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決策者支招系列之:政策要獲社會支持,社會組織得「露臉」才行
以前,政府喜歡閉門決策,民意得不到反映,政策支持度也不高;後來,政策過程越來越多元,社會組織出現在政府機構中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這是好事嗎?
作者:政見觀察員 楊鳴宇
說到社會組織參與政策過程的好處,隨便一個政策學者都能跟你 1234 聊上個半天。
比如,公開、透明。社會大眾可以更加清晰地觀察到決策過程的展開。
還有,專業、科學。面對複雜的社會問題,專家學者組成的團體可以彌補政府在專業知識上的缺乏。
另外,社會組織還可以作為特定社會群體的利益代表,讓政府決策變得更容易被社會接受。
可是啊,道理大家都懂,請給我一個證明好伐。
別急,最近發表在 Globe Environmental Change 上的一篇論文就給出了自己的解題過程。
不同於以往的案例研究——這一方法雖然能夠提供政府和社會組織互動的過程,但是終究無法觀察到社會組織對政策的社會支持帶來的實際影響,該研究者選擇的是調查實驗的研究方法。
怎麼做呢?
首先利用 GPS 技術在北京的城區和郊區隨機抽選出 932 位 18 歲以上的受訪者,然後把他們分成兩批:第一批 559 人接受問卷調查,第二批 372 人接受情景模擬試驗。
參與問卷調查的人要在 6 個選項(3 個政府部門和 3 個社會組織)中進行選擇,設置的問題情境是:假設這 6 個機構可以代表國家參加制定一項國際氣候政策,請按照他們的重要性進行排序——哪些機構應該出現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
不妨猜一下結果,社會組織得分很高?
並沒有。
結果顯示,把社會組織排在首位的受訪者只有 37%。不過,從整體來看,像科研機構和環保組織這樣的社會組織的排名僅次於政府的環保部門。這表明,社會大眾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很認可社會組織參與政府政策的制訂過程。
另外 373 名受訪者又被分在兩個不同的情景。
第一個情景, 假如有 6 名中國代表要參加國際氣候變化峰會,他們全部來自政府部門,206 名受訪者要對政策的透明度、代表性和專業性進行評價。然後,這 6 名代表由全部來自政府部門換成3名來自政府部門,另外 3 名來自社會組織,同樣地,受訪者還要對這三項指標進行評價,最後對這兩個結果進行比較。
第二個情景內容相同,但次序完全相反——167 名受訪者先對一半政府、一半社會組織的代表進行打分,然後再面對全部政府代表的情況。
這部分的結果就比較 「枯燥」 了,我們快速說完。
第一個情景中,政策透明度從 56.1% 上升至 67.3%,代表性由 57.3% 上升至 75.1%,專業性則由 84.9% 升至 89.3%。相反,在第二個情景里,社會組織由 「參與」 變為 「缺席」,這些指標評分都有輕微的下降。
在排除了受訪者的人口特徵和氣候變化議題的特殊性之後,研究者得出了一個相對穩妥的結論:雖然受訪者認為政府部門仍然應該是決策的核心,但是社會組織的適度參與也得到了支持。
這項研究給人最大的驚喜就是 「實驗方法」 的運用,而且是首次在中國的背景下驗證社會組織的參與對提升社會對政策的支持度的影響,所以方法論的參考意義顯而易見。
當然,從現實角度來看,由環境問題引發的鄰避糾紛日益嚴重,如果政府在決策過程中讓更多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降低鄰避糾紛發生的機會。
參考文獻
Bernauer, T., Gampfer, R., Meng, T., & Su, Y. S. (2016). Could more civil society involvement increase public support for climate policy-making? 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 in China.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40, 1-12.
推薦閱讀:
※基層工作被誰醜化了?
※用數據說話 政務輿情監測市場化成趨勢
※國家部委中司與局的區別?
※國家安全局的三塊牌子是如何分工的?
※論文大燜鍋: NBER 公共品供給與種族分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