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逃亡

廢立動機

綜合前文來看,董卓從二十八日進京,隨後遷為司空,然後在袁隗的幫助下打擊異己,掌控了雒陽的大部分軍權。

三十日,董卓想廢掉劉辨,擁立劉協為帝。這是一件破壞力巨大的政治變革,其影響力遠勝於前幾天剿滅宦官的那場政變。

對於滿朝文武來說,政治利益還未分配,卻又要選擇站隊了。

話說坐上司空之位不滿三天的董卓,敢冒天下大不韙,決意玩廢立,其動機究竟如何?

最早記載「董卓廢立動機」的史料應該是《獻帝紀》(陳志《董卓傳》裴注引),大意是說:董卓迎駕時,與劉辨對話,劉辨詞不達意,而劉協則能把政變前後經歷說清楚,於是董卓認為劉協比劉辨能幹,所以才有了廢立的念頭

這個故事被袁宏採納入《後漢紀》(見卷25),范曄在其《後漢書·董卓傳》中也將此事繼承,並添加上另外一條理由:劉協是董太皇太后撫養長大的,故稱「董侯」,董卓又自認為是董太皇太后的族人,所以才有了廢立的念頭

陳志《董卓傳》裴注引《獻帝紀》:(董)卓與帝(劉辯)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劉協)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卓大喜,乃有廢立意。

范書《董卓傳》:且(劉協)為董太后所養,(董)卓自以與太后同族,有廢立意。

很多寫手都是照著這段史料去寫「董卓廢立動機」,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

先看籍貫。董太后是冀州河間國人,董卓是涼州隴西郡臨洮縣人,論其出生地也是在豫州潁川郡綸氏縣,范曄說董卓「自以與太后同族」,感情董卓這個親戚攀得真夠遠的啊!

范書《皇后紀下》:孝仁董皇后諱某,河間人。

再說,董卓認為劉協比劉辯聰明,所以才有廢立之意。這就奇怪了,外戚不都是喜歡「貪孩童以久其政」嘛?當然玩「廢立」,借口必然是說:「為了國家未來,需要挑選聰明的人繼任皇帝」,《獻帝紀》以劉協為傳主,以此彰顯「劉協聰明」自然無妨,而袁宏、范曄舍本求末,竟然認為董卓是以劉協聰明而遂有廢立之意,難道這是稱讚「董卓是大漢忠臣,真心實意為了大漢的未來著想」么?

顯然,史書上解釋的動機說太「書面化」,脫離了政治活動的利益本質,這是不現實的。

當董卓當上司空時,朝廷之中能干政的只有何太后、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三人而已。

雖然何氏集團隨著何進和何苗的喪命而衰落,但是以「何太后+劉辨」的執政體系繼續下去,很可能會帶來其他何姓族人入朝為官,甚至舞陽君還會帶來朱姓族人入朝為官也未可知。

因此,袁隗和董卓為了進一步掌控朝政,抱團剷除何太后和舞陽君,以達到全盤掌控朝政的目的,這才符合自身的政治利益。

因為劉辯是何氏集團的血脈,所以廢黜劉辯也成了勢在必行的事。

而對於董卓個人來說,廢立之後,自己能以「(冒牌的)外戚」身份干政,使其家族從此進入權力高層,這政治利益實在是太誘人了!

袁紹逃亡

董卓攀個「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親戚顯得他無恥倒也不奇怪。董卓圖謀廢立後,應該是先找袁紹來商量的。

三十日,董卓找袁紹商討廢立之事。一共有五處史料記載了這件事,按成書先後順序分別是王粲《英雄記》(范書《袁紹傳》李賢注引、《太平御覽·卷92》)、陳壽《三國志·袁紹傳》、袁曄《獻帝春秋》(陳志《袁紹傳》裴注引)、袁宏《後漢紀·卷25》、范曄《後漢書·袁紹傳》。我們一一分析。

首先,很多人寫這段事,都把故事場景塑造成「董卓與袁紹兩人密談」,實際上,按《英雄記》記載,當時「董卓在顯陽苑,請官僚共議,欲有廢立」,等袁紹橫刀作揖而出時,「坐中驚愕」,這說明當時還是有其他人在場的,至少算是個小型會議。

再看兩人的談話內容,陳壽寫的是:

袁紹假裝同意,推辭說:「這是大事,我回去要跟太傅(叔父袁隗)商議一下。」

董卓補充道:「(劉協也是)劉氏的子孫,不用再去商議的!」

袁紹也不回話,橫刀長揖而去。

陳志《袁紹傳》:(袁)紹偽許之,曰:「此大事,出當與太傅議。」(董)卓曰:「劉氏種不足復遺。」紹不應,橫刀長揖而去。

而袁曄《獻帝春秋》描寫這段事時,兩人的談話內容就「詳實」多了,成了兩人吵架的場面。

董卓說:「皇帝沖闇,非萬乘之主。陳留王(劉協)猶勝,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復何如,為當且爾;卿不見靈帝(劉宏)乎?念此令人憤毒!

袁紹說:「漢家君天下四百許年,恩澤深渥,兆民戴之來久。今帝(劉辨)雖幼沖,未有不善宣聞天下,公欲廢適立庶,恐眾不從公議也。」——這裡,袁紹沒有「偽許之」。

董卓罵道:「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董卓見袁紹反對,破口大罵,並威脅袁紹。

袁紹不甘示弱,反詰道:「天下健者,豈唯董公?」然後,橫刀作揖而出。

這段內容又被袁紀、范書繼承,流傳很廣。裴松之評價這段史料時則寫道:

(袁)紹於時與(董)卓未構嫌隙,故卓與之咨謀。若但以言議不同,便罵為豎子,而有推刃之心,及紹復答,屈強為甚,卓又安能容忍而不加害乎?且如紹此言,進非亮正,退違詭遜,而顯其競爽之旨,以觸哮闞之鋒,有志功業者,理豈然哉!此語,妄之甚矣。

裴松之作注時,對袁曄抱怨頗多,於此又責難其文偽妄。

我的觀點是:一碼歸一碼,寫的不合邏輯自然可以批,如果是為了批袁曄而批《獻帝春秋》,這樣的作注動機就偏頗了。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批註此文時引郝經(元代史學家)的意見:

時(董)卓暴戾,氣凌一時,決計廢立而(袁)紹忤之,故致忿罵。紹亦一時之傑,揖之而去,亦其宜也。是不為妄。

盧弼自己也發表見解:

豎子之語,正類獷悍武夫所言。《英雄記》言「卓新至,見紹大家,故不敢害」,可釋松之之疑。——這是公允的觀點。

雖然我對「董卓見談不攏就罵人,就要動刀子」的情形也抱有懷疑,但在沒有足夠史料推翻的情況下,這裡還是選擇可信,例如范曄在《袁紹傳》中就是把這兩段對話合二為一的。

不論過程是「和平」還是「吵架」,結果就是董卓和袁紹談崩了。董卓再去找袁隗商議,袁隗則同意廢立。

《袁紀?卷25》:(董)卓以廢帝議示太傅袁隗,隗報如議。

袁紹為什麼要逃走?千百年來,後世史家的解讀都是圍繞著「反董」這個話題,卻忽略了太傅袁隗。在廢立這個問題上,董卓能繞開袁隗,喧賓奪主決定廢立嗎?

顯然不能!袁紹臨走前,留下託辭,說去找袁隗商量,可見,袁隗是有權力的參與決策的。

如果袁隗是反對廢立的,袁紹的下一步就是和叔父聯手將董卓罷免除去,二十八至三十日,董卓雖然有兵權,但仍然在朝廷沒有政治基礎。以袁紹前幾天執意要殺光宦官的魄力,這根本不是難事。

最終袁紹選擇了逃亡,這必然是袁隗同意董卓的廢立計劃,袁紹見叔父如此重用董卓,甚至違背少壯派士人的政治願望,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袁紹選擇逃亡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袁紹的出逃表面上是抗議董卓的廢立計劃,實際上更是與叔父袁隗在政治道路上的決裂。

下面介紹一些細節:

袁紹出逃時是一個人,並把司隸校尉的符節掛在上東門上,但是帶走了「司隸校尉印綬」,然後往冀州方向逃亡。

因此之後,董卓任命袁紹為渤海郡太守時,袁紹還兼任「司隸校尉」,董卓也只能遷就不究。

直到次年(190年)袁紹起兵反董後,董卓才考慮新的司隸校尉人選。

陳志《袁紹傳》: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

范書《袁紹傳》:(袁)紹猶稱兼司隸。

范書《蓋勛傳》:(董)卓問司徒王允曰:「欲得快司隸校尉,誰可作者?」

隨後追隨袁紹而去的有逄紀、許攸。逄、許兩人均為南陽郡人,逄紀在政變之前乃何進幕僚,許攸則是袁紹在雒陽隱居時便結交的死黨。逄、許二人追隨袁紹北投冀州,協助策劃反董,因此袁紹對逄紀十分親信。

陳志《袁紹傳》裴注引《英雄記》:初,(袁)紹去董卓出奔,與許攸及(逄)紀俱詣冀州,紹以紀聰達有計策,甚親信之,與共舉事。

袁紹的籍貫是豫州汝南郡汝陽縣,卻北奔冀州;此後出逃的曹操、袁術也均未返回原籍,而是分別在陳留郡、南陽郡起兵。眾所周知,曹操是在陳留郡仰仗太守張邈及本地名士衛茲的資助,袁術在南陽郡也有宗承這樣的世家支持。而袁紹北奔冀州的動機,史書未載,恐怕這隻有他本人知道了。

多年後,袁紹在給獻帝(劉協)的奏章(見范書《袁紹傳》)里敘述自己出逃情形是「會董卓乘虛,所圖不軌。臣父兄親從,併當大位。」這是說董卓弄權之時,袁隗和袁基這些袁氏家族的人都在朝廷擔任高官要職。而袁紹「不憚一室之禍,苟惟寧國之義,故遂解節出奔,創謀河外。

這是很「高大上」的理由,袁紹說自己為了國家安寧,舍小家為大家,不過這樣也等於變相承認了,自己與家族決裂的事實。

自廢立以來,除了鮑信、袁紹,還有王匡、曹操、盧植、袁術等人也相繼棄官離開京師。


推薦閱讀:

討伐黃巾-賈琮與宋梟
【寒硯三國】雒陽得失與董卓勢力的興衰
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什麼諸侯只討伐董卓,而不聯合打李郭和曹操呢?
董卓是如何用一頭牛換來羌族人幾千頭牛羊的?
董卓能夠抵擋十幾路諸侯,為何死於心腹愛將呂布手中?

TAG:三国志书籍 | 后汉书 | 董卓 |