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正反打

在問題區看到有人進行關於電影拍攝人物對話時的正反打手法的討論,發現很多答案都在重長鏡頭而輕視正反打,但那些評論基本都沒有切中要害,有很多甚至根本搞不清正反打為何物就開始吐槽,實在看不過眼,故寫就此文。

討論鏈接如下:

zhihu.com/question/4011

zhihu.com/question/4786

正反打在常見的討論語境中,是拍攝人物對話時,表現人物之間交流的一種常見的手法,現在已經在大量影視作品中廣泛運用。其實從視聽運用原理上來說,正反打可算是平行剪輯理論的標準化延伸,在剪輯原則上,通常遵循於平行剪輯原理。

請翻閱《電影語言的語法》第二章,對平行剪輯最基本的手法做一個了解。

關於大追擊的部分相對比較複雜,在此不作分析,可以拿獵人打野鴨子的一組鏡頭來闡明這個原理,比如:

一個獵人打野鴨子的段落

1獵人在擦槍

2.野鴨子在天上飛

3.獵人舉起槍開槍

4.野鴨子中槍掉地上

兩條線索分別說的是獵人和野鴨子之間發生的事,前兩個鏡頭是分別講兩個敘事主題各自的狀態,當兩者發生關係時(獵人開槍擊中野鴨子),獵人的動作(開槍)造成了野鴨子的反動作(掉地上)的結果,兩組鏡頭反映的是兩者之間的聯繫,在敘事邏輯上這叫「動作和反動作」。只要我們在非關係鏡頭中表現這一切,這種默認的觀影習慣剪輯在一起,都會給觀眾一個印象——兩個鏡頭內的主體元素髮生了剪輯過程中所預示著的聯繫。

如果在非關係鏡頭中(通俗地說,也就是兩個主體元素沒有在同一個畫面內看到它們的邏輯關聯時),通常會加入一個關係鏡頭,給觀眾交代它們之間的聯繫,比如一個全景鏡頭,或者一個帶著前後景關係,在畫面上有主次之分,但是可以看得出兩者處於同一個畫面空間的鏡頭。

因此這個才是所謂的「三鏡頭法」的標準含義,而並不是如某些人的理解中的那種全景+各自單獨(人)鏡頭的簡陋含義。

由於在有聲電影中,常見的電影都有大量的對話,因此這個「動作-反應」原理被大量推及對話的拍攝中,比如兩人聊天,A說一句話,這是A的動作,B聽到後,不管是無語,還是接著聊,都是對A說話的動作的回應(反動作)。並將「正反打」稱之,通常還會加入一個鏡頭內有兩名對話參與者的全景鏡頭,也可以交待環境的作用。

但由於從業者素質的良莠不齊,有相當多的懶導演將這個平行剪輯原則作了極大的簡化,全景鏡頭+兩人單獨拍攝的鏡頭,或者再加一組雙人過肩鏡頭,以對話為剪輯點,就完成了對話段落的拍攝,也正是這些到處泛濫的平庸懶惰的「正反打」鏡頭,導致「正反打」拍攝手法的污名化。

在正反打拍攝中,也分有內反拍外反拍兩種,這兩個詞是基於拍攝機位的架設而言,通俗地說,內反拍也就是攝影機在兩人連線之間,分別各自拍攝兩人的單獨鏡頭;外反拍則在兩人連線的延長線外,因此鏡頭內可以看到兩人同時出現在畫面內。這屬於帶關係的鏡頭,可以增加鏡頭的客觀感(忘記攝影機的存在)和距離感,讓觀眾關注畫面內的客觀物理位置,以及把注意力放在角色的台詞上;而內反拍則更容易增加角色的距離感,以及主觀性,比較適合表現角色的情緒,觀眾也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角色的狀態、內心和情緒上。

至於內外反拍的組合性運用,不同的組合方式能組合出不同的結果,包括角色的主次、鏡頭語法的語義遞進都有作用,但在此不展開。

基於觀眾的視覺習慣的需要,有很多雙人對話鏡頭採取過肩拍攝,也就是在拍攝時看到演員的肩膀或者後腦勺,來作為外反拍的運用方式。以下為外反拍的過肩鏡頭

出自美劇《Deadwood》死木

由於這種手法較易操作,因此在影視作品的拍攝中得到了泛濫的運用,有很多懶導演會很隨意而不加雕琢地把兩台機器一架,兩個過肩鏡頭+一個全景鏡頭,頂多在情緒推進段落再加一個內反拍的鏡頭就完事,所以對大部分普通觀眾來說,他們印象中的正反打都是這種懶惰平庸的運用方式,自然造成了正反打拍攝的污名化。

上面的概念闡述已表,三鏡頭法定義雖簡單,表現方法卻很豐富;而過肩鏡頭只是關係鏡頭的其中一種,不能代表關係鏡頭的全部;長鏡頭由於其執行難度高的原因,一般沒到一定水平的導演,都不敢貿貿然挑戰長鏡頭,所以留在我們心目中有震撼力的長鏡頭,都是高水平從業者拍出來的,正反打由於門檻相對低,只要是導演都能拍,更在無形中形成了觀眾心目中「長鏡頭vs正反打」的不公平對決。

拍攝時選取長鏡頭,還是剪輯,還是蒙太奇手法,這是導演的選擇,由於是幾套美學理念迥異的手法,孰優孰劣不作評價,長鏡頭在我心目中,屬於「難」鏡頭,藝術的 感染力不是天橋比武,不由執行難度定高下,如果在正反打的拍攝中,充分結合文本和演員的表演,也足夠攝人心魄。

以下我舉一個例子,是一個雙人對話段落,場景簡單,角色就兩人,有激烈衝突的交互表演不多,調度幾乎沒有,但通過正反打的巧妙運用,充分表現了角色的內心和情感交流,是我很喜歡的一場對話戲。

此段落出自美劇《大西洋帝國》的第二季第四集,由於中間會岔開說另一條線索的戲,因此分開了兩段,加起來大概六分半鐘。

先來大概交代一下這場戲的內容。故事背景發生於上世界20年代,美國禁酒令時期。

角色兩人,女性Angela(簡稱A)和男Richard(簡稱R)。

A是Jimmy(簡稱J)的妻子,A一直想成為一名畫家,J出身貧寒,但還是考入了普林斯頓大學,兩人相親相愛。J的母親Gillan是一名身世凄慘的妓女,在14歲就被強姦並懷孕,後來有了J,兩人相依為命,在殘酷的世界上互相取暖。當A和J相愛以後,由於Gillan的一些情有可原的佔有慾,A和Gillan的關係並不融洽。

在經歷了一次屈辱事件(略)後,Gillan和J在酒後發生了亂倫,醒來以後J既恐懼又內疚,出於對這件事情的逃避和對A的負罪感(A並不知情),他決定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希望一死了之,遠離漩渦。

但J在戰爭中並沒有死去,帶著心理創傷回到了A的身邊,他這個帶有自毀傾向的參戰行為也毀滅了兩人之間本來擁有的愛情,心理上有永不彌合的裂痕,婚姻貌合神離,加上因為生活所迫,J加入了黑幫,兩人更是漸行漸遠。

R和J在同一個黑幫中認識並成為摯友,同樣在一次大戰中負傷,彈片削掉了他的半邊臉,只能戴著面具和義眼苟延殘喘,心靈上永遠殘缺。

從小敏感而內向,而且內心遭遇嚴重摧殘的R非常羨慕J和A的愛情,他在生活中缺乏關愛,這場戲是當J外出時,R來到A的家裡等待J,等待過程中,A給R畫像。

以下為視頻

《大西洋帝國》畫畫1 http://v.qq.com/boke/page/q/p/k/q0316axz2pk.html

《大西洋帝國》畫畫2 http://v.qq.com/page/y/i/8/y0316m32ci8.html

這組鏡頭是以一個大特寫開始的,而且用的是Richard的唯一一隻正常的眼睛。按正常的「懶人正反打」的刻板拍法,也許有的導演會以R的面部特寫開場,但獨眼顯然是R的非常有個人特色的角色印記,這隻僅剩的眼睛也是他臉上唯一能表現情感的部分。

R一開始只是端坐著,視線看畫右,但是通過眼珠的轉動,可以看到他從端坐轉換到看

Angela的狀態,通過視線實現剪輯點。

這是一段連續的鏡頭,鏡頭先交代A在畫紙上畫畫,然後鏡頭移動到A和J的結婚照上,這個鏡頭的移動實際上也是R的視線——先看畫畫的A,再轉移到結婚照上。

R的羨慕之情溢於言表,這個鏡頭和上一個他的鏡頭不同在於,上一個描述的是他(僅有的一隻)眼睛的動作,而這個帶面具的鏡頭則交代了他的身份R

此為關係鏡頭,交代兩人的位置關係,也就是所謂的「過肩鏡頭」的一種,A聽到了R的話,內心的凄苦讓她說出了無奈的一句話。

承接上一段話的外反拍,這裡的sorry是一句雙關語,既表達了之前問的尷尬問題(A的回應顯然和R預想的不一致),也表達了他說了話的歉意(以為會影響A畫畫)

切換到R視角的內反拍

相比起之前的那個外反拍鏡頭,A聽到R的心聲後,開始想進入R的內心,這個景別比剛才的更緊,鏡頭更推近,A開始仔細觀察和端詳R,前面講過,這種景別的推近以及內反拍鏡頭的運用,更容易表現人物的內心,也可以作鏡頭語義的遞進

這一組鏡頭則是從R戴著面具的義眼開始的——承接上一個內反拍鏡頭,這明顯是A的視線——一開始她只是作為丈夫朋友的這層關係,心血來潮幫R畫像,但R的話讓兩人心理距離拉近,她開始深入地觀察R這個有血有肉的人,從他的肉體的瘡疤開始。

鏡頭從面具的義眼掃到R健康的那隻眼睛,然後是R的眼神——和A的交流。

A的景別比剛才的推得更近,這也是語義的進一步遞進。

A:你愛過嗎?

這段用了一個近特(近景特寫),R聽到A的話以後,他心弦被彈撥,從端坐的姿態到正視A(剛才只是偷瞄),這個景別可以表現R的動作變化。這裡的一組鏡頭景別都比較緊(推得更近)因為強調的是「兩人突然因為對話而拉近」的動作,後面的一組則對稱地拉遠,表現正常的對話。

R老老實實回答A的話,但他內心似乎還有一部分沒有打開,這裡拉回到一個比較松的景別,距離感暫時拉遠

剪輯和聲音的運用有一個原理,當畫外的聲音提前出現時,觀眾的注意力會放在台詞上,如果雙人對話,畫外的聲音也能起到這個作用,而且更能表現不說話的演員聽到台詞後的反應。

這段近似於R的自說自話,他重回了塵封的遠早回憶,進入了自己的世界

這是第一次出現這個角度的大全景,兩人已經進入了更為深入的交流,偌大的客廳只有他們兩人,也在敘事節奏上有了一個變化。

前面說的是R和他姐姐之間過去曾經的感情,但他從戰場上回到家裡時,身上已帶傷殘,剛才的美好急轉直下

多處特寫R的面具、不知所措的手、說話的嘴等充分表現他傷殘以及情緒的細節。

經過了一段特寫的表現,拉回到近特,這句話也是一個情緒的轉折

A聽了以後,深受感動和痛惜,同時聯想到自身的遭遇,引發了巨大共鳴

這是最長,最有連續性的一段交流,兩人都互相摸索進了對方內心最脆弱,最隱秘的塵封角落。A發現了她和R之間的共同之處——因為戰爭和一系列變故而失去的愛情、對生活的希望和曾經的美好,為之動容。

R再也說不下去了,而且他和A之間也建立了深度的情感互信,他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拿下了面具,將他脆弱的內心和殘疾的靈魂第一次暴露在A面前

鏡頭玩了一個懸念,R拿下面具,但觀眾還沒有看到他的另一半臉,我們看到的一半,也是儀錶堂堂的大好青年

這裡給了A一個很重要的鏡頭,A正準備進入R的內心世界,為下一個鏡頭蓄積了力量,要記住,鏡頭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

美好的一切,都被毀滅了,R直面A(R的第一個視中鏡頭,正對著鏡頭)我們都看到他那千瘡百孔的臉

A重新換了一張紙,她準備好好描畫卸下了面具(字面意義和心靈意義)的R

中間加插了另一場戲,略

剛才A給R畫第一幅畫時,沒有任何鏡頭帶到她畫什麼,這是第一次表現她畫的內容——這才是這場戲的衝突核心——兩個有過創傷的人的心理上的一次裸裎相見。

A走到R身邊,兩人第一次的面對面接觸交流

A的丈夫J帶著孩子回家了

A聽到J的話走出畫,他們兩夫妻走在一起,剛才的溫情和親近似乎瞬間蕩然無存,又剩下了R孤身一人

R已經從剛才難得的溫情中醒過來,掉進了冰冷的現實,他馬上戴上面具,不希望把他的脆弱和傷痛暴露在任何人面前。

後景的R孤獨地看著親吻的A和J夫婦。

這一段總共只有6分多鐘,但情感細膩,語義豐富,鏡頭語法嚴謹,短短的一段就充滿了豐富的起承轉合,經過靈活而貼近演員表演的分鏡頭和剪輯,充分表現了這一個充滿感染力的場景。所以可見,正反打本身只是平行剪輯的一種常規化 運用,但只要創作者對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和演員進行良好的溝通,同樣可以讓影像動人流淌。

長鏡頭和蒙太奇(雖然有區別,但在這裡可以通俗理解為剪輯)之爭曠日持久,但那時電影理論家和美學研究者的事,對普通觀眾來說,藝術表現形式多樣,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至於能否運用得當,那只是功力的高下。而鏡頭執行的難度,僅僅顯示了製作團隊的執行力,但難度和藝術表現力不能劃等號。

如果按照此文提及的這個片段來說,長鏡頭不可能在6分鐘內表現兩人那麼多的表演細節和情緒信息,如果導演的表達是傾向於短時間內的高密度信息的,顯然正反打是更好的選擇,用什麼手法還是取決於創作意圖和想要的效果。

對於一些盲目貶低正反打的人來說,可以引用《葉問》的一句台詞:「不是南北拳的問題,只是你的問題。」

最後,安利一下這部講述美國禁酒令時期黑幫故事的《大西洋帝國》,可能在豆瓣上和國內影迷中不如一些熱門電視劇那麼火,但這絕對是一部製作精良,富有文學性,催人淚下的作品,是本人最愛美劇之一。

weixin.qq.com/r/skwTCzP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樹人格魯特」給你做人生導師,橫掃西班牙最高電影獎的《怪物召喚》
與世界和解——評《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17年6月到9月豆瓣標記的高分電影推薦。
這部電影是成龍近年來最好的作品,你信嗎?
我女兒為你擋刀喪命,你被「人肉」了還要來威脅我?!

TAG:电影 | 剪辑 | 电影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