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Mega brand:品牌的野心

Mega brand到底是何方神聖?要怎樣伺候好這位爺?這是困擾我兩年的小問題。其實很多問題吧,當腦門上擱著槍匆忙突圍的時候,是很難冷靜且辯證思考的。所以嘞,我就這麼一拖兩年,都沒時間好好琢磨這個問題。

直到最近,我又有一種「不詳」的預感:可能又要開始伺候這位「爺」了。所以不得不擠時間,抽絲剝繭+瞎蒙亂猜,琢磨了一下這個問題——到底為什麼要做Mega brand?怎麼做Mega brand?

首先,Mega brand到底是什麼?

不同機構可能中文稱呼不同,粗俗翻譯可能是「大品牌、巨型品牌、超級品牌」。這幾個詞聽起來特別煽情吧?

前段時間,我因為查資料,無意中闖進了「XX品牌網」,好奇的瀏覽了很多「品牌大師」的小品文,頓時從丹田呼嘯而起一股不明覺厲的感覺,然後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生活在一個 「二次元」世界呵!中西方的營銷家們,可能在做同樣的事情,語言卻像是在平行空間一樣,尤為差異在兩點上:基本概念和策略。

差異1:基本概念。比如品牌的內涵。我第一次看到「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渠道品牌、服務品牌、終端品牌」的並列劃分時,也頓感不明覺厲,後來總算鬧明白了,原來別人想表達的,真得只是「我很厲害」這個意思。怎麼會有這麼多品牌呢?品牌不應該是基於主業務(產品或服務)的識別標誌么?而所謂服務、渠道、終端、企業名稱都只是外延而已。一個兒子哪有幾個親爹嘞?

差異2:策略。很多時候,大家可能說的是一回事,只是中西方語言表達不一樣。英語更偏向於精確描述,中文更側重於情景渲染,所以西方教科書的諸多品牌策略進入中國語境當中,就變成了殺氣騰騰的江湖暗語了。譬如「跨界」。

在討論Mega brand超級品牌的定義時,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跨界」這個詞煽到情,所以我盡量小心翼翼、客觀描述。Mega brand是品牌擴張的一種結果而已,與Multi brands多品牌相對應,是指單一品牌通過縱向(同品類)、橫向(跨品類)、或深度(純粹價格)擴張後產生的超級品牌。奢侈品品牌大多是超級品牌。

第二,為什麼會出現Mega brand?

單一品牌擴張為超級品牌,可能有兩個基本驅動力:

1. 消費者確實有跨界需求cross-category/cross-property needs。

這一點在女性消費群更為常見。通常,女人買一頂帽子,並不只為買帽子,也許她是要買冬遊的全身裝備……雖然在買帽子,腦子裡想的卻是:「該為這頂帽子配什麼樣的羽絨服呢?還得買個相配的手套和口罩吧?還有雪地靴和厚襪子也要配哎!再多準備一套備用衣服吧!還要多一些暖寶寶吧!暖手袋!行李箱要不要也換個更大的!手提包要不要也換成暖暖的羽絨呢……」

總之,女人需要的不是一個單品single product,而是一整套生活服務total package。這也是奢侈品領域存在很多超級品牌的原因。對於習慣於用品牌來裝飾自己的人而言,他/她想買的,可不僅僅只是一件珠寶。

2. 財務和效率驅動。

理論上,品牌擴張的根基是消費者需求。問題是,消費者需求大了去了,是不是每個需求都非要滿足?人有貪婪的本質,看到有需求、口袋裡又有銀子,就會心痒痒,想去擴張。

有意思的是,生意好的時候想擴張,生意不好的時候也想擴張,前者是謀求更大市場份額,後者可能是挽救瀕死業務、緩解內部矛盾。

但,就算擴張是經過科學演算的,但擴張的方式到底是用Multi-brand還是Mega-brand?一般,背負巨大財政壓力的管理者們會傾向於Mega-brand,也就是利用老牌子的影響力,減少新品的上市成本;同時挖掘規模經濟的好處。而財務壓力不大的企業家/富二代、或超級自信的營銷經理,才會傾向於Multi-brands。只不過,大家的出發點可能不同:有的是出於品牌發展考慮;有的純粹是為了證明自己也很牛。

第三,Mega brand一般怎麼形成的?

大約有三種基本路徑:

1. 縱向擴張:同品類上下游擴張。

這多發生在資源/原料依賴型行業,比如石油、電力、礦物、農業等。主要目的是控制成本、維持供應鏈穩定性。而在消費品領域當中,有從渠道到產品的縱向擴張,比如屈臣氏、沃爾瑪、樂峰紛紛不甘心於只做渠道,拚命發展自有品牌;也有從產品到渠道的擴張,從只做產品發展到專營店。

2. 橫向擴張:跨品類擴張。

橫向擴張基本沒有行業限制,只要有野心、有資源就可能「跨界」。在消費品領域,奢侈品比大眾消費品更容易橫向擴張,類似Chanel, Gucci, Dior幾乎覆蓋了消費品全領域。

當然,大眾領域也有橫向擴張的例子,比如霸王、雲南白藥、康師傅、歐萊雅、十月媽咪、王老吉、雀巢。

3. 深度擴張:純粹價格擴張,同一品類/產品跨越不同價格區間。

這一點很少在理論當中見到。可能大多專家都不認為這是一種品牌擴張……畢竟沒有換品類、更沒有換產品,一般稱之為品牌升級。現實當中,這應該算最最常見的品牌擴張,因為它意味著,品牌在擴大消費者群規模。很多品牌,也許沒膽量和資源去橫向擴張,也許沒資源和精力去縱向擴張,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價格擴張,還覺得蠻有底氣的,但往往料不到,價格擴張才是最具有迷惑性的危險行為。

第四,Mega brand一定會成功嗎?

成功與否,實際上取決於標準——短期內擴張也許能帶來額外銷量,長期卻可能滿盤皆輸;短期內擴張也許損害利潤,長期可能會增強品牌形象、增加利潤。這裡,暫且按照經濟學的理性人假定,假設大家都追求帕累托最優,追求長期和短期都成功。可惜的是,我們無法正向推斷「Mega brand怎樣才能成功?」因為這涉及的條件非常複雜。但我們可以嘗試反推,用排除法,換個角度討論「Mega brand怎樣可能會失敗?

這裡,粗糙的列出一些導致Mega brand失敗的誤區:

誤區1:面對不同的消費者。

在我的行業中,從全能的奢侈品牌、到頻繁跨界的大眾美妝品牌,超級品牌隨處可見。大家身處一個蒸蒸日上、蓬勃發展的行業當中,總是不容易淡定的。護膚品牌拚命要做彩妝、想要佔據市場先機;彩妝品牌不甘心錯過成熟的護膚市場;香水品牌更不願意放棄中國這塊還未開發的市場;連洗護髮這種早就熟透了的品類,也被眾企業爭相瓜分。然而,幾家歡笑幾家愁。

我以前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們和別人幾乎同時豪情萬丈的跨入某個空白市場,結果卻大相徑庭?大家貌似看中的是一塊大肥肉啊,出的產品也差不多啊,砸的銀子也不少啊,為什麼結果就不一樣嘞?過了兩年,我才後知後覺,原來問題出在:我們是用一個品牌去突擊不同的消費者;而別人一個品牌只服務一群消費者。

這裡,又涉及到兩個基本問題:

1. 怎麼定義「同一群消費者」?

這其實是個很嚴肅的基本問題,需要用一整篇文詳細討論。簡單來說,過去,我們喜歡從年齡和收入水平入手劃分消費者,並因此而建立了無比複雜的消費者模型。我們習慣於針對同一年齡段、同一收入水平的人推送固定的產品。比如,在護膚品領域,我們習慣於給25歲+女人推送抗老產品,給收入不高的人推送物美價廉的促銷裝。但現實中,我們又非常納悶:為啥人家不樂意用抗老,只樂意補補水就行了?為啥收入不高的姑娘卻捨得花錢買奢侈品?

如今,我們在劃分消費者時,不得不加上了「消費理念/價值觀」這一指標。因為,表面上看起來風牛馬不相及的人,也許心裡住了同一個人,可能就願意消費同一個品牌。比如韓劇的忠實消費群體既包括少女,也包括大媽。

2. 為什麼一個品牌盡量不要突擊不同的消費群體?

這就要回到品牌的本質意義——品牌對消費者而言,其實是用來定位自己、區別他人的一種工具。從近代商品經濟以來,人對自我的追尋就愈演愈烈,不同的人吃穿用度不一樣的品牌,就是為了界定自己在這大千世界當中的坐標。所以,品牌的力量,實際上是從近代商品經濟、人的自我意識覺醒才開始崛起的。當然,在不需要追求自我的世界中,品牌幾乎沒有聲音,例如朝鮮。

正因為品牌的本質意義在於人的定位媒介,所以,如果品牌的目標群體不專註,那麼就可能傷害幾撥人,因為這幾波人可能同時出現錯覺「這牌子像是給別人設計的!」所以,奢侈品很少用單一品牌做價格擴張——無論消費者劃分標準如何複雜,價格始終是最基礎的指標。但並不是說,品牌不能有價格高低差異。實際上,品牌是可以設計少量高價產品作為形象產品,只是不能對銷售額抱太大希望而已,且要盡量保證主銷產品在同一價格區間內(當然,不同行業的價格區間是不一樣的)。

誤區二:擴張品類/產品線沒有關聯性,或者錯誤的關聯性。

很多人都知道霸王洗髮水進軍涼茶,但可能不知道,五糧液曾經出過紅瓶的五糧液礦泉水,海爾也賣葯。錯誤的關聯性比沒有關聯性,對品牌的侵害更強,會讓消費者不知所措。

但這裡的「關聯性」概念,其實是相對的,因為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包容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比如康師傅,一開始推出茶飲料時,很多人有點納悶,很難將速食麵和茶飲料聯想在一起,後來就見怪不怪了,估計現在康師傅出糖果,也沒人驚訝了。但想像一下,可樂如果出速食麵,立頓如果做油茶,你會不會覺得心裡怪怪的……

誤區三:沒有統一的、可以跨越品類/產品線的品牌特徵Equity。

Equity是大品牌反覆強調的概念,類似於尚方寶劍的角色——凡是與equity不符合的行動,一般都會格殺勿論。只有在巨大的生意壓力下,或是領導者的強烈慾望下,才會發生不符合equity的行動。

Equity的內涵很廣,包括品牌性格、差異性功能和品牌價值。在奢侈品領域,品牌擴張更注重品牌價值,比如Chanel無論如何擴張,始終不變的是「經典」。在大眾消費者品領域,品牌擴張則更注重差異性功能,耐克擴張,始終圍繞純粹的運動;舒膚佳跨界,始終圍繞「除菌」。

誤區四:使用缺乏延展性的品牌名。

品牌命名是個學問。奢侈品牌大多用人名,而避免與產品功能直接相關,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方便擴張。如果從功能出發命名,短期內雖然可以增加認知度,但也限制死了自己的擴張可能。

在美妝行業,以「天然/自然」命名的品牌,很難再開發高科技概念、或者高科技驅動的產品品類;而主攻「敏感肌膚」的,則可能錯失普羅大眾消費者;以「白」命名的,則很難做補水和抗老市場;以「水」命名的,相應就很難做美白和抗老市場;以「油」命名的,怎麼說服消費者產品是清爽無油的嘞?

在市場上還有一種現象,用集團名(公司名)去背書品牌,比如聯合利華在自己每一條電視廣告後面,都孜孜不倦的綴上聯合利華的Logo並配畫外音。這種背書,到底作用是正面多?還是負面多?其實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過於明顯的背書,反而會削弱自己精心設計的「多品牌架構」,本身就是個悖論。

誤區五:內部資源(人力、管理、文化)配套不上。

工作越久,就越發體會到,很多時候決定組織成敗的,往往都不是業務等硬條件,而是人力管理和文化等軟實力。再完美的理想和計劃,如果沒有靠譜的人去實施,也是白搭;如果這個組織架構並不鼓勵人靠譜,同樣白費力氣;如果整個公司文化是唯唯諾諾、保守、扯皮劃地盤風氣濃厚,估計連正常的品牌運營都困難。得先有好兵,才可能打勝仗不是?

在數學上,1+1=2,而在實際生活中,可能並不等於2。品牌擴張即是如此,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需要仔細思量後再定奪。說到底,品牌只是一個工具,並非目的。組織的目的,並不是非要成為外表光鮮亮麗的超級品牌Mega brand,或是死活吃老本的釘子戶品牌。而是,通過尊重基本的品牌規律,合理整合分配內部資源,來實現企業的最終價值——可持續性的利潤增長。凡是有悖於這個根本目的的,哪怕再火樹銀花的誘惑,也要盡量剋制、節制。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號【麥青雜文鋪】(ID:mqzwp2015)——只分享最真實的職場管理、營銷經驗與美妝真相,偶爾心血來潮,也會碼點情感雜文。如要轉載,請聯繫mqzwp2015@126.com. 麥青Mandy, 北大才女,資深的品牌營銷專家,歷經世界500強外企與私企,現SEED UNIED互聯網營銷公司合伙人。)


推薦閱讀:

海爾日日順是怎樣通過公關打造品牌的?
如何讓品牌生而不凡?
消費「情緒」的時代,只有「歇斯底里」的態度才能活么?
【楊腔楊調說營銷4】覺得某個品牌越與眾不同,你越可能購買它嗎?
宇見 | 大創意要守住用戶認知的中位

TAG:品牌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