說,由於前三條豐臣政權的致命弱點以及幼子夭折的沉重打擊,豐臣秀吉表示:寶寶不開心,寶寶要打仗!

發兵朝鮮,打他丫的

天正十九年,豐臣秀吉大會諸將,向大家說明了侵朝伐明的計劃,他說:「我雖然是日本扛把子了,但是我老當益壯啊,想把內政交給內府(豐臣秀次),然後自個兒帶兵揍朝鮮,完了讓朝鮮那孫子當先鋒群毆大明,把大明辦了之後吶,咱就有地了不是?有地了我就讓大家多分幾塊,咱不按村分,按縣分!讓你們拿地拿到手軟,等過個幾百年,大家都搞房地產,一起發大財!而且啊,我已經籌劃好久了,感覺難度係數不是很高,大家要一起給我出力啊!」

大多數大名都表示:「領導高瞻遠矚,下的是盤大棋啊,你問我支持不支持,我肯定是支持的嘛!」雖然也有部分東北偏遠地區的大名心裡暗暗罵秀吉:「這死猴子他喵的是瘋了吧。」但表面上還是要支持支持的。

話不多說,秀吉開始積極備戰,命令九州、四國等地建造戰船數千艘,遠征軍團開始編組。

天正二十年(當年十二月改元文祿)三月,諸將率軍齊聚北九州名護屋城,四月出征朝鮮。

秀吉自己坐鎮名護屋,並將征朝日軍編為九個軍團,第一軍團由小西行長率領,第二軍團加藤清正,第三軍團黑田長政,第四軍團島津義弘,第五軍團福島正則,第六軍團小早川隆景,第七軍團毛利輝元,第八軍團宇喜多秀家,第九軍團羽柴秀勝,外加「水賊大名」九鬼嘉隆的水軍,總計十五萬八千餘人,以宇喜多秀家為總大將。此外,秀吉還將關東、東北大名的軍隊約十萬人徵調過來作為預備隊駐紮名護屋。

那麼此時對面的朝鮮又在搞什麼飛機呢?答案是他們在混吃等死。。。朝鮮老大是著名的酒鬼李昖,除了喝酒,啥都不會。他的小弟們號稱「兩班」貴族很喜歡學大明,而且專挑不好的學,比如黨爭。一幫人在大明羽翼下渾渾噩噩,對日本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

結果當日本艦隊出現在釜山海域的時候,正在外面打獵的釜山守將鄭撥居然以為是朝貢船。我天,鄭撥你si不si傻呀,朝貢船會一下來那麼多?於是釜山幾乎不戰而落。

日軍旗開得勝,心想領導畢竟是領導,連朝鮮戰鬥力只有5都料到了,不服不行。然後十五萬大軍風風火火,席捲朝鮮三京八道三千里錦繡江山。面對虎狼般的敵人,朝鮮大多數將領居然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紛紛跑的比兔子還快。只有將軍申昱還敢打上一仗,雖然結果也是送人頭。秀吉手下兩大打手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一直不和,這次揍朝鮮就成了兩人的爭功大賽,兩人帶兵你追我趕,爭先恐後,爭分奪秒,一路向北,加藤清正更是殺到鴨綠江邊。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此時開戰不過兩個月,朝鮮已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了,酒鬼李昖一直逃到西北邊境靠近中國的義州,然後頻繁派人到北京去哭,對萬曆皇帝說:「寶寶命苦啊,被日本鬼子揍得連我媽都不認識了,爸爸快來救我啊。」

偏偏在這個時候,朝鮮人民的大救星——大明正在西北用兵(寧夏之役),假使東西兩線作戰,必然捉襟見肘,首尾不能相顧。外加當朝兵部尚書石星是個大大的庸才,認為日本蕞爾小邦,吃下朝鮮已經撐得差不多了,絕對不可能進攻大明。這哥們的小妾的爸爸的老鄉叫沈惟敬,會說幾句日語,自詡日本通,是個很會吹牛,膽子又大的二溜子。石星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趕緊把他介紹給了正在傷腦筋的萬曆。

萬曆還是頗有智慧的,他派沈惟敬去朝鮮跟小西行長議和,先拖住日軍,等把寧夏哱拜那老小子打趴下了再騰出手來解決日本問題(竊以為,有的史書對萬曆的評價有失偏頗)。五十多天後,談判在意料之中地破裂了,而寧夏戰事也已經結束,大明終於將戰爭機器轉向了東方。

悲催的是當時的明廷對日本的認識幾乎為零,甚至連關白是多大的官,秀吉姓什麼都不知道,就匆匆派了遼東遊擊史儒率騎兵兩千出征朝鮮,副總兵祖承訓率騎兵三千隨後跟進。朝鮮多山,不適合騎兵作戰,而明軍五千都是騎兵,結果可想而知,雖然祖承訓一度突入平壤城內,但是拿騎兵巷戰這種事情真的很逗比,於是全軍覆沒(第一次平壤之戰)。

萬曆二十年十月,明軍二次援朝,詔李如松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任為防海御倭總兵官,其弟如柏、如梅為副總兵官,調集了遼東兵一萬,宣大兵一萬六千,薊和保定兵一萬——這些都是慣於平原作戰的軍隊,真正御倭有經驗的江浙兵只有三千,擅長山地作戰的五千川軍也僅作為後續而已。但不管怎樣,大隊明軍終於還是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了。

開戰以來朝鮮陸軍雖然一個比一個慫包,但水軍卻在朝鮮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名將——李舜臣的率領下結結實實打了幾個打勝仗(五月在玉浦、赤珍浦、泗川,六月在唐浦),幾乎掐斷了日軍的海上運輸線,失去補給的日軍不得不將主力退回到平壤一線,在北朝鮮大部分地區兵力單薄。外加李如鬆手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不俗。在入朝之初,明軍幾乎所向披靡,於次年元月五日,殺至平壤城下。

當時守衛平壤的是小西行長麾下的第一軍團一萬五千人,他們侵朝已經大半年了,而且頂在日軍鋒線上,不急困難,已是睏乏疲敝了。明軍帶著各式大炮從南、西、北三面進攻平壤,聲勢浩大。日軍堅守兩日後傷亡慘重,不得不從東面撤退。兵法上的圍三缺一就是逼你從缺口突圍,而突圍後,你一定會發現對手特么有後招。按照計劃確實也是如此,明軍在日軍東撤路上早已布下伏兵。可惜的是,由於攻城傷亡太大,伏兵被調來增援了,結果白白放跑了小西。

本著控制篇幅的思想,更精彩的萬曆朝鮮戰爭下半部將在下周奉上。

莫爺(個人公眾號ID:moyexiachedan),吳越人氏,上世紀九十年代生人,工科學渣,好讀書,愛睡覺,平日遵紀奉公,業餘碼字扯淡。


推薦閱讀:

TAG:日本 | 历史 | 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