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領域引證率最高的作者和代表作

之前推送了:歐美社會科學領域中引用最多的25本書籍 | 解析各學科引用率最高的法學論文與高產作者 | 美國法學領域含金量最高的 25 本圖書 三篇,有讀者問:中國呢?

早在 2000 年的時候蘇力教授就做過相關研究,所依據的資料來自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資料庫[該資料庫是南京大學1998年起研製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學CSSCI項目組經過論證、研究,選擇了正式公開出版發行的能反映當前我國社會科學界各個學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學術水平較高、影響較大、編輯出版較為規範的學術刊物。]和中國期刊網(由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社開辦的,是目前國內最大型的學術期刊資料庫,共收錄有1994年以後國內6,600餘種期刊的題錄、摘要以及3500種期刊的全文但有些重要的甚至核心期刊都沒有入庫,因此並不完整)

中國國內法學學者著述引證情況(1998—2000)

註:1.根據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編製,排除了自引。

  2.*號為三項均進入前50名者。

站在世紀之交的 2000 年,蘇力老師統計出中國法學領域引證率最高的作者,意在通過法學著述引證看中國法學發展的脈絡和走向。論文有很多有趣的小細節:

  • 從引證率看學科熱點

被引最多的法學學者主要集中在下面五個領域,即民商法(包括知識產權法)有11人、法學理論(包括法律史,因為不少法律史學者從事的研究更側重理論,例如梁治平、賀衛方)有10人、刑法6人、憲法行政法4人以及訴訟法(刑訴民訴各4人)五個領域。只有一位國際法學者和經濟法學者進入了這個名單,並且排名比較靠後。

因此,就學科熱點來講,法學的研究熱點大致是民商經濟法、法學理論、刑法、憲法行政法、程序法。

  • 從年齡結構看機構影響力

法學家大致集中在兩大群體。接近70歲以及以上的年齡段和40—50年齡段或者說文革後前三屆法學畢業生。前者有約13人,後者有近20人。在50至65歲之間的學者,只有4人;40歲以下的學者只有3人。這種局面反映了中國法學家的培養的現狀。

北大的8人中有3人超過了或接近了70歲,50歲以下的有4人,40歲以下的有1人:人民大學有1人超過了70歲,50歲以下的有4人;社科院有兩人超過了70歲,50歲以下的只有1人(當然現在人大任教的張新寶原來也在社科院工作。),而中國政法大學有4人超過了70歲,只有一人在50歲以下,在這個意義上這後兩個學術機構可以說已經出現或即將出現一個後繼乏人的狀況,這兩個機構的學術影響力有可能在未來幾年會下降

北大和人大法學院學術中堅力量的年齡結構相對比較好,至少在未來10里,可能繼續保持領先位置。清華大學的4人中,最年長的也只是60出頭,其他3人均在50歲以下,因此如果現有的趨勢不發生突變,清華大學的法學影響力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繼續上升

  • 學術專著與引用率的問題

在著述引證上,有些學者被引的教科書或教科書類著作較多,如王利明、梁慧星、陳興良、沈宗靈、張文顯、高銘暄、王名揚、趙秉志、羅豪才、江平、馬克昌等;或被引譯著較多,如賀衛方、朱蘇力。真正引用學術專著的相對較少,因為在中國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專著還比較少,或者說,在法學界目前還沒有這種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專著概念。而就學術專著而言,我指的是就某個小題目的深入並且具有創造性的研究。(麥田推送過學術專著出版面臨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寫不出暢銷的人文學術圖書?)

在京的老學者著作較多,而外地的中青年學者論文較多。前面提到的著作被引數未進入前50名但期刊論文被引數進入了前20名的都是外地的相對年輕或嶄露頭角較晚的學者(童之偉、李浩、龍宗智),而期刊論文被引數未進入前50名但著作被引數進入了前20名的都是北京的一些前輩學者(高銘暄、王名揚、陳光中、張晉藩)。由此可見將期刊論文引證與著作引證分別計算排序,確實更能反映這種學術格局以及學術格局的變化

  • 法學名家的出現與什麼最相關

北京集中了最多的出色法學學者,32人,其次是武漢有2人,再次是江蘇、福建、西南、山東各有1人;其他地方則相對弱。特別奇怪的是上海,只有一位還是新近從武漢調入的有全國影響的法學家。考慮到廣東地區等地區的情況,因此,看來法學發展與經濟發展關係的一般命題是必須予以限定的。至少從目前來看,法學研究的發展與經濟的關係似乎不那麼大,而是與政治權力中心的關係比較大。

(插播一句:最近十幾年各大院校對法學名家的爭奪和培養也比較激烈,比如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和浙江大學的崛起填補了江南窪地。)

這是一篇 2000 年的文章,總結中國法學的過去和展望新世紀,時間點的選擇很有意義。十幾年過去了,雖然數據需要修訂,讀起來卻並不很過時。以下是各位老師的代表著作,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法律,喜歡法律,有幾本書選擇的是老師們的隨筆集。很多老師的代表作其實就是大家普遍使用的教材。這篇文章開出的書單,只是讓大家熟悉一下法學發展脈絡,囤書的指導功能略弱。新一代的法學領軍人物,你們推選誰?歡迎留言。


推薦閱讀:

TAG:法律 | 阅读 | 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