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聊聊BMW的Project I的轉向

BMW君目前已經第一個明確將原來Project I的發展方向從輕量化+電氣化轉到了自動駕駛,我們來深入的談談這個變化,也來談談我們電氣化工程師的未來。

備註:Future Mobility挖走寶馬i系電動車部門4名核心高管,如果大家認為這個事是因還是果,我們開始重點談談整個Project I的歷程。

第一階段 Project I學習期

寶馬君認為,Project I是城市(Urban Mobility)和電氣化(E Mobility)的戰略產物,定位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Project iis THE BMW GROUP』S LEADING DIVISION AIMING FOR HIGHLY SUSTAINABLE PRODUCTION TARGETS.

當時的政策環境:

  • 奧巴馬在2011 年國情咨文中提出, 到2015 年要使100 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目的是確立美國在減少石油依賴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為此,奧巴馬提出在稅收抵免、研發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三方面的促進措施

  • 2011德國聯邦經濟部與交通部聯合發布了《德國聯邦政府國家電動汽車發展規劃》,至2020年德國上路的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達100萬輛,至2030年至少達到600萬輛,至2050年電動交通網路覆蓋全德城市區域。

  • 中國總理親自宣布目標,到2015年在中國馬路上應有50萬輛電動汽車在行駛,之後5年甚至應達到5百萬輛

我們現在來看這個戰略的結果

  • 美國落空,年10W規模

  • 德國落空

  • 中國,實現35W+,算商用車、乘用車和專用車三種

如上圖所示:

  • BMW開始造了1000輛左右Active E,路測用

  • BMW造了1000輛Active E,分時租賃用

  • 將Meagacity定名為I3,開始如下的節奏

  • 初始項目預算5.3億歐

然後大家開始砸錢:

  • 從Active E開始建設調試線,覆蓋電池組裝線和電機組裝線

  • 整個電動汽車的工廠投資4億歐元

然後看成績,BMW I系列的銷售情況,從2014年的佔比1%=>1.6%,數量從17780=>26613輛

接下來怎麼辦?

  • 純電動汽車進入了低價化,大電池化的模式,電池廠家的議價能力爆棚了,BMW在電池層級做了升級I3,大修版本,然後呢

    • Model3進入了血拚模式

  • 排放+節油,BMW進入了全系PHEV的方向,與I系列無關了

第二階段 Project I 轉向

所謂轉向,就是要變化,從定義開始變【調子發生系統性變化】

  • 電氣化和輕量化進入隱形區域了

  • 智能化涵蓋了

    • HAD高階自動駕駛(L3)

    • AI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L4)

  • 網聯

  • 內飾=》用戶系統

合作夥伴的升級

這裡主要是從HAD=》Autonomous,其實BMW原來有一組隊伍,在2013年開始搞

  • HAD系統主要和Conti合作

  • 網聯這塊和Cisco和IBM合作,進行數據收集處理

做出了第一代的平台

  • 4個激光雷達用了兩個樣式

  • 採用了雙目

  • 採用了長距雷達

備註,這個和Active Assist的車輛還是有些區別,需要再做些對比。如果我們再拿baidu君和BMW君合作的車輛一對比,可以來探討下,baidu君有什麼,BMW君想要啥。

之後進行改進開始第二代樣車的演化,變化不大

拉上Intel和ME開始另外一條戰鬥的路徑,這裡用環視和短距雷達之間需要做取捨,明天我們再把I3的基於視覺的系統還有其他基於融合系統的內容進行下對比。也對HAD系統進行一些分解。

小結

1.最為激進的BMW君,算是暫時的戰略轉向了,轉的不僅僅是電氣化往自動駕駛,也是對於小規模先行的I系列品牌的探索

2.從AUDI、BMW和Toyota三家來看,未來自動駕駛系統裡面要投的錢很多很多,這筆錢投入其中到不大會是體現在量產車型,而是體現在交通服務這塊,區別還是有些大,個人觀點,拋磚引玉

推薦閱讀:

熱失控傳播實驗
BMW的車身電子系統架構演化
EPS的基本策略演算法和架構
2018年新能源補貼將出台 有人歡喜有人愁

TAG:新能源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