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後記 —— 十字路口的嘆息

按下手機屏幕上方的結束鍵的時候,我長舒了一口氣。

這是我做過的最累的一期 Live。

講稿寫了刪,刪了寫。再刪,再寫。

在這些不眠的午夜裡,我彷彿又重新經歷了一次自己在建築設計這個行業里掙扎,苦苦尋找出路的那些歲月。

@竹君 告誡我說,Live 是面向公眾的欄目,較不建議太過個人化方向的主題。也因此,我不得不比平時撰寫文章多費了一番功夫,仔細的斟酌和考量講稿中的觀點與案例內容。

「建築師的十字路口",是一個略為沉重的話題。行業里暫時遇到低潮期,也就讓很多人萌生了退意。其實,建築行業的起起落落,我們這些從業了有一點年限的傢伙,早也習慣了。所謂的「低谷」,又不是今天才有。

尤記得2007年末的時候,一群建築圈內朋友聚會,一位大哥面色凝重的說:某某地產公司今天已經內部發了紅頭文件,暫停支付所有設計費進度款。

在「建築」這個大產業鏈裡面,在中國,建築設計費似乎永遠是首當其衝被拉出來吊打,理直氣壯就可以抵賴,用來平衡運營成本的環節。

所以,光談理想,有什麼用呢?我們總得先活下去吧。

一路走來,如履薄冰,說實在話,我一直有著濃烈的危機感。

後來那幾年,行業漸漸又有了起色,並且逐漸紅火起來。而我則選擇逐漸遠離那些地產開發項目和大型工程項目。在這個時期,同行橫向比較,我的選擇看起來確實失去了很多建立基業的機會。但我想,這幾年走的每一步,都有它的價值。到了今天,行業又一次走進低潮的時候,我可以帶著夥伴們置身事外,專註的做我們自己一直在經營的事情,大概也得益於這樣的選擇吧。

至於建築設計,在 Live 里,我想說又沒說的 —— 哪裡有生活,哪裡就需要設計,怎麼會沒有價值呢?

我一直,一直打心底慶幸自己是一名建築師。經過了這麼多艱苦的歷練,在今天,總算能以建築師的視角,去閱讀這個世界,改造自己的生活。

不是別人的,是屬於自己的生活。

----------------------------------------

以下是本場 Live 的回答綱要。為保證付費用戶權益,關鍵數據、過程案例分析和具體答疑部分的內容已省略。

1. 建築師轉行這種現象,普遍嗎?

在建築設計行業高度成熟發達的國家,建築師轉行,其他專業轉入,算不得什麼新鮮的事情。這僅僅是自然選擇的合理結果,在其他專業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我有一朋友,博士主攻方向人臉識別系統,畢業後到華爾街找了份房地美的基金分析員工作;我又有個校友,博士主攻大氣海洋與環境科學,畢業後到華爾街找了機械行業分析員工作;我還有個朋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畢業後你們猜他找了分什麼工作……是的,結果很感人,我就不多什麼了。

好的好的,我還有一位同學,當時王石在哈佛遊學的時候他陪同當了幾天助手,現在是萬科北美區的高層,在他結束了在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建築學及城市規劃學習以後,先去的工作單位是:波士頓的美聯儲銀行。(圖略)

雖說建築師轉行現象如此普遍,為何我們談論起來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呢?當然跟我們本身身處這個行業有關,但另一方面,建築師是西方職業文化里「三大師」之一,即「醫師,律師,建築師。」(有人說沒有建築師,是會計師,我又受到了一點小小的傷害。)

看似高大上的「建築師」這份職業,在這個花花世界裡,在各行各業中到底身處一個什麼位置呢?

在這裡,我需要借用一下美國那邊對於這方面的數據,因為中國這邊我暫時還沒發現有人做類似的工作。美國US NEWS的Career這個專題,每年會對各種職業進行一個統計。(圖略)

拋開個人喜好和職業理想,對於普通大眾,什麼是判斷一份好工作的標準呢?有以下幾條:

  • 薪水中值 Median Salary (30 percent)
  • 就業率(失業率) Employment Rate (20 percent)
  • 過去10年職位的總增加值10-Year Growth Volume (15 percent)
  • 過去10年就業增長率 10-Year Growthn Percentage (15 percent)
  • 職業的發展前景(競爭壓力是否會更大?升職前景?)Job Prospects (10 percent)
  • 壓力等級 (壓力越小分值越高) Stress Level (5n percent)
  • 工作生活平衡(工作對於生活和家庭的影響)Work-Life Balance (5 percent)

最好的職業是:牙科整形醫師。我們所熟悉的一些行業,

例如精算師,(圖略)

軟體工程師,(圖略)

網頁設計師,(圖略)

律師,(圖略)

在行業細分領域,最好的工程師專業是:地圖繪製師。(圖略)

我專門就此請教了一位本科是地理學後來轉建築學的行家,他說在中國這份職業主要任職於政府機構,近年來也多了一些私營專業公司。

那麼建築師呢? (圖略)

建築師這份職業,在全行業排名中前一百名不入。在專門的工程師職業排在第7位,也是有統計的最後一位。土木工程師和施工經理的收入中位數,工作壓力舒適值和整體排名都要高於建築師。

(圖略)

作為傳統行業,建築師的薪水,與整體經濟環境同樣緊密關聯,有一個明顯的周期性變化。

(圖略)

從建築師學徒(助理)到Project Manager(Senior Architect)以後,薪金會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中位值2倍以上)

(圖略)nn

建築師的收入也來自其他分成,自持事務所的建築師和合伙人級別的資深建築師仍然屬於高收入階層。

以上是橫向比較。(圖略)

在中國的情況當然有別於西方發達國家。建築師這份職業,經歷了從陌生到被民眾逐漸熟悉的階段,在近幾年,神秘光環逐漸褪去。發展到今天,關於行業的現狀,相信各位也有一定了解,我不再贅述。

是了,補充一張搬磚工的收入統計表:

(圖略)

2. 除了設計房子,建築師還能幹些什麼?

在上周舉行的一場足球半決賽中,有一個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圖略)

歐洲杯法德大戰裁判。尼古拉里佐利。第一職業是建築師,義大利金哨,2007年成為國際裁判,歐足聯裁判精英組成員。

媒體總是喜歡以他的建築師身份進行炒作,這當然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建築師」在民眾心中的神秘地位。在網路上搜索「里佐利+建築師」,完全找不到任何他的作品,只能看到他與足球共舞的場景,我只能由衷的嘆一句:說好的建築師是他的第一職業呢?

另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

(圖略)

我之前只聽說過他有這方面的背景,但為了準備這次的Live,我專門去搜索了一下相關的資料,終於找到了關於他與建築的比較完整的故事。(鏈接略)

因為全部是英文,我在這裡簡單講解一下事情的經過:吳彥祖在1997年俄勒岡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到香港探親遊玩,準備回去後找工作,在大街上被星探發現,弄去拍電視廣告,一個月後接到某電影導演的拍攝邀請。同時他又去了日本,見到了他喜歡的一個建築師Shin takamatsu 高松伸—— (圖略)

大師給了他一個offer上寫著工作時間是10AM至10PM,後有短暫的晚餐休息時間,然後需要繼續工作到結束。後來的事情,我們大家都知道了。

3. 建築學教育帶給我們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怎麼運用在別的領域?

我們知道,有不少建築師,設計房子久了,會做點別的東西。比如:

(圖略) 哈迪德

(圖略) 福斯特

(圖略) 皮亞諾。

其實,他們在設計遊艇時,與設計房子沒有根本性的區別,依然可以理解為是專業領域的一個細分方向。當然,在英語裡面,還有專門描述專業船舶造型設計師的詞語:Naval architect.

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呢?之前跟朋友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會說,可以往建築設計的上遊走。那麼,什麼是上游呢?大家的習慣性思維,是房子賴以生存的一些資源性部門,比如國土局等政府機構,或者是涉及巨額資金的地產類投融資機構。

其實,我所理解的上游,掌握資源,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固然是一方面,另一個方面,則應該以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建築」這門學科。

比如我們熟悉的獨角獸Air bnb,創始人Brian Chesky,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他的背景與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我很受啟發的一點,就是設計的背景,讓他們能夠發掘出產品化與個性化作品之間的平衡點。這也是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有別於其他年代的一大特點。

(圖略) 這是當年福特利用流水線生產汽車的場景。我們知道,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大機械生產與流水線是關鍵環節。它讓很多以往高不可攀的物件,真正成為了普通民眾可以獲得的日用品。但這種大機器化生產,又消弭了個性化的差異。我們也知道,大工業生產同時也催生了建築學現代主義的誕生,並在其後成為了被人反覆批判與反思的一個焦點。

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開發,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是將「房子」作為產品,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後,進行大批量的複製生產。比如之前在熱議的所謂「強排」這個概念,就是這種思維的典型折射。

但是,「大工業化」僅僅只是「建築」的其中一種可能性而已。並不是」建築「這個行業的全部。

我所接觸的一些建築師,他們會有一些更有趣的想法,並且我發現他們在行業里摸索久了以後,會逐漸傾向於做」策劃」類型的工作,也就是從單純聽命於資金提供方,對其委託的任務完成設計,這樣一種身份中抽離出來,從根源上去解讀一個項目的源發和發展方向。這其實跟我們所說的「創業」的思維非常類似,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所以,回到剛才我們所討論的話題,即掌控資源,還是創造資源?

轉行不是易事。每個行業都有門檻。要邁過門檻需要付出代價。精力,時間和金錢。不能只看收入,要結合個人的能力和興趣。但請留意一點,即有關於建築學的思考,它確實能創造一些東西。這是建築學真正讓我著迷的地方。

4. 不想放棄,依然堅守關於建築的理想,如何面對行業困局和關於生存的種種問題?

在建築圈中摸爬滾打也好,在任何其他行業也好,要想進入行業的某種高層次領域,獲得話語權,都需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無論如何,我覺得,建築學的背景教育,帶給我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對於人居環境的職業敏感度。不論行業興衰起伏,還是個人職業憂患得失,都請不要妄自菲薄,否定人居環境改良的根本價值。

a.學校教育完成以後,離成為一名建築師還有多遠?

(圖略) 項目經理的文件夾 全圖及局部2張。 nn

在離開學校以後,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建築。

對於這個行業絕大多數人來說,時間與閱歷確實是必須的要素。快速獲得上位機會的,在年輕之時即能嶄露頭角的,註定只是少數人。

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你並不知道這些年輕人他們究竟來自於何種背景。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想在這個行業有所作為,就必須花足夠的時間在行業里浸泡和歷練,這是必須經歷的階段。

沒有想像中的捷徑。重要的是儘快跟進一個項目從無到最終落成的全過程。把過程全部走一遍。這是某種意義上的「低成本試錯快速迭代」。

由於建築業本身的特點,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磨礪的過程。短則1年半載,長則需要5、6年甚至更多。

要加快這個過程,可以有意識的跟進一些小型項目。或者室內改造項目。工程量小,周期短。

b. 正確認知和處理職業與教育的關係。

有機會,還是要回到學校去。並不一定是考取更高的學位,有很多的方式,可以繼續這種交流和學習。

即時離開學校,也希望與學校保持緊密聯繫。美國院校,開放的講座氛圍和助教機制。教授多擁有自己的事務所和拿得出手的過硬設計作品。

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系裡會經常性的發郵件給我們,邀請我們回去聽講座。

(圖略) UCLA 講座海報

(圖略) UCLA講座海報

這逐漸變成了一種習慣,回國創業以後,我也會不時回華南理工聽講座和看展覽。最近幾年,還有幸受邀,回到母校參加一些學術活動,擔任一些工作坊的評委和設計答辯專家組成員。

這類活動,其實讓我能夠與專業領域保持一定程度的互動,是非常有效的自我學習和提升的手段。

(圖略)

作為學校,也應該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讓畢業的校友更積極的參與學校的學術活動,形成良性互動。建築學是實戰型學科,經驗的傳承依舊非常重要!他與人類生活緊密關聯,對於社會生活發生的事情要保持緊密互動,閉門造車研究所謂建築學理論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c. 如何看待互聯網行業與建築設計的關係問題。

其實,我自己也身處這一大潮中。對這樣一個命題,我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新的理解。

互聯網是工具。計算機語言是基本的工具。不能把所謂的互聯網經濟與建築設計行業對立開來討論。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存在改變了人的行為模式,也就意味著人類居住空間產生了新的需求。比如我們最近會發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了越來越多類似We-work類型的自由辦公產品。這種產品同時也折射出一種新的社會趨勢,即自由職業的人群比例正在飛速的上升。

關於互聯網的產品,有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有關於「行為成癮與物質依賴。」 網路購物,互聯網社區型遊戲都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類型因素的影響。

加速了資源優化效率,在另一個方面,也就加速了競爭。「傻子太多,總有一個會上鉤。」

「低成本試錯快速迭代」是互聯網產業的一個經典法則。但是在建築設計領域,試錯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所以,並不能簡單的套用互聯網的經營邏輯,就認為這是互聯網+的產品。

還有一句題外話,我曾經在一篇回答中描述過我的老師如何快速的解決一個複雜的場地設計問題。當時評論中有人提出,這種技能是可以通過計算機程序和人工智慧來解決的。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我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在建築設計領域的所展現的能力,暫時還不是人工智慧系統和計算機編程能夠解決的事情。建築設計這類型的創作,與下圍棋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歸根結底,設計,既有賴於先驗的積累,也建立在對於先驗的批判,並且這種批判性的建立,也沒有恆定的標準。模糊,非確定性,是建築學的一大特性。

一家之言。

d. 警惕「Mac Job」,不要沉迷於機械性重複勞動帶來的所謂「熟練性」。

所謂「MAC Job」,特指一種現代企業的工作現象。Mac,是指麥當勞。在麥當勞餐廳中的服務台工作會接受嚴格的標準化培訓。麥當勞這種企業,將勞動的標註化推向了極致。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研,他們對於工作的標準化程度,誇張到遇到持槍劫匪時,收銀員的標準應對動作流程,包括如何打開收銀機,如何舉高手,向後退多少米等等。這種標準化的培訓,對於企業以最低的人力成本獲取最高的利潤,是有利的,但卻在極大程度上抹殺了人類勞動的差異性,也就是所謂的「創造力」。

而創造性卻是建築師的生命。低差異性標準化工作,會消磨人的意志,也就是所謂你的工作有高取代性,你在這個行業裡面的競爭力就極度匱乏。

對於絕大多數初入設計職場的人,從事一些重複性勞作,熟練勞動技能,是不可避免的必經階段。但我們應該清醒的認知一點,即很多工作,會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而快速迭代。熟練掌握某種工具,並不能保證一個人的設計水平。也不能成為進入設計高層次領域的籌碼。最多只是該階段的一塊敲門磚而已。

在專業領域職業,經常需要持有證書,才能執業。我們應該對此有一個清晰的判斷。證書是將人的能力進行標準化,定量化的工具。要尊重證書的制度,但不要迷信證書所帶來的威力。獲取某樣證書,是進入某些領域的門檻,並且在市場潛規則下有一定經濟利益產生,但並不代表實際的項目運作能力。

我仔細閱讀了一些關於為何離開建築學轉投其他行業的故事。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建築設計講究閱歷,需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同行之間,與業主的關係,與合作方的關係等等。但現實情況是,無論從事何種行業,做到一定階段,最終都不可避免要處理一個問題,即如何跟「人」打交道。

5. 我是學其他專業的,但成為建築師一直是我的夢想,我該怎麼做?

在了解真相以後,願意留下來的,或者依然願意衝進來的,應該都是真愛。

基於建築行業嚴格的准入制度,只有通過一定年限的學習,獲得法律認可的專業學位之後,才能夠從事與建築設計有關的工作。在我所接觸過的歐美高等院校中,攻讀 March (建築碩士) 學位的學生,很大一部分比例有著其他專業背景。我有好幾位朋友和前同事,毅然放棄了高薪的律師,精算師等職業,在3、40歲的時候回校修鍊,再去建築師事務所重新開始。不是因為「熱愛」和「理想」,你也許很難去解釋這樣的選擇。

(圖略) 安藤 @ Fort Worth

在我就讀本科的年代,最紅的建築師,其實是一名日本人。我記得1999年我在北京參加AIA大會,他出場演講,簡直是艷壓全場,大家起立給他拍照時候的閃光燈晃的人有十幾秒睜不開眼睛。安藤宗雄,他從一名職業拳擊手,到旅歐數年獲得建築經驗,回日本創立事務所,最終成為一代大師。

(圖略) 庫哈斯 西雅圖公共圖書館 X 3

還有另一位非常出名的人物,Rem 庫哈斯。Rem Koolhaas生於1944年 , 受家庭影響(曾祖為著名建築師,父親為著名小說家和劇作家,曾獲金熊獎和美國電影學院紀錄片獎),讀建築學之前曾參與撰寫電影劇本The White Slave 以及未拍攝劇本 American soft-porn kingnRuss Meyer. 擔任雜誌the Haagse Post 記者(1968年以前) 。從履歷表我們可以推算,庫哈斯直到24歲,才前往AA就讀建築學,之後在康奈爾和紐約繼續深造。

也許我們會說,這些都是鳳毛麟角的大師級人物,對於我們並不具備參考價值。我承認這一點,但我們確實也能夠從中總結出一些因素。

我的好友袁牧老師曾經在知乎問答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建築師並不適合大多數人,他的成長很多時候需要一定的家庭背景。我同意有這樣一種現象,並且在實際經驗中我也確實看到,那些父母輩或祖上有從事相關行業的人,他們從事建築師的道路會順利很多,少走很多的彎路。

但沒有這些家庭因素的影響,並不代表就不能成功。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至少我們身處的環境,對於建築師的工作,已經不像以往十數年前那樣陌生了。同時,新的技術和媒介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資源的優化配置,這是對於我們白手起家的人士很有利的因素。

有很多朋友詢問其他專業如何轉向建築學的問題。

首先,如果可以,盡量申請國外的學校,它們有傳統並對此抱有歡迎態度。中國當前建築學教育環境仍不適合接納不同專業背景人士就讀。

國內擦邊專業:建築工程,工民建,建築技術轉建築設計(博士較易考);人文學科轉建築歷史專業(需苦讀);計算機專業轉建築學計算機方向。

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外,一定要有實操,即上手做方案。

基本素質:條理清晰,嚴謹的邏輯思辨能力。

作為過來人,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不要太過強調手繪的基礎,但必須重視基本功的修鍊。不要去想起點,只要堅持住,一定有成就。

(圖略) 紐約街景手繪。我初入學的時候,手繪一團糟,一直到畢業也很差。但勝在能夠一直畫,一直畫。畫了20年,現在勉勉強強能夠做到心隨意到,比較輕鬆的用紙和筆去表現一些場景了。

就是一個字,練。沒有別的方法。

(以下為回答聽眾提問。)


推薦閱讀:

TAG:设计 | 建筑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