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保濕、防晒,算得上的護膚最基本的環節,做好這三點,維持穩定的皮膚狀態。美白、抗衰老,淡斑才可以提上議程。
我之前是個防晒觀念很淡薄的人,覺得日常用的隔離、粉底都有防晒值就不用再特地用防晒霜了。
甚至去海邊也象徵性的身上噴一點防晒噴霧,烈日下暴晒一天也不知道補塗,以至於皮膚曬紅蛻皮、完全是個防晒小白。

曾經靠冬天勤快塗身體乳也能白回來,但是歲月催人老,如今夏天作的孽指望冬天補是越來越吃力了。
所以,我們今天來聊一聊防晒這件大事。
因為紫外線的UVB和UVA對皮膚的傷害極大!簡單來說:
UVB:波長290-320納米的紫外線,能夠引起紅腫、水泡、脫皮等癥狀,是曬紅晒傷的元兇。
防晒產品的SPF值就是該產品防UVB能力的指數。例如一款SPF30的防晒產品,防止皮膚產生紅斑的時間為15*30=450分鐘!
這種理論推導看上去是可以的,但實際並不能防護那麼長的時間。
UVA:波長320-400納米的紫外線,能夠引起皮膚晒黑,破壞膠原及彈力纖維,產生光老化,是晒黑、老化的元兇。也正是我們要防護的最重要原因。
一般日系防晒用PA值來表示該產品對於UVA的防護能力。

sofina防晒
歐美的防晒產品包裝如果標識:UVA+UVB,則表示該產品能夠同時防護UVA和UVB。
防晒,並不是防止皮膚變黑那麼簡單。而是通過減少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令皮膚儘可能地保持健康狀態。來分享一下著名的光老化科普圖,我去皮膚病醫院挑痘痘的時候看到醫院也在用這張圖來宣傳光老化的知識。
▼
![]()
這張照片來自英國一家醫學刊物登出關於光老化危害的科普文章,圖片里的這位老人因為工作而左臉常年受到紫外線照射變得明顯老化於右臉,非常直觀的展現紫外線對肌膚老化的傷害。
1.避免直射

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出門,燜白!但不太現實。我們能做到的是盡量在早晨10 點至下午2點左右太陽的紫外線最強的時候避免暴露在陽光下太久。
2.物理遮擋

太陽帽、遮陽傘、墨鏡、材料緻密、寬鬆的服裝都能夠為身體提供額外防護。
3.使用防晒霜

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討論的。
防晒成分原理主要是物理防晒和化學防晒兩種:
▼ 物理防晒 ▼防晒原理:利用二氧化鈦(TiO2)和氧化鋅(ZnO)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將紫外線反射出去,從而達到防晒效果,屬於廣譜防晒。
特點:較為溫和,對皮膚刺激很小,但因添加了氧化鋅所以大多偏油,比較厚重,會泛白,價格略貴。
常用成分:二氧化鈦、氧化鋅。
▼ 化學防晒 ▼
防晒原理:產品中主要添加添加化學吸收劑成分,吸收紫外線的能量,然後以熱能或者無害可見光的形式重新釋放,達到防紫外線的作用。
特點:使用感比較輕薄,不過化學防晒劑有一定的刺激性,有的人會比較敏感。
常用成分:比較多,我大致列出一些常用的,大家一定要多了解哦!因為才能看得懂我接下來安利環節的產品分析~

OMC:中文名曰:桂皮酸鹽,也叫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最廣泛使用的紫外線UVB防晒劑,屬於油性化學防晒劑,目前很多日系物理防晒產品中都會添加此成分來中和氧化鋅的使用感,對皮膚的刺激性小。
Tinosorb S :中文名曰:雙-乙基己基苯酚甲氨基苯嗪。是一種新型的廣譜防晒劑,能同時吸收UVA和UVB,屬於油溶性化學防晒劑,
Octocrylene :中文名曰:奧克立林,也叫歐托奎雷,是較為新型的防晒成分,屬於油溶性化學防晒劑,可吸收紫外線中波段在250~360的UVA和UVB,在防晒霜中經常搭配其他防晒劑一起使用,能達到較高的SPF防晒指數。
Uvinul A Plus :
中文名曰:二乙基氨基羥基苯甲醯苯甲酸己酯。 以下簡稱:UAP,是一種紫外線UVA防晒劑,屬於化學防晒劑,在澳大利亞被批准在防晒霜中使用,但美國FDA不批准使用,要求用量不得超過10%。
Parsol SLX :中文名曰:聚硅氧烷-15,是一種化學防晒劑,無色或淺黃色液體,在澳大利亞、日本批准使用,但沒有獲得美國FDA批准。
以上是便是防晒產品中經常會添加的幾種化學防晒劑。
—————————————————————————————————————————
下面來到大家最愛的安利環節!

210元/60ml
日本代購
——————————————————————
防晒原理: 物化結合
主要成分: 氧化鋅、OMC、奧克立林、Parsol SLX、二氧化鈦、Tinosorb S
產品特點: 防水、高倍防護、泛白
適合膚質: 所有膚質
基本上日系防晒中使用感還不錯的標榜物理防晒的產品其實都添加了化學防晒劑,因為純添加氧化鋅和二氧化鈦真的使用感不太好啊。所以像防晒屆里的標杆品牌資生堂已經用精湛的工藝將物理防晒泛白、黏膩的使用感降到到了最低程度。

以前都只用隔離的我這支小金瓶應該算是人生的第一瓶專業防晒產品,它已經將物理和化學防晒劑的配方調整到了膚感最優。曬不黑基本就是它最大的特點了。用過新舊二個版本,沒有特別明顯的感受。或者我這個混油皮還更加喜歡舊版的小金瓶。

左:舊版 右:新版
非要挑剔小金瓶的話就是他會泛白,而且我這個油痘皮上臉會悶痘,干皮上臉情況看個人。總的來說塗身體是絕對不會錯的,特別適合軍訓、練車、海邊玩耍等,前提:一定要擦夠量。

160元/60ml
日本代購
——————————————————————
防晒原理: 物化結合
主要成分: 氧化鋅、OMC、Tinosorb S
產品特點: 有香味、美白效果
適合膚質: 干皮、混干皮
這個白瓶主打美白保濕的,添加了傳明酸,一定程度能抑制暴晒情況下皮膚黑色素的形成。也是乳液質地,跟小金瓶不一樣,它裡面沒有搖的小珠子。上臉有點泛白,但吸收蠻快。不油膩。有香味,我不太喜歡,上臉的確會白一個色號,皮膚好的可以直接後續疊加粉底。

我覺得它上臉的話拔干很嚴重,有過搓泥現象。

320元/30ml
國內專櫃
——————————————————————
防晒原理: 物化結合
主要成分: 氧化鋅、OMC、Parsol SLX 、奧克立林、UAP
產品特點: 輕微泛白、防水
適合膚質: 所有膚質
先後拖了二位從日本回來的朋友幫忙帶這支,結果二個人都反饋:專櫃和機場都斷貨。於是只好去專櫃買了…產品只有30ml,拿在手上真的超級mini一瓶,這個價格真的不美麗。但是誰叫他好用呢,我這個混油皮試用這麼多防晒,這個可以加入最愛TOP榜前三!

也是搖搖樂設計,使用前搖勻。
成分表跟安耐曬金瓶很像,不過只是配方差異的原因導致這瓶防晒上臉效果比安耐曬優秀:不油膩,吸收快。使用感上很像隔離,混油易發痘的我表示用起來沒有負擔。
在專櫃買這支防晒的同時,我也試用了資生堂另外二款網紅防晒,下面簡單的給大家啰嗦一下使用感受。

380元/50ml
國內專櫃
——————————————————————
防晒原理: 物化結合
主要成分: 氧化鋅、OMC、奧克立林、二氧化鈦
產品特點: 泛白、防水、含酒精
適合膚質: 所有膚質
新艷陽系列的防護力都很強,這個藍胖子比上面的白胖子泛白略嚴重,使用感不及白胖子,綜合考慮到我油痘皮的現狀,所以最終沒有入手,不過非常值得購買。
做了功課知道這款加入了資生堂有名的黑科技:遇水防護力更加強。很適合戶外運動、海邊玩耍。

380元/50ml
國內專櫃
——————————————————————
防晒原理: 物理防晒
主要成分: 氧化鋅、二氧化鈦
產品特點: 厚重、溫和、泛白
適合膚質: 干皮、敏感皮
聽名字就知道了,是一款溫和不刺激的物理防晒,而且是純物理防晒。
霜狀質地,用慣了塗改液質地的我覺得略為厚重,適合干皮,像我這樣的混油皮還是秋冬用比較好,夏天,保險起見,還是算了吧。
不知不覺資生堂的幾款網紅防晒已經說完,下面我們說下嘉娜寶旗下的Allie防晒

165元/90g
日本葯妝店
——————————————————————
防晒原理: 物化結合
主要成分: 氧化鋅、OMC、UAP、Tinosorb S
產品特點: 含酒精、不泛白、清爽
適合膚質: 干皮
在日本, Allie賣的要比安耐曬小金瓶火。當地人更加鍾情這支。這款添加了酒精,質地清爽不油膩。沒有物理防晒明顯的泛白、拔幹缺點。滋潤好推,吸收也很快。非常適合干皮。

質地乳黃色,輕輕塗開就化成水狀。另外,90g這個價格,性價比完爆小金瓶。但防晒效果來說,安耐曬金瓶更勝一籌。這支勝在使用感上。適合日常通勤、無需戶外暴晒的時候。
可惜我當初買的時候忘記買大支90g得了。這個小支不太耐用啊。
接下來說下花王旗下的Sofina和碧柔

250元/30ml
國內專櫃
——————————————————————
防晒原理: 物化結合
主要成分: 氧化鋅、OMC、UAP
產品特點: 含酒精、輕微泛白、較輕薄
適合膚質: 所有膚質
我用的這款是清爽型,未開封的囤貨還有二隻,伴隨我整個戰痘期間的一款防晒,說不上有多麼驚艷,但是綜合價格、使用感、防晒能力來說還是很值得入手的。溫和不刺激,包裝又很小巧可愛。

上圖能明顯感覺到他的流動感,屬於塗改液防晒中質地非常輕薄的了,而且不黏膩,成膜速度較快,皮膚狀況好的時候疊一層散粉就可以出門。安利過很多人的一款防晒。
最關鍵,這支國內專櫃就可以買到。

60元/50g
日本代購
——————————————————————
防晒原理: 化學防晒
主要成分: Octinoxate、Tinosorb S、UAP、UvinulT150
產品特點: 含酒精、有香味、不泛白、清爽、不搓泥
適合膚質: 所有膚質
碧柔的這支也是上過Cosme榜單而名聲大噪,價格非常美麗,使用感也很好,是一隻純化學防晒霜,基本上包含了化學防晒的清透、不泛白、不油膩的特點。

跟純物理防晒使用感真的天壤之別。這支是黃色啫喱質地,一塗開就水潤的不行,帶有淡淡的橘子味。可以用於日常通勤,塗塗身體,或者不需要在陽光下暴晒太久的時候,防晒效果不及上面的幾款。
NIVEA妮維雅水潤防晒啫喱
70元/140g
日本代購
——————————————————————
防晒原理: 化學防晒
主要成分: Octinoxate、UAP、UvinulT150
產品特點: 無香味、不泛白、清爽、不搓泥
適合膚質: 所有膚質
妮維雅的這款防晒是日本代工生產的,也是一款純化學防晒、使用感和碧柔很像很像,只是SPF值是35的。日常可以用來塗塗身體,或者用來補塗防晒。便宜又大碗。

看質地,真的是非常水潤,我這個油痘皮差一點就真的上臉了,但是防晒效果就一般了,不要再烈日暴晒的時候指望它能曬不黑哦。

3400日元/45g
羽田機場免稅店
——————————————————————
防晒原理: 物化結合
主要成分: 氧化鋅、OMC
產品特點: 泛白、清爽、不搓泥
適合膚質: 所有膚質
吃土少女我買不起黑BA防晒,但是還是擼得起這支的,算是POLA這個貴婦品牌產品線里比較便宜的了,也是搖搖樂設計。使用前一定要搖勻。

上臉泛白,但是成膜速度很快:你能親眼看著一層被高科技創造出來的膜形成於臉部!保護我們免收紫外線傷害。我一般用它之後等2-5分鐘再上粉底,總體來說混油皮上臉無壓力。
Clarins嬌韻詩UV Plus Anti-Pollution防晒乳
300元/30ml
法國代購
——————————————————————
防晒原理: 物化結合
主要成分: 氧化鋅、OMC、奧克立林、
產品特點: 輕微泛白、有香味、不油膩
適合膚質: 所有膚質
為了等這支防晒,真的有故意慢慢寫這篇推文,好在它在前天收到了。30ml很小一隻。

之前做功課的時候知道這款有新舊二版之分,舊版是純物理防晒,新款添加了一些化學防晒劑,優化了使用感。
也是搖搖樂設計,質地很水潤輕薄,有淡淡的香味,就是成膜速度不是很快,一元硬幣大小的量上臉我要擼5分鐘才真正均勻,吸收速度沒有POLA的那款快,但是吸收完後效果很不錯,不油膩、不泛油光,不假白。
▼ 來個大集合 ▼


化學防晒就是透明水潤,沒辦法。
物化結合的防晒溫和、有效但就是有輕微泛白。
Sofina質地最為水潤。
▼ 海邊、軍訓、練車等戶外活動 ▼所有膚質上臉建議:資生堂新艷陽小白胖
所有膚質身體建議:資生堂小金瓶
▼ 日常上班戶外步行時間不超過15分鐘 ▼油皮上臉建議:Sofina>嬌韻詩>POLA
干皮上臉建議:Allie
所有膚質身體建議:碧柔>妮維雅
此外幫大家總結了有關防晒霜的幾個問題Q1: 防晒霜該塗多少?
在測定SPF值時防晒霜的用量是2毫克/平方厘米,就是說,實際生活中我們也要用到這個量才能得到商品所宣稱的防護效果。
算下你臉的面積多大吧! 實際使用的時候用量約為1.5ml,類似1元硬幣那麼大一坨(特別稀薄的防晒要達到2個)。

差不多這麼大
Q2: 為什麼大多數防晒霜都很油膩、泛白?油膩:是因為大部分防晒成分都是油溶型,所以需要一些油溶性的助劑才能穩定均勻分散,因此剛擦完有泛油光的情況。
至於泛白:物理防晒的主要成分二氧化鈦因其本身的白色屬性,容易讓臉泛白。防晒產品要在「防護力」和「清爽度」上取得平衡,真的很難,很少存在清爽和高防護力並存的情況。
很多物化結合或者物理防晒霜剛擦完其實都會泛白,沒關係,等待5分鐘之後,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Q3: 塗完防晒後臉部拔乾的情況正常么?防晒霜要迅速在皮膚上形成一層穩固的膜,防止被汗水和分泌的皮脂ch沖走,所以勢必要用酒精或者揮發硅類等等來迅速形成保護膜,相當於給皮膚穿了一層緊身衣。拔干是很正常的情況。
市面上很多透明清爽質地的產品陸續面世,但是,不要期待它們能抗住烈日。
Q4: 說免卸的防晒產品真的可以不用卸妝嗎?要卸妝啊,不管這個產品如何清爽,你要知道成分表上那麼多防晒劑上臉,再加上一天與你的皮膚油脂混合交融…真的要認真卸妝哦,不然會長痘痘,我很嚴肅的說。
關注哈魯,支持原創。
我的微信公眾號:wowharu
我的微博:@哈魯小姐姐

下面是我的其他護膚類文章,有興趣可以戳:
秋冬好用身體乳、護手霜推薦
不做醫美也可以去黑頭的實用帖
不防晒老得快,很全的防晒科普+好用產品推薦
哪些產品你用過之後恨不得安利全世界
一篇很全的痘痘治療帖:關於刷酸、用藥、注意事項等
一年時間我是怎麼從滿臉痘痘恢復成現在這樣的
這個姑娘堅持使用無硅油洗髮水三年,她想跟大家說
這些媲美大牌的平價彩妝你知道幾個?
天天畫眉毛那麼累,要不要做個半永久紋眉?
扒一扒給問題肌膚雪中送炭的好產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