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客有客字子美——杜甫

詩歌,可以算是中國最為悠久的文學形式之一。從古老的《越人歌》、詩經、楚辭,到後來五言、七言詩的出現,詩歌一直都是漢語文學王冠上最美最閃亮的明珠。由於漢字的單音節化、聲調化,使得漢詩有著獨一無二的節奏性、韻律性和對偶性。再加上經由數千年文化所沉澱出來的典故和意境,短短數十字可以千變萬化,包羅萬有。我們常常說漢詩是不可譯的,其原因正在於此。與此相反,很多國外的名詩,倒是被國學大師們翻譯的信雅兼備,妙不可言。

從先秦到唐宋,歷朝歷代,都有偉大的詩人。楚辭的先驅屈原大師暫且不提,漢代的樂府詩和古詩十九首也不知是誰所作,魏晉的三曹、建安七子、兩晉的竹林七賢、陶淵明、謝靈運、南北朝的鮑照、庾信、謝朓、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張若虛、賀知章、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王昌齡、韓愈、孟郊、白居易、元稹、李賀、李商隱、杜牧、宋代的黃庭堅、蘇軾、楊萬里等等都是極為出色,青史留名的大詩家。

在這璀璨的星空中,誰是最偉大的詩人?這是一個無法回答得問題。一流的大詩人們各有所長,很難比較誰更加偉大,而且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比較,也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與其追究這個問題,還不如捫心自問:誰是你最喜歡的詩人?

對於我來說,最喜歡的是杜甫。現在回想,已經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杜甫的了。去過成都很多次,每次都會盡量擠出半天時間,拜訪杜甫草堂。最喜歡坐在草堂里清幽的池塘邊,泡一杯清茶,看著水中的塔影發獃,讓思緒肆無忌憚地在時空中漫遊。

杜甫的生平,可以視為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縮影。他出身於京兆杜氏,是詩書傳家的大族,自漢朝傳至唐代,一直都非常顯赫,出過杜周、杜預這樣的大人物。在整個唐代,杜氏出了10名宰相和眾多官員,其中不乏杜如晦之類的名臣。當然,杜氏家族對唐代最大的貢獻,是先後貢獻了兩位詩人:杜甫和杜牧。

杜甫出生於公元712年。這一年正是大唐先天元年,著名的明皇李隆基在這一年接過了父親睿宗讓出的印璽。27歲、年富力強的新天子,雄心勃勃地要將大唐帝國帶往前所未有的輝煌。

在杜甫小時候,這個男孩就表現出了超越同齡的聰明和強健。在優秀的家庭教育傳統和良好的生活水準支持下,他不僅有「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的才思,還有「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的好身體。家庭對他也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中進士,出仕為官,就像他的祖輩父輩一樣。

在青年時代,杜甫過得無憂無慮。家境雖然不算大富,但也足夠他自由的生活。二十歲時,杜甫就像當時的很多官宦子弟一樣,漫遊天下,輕裘快馬,很是過了幾年年少輕狂的日子。在漫遊時,他還遇到了大唐帝國最大的天王巨星、聞名天下的謫仙人李白,在對偶像的狂熱崇拜下,他追隨李白,兩人一起遊山玩水。杜甫在詩句中記載,當時兩人「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李白後來也紀念說:「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可見當時他們的友情確實很深厚。

就這樣玩到三十五歲,都已經成了家的杜甫回到長安,信心滿滿地準備踏上仕途。在那個年代,要想當官可不僅僅是考出好成績,更重要的是要投靠權貴,借各種渠道揚名。等名滿長安,交遊廣闊時,當官也就水到渠成了。杜甫一邊準備應試,一邊和汝陽王、駙馬等人交往,四處寫詩干謁。這一段時間他親眼見到了長安的繁華,見到權貴們窮奢極欲的生活。他在《麗人行》中描述道:「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這個時候,唐明皇李隆基已經登基三十五年。在他統治帝國的早期,他撥亂反正,提拔賢才,知人善任,賞罰分明。他先後任用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人為相,在英明的君主和賢明的宰相治理下,大唐帝國進入史無前例的全盛時期:國土面積超過千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八千萬,物資豐富,「天下無貴物」。治安極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極盛之世,是最好的時代。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杜甫得以自由地遊歷,開心地度過自己的青年歲月。

辛勤地工作了二十多年以後,五十多歲的皇帝看著自己一手締造的盛世,心滿意足地卸下了重擔,準備好好享受人生了。後宮佳麗三千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李隆基不僅僅是一位出色的帝王,還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他所要的不單單是美色,還有心靈上的共鳴。放眼整個帝國,能滿足這一點的,只有他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

於是,唐明皇不顧倫理,直接將兒媳楊玉環招到宮中,幾年後封為貴妃。完全陷入熱戀的老皇帝和其他戀愛中的的毛頭小子沒什麼兩樣,為了討好心中的女神,他甚至下詔開闢了從廣東到長安的數千里貢道,以便能夠在短短几日內就能把楊貴妃所喜愛的荔枝送到京城。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皇帝的表率下,整個帝國都陷入了奢靡的狂歡。王公大臣們爭相逢迎,為皇帝和貴妃獻上無數的奇珍異寶。那些力主節儉、不識時務的老臣們被放逐,新的宰相,不是李林甫這樣善於揣摩上意的權臣,就是楊國忠這種貴妃的親屬。皇帝的精力全部放在了與愛妃的嬉戲玩樂上,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國,在權臣、國戚的統治下逐漸滑向毀滅的深淵。

杜甫流連長安的時候,正是帝國混亂的開始。他來長安,本來是為了參加皇帝為了求賢於民間而召開的「通一藝者」的考試,結果滿懷信心的杜甫,等來的卻是無情的落榜通知。他開始以為是自己學藝不精,結果打聽之下才知道,這次規模宏大的考試,最後竟然無一人入選!

原來,是宰相李林甫導演了一場鬧劇。這位因「口蜜腹劍」著稱的權相,怕考試會選拔出一批有能力、有學識而又不受自己控制的官吏,於是故意將這次考試的人全部刷落,然後告訴皇帝說:「陛下您已經聖明到把所有人才都選拔出來做官了,剩下這些人都是沒有才能的廢物!野無遺賢啊陛下!天下大治啊陛下!」

於是朝廷諸公彈冠相慶,皆大歡喜。唯一的犧牲品,就是杜甫這群來參加考試的人。不僅這次被涮了一道,更嚴重的是李林甫為了證明自己「野無遺賢」結論的正確性,在位期間一直都牢牢地壓住這批人,不允許他們有出頭之日,否則你當了官,不就是說明我犯錯了嗎?

杜甫就這樣陷入了困局。原來視為唾手可得的功名,現在看來是如此遙不可及。隨著一年又一年的過去,開始還熱情接待他的親朋好友,也漸漸疏遠;之前還笑臉交遊的權貴之家,現在卻被豪奴直接拒之門外。五花馬、千金裘,都為了生活而抵押一空,經濟逐漸陷入拮据貧困。

轉眼間,杜甫在長安蹉跎十年,從三十多歲滿懷雄心的青年,變成一位窮苦困頓的中年。一直熬到四十四歲,杜甫才得到朝廷給的一個看門管庫的小官。雖然不太如意,但為了生活,杜甫還是接受了這一任命。他拿著任命回家,想與家人分享下這一小小的成就,結果當他踏入家門時,聽到的卻是撕心裂肺的哭聲——他的小兒子,因為沒有吃的,竟然活活餓死!

這個世界究竟怎麼了?巨大的哀傷和憤怒在杜甫的胸中沸騰。想想自己年輕時,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糧食布帛的價格低的不可思議,再窮困的百姓都沒有凍餓之憂。這才過去短短十多年,輝煌的盛世就如同泡沫般消失了,小吏家中居然都會餓死人。在他懷著憤怒寫出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杜甫寫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面對這巨大的貧富差距,看著秋天剛過就已經沒有食物的家人和村民,杜甫無言以對。

打擊接踵而來。他九月剛被任命為小吏,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從幻夢中醒來的皇帝驚恐地發現,原來盛世早已結束,他的帝國正在邁向崩潰。走出驪山仙境般的宮殿,真實的世界已經化為地獄!明皇和貴妃狼狽出逃,結果在馬嵬坡憤怒的士兵們嘩變,當著皇帝的面殺死了楊國忠、楊玉環兄妹。經此巨變以後,原來英明神武的唐明皇,徹底變成了一名垂垂老者,餘生都生活在痛苦的回憶之中。

早就對父皇失望萬分的太子李亨,趁著統領兵馬迎擊叛軍的機會,自立為皇帝,史稱唐肅宗。聽到肅宗即位的消息後,當時正帶著全家在村中避難的杜甫立刻隻身出發,穿越戰區去投奔。但走到半路上,杜甫為叛軍所捕獲,被帶回長安看押達一年之久。直到第二年,郭子儀率軍進攻長安,杜甫才趁亂穿過兩軍前線,終於逃出生天。

肅宗見到杜甫這樣前來投奔的老臣很感動,給了他左拾遺的職位,類似於專職負責監察的中央處級幹部。沒過多久,當時的宰相房琯決策失誤,導致唐軍打了敗仗,肅宗一怒之下就把房琯下獄,要治他的罪。杜甫一方面和房琯私交不錯,另一方面覺得這事也不至於要把宰相治罪,於是就上書皇帝解釋開脫,說了幾句公道話。結果新皇帝正在氣頭上,看見還有人敢和自己頂牛,於是遷怒與他,把杜甫貶職,扔到華州去做參軍——大概相當於今天的一個縣城科局長職位。肅宗還把杜甫列上了黑名單,從此不再重用。

苦悶之極的杜甫去了華州上任,順便回村裡看望自己的家人。在這一路上,他看到原有的社會秩序轟然崩塌,到處都是戰爭的瘡痍,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在亂世中艱難掙扎。他將自己的一路見聞,真實地寫到了作品中,這就是傳唱千古的《三吏》和《三別》。

在杜甫之前,詩人們都是非常高大上的角色,地位崇高,衣食無憂。他們大多是站在山巔,看著洪水肆虐,發發感慨的人物,能夠像曹操那樣寫出「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的都很少很少。但杜甫卻是真切地站在百姓的立場上,去描繪他所親身經歷的一切。

在《石壕吏》中,他描述破家索門的酷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在《新安吏》中,他描述無奈徵兵的小吏: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在《潼關吏》中,他描述英勇沉穩的軍吏: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在《新婚別》中,他描述新婚夫妻的離散: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在《垂老別》中,他描述老翁老妻的傷別: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老妻卧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在《無家別》中,他描述無家可歸的敗兵: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每次讀起這些詩,都彷彿能真切地看到那一幕幕生離死別的畫面,使人不由得潸然淚下。後世常常將他的詩稱為「詩史」,就是因為他用無比樸素而又有力的文字,真實地記載了百姓的苦難。這就像《平凡的世界》為什麼能打動人心一樣,只有來自於百姓、來自於真實的文學,才會為人所銘記,才會永傳不朽。

杜甫在華州的生活是抑鬱的。官場的不得意,社會的混亂,家庭的困苦都在時時煎熬著他。在他四十八歲時,他乾脆放棄了官職,帶著家人輾轉流離,最後落腳於成都。他的一位好友嚴武擔任劍南節度、成都市長,所以能不時地接濟提攜。他和家人親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邊建了幾間草房居住,這就是後來的「杜甫草堂」。

相對前面數十年的顛沛來說,成都的生活相對平靜安穩一些。雖然是寄人籬下、飢一頓飽一頓,但好歹是個穩定的落腳之處。杜甫也很喜歡成都的生活氛圍,在這一安頓期間,寫了不少作品,成都處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他描寫諸葛武侯祠「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他描述自己草堂的幽靜生活「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他寫自己登樓遠眺「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除了這些好詩,這一階段杜甫還創作了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內容非常辛酸,大風把他屋頂上鋪的茅草刮跑了,杜甫去追撿結果也沒撿到,回家來看到的是破敗的家居和四處漏雨的草屋「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但到了最後,他的筆鋒一轉,不甘心地吶喊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是何等的情懷和夢想。我們說一位作者偉大,那絕不是因為他是一個自戀的、只會描寫自己那點喜怒哀樂的人。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將自己化為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個族群的代表,發出的是千千萬萬人的聲音,引發無數人的共鳴。杜甫的呼喊和嚮往,跨越一千多年,依然是如此的真切和有力,依然是我們苦苦追尋的目標。

杜甫在成都住了幾年之後,他的朋友嚴武去世,他隨即失去了生活的來源。於是杜甫攜帶家人又搬到了夔州(現在的奉節市)。這裡的市長也算是他的朋友,給了他一個看管公家田地的小官,杜甫一家人又自己開荒了一些田地謀食。這一時期杜甫的生活穩定,創作也非常多,被推舉為「七律第一」的《登高》就是創作在這一時期。這首詩彷彿是他一生的總結,有著無法超越的深沉和悲哀:「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在夔州時,杜甫還寫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佳作。在《劍器》中,不僅有描寫舞姿「燿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這一著名的、可以與《琵琶行》描寫音樂相媲美的名句,還有「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這樣沉痛的感慨。他在最後寫道「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這也是對開元盛世的最好總結。五十年來大唐帝國樂極生悲的巨大時代波瀾,被杜甫以一個小舞女的經歷映射而出,這樣的筆力超凡脫俗。

平穩地度過了三年時光後,隨著安史之亂的逐漸平定,杜甫也越發地思念故園。「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滿懷希望地攜帶家人,乘舟順流而下,準備先走水路再走陸路回家。這時的天下雖然大亂方平,但各地仍然時有叛亂,烽煙四起。杜甫一家出三峽到岳陽,又到長沙、衡陽,因遇到叛軍再輾轉回長沙,漂泊了一年多,一直都是在船上度過,過著擔驚受怕,食不果腹的生活。就像他在《閣夜》中描寫的一樣:「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五十九歲時,杜甫在小船上去世,沒能回到故鄉。他的一生就如同大唐王朝的盛世縮影,生於安樂,死於憂患。他的一生都在亂世驚濤中顛沛流離,一次又一次地經歷「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的痛苦。

歷代的文學家們都總結說,「文章憎命達」。杜甫一輩子都在走下坡路,在困難中不斷磨礪心靈和文筆,其作品也越來越爐火純青。他就是一名無官無職的窮苦百姓,從各個視角忠實記錄著社會百態,流傳於後世。他的文字水平極高,作品嚴整而流暢、古樸而自然,風格沉鬱頓挫,直指人心。

從他本人來說,杜甫不算是一個合格的官員、合格的父親。他不太會做人,導致官場處處碰壁,養活不了自己的家庭。儘管如此,他一直沒有放棄,即使寄人籬下乞討為生,也努力求活,用他的作品來記錄真實,激勵他人。

在當時,杜甫並不出名,大家都將他看做一個窮酸書生。在他去世百年以後,白居易、韓愈等人才開始推崇他的作品,讚揚他的美學和倫理精神。到了五代時期,詩人韋莊尋訪到了他的草堂遺址,重新修繕了草堂,從此這一遺迹才被代代維護,得以留存。到了宋朝以後,他的聲名才逐漸到達頂峰,受到一致的推崇,大家都以學習杜甫為榮。這種隨著時間推移,名聲和影響越來越大的詩人,從古到今也只有杜甫一人而已。

杜甫的成就,不僅僅是對文字的操縱登峰造極、對藝術手法的推陳出新。他最大的貢獻,是把他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現實主義精神都融入到詩歌之中,告訴後來的詩人們創作不光是文字遊戲,而是表述政治抱負的工具,表達人間之愛的載體,表達人性、關愛、寬容、同情的渠道。

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多首,其中傳世的名作名句非常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有些人喜歡他的風格,也有人並不感興趣。這其實是因為人生的不同階段,對詩歌的偏好會各不相同。

少年意氣之時,喜歡的是李白,喜歡他「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邁、喜歡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喜歡他「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情,喜歡他「遙見仙人彩雲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的浪漫。

中二情懷之時,喜歡的是李賀,喜歡他「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的雄闊、喜歡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志氣、喜歡他「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悲哀、喜歡他「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的怪誕。

心境平和之時,喜歡的是白居易,喜歡他「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纏綿、喜歡他「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哲理、喜歡他「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淺淡、喜歡他「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清新。

但人都會老去。都會經歷這世上的種種不公,都會在不如意中艱難掙扎,都有說不出道不明只能藏在心底的苦楚,都有一生難以釋懷的生離死別。年少時的種種快意輕狂、故作深沉,最終都化為一絲嘆息,隨風而盡。經歷過人生百態,再回首前塵往事,真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時候,杜甫就站在你的身邊。他彷彿是一位老街坊鄰居,會耐心的聽你訴苦,並且和你分享他所經歷過的一切苦難和悲傷。他會告訴你,在多麼深沉的黑暗中都能看到光明,在多麼絕望的深淵裡都要抱有希望。即使被生活欺騙折磨,也不要怨天尤人。即使人生再艱難,也要勇敢地活下去,保持心中的一點星光。他如同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在質樸中散發著對生命的熱愛,在時光中不僅沒有枯萎老去,反而更加醇厚溫和。

他從未高高在上,從未遙不可及。他一直都是我們中的一員。


推薦閱讀:

精讀《唐詩三百首》009:杜甫《夢李白》(一)
什麼是化用,什麼是抄襲
李白為什麼叫青蓮居士而不是明月居士?
詠懷古迹和秋興八首哪組詩的整體質量高一些?
請腦補「李白和杜甫的一天」。?

TAG: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